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手抄报内容素材

时间:2024-03-27 09:50:14 金磊 手抄报图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地理手抄报内容素材

  现如今,许多人对手抄报都不陌生吧,手抄报能有效激发我们的创新意识和求知欲望。那些被广泛运用的手抄报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地理手抄报内容素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地理手抄报内容素材

  (1)古代地理学家

  中国古代地理学家众多,体现在旅游、方志、建筑、测量测绘、天文学等多个方面。例如:郦道元、沈括、徐霞客、张衡、一行、南宫说、郭守敬、裴秀、徐光启、乐史、罗洪先、贾耽、朱思本、晏谟、王士性、何秋涛、严如煜、顾炎武、徐继畲、杨守敬、于钦 等等。

  另外有一些人物,也对古代地理学发展产生了重大作用,例如:张骞父子、班超父子、法显(晋代高僧)、玄奘(唐代高僧)、郑和等。

  (2)近代地理学家

  中国近代地理学发展迅速,涌现出一批著名地理学家。20世纪的100年,是中国地理学从常识型向科学型转变的100年,是中国地理学从表象描述为主向深层认识为主的100年,也是中国地理学更加融入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的100年。

  原《地理知识》编辑部从1986年起,开辟了“当代中国地理学家专访” 栏目,采访和记录我国老一辈地理学家的治学之道和所从事的事业。2002年,学苑出版社将部分内容整理出版了《中国现代地理学家的足迹》(刘纪远主编)。该书列举了中国老一辈地理学家的平生事迹,包括:

  20世纪我国第一位地理学家——张相文

  我国地理学界的表率——竺可桢教授

  刍议竺可桢成功之路——以他的代表作为例

  征途处处乐无垠——自然地理学家林超教授

  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的奠基者——黄秉维院士的道路与奉献

  第三次冲锋——访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教授

  雪后青松更苍劲——访人文地理学家李旭旦教授

  情满山海——中科院院士地理学泰斗任美锷的故事

  三个第一流——访区域地理学家李春芬教授

  献身地理科学坚持理论研究——访经济地理学家曹廷藩教授

  无止境的实践与探索——记中国国情研究专家周立三院士

  业精于勤锲而不舍——访地图制图学家曾世英教授

  开创中国地理学史研究的新篇章——访地理学史专家王成组教授

  中国现代冰川学的开拓者——访冰川学家施雅风院士

  从沿革地理学向历史地理学的飞跃——访现代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教授

  足迹——访北京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院士

  中国新生代古地理研究的带头人——访古地理学家周廷儒院士

  在地理学上默默耕耘——记自然地理学家罗开富教授

  一位地理学家的求索——访遥感地理学家陈述彭院士

  为了中国地理学的腾飞——访经济地理学家吴传钧院士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访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院士

  为发展我国政治地理学作贡献——访政治地理学家鲍觉民教授

  经艰险跋涉考察边疆地理——访边疆地理学家严德一教授

  溯源而进——访地理学理论与实践专家沈玉昌教授

  良师益友——记地貌学家王乃梁教授

  编辑甘苦一夕谈——访著名地理编辑学家高泳源教授

  从学者到所长——访气候学家左大康教授

  我国环境科学研究的先行者——记环境学家刘培桐教授

  沼泽学领域里探索——访沼泽学家黄锡畴教授

  愿作沙漠科学事业的铺路石——记沙漠学家朱震达教授

  献身环境科学的战士——访环境学家章申院士

  外国地理学家

  斐迪南·麦哲伦(全名费迪南德·麦哲伦,葡萄牙语:Ferno de Magalhes;西班牙语Fernando de Magallanes)他为西班牙政府效力探险。1519年—1521年率领船队首次环航地球,死于菲律宾的部族冲突中。虽然他没有亲自环球,他船上的水手在他死后继续向西航行,回到欧洲。证实了地球是圆形的说法。

  埃拉托斯特尼(276BC — 194BC) — 计算地球大小。

  托勒密(c。90–c。168) — 编译希腊及罗马知识而成著作《地理学》(Geographia)。

  吉哈德斯·墨卡托(Gerardus Mercator) (1512—1594) — 创新的地图学家制作了麦卡托投影法。

  亚历山大·冯·洪堡(1769–1859) — 被视为现代地理学之父之一,出版了《宇宙》(Kosmos)及创立了地理学的分支。

  卡尔·李特尔(Carl Ritter) (1779—1859) — 被视为现代地理学之父之一。稳占柏林洪堡大学第一把交椅。

  阿诺德·亨利·盖奥特(Arnold Henry Guyot) (1807—1884) — 在冰川结构、

  冰川运动,特别是快速冰流(ice flow)的高度认识享誉盛名。

  威廉·莫里斯·戴维斯(William Morris Davis) (1850—1934) — 美国地理学之父及侵蚀循环(cycle of erosion)的发展者。

