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福新政》说课稿

时间:2022-11-21 11:41:28 高中说课稿 我要投稿

《罗斯福新政》说课稿(通用6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罗斯福新政》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罗斯福新政》说课稿(通用6篇)

  《罗斯福新政》说课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罗斯福新政》是人教版必修二的内容,主要阐述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影响,凸显了“市场调节”和“国家干预”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从知识体系来看,该内容处于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之间,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并且其创立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影响深远。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参与意识强。本课内容中如金融海啸、经济危机等也是学生在生活中常常见闻的,所以学起来应该兴趣盎然。但是,由于学生还没有对历史形成知识体系,而且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有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深入浅出,采用生动形象的方法因势利导,不断启发、点拨,强化学生的史料理解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三维目标的要求,结合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说出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理解新政从整顿银行金融开始的原因,并且能够从罗斯福新政的得失分析探讨罗斯福新政对各国建设的启示。

  (2)过程与方法:采用小组讨论、分工合作的方式,形成共同学习、互相促进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罗斯福这一历史人物的学习,培养学生直面人生、乐观豁达、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能以史为鉴,关心国家民族历史命运。

  四、教学重、难点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学生的感知水平确定本课的重难点如下:

  (1)重点:识记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及影响。

  (2)难点: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五、教法、学法

  (一)教法

  根据新课标要求可知本课学习是以新政的内容作为出发点来探究其特点、作用,特别突出体现学生认知水平的渐进特点。因此,本课教学拟采用问题式教学方法,通过设疑——探疑——释疑——解疑的思维方式达到教学的预期目的。

  (二)学法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参与课堂,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六、教学过程

  钻研教材,研究学法,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结合本课的特点,教学要求,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重点谈谈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导入新课

  播放《大国崛起》片段,通过片段可以反应大危机对美国的破坏并且设疑1929—1933年的大危机对美国造成什么严重的危害?学生通过视频片段,进而归纳危机涉及到金融、工业、农业、社会矛盾以及失业问题等等。

  联系学生耳闻的金融海啸导入,通过直观的视频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明确新政的时代和美国面临的全面危机。这样不仅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而且让学生能够更加明确新政内容实施的必要性和方向的正确性。

  (二)新课讲授

  在新课教学阶段,为了体现新课标主旨,让学生学会“学”,我设计了四个探究性问题。

  探究一:临危受命——新政背景

  引导学生参看课本导言图片,文字介绍“胡佛村”“胡佛车”“胡佛毯”“饥饿总统”等,总结新政的背景。接着,讲述罗斯福当选总统情况和早年经历。

  这部分的内容简单,适合学生自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并且由此可以进行内容的过渡:假如你是当时的美国总统,面对此种危机,你将如何带领你的人民渡过灾难?通过设疑,自然过渡到新政主要内容的学习。

  探究二:实施新政——新政内容

  此环节通过学生阅读课本知识,指导学生填写表格,明确新政的内容,并领悟新政可能产生的作用,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真正理解措施的到位性和对美国经济产生的积极效果。

  在学生对新政的基本内容了解的基础上,设疑:从新政的主要内容看,罗斯福政府采取了什么主要方式?有什么突出特点?通过列举当时美国新设立的政府管理机构及职能和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法律,引导学生归纳。学生在对新政内容充分感知的前提下归纳结论: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全面干预,并以立法形式呈现。从而理解新政之“新”的理由。

  探究三:摆脱困境——新政影响

  本内容是本节的难点,设疑:新政的实施会产生什么影响?以教师的讲解为主,通过设问旨在引导学生充分地进行思维的扩散,并掌握一般的对象分析法,学会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分析,全面的看待问题。

  探究四:史学争鸣——新政实质

  阅读《罗斯福的演讲》的材料,提出问题:有人说,新政处处体现了维护工人的权利,是要废除资本主义制度,实现社会主义。对此,你如何看待?说说你的理由。

  让学生通过教材提供的原始材料进行主动探究,自觉得出新政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是在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改革。这样避免了教师空洞的说教,又引用罗斯福内心的独白,较有说服力。

  (三)本课小结

  利用板书串讲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再次明确新政的主要内容、特点、实质和影响。并提醒学生新政开创了一个新的经济模式,它对以后的资本主义发展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

  (四)我思我悟

  富兰克林·罗斯福具有什么样的可贵精神?对我们学习有何启示?作为课外延伸,启发学生的思考。

  七、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吸收,本课我将采用提纲式的板书类型,使学生对本课知识逻辑有更深入的理解。

