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来送往是机会
日常交往也是培养孩子礼仪的好机会。当有客人来访,或到别人家做客时,家长就可以利用这种机会培养孩子的礼仪习惯。节假日是人们交往的密集期,也是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的最佳期。有客人来时,家长要引导和鼓励孩子亲切、主动地和客人打招呼,在客人的夸奖声中,孩子会认识到“礼尚往来”的确是一种乐趣。客人进屋后,可以让孩子做些简单的招待工作,如招呼客人坐下、给客人倒茶水等。在家长们谈话时,要让孩子明白安静地做自己的事才是有礼貌的,来回走动和随便插话是对客人的不尊重。当有小客人时,让孩子大方地拿出玩具大家一起玩。客人走时家长可以让孩子一同送客。在这样的耳濡目染之后,孩子一定会成为一个有礼貌的小主人。另一方面,家长也可领着孩子去别人家做客,让孩子在回访中练习礼仪。在家长指导孩子按了门铃之后,要和孩子在门口安静地等待,直到主人开门。进门后,家长要引导孩子在问好之后主动把脱下的鞋子排整齐。当孩子受到招待时,记着让孩子说声“谢谢”。孩子的天性就是好奇,在陌生的环境中更是如此,如果想玩玩具或看书,一定要经过主人的同意。玩过之后,记着让孩子把东西放回原处。
另外,接听电话也是透视一个家庭是否具有礼仪的窗口,所以,家长要借助这一载体,适时地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比如在接电话的时候要学会说“你好”、“请问”、“请等一下”等礼貌用语;在打电话时要先报上自己的名字,并说明要找的人;打完电话,要学会说“再见”,然后再挂机,不要只管自己讲完就挂电话。
让孩子具有“秀雅合适”的举止怎麽做
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说:“相貌的美高于色泽的美,而秀雅合适的动作的美,又高于相貌的美,这是美的精华。”培根所讲的“秀雅合适”的举止动作,就是美德的形象表现。语言文明,却举止粗野;或者举止得体,却出口不逊,都是不可思议的。文明的语言必须要有得体的举止相“般配”。
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学习使用文明语言的同时,还应努力培养他们具有“秀雅合适”的举止。
(1)注意举止上的一般规范:站立时挺胸收腹梗颈,双肩放平而不摇晃,两臂下垂手不揣兜,腿部不颤动;见到认识的人要打招呼;遇到有人问路,要热情而有礼貌地告诉人家,对老弱病残者,更要尽力地给予协助;进入别人房间要先轻敲门,得到主人允许后再进去,而不要随便开门闯入;夏天不赤膊或身穿短裤衩“串门”,冬天从外面进入房间,先摘帽子,脱大衣,再落座;访问人家要注意时间,一般不在吃饭和午睡时去,尽量避免妨碍人家;有客人敲门要赶快应答,请客人进来后要让座,倒茶时双手捧上,夏天时可递上凉扇;会客时坐姿端正,不要左靠右歪或浑身扭动,双腿不要叉开太大或跷“二郎腿”,不要有节奏地打“哆嗦”;与人谈话时,不挖鼻孔、抠耳朵、剪指甲、剔牙齿、挠痒痒、搓泥垢、脱鞋袜、抠脚趾;在别人家做客,不乱翻人家的橱桌抽屉和书籍玩具,不随便吃人家的东西;就餐时,不在客人或尊长之先动筷,不在菜盘中翻拣,餐具要减少碰撞,咀嚼时不要发出声音;谈话或就餐时,咳嗽、喷嚏、吐痰均须用手绢掩住口鼻,不要冲着别人;递人物件,要照顾对方接取的便利,一般把易于接取的部位朝向对方,待对方拿稳后再撒手。
(2)养成落落大方的习惯:举止规范,不是单纯为了某种场合硬装出来的。正如古语所说:“诚于中而形于外”。这些举止应该形成习惯,应该是尊重别人的美好感情的自然流露。所以,家长要求孩子注意上述的规范,并不是让他们谨小慎微,过于拘束。我们的主张是:要爽直而不粗莽,活泼而不轻佻,恭敬而不迂腐,轻松而不懒散……形成那么一种待人诚恳、落落大方的良好的习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家长应该坚持对孩子长时间的耐心细致的培养。
基本常识要告知
有的孩子不懂礼貌,不是他们内心不尊重别人,而是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尊重,不知道怎样才叫尊重。比如到别人家里做客,有的孩子就觉得应该同在家里一样,可以随随便便,其实,应该有所区别,至于区别在哪里,他们并不懂。比如:不要穿拖鞋和背心,衣着尽可能整洁大方,不要敞开胸脯;与人握手,不能戴着手套,等等。吃、穿、行、坐、站、言、笑,都是有些基本要求的。父母要及时提醒,让孩子坐有坐相,站有站相。
我国古代的某些礼仪规范当中,有许多还是值得我们今天借鉴的,比如“站如松、坐如钟”,比如与人说话,要目不斜视,比如女孩子说话要轻声细语,不能咋咋呼呼等。这些,如果家长不告诉孩子,他们自然就不懂了。孩子不懂礼貌,根本原因就是父母平时缺少基本常识方面的教育,并不是孩子态度冷漠、性格孤僻,更不是思想情感方面的原因。
平时示范最重要
可以想象,如果父母平时自己说话总是高声吼叫,或者粗话满口,孩子会轻声细语、会彬彬有礼吗?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父母平时的行动示范是非常重要的。言教不如身教,有时,千教万教,不如自己的一个行动。
比如问路,如果家长是这样问的:“喂,老头,到解放路怎么走?”那么,以后孩子单独问路也不可能这样:“请问老大爷,我想请你指点一下:到解放路该怎么走?”高雅的气质,翩翩的风度,不是一下子能够训练出来的,而是在长期耳濡目染的过程中逐渐蕴含起来的,是一点一滴凝聚起来的。
礼仪和风度,虽然表现在外部,但实际上是以内在为依托的,它建立于长期的内在积淀。想通过几天时间,突击培训,让孩子一下子有气质有风度,这是不大可能的。因而,父母从小示范,一步步规范,就显得非常重要。
且把餐桌当课桌
英国家庭教育素有“把餐桌当成课桌”的传统,从孩子上餐桌的第一天起,家长就开始对其进行有形或无形的“进餐教育”,目的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学会良好的进餐礼仪。
我国的“餐桌教育”古已有之,孔子早就有“食不言,寝不语”之说,但现在很少有家长重视这方面的教育。一些教育方面有成功经验的家长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那就是:餐桌是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的最好时机。如告诉孩子吃饭时不要大声喧哗或敲打碗筷;长辈入座后,晚辈才可以入座;吃完后,要向长辈打招呼后才能离开;不要用手抠牙,大一点的孩子要学会使用牙签剔牙等。
《小学生文明礼仪手抄报》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