  韦达·白兰士(Paul Vidal de la Blache) (1845—1918) — 法国地质政治学学校创办人及提出人文地理学原则。

  麦金德爵士 (1861—1947) —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共同创办人,之后帮助创立了英国地理协(GeographicalAssociation),并成为英国地理协会会长。

  雷丁·尤里文斯迪(Reading University) 《历史的地理枢纽》(The Geographical Pivot of History)及《心脏地带(Heartland)理论》作者。

  阿尔弗雷格·魏格纳(1880—1930) 大陆板块漂移学说的创始人。

  瓦尔特·克里斯塔勒 (1893—1969) 人文地理学家及中心地理论发明者。

  段义孚(Yi—Fu Tuan) (1930—)美籍华人学者,开展人性地理学(Humanistic Geography)作为一个学科。

  大卫.哈维(David Harvey) (1935—) 马克思主义地理学(Marxist geography)家,空间及城市地理学理论作者。

  迈克尔·弗兰克斯·古特柴尔德(Michael Frank Goodchild) (1944—) — 著名地理信息系统学者及在2003年获颁皇家地理学会(Royal Geographical Society)创会奖项。

  奈杰尔·思瑞夫特(Nigel Thrift) (1949—) 非表象理论(non—representational theory)发起人。

  关于地理的解释

  (1)学科名,见“地理学”。同“地理学”定义: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及其形成演化的特征、结构、格局、过程、地域分异与人地关系等,是一门复杂学科体系的总称,并在各层次学校开设相关课程。地理学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有许多学者把经济地理从人文地理中分离出来,这样地理学就分为三类: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经济地理。

  (2)古代“风水学”的别称,是古代学者研究“天人合一”之道作用于地球表面或地球内在系统的理论。目前有大量古书传世,皆名为“地理”,《地理琢玉斧》、《地理啖蔗录》、《地理五诀》、《地理四弹子》、《地理囊金》等等古书皆是风水名著,此处的"地理"皆是风水的别称。

  西方

  在西方,公元前2世纪,古希腊学者埃拉托色尼第一次合成了geographica(geo+graphica)这个术语,意思是“地理”或“大地的记述”,并写出了西方第一本以“地理”命名的专著《地理学》。

  东方

  在我们祖先留下的文献中,最早出现“地理”一词的是公元前4世纪成文的《易经·系辞》,里面有“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的文句。东汉思想家王充对天文、地理有相当深入的研究,他的解释是:“天有日月星辰谓之文,地有山川陵谷谓之理。

  中国古代词义概念上的“地理”与今天的“地理”概念完全不同,中国古代的“地理”概念包含了大量的风水学内容,风水学内容的书籍常常使用“地理”的名字。而以现代观念中的“地理”概念来看,古代较早描述相关内容的书籍包括了《尚书—禹贡》和《山海经》等,且主要探索关于地球形状、大小和有关地球数据的测量方法,或对已知的地区和国家进行描述,且这样的书籍中并不会使用“地理”这一词汇。

  分支学科

  自然地理学

  地貌学、动力地貌学、构造地貌学、气候地貌学、应用地貌学、植物地理学、动物地理学、冰川学、冻土学、古地理学、水文地理学、土壤地理学、化学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等。

  人文地理学

  经济地理学、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商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旅游地理学、人口地理学、人种地理学、聚落地理学、乡村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社会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医学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军事地理学、地图学、地名学、理论地理学、区域地理学、应用地理学、灾害地理学等。

  与自然地理学相关的基础科学:物理学,数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考古学,地质学等。其中尤以地质学和古生物学最为重要。

  与人文地理相关的基础学科:经济,政治,历史等。

  地理的发展历史

  自远古至18世纪末。这一时期的地理学是工业革命之前的农牧业社会的产物,特点如下:

  ①以描述性记载地理知识为主。早期的记载多是片断性的,中晚期出现不少地理著作,但多缺乏理论体系。

  ②地理学内部尚未出现学科分化。早期的学者是百科式的,地理学同其他学科掺和在一起。到了晚期,文艺复兴之后,主要在欧洲出现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分化,但地理学内部的分化仍不明显。直到19世纪,地理学才发生明显的分化,那是近代地理学时期的事了。③各国的地理学基本上是在该国封闭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其内容呈现多元化。