  《罗斯福新政》说课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与其前后知识之间有直接的因果联系。罗斯福新政是美国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实施的。它使美国摆脱了危机,并且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对二战后整个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影响深远。学好它,有助于学生较好地理解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因而本课内容非常重要,具有承上启下作用。

  2、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整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知识与能力目标:

  掌握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特点,理解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

  1、教师提供有关统计数据,利用影视作品或图片生动再现当时情景,同时通过对史料的分析,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唯物主义思维方式。

  2、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展开互动式讨论,并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中肯的评价。

  3、通过学生主动参与,角色扮演,体验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培养其合作探究能力,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罗斯福应对危机的学习,培养学生以人为本,关注现实,迎难而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通过对罗斯福新政内容和影响的讲述,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和内部调整。帮助学生懂得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如何借鉴资本主义的先进经验。

  二、学情分析

  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是施教的出发点。依据新课改的要求和学生的心理特征分析,高一学生开始具有相对独立的价值判断能力和独立思考意识,有探究的渴望和信心,但学习方法和习惯还待养成。因此,我认为应该引导他们自主、探究、合作地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及特点。

  (依据:到底是什么样的新政不仅使美国度过危机而且对后来影响深远?这个问题是学生必须要分析并掌握的重点知识。)

  难点: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依据: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起怎样的作用?这个问题是学生感到迷惑的,因而是难点问题。)

  四、说教法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教学过程实质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过程。由于本课理论性较强,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尤其对于世界史内容比较生疏,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故采取“设置情景———激发兴趣———师生交流———落实重点———启发诱导———合作探究——引导分析———突破难点———学以致用”过程,充分体现教师的引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师生互动贯穿其中。

  五、说学法

  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教学生学会学习。教学中,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改变其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理解和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六、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关于经济危机破坏性和罗斯福新政的资料、新闻图片,电影片段等资料,并制成多媒体课件

  学生:阅读课本,根据兴趣自愿结合成几个小组广泛查阅、收集有关经济危机资料,了解有关罗斯福应对危机的措施,模拟罗斯福的智囊团,为新政出谋划策。

  七、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教学程序设计意图

  1、播放2分钟的《大国崛起》片段(反映大危机对美国的破坏)

  2、(幻灯打出)设疑:1929—1933年的大危机对美国造成什么严重危害?(学生通过录像片段,归纳出危机是全面的:金融、工业、农业、社会矛盾、失业问题等)影像设疑、温故知新:

  本环节采用直观录像、复习旧课的方法导入,不仅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而且让学生明确新政的时代背景,从而为学习新政的内容作铺垫。

  对于“罗斯福新政”的背景,课前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搜集相关资料,课堂上教师课件出示:

  1、设疑:

  经济危机期间的美国总统大选中,如果你是一位生活在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公民,你会投谁的票?能说明一下你的理由吗?

  2、引导学生从以下两方面分析:

  (1)学生说说所了解的罗斯福,从中发现他具有哪些可贵的品质?

  身残志坚爱国救民乐观自信改革创新。

  (2)罗斯福击败胡佛就任第32任总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创设情境,感受历史

  再现历史场景,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各抒己见,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使学生认识到胡佛采取自由放任理论和政策已经过时。罗斯福当选总统,推行新政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设计问题,探究讨论: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学习罗斯福强烈的自我意识和顽强的毅力。

  1、探究活动

  假如在座的同学们是罗斯福的“智囊团”成员,请你们为罗斯福总统出谋划策。分组讨论,共同探究:分成金融、工业、农业、社会福利四个方面说一说。(提示:出谋划策前首先要了解此领域的状况和问题,再提出有效性的方案和措施,并说明你提出这些方案的目的和原因?)

  2、学生讨论后,教师课件展示表格,要求学生逐条分析其作用。在分析各条措施时,教师要补充一些典型事例,使措施具体化,而不是简单的文字叙述。

  打出示范空白图表:(幻灯打出)

  领域措施作用

  金融

  工业

  农业

  福利

  以诱达思、讲授新课

  学生结合金融、农业、工业、社会福利方面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推导出罗斯福新政的具体内容,让学生在探究、讨论的过程中更深刻地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及其在资本主义运行机制调节中的作用。

  本环节的设计可调动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理解、归纳的学习能力,学习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探究问题一:

  罗斯福新政“新”在哪里?(学生思考回答)思考探究,落实重点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贯彻诱导学生思考探究的理念,让学生得出结论。

  探究问题二:

  1、介绍当时的人们看待新政的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你如何看待这些观点?我们应当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呢?指导学生学会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

  2、分组讨论: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学生回答后,归纳总结。(指导阅读材料)深入分析,突破难点:

  本内容是本节的难点。让学生通过原始材料进行主动探究,自觉得出新政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避免了教师空洞的说教,又引用罗斯福的内心独白,较有说服力。

  新政影响设疑:

  新政的实施会产生什么影响?

