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资讯:解析常见的肢体语言的心理秘密
心理资讯:解析常见的肢体语言的心理秘密是由YJBYS小编为大家倾情打造,欢迎参考借鉴!
心理资讯:解析常见的肢体语言的心理秘密
一部美剧lie to me,让我们很多人都知道了肢体语言,微表情是什么。一个无心的眼神,一个不经意的微笑,一个细微的小动作,就可能决定了你的成败——即使这是一次千万元级别的商务谈判。是的,那些被我们所忽略的 微小的身体语言,就是有着如此之大的魔力。正是这些微妙的身体语言,决定了我们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是掌控别人,还是为别人所掌控。
交叉双臂会大大降低可信度
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学会了躲在障碍物后寻求保护的自卫方法。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一旦感觉有危险,我们就会立刻躲到诸如桌子、椅子、家具等 固定物体或妈妈的裙子后面。六岁以后,我们逐渐学会了将双臂紧紧交叉抱于胸前来保护自己的动作。当长到十来岁的时候,我们又学会了掩饰,知道可以通过稍稍放松手臂以及配合以双腿交叉的动作来隐藏环抱双臂这一动作的自卫性,从而掩饰我们内心的恐惧。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在我们的刻意掩饰之下,双臂环抱于胸前这一动作的防御性也显得越来越不明显。不过,每当感到有危险,或遇到不愿遇到的事情时,我们都会下意识地将一只或两只手臂交叉抱于胸前,用自己的肢体形成一道身体防线,抵抗外来的危险,从而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不管怎样,有一件事情是可以肯定的:
当一个人感到紧张不安想保护自己,或不愿接受他人意见的时候,他很可能会将双臂交叉,紧紧抱于胸前,借此告知对方他有些紧张或不安。当你将双臂交叉抱于胸前时,你的可信度也会随之大大降低。
黛妃用“眼睛向上看”的姿势博得全世界的同情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眼睛一直是我们最为关注的器官,它对人类行为习惯造成的影响也成为我们经常研究的课题。目光的互相接触有时能够控制谈话的局面。
比如,当某个人说“他用十分轻蔑的眼神看着我”,就显示出交谈对象高高在上的态度。而当你对别人说,“在你说话的时候请正视我的眼睛!”那就表示你怀疑他在撒谎。在面对面的交谈中,我们的目光大部分时间都停留在对方的脸上,所以眼睛所传递的信息,是能够帮助我们解读对方态度与想法的最佳利器。当人们初次见面的时候,会在很短的时间里形成对新朋友的第一印象,而这个印象主要取决于人们的眼睛所看到的东西。
在恋爱期间,眼睛是最能传神的器官。为什么罗曼蒂克的相遇总是发生在灯光朦胧的地方呢?瞳孔扩张就是答案。在微暗的光线中,人们的瞳孔会不由自主地扩张,从而让相遇的两个人互相产生吸引力,成就罗曼蒂克的爱情。
为了向他人表示自己的威严或者攻击性,人们常常会做出压低眉毛的动作。反之,提升眉毛的动作则是顺从谦恭的表现。有人发现某些种类的猩猩和猴子 也会用这些动作表示相同的含义。他们还指出,常常有意提升眉毛的动作会带来一种顺从的感觉,而常常有意压低眉毛的人则会被认为具有相当的侵略性,在这一点 上猩猩和人类的感觉完全一样。
在低头的时候抬起眼睛往上看,是另一种表示顺从谦恭的姿势。这种姿势同样对男人具有吸引力,因为这会让眼睛显得更大而且让女人看起来像个孩子。 这种心理反应可以这样解释:小孩的身高比成年人矮得多,所以在看成年人时必须抬起眼睛往上看;久而久之,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会被这种仰视的目光激发出 类似于父母般的情感反应。
在婚姻遭遇危机时,黛安娜王妃用“眼睛向上看”的姿势博得全世界的同情。下巴微微内收,抬起眼睛向上看,露出纤细的脖子,这个姿势几乎已经被黛 安娜王妃艺术化了。这种像孩子般的姿势触发了成千上万人的怜爱之情,特别是当人们认为黛安娜王妃遭到英国王室的攻击时,更是希望能像父母一样保护她。这样 一种表示顺从的姿势,人们平时并不会有意识地去练习,但是大家心里都清楚,只要做出这样的姿势就会收到预期的效果。
女性更喜欢微笑可能是天生的
罗伯特.布诺温发现,人在群居生活时欢笑的次数是独处时的30倍。同时,他还发现,与各种笑话以及有趣的故事相比,和他人建立友好的关系这一目的与笑声的联系似乎更加紧密。在引发我们大笑的各种原因当中,只有15%%来自于笑话。
人们用嘴角上扬的表情来表达心中的快乐之情,与此相反,当人们不开心的时候,他们就会表现出一种嘴角下垂的不高兴的表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撇嘴。只要感到不开心,沮丧,绝望,愤怒或紧张,人们的脸上就会浮现出这样的撇嘴表情。然而,我想告诉有这一习惯的人们一个不幸的消息:如果一个人总是把这种负面、消极的表情写在脸上,久而久之,他的`嘴角就会永远保持一种下垂的状态,看起来总是一副没精打采的沮丧样子。
