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倾向心理测试

时间:2025-01-15 11:14:55 智聪 心理测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暴力倾向心理测试

  心理测试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测试方法,它是指通过一系列手段,将人的某些心理特征数量化,来衡量个体心理因素水平和个体心理差异差异的一种科学测量方法。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暴力倾向心理测试,一起来看看吧。

  暴力倾向心理测试

  问:如果在深夜,你一个人行走在小区赶着回家,一下情况你最害怕哪种?

  A、身后有紧跟的脚步声

  B、原先坏掉路灯,突然亮了

  C、路经小区花园时有黑影闪过

  D、小区昏暗处,有那声低声哭泣的声音

  测试答案

  选A的人---少量暴力因子,逼急了会爆发

  虽然重视以德服人,不过把暴力看的非常简单,认为它是正常行为。或许在很多时候你发泄自己的情绪时,会以忍的方式解决,不过内心的暴力因子孩纸存在,不多但是如果有人逼迫,则会显露无疑。

  选B的人----对暴力不屑一顾

  你们的脾气温和,凡是会思考后再做决定,认为暴力是野蛮人的做法。遇到自己抓狂的事情,最多爆粗口,对于武力解决问题的行为一向为耻辱。即使有些事情,让你忍无可忍,但是你一定会以完美的方式解决问题。

  选C的人----对暴力感到恐惧

  你比较内敛和含蓄,不太容易在众人面前表示自己感情。不管受到怎样的委屈,都会自己一个人承受。你甚至对暴力有恐惧感,或许你正在感受着暴力的苦难。如果你能学会沟通,可能会及时解决问题。

  选D的人----潜意识有暴力倾向

  你平时工作生活承受了较多的压力,自己有压抑自己情绪的倾向,有转牛角尖、善变、歇斯底里等情况出现,所以当无法忍受时,你潜意识的暴力倾向会容易被激发。

  暴力倾向的人有什么表现

  1. 情绪方面

  易激怒

  这类人情绪的触发点较低,很容易因为一些小事而被激怒。例如,在日常的交通场景中,如果被其他车辆稍微加塞,就可能会瞬间怒目圆睁,大声叫嚷,甚至会有攻击性的言语,如“你会不会开车,是不是想找死”。

  对于他人的无心之失,比如不小心碰到他们一下,也会反应过度。可能会立即瞪着对方,语气凶狠地说“你没长眼睛啊,是不是故意的”,而且很难在短时间内平静下来。

  情绪波动剧烈

  他们的情绪像过山车一样,可能前一秒还比较平静,后一秒就会因为一点不如意而陷入愤怒或狂躁。比如在家庭聚会中,一开始可能还正常聊天,但是当听到一句自己不喜欢的话,比如对自己工作的一点小质疑,就会突然情绪失控,摔东西或者大声争吵。

  在工作场合,可能会因为领导的一点批评,从默默接受状态一下子转为暴跳如雷,脸红脖子粗地反驳,完全不顾及场合和后果。

  2. 行为表现

  言语攻击

  经常使用带有攻击性、侮辱性的语言。在与人发生冲突或者意见不合时,会口出恶言,试图通过言语来伤害对方。例如,在网络论坛上,对于不同意见者,他们可能会留言“你这个蠢货,什么都不懂还在这里乱说”。

  争吵时会提高音量,用尖锐的声音来压制对方,并且话语内容多是指责、谩骂,像“都是你的错,你怎么这么笨”之类的言语很常见。

  肢体攻击倾向

  当情绪激动时,会有明显的肢体动作,如握紧拳头、挥舞手臂。这种肢体动作可能是一种威慑,也可能是即将发生肢体冲突的前奏。比如在酒吧里,和别人发生矛盾时,会握紧拳头,身体向前倾,好像随时准备出拳。

  有时候会出现推搡、踢打物体或者他人的行为。例如在学校里,有的学生因为和同学发生口角,就会用力推搡对方,或者在生气时踢桌子、椅子来发泄情绪。在极端情况下,甚至会使用工具进行攻击,对他人造成严重的身体伤害。