  ①新政的实质

  ②直接影响。

  ③间接影响

  ④深远影响引导分析掌握方法。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畅所欲言,最后总结,培养学生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探究问题三:

  罗斯福新政对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哪些有益的启示?

  课堂延伸学以致用

  这个问题是为了让学生用这节课学到的相关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一种关心社会,学以致用的意识。

  小结

  归纳利用板书串讲本节课的知识点,再次明确新政的背景、内容、特点、和影响作用。(打出板书)承上启下,埋下伏笔:

  串讲式的小结能够把本课内容浓缩,再现学习思路和重难点。

  反馈

  练习精选例题反馈练习,掌握方法。

  课后

  探究课后上网或到图书馆查找更多有关罗斯福的资料,对罗斯福进一步了解和评价?你认为他有哪些品质对自己最有启发?课外延伸,启发思考

  《罗斯福新政》说课稿 篇3

  【教材版本】

  人民版。

  【设计理念】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让学生成为历史的参与者,真正亲近历史。让学生成为历史真正的主角,感受并感悟历史。通过对罗斯福新政教学的设计,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达到学习目标。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必修二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的第二节内容,在本专题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是这一节课的时代背景,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本节课的延续和发展,是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产生深远影响的例证。本节课有三个子目,分别为背景、内容、影响三个方面。罗斯福新政对于美国经济遭遇危机的重创之后的恢复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对资本主义世界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新政的措施具有时代的现实意义,对于当代的建设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学情分析】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材,由于打破了原来的编年体的编排顺序,时间和空间有较大的跳跃性。加上学生初中历史基础知识比较薄弱,无法正常衔接起来。

  因此在学习新政内容时,应该教会学生站在整个美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高度看待罗斯福新政;指导学生基本掌握“论从史出”的史学研究方法,通过探究得出课本的隐性结论,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现成答案。

  【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整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对罗斯福新政的学习,掌握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及两个阶段,理解其特点及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习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历史发展的影响的学习,培养问题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罗斯福新政的学习,钦佩罗斯福不怕困难、推行改革的勇气。

  【教学重、难点】

  重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及作用。

  难点: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课件。

  【参考资料】

  《美国总统罗斯福》、《蓝鹰运动》、《大国的崛起》。

  【教学方法】

  根据课标要求,可知本节课的学习有个突出的特点,都是以新政的内容作为出发点探究其特点、作用,特别突出体现学生认知水平的渐进性特点,因此,本节教学拟采用问题式教学法。通过设疑—探疑—释疑—解疑的思维方式达到教学的预期目的,较好地完成课标要求。

  【教学思路】

  1、立意创新:把应对危机看成是全体民众都要参与的斗争,把新政的实施和成功看成是总统领导下的美国全体民众的胜利。

  2、创设情境:先以现实情境导入,再创设“经济危机下的美国”历史情境。

  3、整合教学:突破“新政的背景—新政的内容—新政的特点、实质、影响”的程式化教学结构,利用史料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教师)

  情景创设:(多媒体打出罗斯福照片)

  回顾大危机给美国带来的破坏,以及对胡佛政策的结果导入,曾经繁荣一时的美国现在变成了人间地狱,悲观、失望、饥饿笼罩在每一个美国人头上,此时的美国人民盼着一个强有力的人能将他们拯救出困境,而此时,一个人物应运而生。

  照片上这位意气风发的历史人物是谁?这位历史人物是美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美国历史上唯一蝉联四届)领导美国人民度过三十年代经济大危机及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的总统弗兰克林·罗斯福。他开创了放弃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之先河,开始了国家全面干涉经济的制度。罗斯福是怎样一个历史人物呢?罗斯福又是如何实施新政的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由此导入新课。

  学生阅读课前提示,对新政有一个大体的了解。

  【讲授新课】

  1、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教师:当经济危机来临时,胡佛政府虽也采取了一些反危机的措施,但这些措施并没有使美国摆脱经济危机,反而使经济危机更加严重,社会更加动荡不安。那么胡佛反危机为什么会失败?

