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消防安全手抄报图片

发布时间:2017-01-11 编辑:悄缘

  水火无情,频频发生的大火不仅断送了许多人的幸福,而且也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然而,在我们周围,到处都存在着潜伏的火灾危机,使我们的生命和财 产时时处于火灾的威胁之中。隐患险于明火,防患胜于救灾。因此,将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消防知识技能作为学习课题,让学生亲自去了解学校的消防现状,探寻 学校消防的正确措施和解决方案,提高消防意识,掌握必要的消防安全技能,对普及消防知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与救助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小学消防安全手抄报图片

  小学消防安全手抄报图片

小学消防安全手抄报图片

  小学消防安全手抄报图片

小学消防安全手抄报图片

  小学消防安全手抄报图片

小学消防安全手抄报图片

  小学消防安全手抄报图片

小学消防安全手抄报图片

  小学消防安全手抄报图片

  消防安全知识:

  燃烧与火灾

  1.燃烧的必备条件:可燃物、助燃物、温度,有焰燃烧还要求有未受抑制的链式反应。

  2.火灾、闪燃、阴燃、爆燃、自燃及闪点、燃点、自燃点的定义:

  火灾: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闪燃:在可燃液体(固体)表面上挥发的蒸汽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后,遇明火产生的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

  阴燃:没有火焰的缓慢燃烧现象。

  爆燃:以亚音速传播的爆炸。

  自燃:可燃物质在没有外部明火焰等火源的作用下,因受热或自身发热并畜热所产生的自行燃烧现象。

  闪点: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可燃液体(固体)能放出足量的蒸汽并在容器内的液体(固体)表面处于空气形成可燃混合物的最低温度。

  燃点: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液体或固体能发生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

  自燃点:在规定的条件下,可燃物质产生的最低温度。

  3.火灾分为六类:按照国家标准GB、T4968-2008《火灾分类》的规定,把火灾分为A、B、C、D、E、F六类。A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B类火灾:液体物质火灾;C类火灾:气体火灾;D类火灾:金属火灾;E类火灾:带电设备火灾;F类火灾: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

  4.灭火的基本原理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冷却、窒息、隔离和化学抑制。

  5.可燃液体的燃烧特点:流体是否发生燃烧、燃烧速率的高低与液体的蒸汽压、闪点、沸点和蒸发速率等性质有关。

  6.可燃固体的燃烧特点:固体可燃物必须经过受热、蒸发、热分解,固体上方可燃气体浓度达到燃烧极限,才能持续不断发生燃烧。

  7.热传播有三种途径: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8.氧指数:在规定条件下,固体试样在氧、氮混合气流中,维持平稳燃烧所需的最低含氧量。以氧气所占体积百分数的数值表示。

  爆炸

  物理爆炸、化学爆炸、爆炸极限、爆炸上限、爆炸下限的概念

  物理爆炸:由于液体变成气体或者气体迅速膨胀,压力急速增加,并大大超过容器的极限压力而发生的爆炸。

  化学爆炸:因物质本身发生化学反应,并产生大量气体和高温,而发生的爆炸。

  爆炸极限:可燃气体、蒸汽或粉尘与空气混合后,遇火产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浓度。

  爆炸上限:可燃气体、蒸汽或粉尘与空气组成的混合物,能使火焰传播的最高浓度。

  爆炸下限:可燃气体、蒸汽或粉尘与空气组成的混合物,能使火焰传播的最低浓度。

  2.粉尘爆炸的特点(1)多次爆炸是粉尘爆炸的最大特点;(2)粉尘爆炸所需的最小点火能量较高,热表面点燃较为困难;(3)与右燃气体爆炸相比,粉尘爆炸压力上升较缓和,较高压力持续时间长,释放的能量大,破坏力强。

  燃烧产物及其毒性

  由燃烧或热解作用而产生的全部的物质,称为燃烧产物。燃烧产物通常指燃烧生成的气体、热量、可见烟等。

  1.燃烧生成的气体,一般指:一氧化碳、氰化氢、二氧化碳、丙烯醛、氯化氢、二氧化硫等。

  2.大多数物质的燃烧是一种放热的化学氧化过程。从这种过程放出的能量以热量的形式表现,形成热气的对流与辐射。热量对人体具有明显的物理危害。

  3.由燃烧或热解作用所产生的悬浮在大气中可见的固体和(或)液体颗粒总称为烟。其粒径一般为0.01-10微米。这种含碳物质是在火灾中不完全燃烧所生成的。燃烧产物的数量、组成等,随物质的化学组成以及温度、空气供给情况等变化而不同。燃烧产物的毒性:见《消防监督检查》第20面。

  二氧化碳它是主要的燃烧产物之一,在有些火场中浓度可达15%。它最主要的生理作用是刺激人的呼吸中枢,导致呼吸急促、烟气吸入量增加。并且还会引起头痛、神智不清等症状。而一氧化碳是火灾中致死的主要燃烧产物之一,其毒性在于对血液中血红蛋白的高亲和性,其对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气高出250倍,因而,它能够阻碍人体血液中氧气的输送,引起头痛、虚脱、神智不清等症状和肌肉调节障碍等。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

  1.公安消防机构监督管理的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是指国家标准GB12268-90《危险货物品名表》中以燃烧爆炸为主要特性的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毒害品、腐蚀品中部分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共6大类15项。

  2.甲类气体是指爆炸下限〈10%的气体;乙类气体是指爆炸下≥10%的气体。

  3.甲、乙、丙类液体的划分标准:见《消防监督检查》第13页。

  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火灾危险性分类 分级 液体的闪点(0C)甲 一级易燃液体 60甲类:闪点〈28℃易燃液体;乙类:闪点28℃-60℃的易燃液体;丙类:闪点〉60℃的可燃液体。

  4.沸溢性油品火灾危险性:见《消防监督检查》第12页。

  液体在燃烧过程中,由于向液层内不断传热,会使含有水分、粘度大、沸点在1000C以上的重油、原油产生沸溢和喷溅现象,造成大面积火灾。这种现象称为突沸,往往会造成很大的危害,这类油品秒为沸溢性油品。

  沸溢性油品是含有水分、粘度大、沸点在100℃以上的重油、原油。

  液体在燃烧过程中,由于向液体层不断传热,会使沸溢性油品产生沸溢和喷溅现象,造成大面积火灾,危害很大。

  5.可燃液体固定顶储罐、外浮顶罐、内浮顶罐:

  固定顶罐:立式圆柱形的储罐上,有一个固定顶的储罐。

  外浮顶罐:储罐的顶漂浮在液面上,且可以随着液面上下浮动。

  内浮顶罐:固定顶储罐,罐内还有一个随着液面上下浮动的顶

  火灾伴随火的发明和利用而产生,与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活动方式的改变,火灾的发生相应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和特征。人类的生命与健康、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及由此不断扩大的消防安全需求,是火灾科学和消防技术发展创新的直接向导和原始动力。探讨火灾科学和消防技术的发展有必要对与其相关的火灾形势进行分析。

栏目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