  破坏行为

  当情绪上来时,会通过破坏周围的物品来发泄。可能会在家里愤怒地摔打碗筷、花瓶,在办公室把文件、办公用品扔得到处都是。比如夫妻吵架时,一方有暴力倾向可能会把家里的电视、电脑等贵重物品砸坏。

  在公共场合,也可能会因为一时的愤怒而破坏公共设施,像在公园里生气时踢坏垃圾桶,或者在公交车上因为一点小事而掰断扶手等行为。

  3. 认知与观念方面

  过度敏感

  对他人的言行有过度敏感的解读。例如,别人正常的一个眼神,他们可能会认为是在嘲笑或者挑衅自己。在社交场合,总觉得别人在背后议论自己,并且往往会把这些想象中的议论往负面方向理解。

  对于批评意见很难接受,会将其视为对自己的攻击。比如在团队工作中,同事提出一点改进建议,他们就会觉得是在针对自己,内心充满怨恨,觉得别人是在故意找自己麻烦。

  崇尚武力解决问题

  这类人在观念上认为武力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在遇到纠纷时,首先想到的不是通过沟通或者合法途径解决,而是用强硬的手段让对方屈服。比如在邻里纠纷中,他们可能会觉得把对方打一顿,对方就不敢再找麻烦了。

  对于影视作品或者游戏中的暴力情节会比较欣赏,甚至会模仿其中的暴力行为。例如看到电影中的主角通过暴力复仇,会觉得很过瘾,并且在自己遇到类似情况时,也想要像电影主角一样使用暴力来达到目的。

  【拓展】宝宝暴力倾向处理

  暴力是人的天性,很多人认为成人才是充满暴力的。其实不然据研究宝宝才最容易产生暴力倾向,如果发现宝宝有暴力行为就要及早纠正宝宝的这个坏习惯。

  1、暴力是宝宝自卫的一种方式。宝宝打人有时候是出于一种自卫,或是其他合理的原因。宝宝决不会容忍自己被欺负,他会全力维护自己的利益,这只是一种本能。

  2、语言表达贫乏。因为2岁宝宝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无法和别人建立有效的沟通,所以他选择咬人或是打人,来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

  3、环境影响。宝宝天生具有超强的模仿能力,借此认识世界。如果父母长期吵架甚至是打架、父母对宝宝施行语言和肢体的暴力、父母让宝宝经常观看和暴 力有关的动画片和电影,上述行为都会让宝宝变成暴力模仿宝宝。

  家长们应该如何应对才能消除宝宝的暴力倾向呢?

  1、关爱宝宝是根本。家长首先应该给予孩子最基本的爱,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就是满足、理解、尊重孩子的情感需要。只有让孩子体验到父母之爱的温暖,宝 宝才有意识和理念去爱他人和外物。

  2、教导宝宝正确的交往策略。多数宝宝的攻击行为都属于一时冲动的类型,其实他们心中是渴望友谊的,只是不知道如何与他人和睦相处。家长 应该及时教给宝宝良好的人际交往技巧。

  3、教宝宝控制情绪。情绪在人的心理变化中起着核心作用。幼儿还没有学会如何控制情绪,因此家长应该帮助孩子逐步战胜情感刺激,使孩子有稳定的情 绪,能与周围环境相适应、融合。

  心理学研究表明,群体环境和集体活动最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家长可以多创造这样的环境,让宝宝学会忍耐宽容,加强自我约束力和控制情绪的能力。

  如果宝宝经常打别的小朋友、摔东西、欺负小动物、揪大人头发、咬大人的手,家长们就要特别注意了,这就是宝宝暴力倾向的最初体现。首 先我们要了解宝宝暴力的原因。

  专家解读孩子有暴力倾向怎么办

  摇篮网友:您好:我家宝宝已经2周岁多了,是个男孩。现在我们发现他好像有暴力倾向,他总是趁你不备的时候上去挠你一下或者口中念着“打仗”,跟你打个没完。以前他看过拳击还有一个练武术的儿童节目,跟此有关吗?怎样才能改掉他这个不良习惯。还有他学会了一句骂人话“滚”,现在动不动就说,我们无论是打还是教都不管用。现在的小孩特别有叛逆性,越不让干什么偏偏去干。