  学生经讨论得出:主要原因是胡佛总统仍然坚持“自由放任”的传统经济政策,等待经济形势的好转。

  教师创设情境:打开多媒体播放幻灯片《幸福的日子又来临》。

  师生共同探讨总结新政实施的背景:

  (1)胡佛反危机失败;

  (2)全国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

  2、实施新政

  教师讲述:罗斯福上台伊始,便宣布实施“新政”,在提出“新政”这个词的时候,并没有具体的政策计划。但为了复兴危机中的美国经济,他执政后推进了一系列大胆的改革,并根据形势变化和政策执行情况,不断进行调整,加强了国家对金融、农业、工业、社会救济、公共工程及财政等方面的干预,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了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罗斯福开始实施“新政”时虽然还没有一个完整的政策计划,但改革的决心已定,而改革又是全方位的,且在改革过程中不断调整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多媒体图文显示罗斯福新政的相关内容)

  学生:思考和讨论新政的特点与实质。

  特点: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教师:提出讨论的问题:“如果罗斯福不实行新政,当时的美国将会出现什么情况?罗斯福实行新政又会起到什么作用呢?我们应当怎样评价罗斯福新政呢?”

  分组讨论后请2-3名学生概括总结。

  3、渡过难关(恢复经济的效果)

  教师:多媒体课件打出经济恢复柱状图。设问:为什么要通过国家干预经济缓解危机?

  归纳:国家干预经济使美国走出了危机,在不触动资本主义根本制度的前提下,加强了国家对经济和社会的干预,使美国政府开始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学生:联系所学知识思考并回答国家干预经济的必要性。

  教师: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

  教师概括讲述:二战使美国彻底摆脱危机,重新繁荣。

  4、总结

  教师设问: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和影响是什么?如何认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和本课学习作答。

  【板书设计】

  罗斯福新政;

  1、实施的背景;

  2、主要内容及作用;

  3、特点;

  4、实质;

  5、影响;

  6、评价:串讲背景、定义、特点、实质、影响。

  【巩固练习】

  (多媒体显示)

  【课后探究】

  1992年南巡讲话:“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

  《罗斯福新政》说课稿 篇4

  教材依据:

  人民版历史必修专题六第二节

  教学设计思路: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在本专题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自由放任”的美国》是新政的背景,而新政又对于战后的资本主义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学情分析:

  学生的抽象思维以及逻辑分析能力有待提高,还要注重历史学习的生动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罗斯福新政的具体措施,通过对新政的学习来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罗斯福当选总统的背景,使学生认识到,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进行的调整。资本主义本质没有改变。罗斯福代表的依然是资产阶级的利益。

  教学方法:

  阅读法、比较法、探究法,

  教学重点:

  新政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教学难点:

  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思考:在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打击下,各国都在寻找摆脱危机的出路,美国总统胡佛是什么应对措施呢?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引入新课,杰出的总统罗斯福实行新政,从而摆脱了危机,今天我们进来学习“罗斯福新政”。

  讲授新课:

  (1)结合罗斯福生平材料及教材介绍罗斯福。

  (2)实施新政:先讲清新政的两个阶段,一是主要是采取应急措施。二是主要是巩固和发展已取得的成就。让学生在阅读材料的基础顾上分析概括新政内容。

  (本环节设计思路补充几则材料,让学生结合材料和教材内容理解内容。)

  (3)新政的影响及评价新政。

  学生阅读教材,小组讨论总结新政的影响。

  教师补充,新政的积极作用好理解,关键是新政的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而是以国家干预的方式局部调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本环节设计思路:培养学生利用阶级分析法,来评价罗斯福和罗斯福新政。)

  课堂小结:回顾本课知识要点,让学生回答,总结本科框架。

  本课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在学生主动性发挥和互动方面较为成功,很好的完成了课标任务。理解了罗斯福新政“新”的含义,突破了重点,学生能正确评价罗斯福新政。这种国家干预的方式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成为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所以为讲解第三节内容打下了基础。当然也存在不足之处。

  在各个教学步骤的时间安排方面,不是很科学,前面有些松,后面有些紧。

  课堂上民主开放不够,学生在讨论问题时,表现很积极,但我由于担心课堂教学进度,所以有些问题上,学生思维的火花,被我提前熄灭,在以后课堂上一定要尊重学生,彻底解放学生思维。

