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说课稿

时间:2020-07-19 14:45:11 初中说课稿 我要投稿

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说课稿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文章,本单元是人物传记单元,人物事迹生动感人,广为流传。以下是YJBYS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说课稿,希望大家喜欢!

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说课稿

  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说课稿【1】

  一、说教材

  这篇课文位于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本单元是名人单元。本课作为单元第二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文展示了闻一多先生对于文学事业和革命事业的两种独特态度:作为学者,他是“出世”的,作为革命家,他是“入世”的,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其实有一个精神核心——爱国情和使命感。潜心学术是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革命斗争是为了踏出一条救国救民的血路。本文在选材上十分典型,根据中心的需要恰当安排材料,做到繁简相宜,以少胜多。并且在诗一般的语言中,穿插精当的抒情性的议论,使文章的情感得到升华。

  二、说课标及教学目标

  1、新课标指出: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语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对新课标的理解,再根据本课的特点,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的角度出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揣摩、品味本文语言的感染力和抒情性。

  (3)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治学的态度、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言行一致的高尚品格,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3、教学重难点

  (1)运用有表现力的语言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

  (2)学习本文的过渡句的用法。

  三、说教法学法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包含多重关系,首先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因此我准备以读促悟,指导学生朗读。通过读,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通过读,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通过读,触摸文中高尚的人物形象。其次,课堂教学还应该是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的对话,在学生充分接触文本的基础上,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自主学习,采用“对话法”让师生进行深入的对话交流,在对话交流中,更深的理解文意。

  四、说教学流程

  (一)1、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引出闻一多

  开课之初,采用图片、音乐等多媒体手段,营造一定的氛围,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未成曲调先有情”,调动学生的情绪,顺势进入课文,为学生感悟文本作好铺垫。

  播放《七子之歌》,并展示课前闻一多先生蓄着一把长胡须的照片,让学生通过听歌和看照片,直观感受闻一多形象。增强学生的阅读期待

  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说课稿【2】

  一、说教材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文章,本单元是人物传记单元,人物事迹生动感人,广为流传。初一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应对他们进行理想教育,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本课作为本单元第二课,在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于引导学生“学习名人精神,争做优秀人才”,以此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展示了闻一多先生对于文学事业和革命事业的两种独特态度:作为学者,他是“出世”的,作为革命家,他是“入世”的,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其实有一个精神核心——爱国情和使命感。潜心学术是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革命斗争是为了踏出一条救国救民的血路。

  二、说目标

  结合单元目标,本课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制定一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闻一多先生。2、整体把握课文,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3、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严谨的结构,理解过渡段的作用。4、理解文中艰深语句的含义,深层体会闻一多先生的思想品格。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以领悟文意,体会语言的优美和抒情性。2、品味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理解作者对闻一多的赞美敬重之情。3、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用恰当方式表达对闻一多先生的敬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治学的态度、汹涌彭湃的爱国热情和言行一致的高尚品格。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品读课文,体会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品质,学习本文的过渡句的用法。

  难点:联系时代背景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因为学生对当时的背景还不是十分了解,所以我把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作为难点。

  四、说教法

  (一)教学方法:结合新课标,我采用朗读法、合作探究法、点拨法等教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具体表现为:

  1、采用猜谜等形式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的特定氛围。

  2、紧扣主题,走入文本,触摸人物灵魂,感知人物精神内涵。通过设疑、讨论、朗读、理解,让学生加深理解、体会、感悟。

  3、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从书本走向生活,从知识走向实践运用,真正落实语文即是生活 的新理念。

  (二)教学媒体:课文朗读录音、多媒体课件。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说学法

  本节课教学对象是初一学生,他们表现欲强,对未知领域有浓厚的探究兴趣。本节课前,他们通过学习《邓稼先》已初步认识到:学习名人应通过了解他们的感人事迹来学习他们的精神。教学时应充分利用此资源,针对他们对闻一多先生还缺乏完整系统的认识,先通过“走近闻一多”、“理解闻一多”,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实质,在此基础上,根据他们表现欲强、思维活跃的特点,通过设计“纪念闻一多”这一学生活动方式,给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提供一个舞台。

  六、说教学流程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猜猜他是谁? “一诗一文一烟斗,一个脊梁一声吼,一画一印一全集,一代英豪一红烛”

  设计这一导语,是按照情意原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猜谜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本文的感情。可为下面教与学活动的展开形成良好的氛围。

  (二)走近闻一多

  学生自主介绍闻一多,教师补充总结。

  多媒体显示: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新诗集《红烛》、《死水》。组诗《七子之歌》。为抗战蓄髯八年,1946年在昆明遇刺身亡。

  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朱自清《挽一多先生》:“你是一团火,照见了魔鬼;烧毁了自己,遗烬里爆出个新中国!”

