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垂线》初中数学优秀说课稿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初中数学说课稿《垂线》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中数学说课稿《垂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初中数学说课稿《垂线》 1
一、教学设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教材分析:
垂线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垂线的概念、性质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在教材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大多数学生感到数学枯燥,学习兴趣不高。我所教的班一直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基本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这节课利用普通的多媒体教室,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实例的展示及动画演示,让学生充分感知图形中蕴含的垂线特征,使知识的生成过程更直观更形象。对学生的认知、理解以及教学重难点突破起到了关键作用。
2、根据以上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知识与技能包括垂直的定义垂线的画法与性质。
数学思考包括
探索垂线的性质,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觉,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并通过“做数学”,让学生对猜想进行检验,作出正确判断。
解决问题包括
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时的合作意识和习惯。
情感与态度包括
让学生体验数学充满着探索和创造,感受数学趣味,获得发现的喜悦。
鼓励学生感想敢说,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垂直概念的建立、垂线的画法与性质。
教学难点:
用数学语言描述垂直的定义以及学生猜想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过程设计:
根据这节课的特点,我把整堂课分为课题导入、合作探究、课堂小结、拓展创新四个环节,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突出重点,化解难点。为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设立了预习导航,准备了大量有关本节课的学习资料,并鼓励学生自己到网上查阅资料,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1、课题导入
课题导入运用多媒体展示学生熟悉的马路、篱笆、小棒等实物形象,并提出问题:仔细观察各组图形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什么共同点?让学生感到数学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2、合作探究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质疑、学会发现。合作探究分为垂直的定义、课堂练习、试试身手、垂线性质、你来当老师、走进生活五个小版块。其中,垂线的定义鼓励学生自己概括,并积极与大家交流。课堂练习梯度明显,答案灵活,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试试身手”让学生走上讲台,展示自己的发现,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很容易发现垂线的性质。“你来当老师”、“各抒己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发表自己的.见解,营造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探求的欲望,给学生一份自信,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质疑、学会发现。“走进生活”借助多媒体把学生的生活体验真实的再现给学生,让学生体验学有用的数学,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课堂小结”让学生自己总结,谈本节课的收获、体会、本节课还有什么问题、新发现。鼓励学生大胆发言、锻炼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语言概括能力。
4、探究创新:“创新园”让学生利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课后去思考、去动手制作、去创新发现。既能激发学生课后去学习、去探索的欲望,又能让学生感悟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反作用于生活的道理。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创新意识,我想,只要我们教师用心,精心培育,创新园一定能育出创新果。
初中数学说课稿《垂线》 2
教学内容:
学习画垂线,认识点到垂线的距离。(课文第66页的例2、练习十一中的地3、4的相应小题,第5、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确垂线的重要性质,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间的距离垂线最短。学会用三角板准确的画垂。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3、通过动手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画垂线的过程,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4、通过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会用三角板准确的画垂线。
教学难点:
准确的画出垂线。使学生明确垂线的.重要性质,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间的距离垂线最短。
教具准备:
三角板、直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回忆一下,你记得什么叫垂直吗?
2、看我们的数学书,每两条边都是怎样的?怎样用三角板画垂线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画垂线。
板书课题:画垂线
二、探究新知
1、过直线上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三角板上有一个角是直角,通常可以用三角尺来画垂线。
1)先画一条直线。
2)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直线重合,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出的直线就是前一条直线的垂线(直角顶点是垂足)。
强调:让三角板的直角顶点落在给定的这点上;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画线前让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通过这个已知点。一般用左手持三角板,右手画线。当要求直线通过其一点时,要考虑到笔画的粗细度,三角板的边与已知点之间可稍留一些空隙。
2、教师讲解示范后,学生自己动手尝试着画一个,然后互相交流一下。
1)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垂线,该怎么画呢?
学生动手尝试,小组内交流。
2)直线外一点A与直线上任意一点连接起来,可以画出很多条线段。
学生独立的画出几条线段,其中包括一条垂线。
小组内研究交流:这几条线段在长度上有什么特点?
小结: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三、巩固练习
1、68页4题画一画。
2、69页5题。我们在测定跳远成绩时,怎样测量比较准确呢?为什么?
3、69页6题怎样修路最近呢?
3、你能用一把直尺和一个量角器画一条直线的垂线吗?
四、课堂小结:通过学习画垂线,你有什么体会?
五、作业:练习画垂线。
初中数学说课稿《垂线》 3
设计说明
用三角尺和量角器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是学生需要掌握的重要几何作图技能。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主要有三点:一是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二是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三是通过画垂线,发现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根据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进行如下设计:
1、体现“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一理念,以学生参与活动为主线,创建新型的教学结构。先复习旧知,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然后让学生独立探究,最后让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从而达到方法的自主建构。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的美。
2、以目标为主,活化教法。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来亲身经历“做数学”的过程,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获得数学活动经验,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三角尺直尺
学生准备三角尺直尺量角器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
1、复习旧知识。
(1)什么叫平行线?什么叫垂线?
(2)举例说说生活中的平行线和垂线。
2、你能用三角尺和量角器画出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吗?
(1)组合法。(利用两把三角尺画)
(2)描边法。(利用三角尺描)
(3)用量角器画。
3、揭题。
师:你们知道怎样画出一条直线的垂线吗?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这个内容。(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自由尝试画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的'过程,既能使学生深入体会垂直的意义,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能引出如何画一条直线的垂线,从而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合作交流,探究画法
1、画垂线。
(1)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①学生按照教材上的步骤自学画法。
②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画法。
③教师一边示范,一边讲述步骤:
a、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
b、沿着直线移动三角尺,使三角尺的直角顶点和直线上的已知点重合。
c、从三角尺的直角顶点起沿着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是垂足),这条直线就是已知直线的垂线。
d、标出直角符号。
师:谁能用简单的语言复述一下老师的操作步骤?(学生边口述,教师边板书)
三个步骤:边线重合;平移到点;画线标号。
师:现在请同学们按照上面总结的步骤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图后集体评价)
(2)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①学生独立试着画。
②在小组内交流画法。
③归纳总结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的步骤。
【初中数学说课稿《垂线》】相关文章:
《垂线》初中数学优秀说课稿03-01
初中数学的说课稿12-02
初中数学面试说课稿11-20
初中数学的说课稿【热门】12-07
初中数学的说课稿【精】12-08
初中数学《数轴》说课稿11-23
初中数学说课稿03-11
经典初中数学说课稿11-09
初中数学优秀说课稿06-25
初中数学《数轴》说课稿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