  要大胆打破教学常规,把教材用活,而不是让学生死记教材。课堂上,训练学生的理解思维能力很重要。

  平时备课环节,不只是备教材,还要备学生。课堂教学的设计是死的,但真正现场直播、上起课来是鲜活的,教师要善于把握课堂教学中每一个细节,要有敏锐的洞察能力,并随时做出正确的处理应对。比如要考虑到学生突然发问的各个问题,这就要求在教学设计中,要发现更多的隐性知,以备应急之用。当然也要求我知识储备要充分。

  尽量多的拓展教学资源,适当的补充、展示历史材料,科学恰当的运用。以对教材的补充,在这方面还有待加强,也可以发动学生提前收集材料。

  课堂上提问问题时,在用语上,提问方法上,引导语言上有待提高。启发式教学真是一个大学问,要启发在“点”上,要让学生通过教师的启发自己解惑,而不是来自于教师的答案。

  在以后教学中还要抓好学生预习这一环节,本来布置了课前预习,但通过课堂反应,发现有些同学根本就没有预习,和认真预习了的同学课堂效果差很多,所以以后教学中,要印发预习导学案,教师不偷懒,学生会更勤奋。

  总之面对班上几十个学生,基础不同,学法不同,所以对课堂教学设计以及教法的探索,没有穷尽。

  《罗斯福新政》说课稿 篇5

  【课标要求】

  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1、列举罗斯福新政在金融、工业、农业和生活保障方面的主要内容。

  2、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3、探讨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4、感受罗斯福不怕困难、锐意改革的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新政的内容,新政的影响。

  难点:金本位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教材分析】

  本课在整个单元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一课是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第三课是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产生深远影响的例证。本课共三目,分别讲述了三部分的内容。第一目承上启下,说明罗斯福上台的历史背景具有临危受命的特点。第二目是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第三目是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本课引言由彩图和文字两部分构成,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回顾本单元第一课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明确罗斯福上台及实行新政的历史背景。彩图描绘的是危机时期许多普通美国人栖身于破旧小屋,既能表明直观展示经济危机对美国人生活的打击,同时对引言中对胡佛反危机措施失败的文字说明起了补充作用,建议教师在授课时充分加以利用。引领学生回顾上课的结论:大危机的爆发,说明“自由放任”政策已经无法适应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发展,美国人民期盼出现一个强有力的政府,直接干预经济,克服危机。引言的第二段文字中罗斯福在接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的演说词中关键词是“新政”,这个词是本课的核心词,建议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紧紧围绕“新政”的“新”体现在哪里,引领学生用比较的方法寻找与从前的不同之处,然后总结其特点。

  【知识梳理】

  一、临危受命

  1、罗斯福新政的背景。(点拨:结合第一目提炼。)

  二、实施“新政”

  2、新政的特点。(点拨:结合第二目的1段。)

  3、新政的主要内容。(点拨:结合第二目的2、3、4、5、6段,提炼结论性语言,注意具体措施的理解)

  内容具体措施

  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三、摆脱危机困境

  4、新政的影响(点拨:结合第三目,提炼结论性语言)

  【能力提升】

  1、角色扮演:

  有的学者认为:“罗斯福之所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拥有一个美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的‘智囊团’并能充分地发挥它的作用。”他的智囊团里有大学教授、社会工作者、工人活动家、律师、金融家等,正是这批智囊人物,成为罗斯福作出决策时的主要思想。

  假如在座的同学们是罗斯福的“智囊团”成员,请你们为罗斯福总统出谋划策。搞个“小创作”。

  2、马克思与罗斯福的一段穿越时空隧道的对话:

  马:小罗,最近很忙吧。天国也有点乱啊。

  罗:噢,为啥?

  马:因为你啊。列宁跑来说,社会主义大有希望啊。亚当斯密最近都不来串门了。

  罗:哈哈。

  马:看了你的新政,起先我倒真地心动过,后来开始心忧了,甚至还有点心灰起来

  罗:哦?呵呵。虽然有些工人领袖认为看到了美国从“USA”变为“USSA”的希望,虽然有的人叫嚷着要实行法西斯,虽然最高法院的确宣布很多新政法令违宪,但是,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运用。”

  请回答:1、所谓“彻底的革命”是指什么?

  2、“旧民主秩序”是指什么?“新应用”是指什么?