  冰心:“闻一多的死是一首诗大的诗,他给我们留下了最完美、最伟大的诗篇。”

  引导学生立足课文内容,结合课外资料全面了解闻一多。

  (三)理解闻一多

  1、整体感知:

  ①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要求学生听准字词读音、掌握字词解释并圈画重点句子。

  ②学生自由朗读,思考:文章从哪两方面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文章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各写了闻先生“说和做”的什么特点?

  2、师生互动:

  (1)课文中处处流露了闻先生的人格魅力,总结出闻先生的伟大之处,并有感情的朗读出来。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点拨: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说了就做;严谨治学的态度,汹涌彭湃的爱国热情和言行一致的高尚品格。

  (2)课文的两个部分之间,是怎样过渡的?有何作用?

  教师点拨:用两个句子完成过渡。“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是对前一部分的全面概括,然后指出这只是闻先生的一个方面。“闻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这句领起了文章的后一部分。这两句分别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又注重彼此的关联,因而使两个部分的过渡十分自然。

  (3)文章在叙事中穿插哪些形象的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教师点拨:肖像描写如:“炯炯目光”“头发凌乱”“长须飘飘”。细节描写如:“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这些描写再现了闻先生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

  3、合作探究:

  品味重点语句中的关键词语,理解内涵,体会激情。

  (1)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教师点拨:以整齐的句式,饱含深情地赞美闻一多治学之勤之钻;“凝结”表现治学成果来之不易。

  (2)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教师点拨:用比喻的说法,表现闻一多为探索救国道路而苦读的目的。

  如果说上一环节“走近闻一多”着眼于闻一多的外在表现,那么这一环节就是由表及里,着眼于其内心世界。

  (四)纪念闻一多

  (让学生任选一种方式来展示学习心得)

  ①引用名言评价闻一多。

  多媒体显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②拟一则墓志铭,表现闻一多的人生追求和对祖国人民的深厚感情。

  ③有感情朗诵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精彩片断。

  语文学习要出于教材,但又不能仅限于教材,应向课外延伸,体现对教材超越的课改理念。同时应给学生的感悟、体验、交流提供一个舞台,让课堂成为学生的天地,创新的摇篮。

  七、说板书设计

  新课标下的课堂是开放的课堂,课堂板书力求简洁,突出重点。本课板书设定为:

  三本书 做了再说 治学严谨

  闻一多 诗 人 做了不说 爱国热情

  三件事 说了就做 言行一致

  革命家

  总之,本课用“设疑激趣”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走近闻一多”结合课文内容,引进课外资料,让学生对闻一多有一个全面的感性认识,而“理解闻一多”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地理解闻一多的精神实质,“纪念闻一多”为学生提供一个感悟、体验、展示自我风采的舞台,实现教材内外的沟通。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一篇好的文章会影响人的一生,同样一堂好课也会在学生的心中久久回荡。我们的课堂应帮助学生架起通往那些闪烁着人类精神光芒的文章的桥梁,和学生一起去享受那些精神的盛宴,去与那些伟大的灵魂撞出耀眼的思想火花,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帮他们刻下永不磨灭的印记,这是我这堂课的追求,也是我平时课堂教学遵循的原则。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1.《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说课稿

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案

3.藤野先生说课稿

4.初中语文《藤野先生》说课稿模板

5.初中语文优秀说课稿《藤野先生》

6.八年级语文《藤野先生》说课稿模板

7.藤野先生教案

8.初中政治说课稿:《做友好往来的使者》

9.蝉说课稿

10.《生物》说课稿

【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说课稿】相关文章:

说课稿、教案说课与讲课三者的区别12-17

与鲁迅先生有关的名言12-01

浅谈数学的说、做和悟12-02

《这样做不好》说课稿12-22

会计做外账与做内账的区别10-01

《说劝心理与说劝技巧》推荐05-11

慢小姐与快先生旅游记11-05

《说劝心理与说劝技巧》精彩推荐06-15

说课的内容与基本步骤10-26

如何与员工说调岗的理由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