  茅于燕:你的男孩才两岁多,喜欢出人不意地攻击人或者口中念着“打仗”,跟你打个没完。我认为不必说得那么严重,是有暴力倾向,只能说他有攻击性行为。

  攻击性行为的对象有很多种,有的是小朋友、有的是爸爸妈妈;方式也是多样的,有打人、骂人、揪人头发、咬人等等。你们的孩子主要是对爸爸妈妈,方式是从背后挠你一下或骂人。

  形成这种攻击性行为与看拳击、练武术的儿童节目非常有关系。可以说主要是从那儿模仿来的。

  对这种攻击性行为,可以试试以下纠正方法

  1、不要让他再看有激烈场面的电视节目了。

  2、孩子有这种行为对你们,你们千万不要用“打回去”、“骂回去”来纠正,否则他会认为是可以这样做的,爸爸妈妈也这样做。

  3、两岁儿童正处在第一个反抗期,自我意识开始萌发,什么都想自己做主,这并没有什么“错误”,家长要认识这一点,善于引导,而不要和他对着干。

  4、在他平静的时候,好像无意地和他一起看看有关儿童有同情心、儿童友好相处、儿童爱爸爸妈妈的图画书,这对形成他们的良好形为很有好处。

  5、孩子的语言如果发展得不错的话,可以让他把心理想要做的事、想要什么东西、不喜欢什么人等说出来,家长可以帮他解决,不必使用挠人、骂人的手段。

  6、要把挠伤、挠疼的地方(胳膊、背部等)给他看,激发他的同情心,改正自己的毛病。

《暴力倾向心理测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暴力倾向心理测试】相关文章:

测试你成功心理倾向10-23

测你的恋爱倾向的心理测试题11-12

心理调查测试:你有强迫症倾向吗08-13

创业倾向和素质测试11-07

自测成功心理倾向09-10

你成功的心理倾向03-25

自测你成功的心理倾向08-20

心理测试10-14

测测:你职业成功的心理倾向10-05

心理测试:测试你的能力09-15

在线咨询

暴力倾向心理测试

  心理测试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测试方法,它是指通过一系列手段,将人的某些心理特征数量化,来衡量个体心理因素水平和个体心理差异差异的一种科学测量方法。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暴力倾向心理测试,一起来看看吧。

  暴力倾向心理测试

  问:如果在深夜,你一个人行走在小区赶着回家,一下情况你最害怕哪种?

  A、身后有紧跟的脚步声

  B、原先坏掉路灯,突然亮了

  C、路经小区花园时有黑影闪过

  D、小区昏暗处,有那声低声哭泣的声音

  测试答案

  选A的人---少量暴力因子,逼急了会爆发

  虽然重视以德服人,不过把暴力看的非常简单,认为它是正常行为。或许在很多时候你发泄自己的情绪时,会以忍的方式解决,不过内心的暴力因子孩纸存在,不多但是如果有人逼迫,则会显露无疑。

  选B的人----对暴力不屑一顾

  你们的脾气温和,凡是会思考后再做决定,认为暴力是野蛮人的做法。遇到自己抓狂的事情,最多爆粗口,对于武力解决问题的行为一向为耻辱。即使有些事情,让你忍无可忍,但是你一定会以完美的方式解决问题。

  选C的人----对暴力感到恐惧

  你比较内敛和含蓄,不太容易在众人面前表示自己感情。不管受到怎样的委屈,都会自己一个人承受。你甚至对暴力有恐惧感,或许你正在感受着暴力的苦难。如果你能学会沟通,可能会及时解决问题。