  3、“新应用”取得了那些成就?新政的实施是否如罗斯福所说的“永远地纠正”了“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为什么?

  3、罗斯福,一位出身高贵的总统,一位腿部残疾的总统,一位空前绝后的总统,一位最终成就了伟业的总统,他的成功得益于他的优秀品质。请同学们根据对他的了解,展开讨论:你觉得他的哪些优秀品质支撑起他的成功?或许这正是我们实现梦想所需要的。

  【练习巩固】

  1、罗斯福新政的下列措施中,具有建立诚信机制作用的是(B)

  A.推行“以工代赈”,增加失业者的就业机会B.整顿银行,成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

  C.奖励农民压缩产量,调整生产结构D.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2、美国国会于1933年6月16日通过了《全国工业复兴法》,1935年5月27日,最高法院在审理一起案件中宣布《全国工业复兴法》违宪。这一转变不能说明(D)

  A.美国政治生活中的分权制衡原则B.最高法院信奉自由放任政策,敌视“新政”立法

  C.美国国会有立法权,最高法院有解释宪法的权力

  D.《全国工业复兴法》不适应当时美国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3、在罗斯福新政中,既直接提高就业率,又为经济发展开拓了广阔空间的措施是(D)

  A、恢复银行信用 B、调整农业经济C、规范企业行为D、举办公共工程

  4.罗斯福说:“为了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陷,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这表明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C)

  A.用提高国家垄断的程度来消除经济危机B.用发展经济的手段来缓和社会矛盾

  C.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政策调整D.对世界经济旧秩序的一次新改革

  5、罗斯福新政与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计划经济的本质不同在于(C)

  A、国家干预经济的程度不同B、对生产关系局部调整的力度不同

  C、所有制形式不同D、对工人的措施不同

  6、罗斯福推行新政所产生的影响有(C)

  ①使美国摆脱了危机,恢复了社会生产力②使广大的中下层民众得到一定的好处

  ③改变了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④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

  7、1931年美国处于“过剩危机”时,经济学家凯恩斯曾把那些上街购物的家庭妇女称作爱国者。他说:“现在我们所需要的不是勒紧裤带过日子,而是一种发展扩张,积极活跃的精神状态,要多干一些实事,多买一些东西,多制造一些商品。”从经济学上看,凯恩斯的“消费爱国论”是(B)

  A、没有看到“过剩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必然结果

  B、表明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C、没有看到消费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

  D、提倡超前消费,反对勤俭节约

  8、罗斯福说:“为了永远纠正我们经济体制中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这表明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A)

  A、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性调整

  B、用提高国家垄断的程度来消除经济危机

  C、在保护资本家利益的前提下改善工人和小生产者的状况

  D、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整,扩大国营经济成分

  《罗斯福新政》说课稿 篇6

  教学目的

  一、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危机的爆发和特点;危机的影响;罗斯福新政;罗斯福竞选总统;新政的目的和特点;新政措施;新政效果。

  二、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

  1.1929~1933年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根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2.垄断资产阶级销毁产品、毁坏生产设备等行径,体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性。

  3.罗斯福新政有助于美国的尽快恢复,但是新政没有也不可能解决生产力危机的根源──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性,因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

  三、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

  1.通过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危机”的相互交替的发展变化,培养学生观察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2.从对这次经济危机特点的分析,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综合能力。

  3.通过对罗斯福新政措施、效果的分析,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

  难点:经济危机中一些经济方面的知识;罗斯福新政的一些内容。

  教法建议

  1.本课内容较多,教师可尽量使用辅助教学工具(如小黑板、幻灯机等),以增强直观效果。

  2.本课内容较难,理论概念问题较多,故事情节较少,缺少趣味性。教师讲述时要尽量掌握好分寸,可多采用问答方式,以激发和推动学生对一些理论问题的理解。

  3.可布置课外作业,对罗斯福进行评述。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上课后教师可向学生提问:“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召开过哪些会议?有何影响?在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可归纳总结:一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调整相互间的关系,发展国内经济,统治暂时稳定。“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暂时缓和。资本主义世界进入相对稳定时期。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 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板书)

  1. 危机爆发(板书)关于危机产生的原因,教师可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40页小字,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是由于资产阶级为了追求私利,盲目扩大生产,造成生产过剩。这是导致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关于危机的爆发,这次危机始发于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的股票抛售。为什么股票抛售会导致经济危机?这是本课、本目的难点。教师可向学生简略解释几点:

