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精美的手抄报中写了寒假中的趣事,关于小学生寒假手抄报模板如下,请大家欣赏。更多的精彩手抄报尽在应届毕业生网哦!欢迎你的访问!
春节民俗--动态民俗
1.除夕守岁:1)什么是除夕:除夕,是一年的最后一个夜晚。由于农历月有大有小,所以有的年份腊月三十夜是除夕,有的年份腊月二十九夜是除夕。2)除夕守岁:除夕重要的活动是守岁。因为秦汉以后,我国人民基本都把夜半子时当作一天的开始时刻,相当于现代计时方法的23点到1点。除夕夜的子时,正是辞旧岁,迎新年的关键时刻。为此,人们不得不彻夜不眠,守候着这一时刻的到来。全家人团聚一堂,一边包饺子,一边等待,耐心的等待。
2.放鞭炮:1)什么叫鞭炮:鞭炮,又名"爆竹"。新年钟声一落,大街小巷立刻鞭炮齐鸣,迎接新年到来。2)爆竹的来历:据南朝梁代示懔《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意思是说,当时人在初一早上起床后先把竹子放在火里烧。竹子爆裂发出巨大的声响,就能吓跑怪兽与恶鬼,保护全家平安。大约到了唐朝,人们把竹筒里装上火药,点燃火药,发生爆响。后来,人们又用纸卷代替竹筒,就形成了和今天一样的鞭炮了。3)鞭炮的种类:鞭炮有各种花样。宋代人把鞭炮稍加改进,又发明了烟花。烟花:又称"礼花","焰火"。它在爆炸时能发出极为绚丽的光芒。因而深受人们的喜爱。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用烟花装点自己的节日夜空。
3.舞狮子:白居易《西凉传》: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镜银贴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紫髯深目两胡儿。跳舞梁前来致辞,应似凉州未陷日。安西都护进来时。舞狮起原一南北朝朝代,即佛教兴起的时代。
4.其他民间活动:扭秧歌,踩高跷,敲锣鼓。
书香寒假手抄报
5.祭神祭祖:在传统的春节活动中,最重要的是祭神祭祖。迷信的家庭都设有专门的神龛,供奉各位神灵,同时还供奉有列祖列宗的牌位的画像。正月初一早上,人们恭敬地在神龛与祖宗牌位前献上供品,(其中包括刚刚煮好的第一碗饺子),点上香火。十分虔诚地感谢神明与祖宗在天之灵在过去一年对自己的保护并祈求他们保佑来年的幸福。
6.拜年:祭神祭祖之后,儿孙们开始向长辈亲人拜年。传统的拜年礼是向长辈亲人三叩首,现在大多已经改为三鞠躬。一边行礼,一边祝愿长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长辈端坐,接受儿孙们的拜年以后,把一个红包送给儿孙们。这就是"压岁钱"。一般作为孩子们春节期间的零花钱。其他亲戚之间则互相拜年,陆陆续续,可以持续很多天。朋友之间见面,则互道"恭喜发财"或"春节好",以示庆贺。拜年活动体现了晚辈对长辈的尊敬孝敬孝顺;长辈对儿孙的慈爱关怀。亲戚朋友之间的拜年,也极大的促进了彼此感情的加深。所以自古以来,人们都十分重视拜年活动。宋代诗人戴复古《岁旦族党会拜》:"衣冠拜元旦,樽俎对芳辰。上下二百位,尊卑五世人。排门乔木古,照水早梅春。寒事将消歇,风光又一新。"把当时大家族二百多人互相拜年的活动写得有声有色。
书香寒假手抄报
7.人日:正月七日,又名"人日"。隋代诗人薛道衡《人日思归》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正月七日为什么称为"人曰"呢?这和中国古代神话有关。神话中说,神在初一创造了鸡,初二创造了狗,初三创造了羊,初四创造了猪,初五创造了牛,初六创造了马,初七创造了人,因此,初七是人类诞生的日子。于是,古人把这一天称?"人日"。为了纪念人类的诞生,南朝梁代每到人日的时候,人们就剪出彩色的纸人,贴在屏风上或戴在头上。用来象征人们在新的一年里,面貌焕然一新。到了唐代,人日剪纸的内容又有发展变化。唐代诗人余延寿《人日剪彩》:"闺妇持刀坐,自怜裁剪新。叶催情缀色,花寄手成春。贴燕留妆户,黏鸡待饷人。擎来问夫婿,何处不如真?"所剪内容包括红花绿叶,飞燕家禽。个个栩栩如生。这已经于现代民间的窗花十分相似了。
书香寒假手抄报
《寒假书谈》
这个新年,我依旧在外婆家过,又长大一岁,我的学习任务又加重了,可妈妈还是让我在外婆家开开心心玩几天,我很高兴,因为外婆家有好多舅舅的书!
找来一本《中国近代文学作品选读》,我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
这里面有短篇小说、诗、散文、戏剧等等,都是有名的作家写的!
看完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作品表面上所描述的是一个患“迫害症”,时时害怕着、提防着被人,活生生吃掉的狂人,作品通过日记的模式写出了他的狂态,病态的心理,混乱的逻辑,虚妄的幻觉,但是实际所刻画出的狂人,只是作者所使用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段而已。除此之外,我还十分佩服鲁迅先生的想象力,而且谈不但想到了这样一个狂人,他还把自己融入到作品当中,感情很真实!再者鲁迅先生把其间的艺术色彩运用的恰到好处,这也显示了他高超的艺术才能!
还有一部令我感触至深的短篇小说,是鲁迅先生的令一部代表作——《阿Q正传》这部小说,让我领略了鲁迅先生的文才是多么的出众。
在这篇小说里,鲁迅先生描述的是一个市井人物——阿Q——这令人难忘的形象。他是一个靠打短工为生,生活穷困的乡村人,描述了他平凡的一生和悲惨的离开人世,他的死并不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但却表达了鲁迅先生写这篇小说的目的:鲁迅先生深刻反映出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革命党人在进行革命的过程中,始终没有注意到农民的革命要求的 力量,没有去启发和发动他们,终于被封建势力篡夺了胜利的果实!从而在实际上提出农民问题在中国民主革命中占的重要位置。这样的表达方式让我学到了很多,但最主要的还是:一篇文章一定要有它的内涵,它的意义要在语句间表达。这或许是写作的最高境界!
此外,还有几部短篇小说也给我留下了较深的感触!像《春风沉醉的晚上》、《伤逝》、《潘先生在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