  选D的人----潜意识有暴力倾向

  你平时工作生活承受了较多的压力,自己有压抑自己情绪的倾向,有转牛角尖、善变、歇斯底里等情况出现,所以当无法忍受时,你潜意识的暴力倾向会容易被激发。

  暴力倾向的人有什么表现

  1. 情绪方面

  易激怒

  这类人情绪的触发点较低,很容易因为一些小事而被激怒。例如,在日常的交通场景中,如果被其他车辆稍微加塞,就可能会瞬间怒目圆睁,大声叫嚷,甚至会有攻击性的言语,如“你会不会开车,是不是想找死”。

  对于他人的无心之失,比如不小心碰到他们一下,也会反应过度。可能会立即瞪着对方,语气凶狠地说“你没长眼睛啊,是不是故意的”,而且很难在短时间内平静下来。

  情绪波动剧烈

  他们的情绪像过山车一样,可能前一秒还比较平静,后一秒就会因为一点不如意而陷入愤怒或狂躁。比如在家庭聚会中,一开始可能还正常聊天,但是当听到一句自己不喜欢的话,比如对自己工作的一点小质疑,就会突然情绪失控,摔东西或者大声争吵。

  在工作场合,可能会因为领导的一点批评,从默默接受状态一下子转为暴跳如雷,脸红脖子粗地反驳,完全不顾及场合和后果。

  2. 行为表现

  言语攻击

  经常使用带有攻击性、侮辱性的语言。在与人发生冲突或者意见不合时,会口出恶言,试图通过言语来伤害对方。例如,在网络论坛上,对于不同意见者,他们可能会留言“你这个蠢货,什么都不懂还在这里乱说”。

  争吵时会提高音量,用尖锐的声音来压制对方,并且话语内容多是指责、谩骂,像“都是你的错,你怎么这么笨”之类的言语很常见。

  肢体攻击倾向

  当情绪激动时,会有明显的肢体动作,如握紧拳头、挥舞手臂。这种肢体动作可能是一种威慑,也可能是即将发生肢体冲突的前奏。比如在酒吧里,和别人发生矛盾时,会握紧拳头,身体向前倾,好像随时准备出拳。

  有时候会出现推搡、踢打物体或者他人的行为。例如在学校里,有的学生因为和同学发生口角,就会用力推搡对方,或者在生气时踢桌子、椅子来发泄情绪。在极端情况下,甚至会使用工具进行攻击,对他人造成严重的身体伤害。

  破坏行为

  当情绪上来时,会通过破坏周围的物品来发泄。可能会在家里愤怒地摔打碗筷、花瓶,在办公室把文件、办公用品扔得到处都是。比如夫妻吵架时,一方有暴力倾向可能会把家里的电视、电脑等贵重物品砸坏。

  在公共场合,也可能会因为一时的愤怒而破坏公共设施,像在公园里生气时踢坏垃圾桶,或者在公交车上因为一点小事而掰断扶手等行为。

  3. 认知与观念方面

  过度敏感

  对他人的言行有过度敏感的解读。例如,别人正常的一个眼神,他们可能会认为是在嘲笑或者挑衅自己。在社交场合,总觉得别人在背后议论自己,并且往往会把这些想象中的议论往负面方向理解。

  对于批评意见很难接受,会将其视为对自己的攻击。比如在团队工作中,同事提出一点改进建议,他们就会觉得是在针对自己,内心充满怨恨,觉得别人是在故意找自己麻烦。

  崇尚武力解决问题

  这类人在观念上认为武力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在遇到纠纷时,首先想到的不是通过沟通或者合法途径解决,而是用强硬的手段让对方屈服。比如在邻里纠纷中,他们可能会觉得把对方打一顿,对方就不敢再找麻烦了。

  对于影视作品或者游戏中的暴力情节会比较欣赏,甚至会模仿其中的暴力行为。例如看到电影中的主角通过暴力复仇,会觉得很过瘾,并且在自己遇到类似情况时,也想要像电影主角一样使用暴力来达到目的。