  (1)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小工厂企业都是私有的,大都是股份公司,和股票有直接关系;

  (2)股票市价的价格是美国经济的晴雨表。经济繁荣,股票就升值,人们就会抢购;反之,经济凋敝,股票就贬值,人们就抛售;

  (3)1929年10月,纽约股票抛售狂潮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在这以前,美国的汽车工业、钢铁工业等都已出现停滞状况。教师还可简略介绍抛售股票的情景,以增加一些感性认识。1929年10月24日上午,纽约股票交易所开盘伊始,大批股票涌入市场,盲目抛售,交易所陷入一片混乱,这一天抛售额创股票交易所纪录,股票价格暴跌。到11月中旬,交易所证券贬值50%,股票市场全部崩溃、信用破产。教师可指引学生观看课本第40页《纽约华尔街股票交易所门前的人群》形象图,以增强感性认识。

  2.危机的特点(板书)课本中编者已用图表的形式,对这次危机的特点加以归纳和表述,教师可指导学生进行观看阅读。教师还可把图表的要点绘制在辅助小黑板上(或用幻灯机放映在屏幕上),可增强直观效果。危机特点是本课的重点,要求学生牢固掌握的。教师在讲述时,可适当增加一点内容,用对比的方法,以突出这次危机的特点。特点一,范围广。过去危机只发生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里,但这次危机则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既波及到资本主义国家,也波及到殖民地、半殖民地。另外,这次危机也影响到工、农、商、金融等所有一切经济领域,这也是过去任何一次危机所不及的。特点二,时间长。以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一般是几个月,最长的是一二年。危机后经历短期的萧条便转入复苏,而这次危机前后持续了5个年头(1929~1933年)。这次危机持续时间之长,是以往任何一次危机所没有的。特点三,破坏性大。课本图表中列举的资本主义工业下降情况和世界贸易缩减的情况,已可看出这次危机的严重性。

  3.危机的影响(板书)讲完经济危机特点后,教师可向学生提问: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对社会生产力产生什么影响?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可归纳为二点,并做如下讲述:

  (1)工人大量失业,劳动人民生活恶化。教师可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41页的第3、4两段及《寻找工作的长龙》插图,使学生认识到失业的严重性和就业的困难。失业队伍的增加,随之而来的自然是工资降低,生活水平的下降。广大劳动人民生活无着落、流离失所。1929年3月,美国第31届总统胡佛在就职演说时曾吹嘘“将使美国人家家锅里有一只鸡,家家有一辆汽车”。但到头来美国广大劳动人民都由于付不起房租,而只好住在用破烂铁皮木板搭起的临时住房里。人们把这种贫民住房区称为“胡佛村”(教师可指导学生看课本第41页小字及插图《失业者搭建的简陋棚屋》)。有人把胡佛讥讽为“饥饿总统”。

  (2)销毁商品、生产破坏。一方面是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另一方面却是资本家为追求利润而故意大量销毁商品。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和罪恶。课文中的思考题:“想一想:看到资本家的这些做法,你有什么感想?”可以让学生自由讨论。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造成各国社会的动荡不安,各国政府纷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罗斯福新政(板书)

  1.罗斯福当选总统(板书)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总统。1921年,罗斯福患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双腿残废。1928年当选为纽约州州长。1932年参加总统竞选,并以绝对优势击败了现任总统胡佛,成为美国第32届总统。其克服困难的精神和毅力,值得每个人尊敬和学习。教师还可介绍一下罗斯福任总统后在电台上的“炉边谈话”,以增进学生对罗斯福的感性了解。让学生看罗斯福在电台演说的插图。

  2.新政的目的和特点(板书)

  (1)“新政”的提出和实施(板书)“新政”一词是1932年罗斯福在接受总统提名的演说中第一次使用的。1933年3月,罗斯福就任总统后,即开始实施新政。至1941年美国参加“二战”为止,这期间,罗斯福促使国会通过一系统改革法令。人们把这一时期也称为“新政时期”。

【《罗斯福新政》说课稿】相关文章:

初中罗斯福新政说课稿12-08

《罗斯福新政》教学反思10-17

高中历史《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说课稿范文09-21

高中历史必修二说课稿《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11-05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高中历史必修二说课稿11-16

罗斯福的故事10-08

罗斯福名言08-28

名人故事:罗斯福12-01

罗斯福的故事8则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