  世界几个文明古国各自积累了有价值的地理知识,分别形成古埃及地理学、古希腊罗马地理学、古代印度地理学、古代阿拉伯地理学和古代中国地理学。在早期,古代中国和古希腊罗马的成果显著。中国有《尚书·禹贡》、《管子·地员》、《山海经》等著作,古希腊罗马有埃拉托色尼、斯特拉波和托勒密等人的著作。在中期,欧洲进入中世纪时代,地理学一度衰落了;中国的地理学则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和成果,有裴秀《禹贡地域图》和“制图六体”的绘图原则、郦道元《水经注》、玄奘《大唐西域记》、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等;阿拉伯地理学在这个时期崛起,如马苏第、伊德里西等人的重要贡献。在晚期,则以中国和欧洲的地理学最有成就。在中国,有郑和“七下西洋”、罗洪先《广舆图》、徐霞客的游记、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和《肇域志》、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等;在欧洲,地理大发现涌现出了C.哥伦布、V.da伽麦哲伦等地理探险家,极大地推动了地理学的发展,出现了G.墨卡托的地图集、B.瓦伦纽斯《普通地理学》等著作和地图。(见中国地理学史)

  中世纪的欧洲是经济、文化衰落的黑暗时代,政教合一、闭关自守的小君主国使人们的地理眼界大为缩小,统治者力图使地理学成为基督教的奴仆,出现了地理学思想的反动。不仅古希腊、罗马在地理方面的优秀传统未得到继承,而且用宗教迷信和占星术来解释一切地理现象。如六世纪商人科斯马斯著《基督世界地形》,以地平说代替球形说。书中以摩西的圣柜作为地球的形状把大地看成为扁平长方形,东西长度为南北之两倍,四周为海洋环绕,其外又有陆地,即天堂所在。

  十二世纪以后,由于十字军东征,使欧洲人地理眼界扩宽了;封建中央集权国家的成立和教会建立大学,将古希腊、罗马的经典著作由阿拉伯文转译过来;加上指南针从中国传入,使商业航海发达起来,才使欧洲的地理作品和地图绘制开始出现某些转机。

  地理大发现给地理学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地理大发现期间,成功地在远程航行中运用了罗盘,并精密地测定了经度,这种技术的改进和数据的积累导致了地图学的革新。

  16世纪初,亚皮安绘制了一个地球的心状图,其弟子墨卡托于1569年绘成了一幅适用于航海的等距圆柱投影世界全图,成为第一个将整个地球表面描绘在平面上的人。在中国,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编绘的世界地图,改变了中国学者沿用的“天圆地方”、“华夏居于寰宇之中”的旧观念。

  另外,通过15世纪末到18世纪的地理探险和发现,出现了一些学术价值较高的地理著作。德国明斯特尔的《宇宙志》于1544年出版,被认为是地理大发现的早期代表作;德国瓦伦纽斯的《普通地理学》首次将地理学领域区分为专论和通论两大部分,前者描述地区特征,后者揭示全球性法则。

  中国明末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后,也在同期进行了实地考察和理论探索工作,如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中已有不少成因方面的论述。但中国古代地理著述多描述性记载,缺少对地球表面整体规律的研究,这也是近代中国地理学落后的原因之一。

  十五世纪20年代到十七世纪20年代,西欧出现了“文艺复兴”,艺术和科学得到蓬勃发展,从而使学者能对自然界和人类活动的某些法则进行概括。当时的地理考察和发现,为哲学家和科学家提供了丰富的自然、人文及二者关系的具体素材;同时,新生的地理唯物论又给予地理学发展以难以估量的影响。17世纪法国哲学家孟德斯鸠提出的气候决定论,18世纪德国哲学家I.康德的二元论,均成为近代地理学的方法论基础。

  总之,从15~18世纪,地理学处于由古代向近代转变的时期。西方地理学用了三个多世纪,完成了技术革新、资料积累和建立地理唯物论的哲学基础三方面的准备,为欧美近代地理学的建立创造了前提。中国在明末清初,亦开始了整体地表规律的探索,但由于技术手段缺乏创新、科学资料积累不够,特别是统治者仍鼓吹天命论等,新的地理学无法兴起。

【地理手抄报内容素材】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手抄报内容内容素材09-10

秋天的手抄报素材内容06-27

语文手抄报的内容素材06-18

数学手抄报的内容素材09-10

数学手抄报内容素材09-10

中国地理手抄报内容05-25

寒假手抄报内容素材07-08

关于冬至的手抄报内容素材07-04

英雄励志手抄报素材内容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