清明节手抄报内容:清明节踏青

发布时间:2017-03-29 编辑:1041

  “佳节清明桃李笑,雨足郊原草木柔。”清明时节,春暖花开,春和景明,正是人们出户郊游“胜日寻芳”的好时节,所以国人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习俗。不过,这一习俗的形成最初却不是因清明节,而是与早于清明的上巳节有关。

  据《韩诗章句》:“郑国之俗,三月上巳之溱(hēnwěi)两水之上,(fú)除不祥。”

  所谓上巳,原指三月上旬的一个巳日,旧时风俗因此日临水除不祥,叫做修禊(xì)。另据《宋书·礼志》:“自魏以后但用三日不以巳也。”可知,曹魏以后,上巳节固定为每年的三月三日。

  上巳日,古人多到水边春游祭祀,除灾求福,主要是祈求人类的繁衍。这天,已经憋闷了整整一冬的人们纷纷走出家门,集体在水边举行仪式,祭祀主管婚姻和生育的神灵。所以,这个时候也是那些多情男女相会求偶的“春宵一刻”。此外,两个氏族之间也往往借上巳节日在野外相聚,搞些对歌、跳舞的活动,沟通彼此的感情。后来,上节演变成郊外踏青游春,水边宴饮赏春的节日。吴自牧《梦梁录卷二·三月》记有:“三月三日上巳之辰,曲水流觞故事,起于晋时。唐朝赐宴曲江,倾都禊饮踏青,亦是此意。”史载唐玄宗就曾于三月三日这天在渭水之滨,举行祭祀仪式,并赐宴群臣醉饮春色,还赐柳圈给文臣,说戴上可免虿毒。君臣同乐,盛极一时。

清明节手抄报

清明节手抄报

清明节手抄报

  在民间,上巳这天还有吃荠菜煮鸡蛋的传统。古时,女子还将荠菜花插在头发上,不仅好看,更有祈福的愿望。有首民谣说:“三月三,荠菜花赛牡丹。女人不插无钱用,女人一插米满仓。”现在,正是荠菜花旺长的季节,荠菜包子、荠菜炒蛋早被摆上人们的餐桌,成为备受喜爱的美味。

  有些民族的上巳节也颇具特色。古时的契丹人于三月三刻木为兔,分两队走马而射,先中者为胜。不过,负队要下马向胜者跪进酒,胜队则于马上欣然接饮。好酒要喝,但更要有好的骑射本领,很合契丹族游牧生活的特点。

  由于上巳距寒食、清明皆较近,上巳郊外踏青的习俗便延续到清明节后。你想,谁不喜欢醉身于自然去漫赏无边的春色呢?所以,清明踏青寻春便成为历代文人下笔的题材。“南国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怎么样,美不美?“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还等什么,还不赶趁着春光正好闹春去?
 

更多相关推荐:

1.清明节手抄报内容:清明节灯谜

2.缅怀革命先烈清明节手抄报图片

3.简单又漂亮的清明节手抄报

4.小学清明节手抄报版面设计图

5.清明节缅怀先烈手抄报

6.中小学清明节手抄报

7.清明节手抄报版面设计图片

8.清明节手抄报版面设计

9.关于清明节的手抄报图片

10.三年级清明节手抄报

栏目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