  【拓展】宝宝暴力倾向处理

  暴力是人的天性,很多人认为成人才是充满暴力的。其实不然据研究宝宝才最容易产生暴力倾向,如果发现宝宝有暴力行为就要及早纠正宝宝的这个坏习惯。

  1、暴力是宝宝自卫的一种方式。宝宝打人有时候是出于一种自卫,或是其他合理的原因。宝宝决不会容忍自己被欺负,他会全力维护自己的利益,这只是一种本能。

  2、语言表达贫乏。因为2岁宝宝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无法和别人建立有效的沟通,所以他选择咬人或是打人,来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

  3、环境影响。宝宝天生具有超强的模仿能力,借此认识世界。如果父母长期吵架甚至是打架、父母对宝宝施行语言和肢体的暴力、父母让宝宝经常观看和暴 力有关的动画片和电影,上述行为都会让宝宝变成暴力模仿宝宝。

  家长们应该如何应对才能消除宝宝的暴力倾向呢?

  1、关爱宝宝是根本。家长首先应该给予孩子最基本的爱,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就是满足、理解、尊重孩子的情感需要。只有让孩子体验到父母之爱的温暖,宝 宝才有意识和理念去爱他人和外物。

  2、教导宝宝正确的交往策略。多数宝宝的攻击行为都属于一时冲动的类型,其实他们心中是渴望友谊的,只是不知道如何与他人和睦相处。家长 应该及时教给宝宝良好的人际交往技巧。

  3、教宝宝控制情绪。情绪在人的心理变化中起着核心作用。幼儿还没有学会如何控制情绪,因此家长应该帮助孩子逐步战胜情感刺激,使孩子有稳定的情 绪,能与周围环境相适应、融合。

  心理学研究表明,群体环境和集体活动最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家长可以多创造这样的环境,让宝宝学会忍耐宽容,加强自我约束力和控制情绪的能力。

  如果宝宝经常打别的小朋友、摔东西、欺负小动物、揪大人头发、咬大人的手,家长们就要特别注意了,这就是宝宝暴力倾向的最初体现。首 先我们要了解宝宝暴力的原因。

  专家解读孩子有暴力倾向怎么办

  摇篮网友:您好:我家宝宝已经2周岁多了,是个男孩。现在我们发现他好像有暴力倾向,他总是趁你不备的时候上去挠你一下或者口中念着“打仗”,跟你打个没完。以前他看过拳击还有一个练武术的儿童节目,跟此有关吗?怎样才能改掉他这个不良习惯。还有他学会了一句骂人话“滚”,现在动不动就说,我们无论是打还是教都不管用。现在的小孩特别有叛逆性,越不让干什么偏偏去干。

  茅于燕:你的男孩才两岁多,喜欢出人不意地攻击人或者口中念着“打仗”,跟你打个没完。我认为不必说得那么严重,是有暴力倾向,只能说他有攻击性行为。

  攻击性行为的对象有很多种,有的是小朋友、有的是爸爸妈妈;方式也是多样的,有打人、骂人、揪人头发、咬人等等。你们的孩子主要是对爸爸妈妈,方式是从背后挠你一下或骂人。

  形成这种攻击性行为与看拳击、练武术的儿童节目非常有关系。可以说主要是从那儿模仿来的。

  对这种攻击性行为,可以试试以下纠正方法

  1、不要让他再看有激烈场面的电视节目了。

  2、孩子有这种行为对你们,你们千万不要用“打回去”、“骂回去”来纠正,否则他会认为是可以这样做的,爸爸妈妈也这样做。

  3、两岁儿童正处在第一个反抗期,自我意识开始萌发,什么都想自己做主,这并没有什么“错误”,家长要认识这一点,善于引导,而不要和他对着干。

  4、在他平静的时候,好像无意地和他一起看看有关儿童有同情心、儿童友好相处、儿童爱爸爸妈妈的图画书,这对形成他们的良好形为很有好处。

  5、孩子的语言如果发展得不错的话,可以让他把心理想要做的事、想要什么东西、不喜欢什么人等说出来,家长可以帮他解决,不必使用挠人、骂人的手段。

  6、要把挠伤、挠疼的地方(胳膊、背部等)给他看,激发他的同情心,改正自己的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