波士顿大学的马文.海切特和玛丽安.拉.弗朗斯进行了一项研究。其结果显示,在面对主管和上级时,无论是在气氛友好的前提下,还是在不友好的紧张气氛当中,下级人员都会面带微笑;而主管和上级人员在下级面前,只会在气氛友好的前提下才会露出微笑。
这项研究还表明,无论是在社交还是在职场交往中,女性微笑的频率远高于男性,而这也就在无形中使微笑的女性在面对不苟言笑的男性时居于弱势或下 属的地位。有的人认为,正是因为女性笑得更多,所以长久以来她们才会一直被置于男性之下的从属地位。不过,有研究显示,早在出生八周之时,女婴笑的次数就 远远多于男婴。所以,微笑这一特征很可能是天生的,而非后天培养所致。最合理的解释可能是,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女性多扮演安抚者或抚育者的角色,而微笑 正好与这一类角色的特性和功能相吻合。
撒谎时最常见的手势
用手遮住嘴巴的手势,下意识地用手遮住嘴巴,表示撒谎者试图抑制自己说出那些谎话。有时候人们是用几根手指或者紧握的拳头遮着嘴,但意思都是一样的。
有的人会假装咳嗽来掩饰自己遮住嘴巴的手势。比如我们在电视上常常看到的扮演强盗或者罪犯的演员,他们在和其他歹徒讨论犯罪计划,或者遭受警察审讯时,就常常做出这样的动作。
触摸鼻子的手势一般是用手在鼻子的下沿很快地摩擦几下,有时甚至只是略微轻触,几乎令人难以察觉。女人在做这个手势时比男人的动作幅度更小,或许是为了避免弄花脸上的妆容。
美国的神经学者阿兰.赫希和精神病学者查尔斯.沃尔夫深入研究了比尔.克林顿就莫妮卡.莱温斯基性丑闻事件向陪审团陈述的证词,他们发现克林顿说真话时很少触摸自己的鼻子。但是,只要克林顿一撒谎,他的眉头就会在谎言出口之前不经意地微微一皱,而且每四分钟触摸一次鼻子,在陈述证词期间触摸鼻子 的总数达到26次之多。两位科学家分析道,与频繁触摸鼻子的情况相反,只要克林顿诚实地回答提问,他就完全不会触摸自己的鼻子。
思考的手势是将握住的手放在下巴或者脸颊处,通常还会将食指竖立起来。当人们开始对说话人的话题失去兴趣,然而出于礼貌又想装作感兴趣的样子时,这个手势就会悄悄发生变化。随着厌倦袭来,原本轻挨着脸部的手腕渐渐成为了头部的支撑。
【拓展阅读】
研究发现绿色植物的照片也能为人减压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在阳光灿烂、绿意盎然的自然环境中度过更多时光的人比其他人更快乐、更健康。例如,斯坦福大学(Stanford)去年的一项研究发现,与在繁忙的街道散步相比,年轻人在校园草地散步一小时后,焦虑水平更低,在工作记忆测试中的表现也更好。
不过,我们对人在绿色环境中活动时身体里的确切情况基本不了解。我们甚至不清楚,对健康最有益的到底是大自然本身,还是身体活动、阳光或同伴情谊(如果是你和别人一起散步的话)。《国际环境研究和公共健康杂志》(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目前发表的一项新研究试图弄清这些互相关系。它把焦点放在户外照片上,而非真实的户外环境上。
该研究的研究人员大多来自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医学中心(VU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他们关注的重点是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交感神经系统通过激发战斗或逃跑反应、加速心跳和保持身体紧张来应对压力;而副交感神经系统压制这些反应,保持生理上的平静。为了这个研究,他们找到近50名大学生,给他们装上感应器,以监测心电活动,然后让他们观看电脑屏幕上的照片。其中一半的照片展示了全是建筑物和静止汽车的城市空间,另一半是绿色空间,不过大多是常见的场景,比如两侧是绿树的无人小径,而不是壮观的野外景色。
看完照片后,这些学生要在电脑上解答一系列难度逐步加大的数学题,而屏幕上的评估器把他们的答案与平均成绩相比较。结果显示,他们成绩低于平均水平,虽然不确定准确与否。这证明了这项测试能迅速提高压力水平。之后,研究对象们再看照片,再做数学题,然后再看更多照片。
学生们做完数学题看到绿色空间照片时,他们的副交感神经系统开始发挥作用,比如,降低他们的心率(高楼耸立的照片没有这样的作用)。不过有趣的是,在数学测试前观看同样的绿色场景照片未能减轻压力:他们努力解题时心率依然升高了。
自由大学医学中心主持这项研究的玛格达莱娜·范登伯格(Magdalena van den Berg)指出,总的来说,这些数据表明“短时间观看绿色空间照片可以帮助人们从缓解压力”。她补充说,同样的照片很可能不会预先帮助观看者缓解未来的压力。不过她表示,“人们对这种微弱甚至乏味的视觉刺激都有反应,真是让人吃惊,因为它没有壮观的绿色美景,没有声音,也没有气味”。她还说,如果人们能到大自然中,甚至只是看看窗外,看看真实的绿色景观,效果很可能会更加明显。所以,如果你无法到户外,那么可以把你的屏保图片设置成绿树,并且有可能的话,申请一个能看到窗外绿色景致的隔间。
【心理资讯:解析常见的肢体语言的心理秘密】相关文章:
大学新生常见心理问题_解析08-20
关于心理问题的资讯08-23
常见的心理问题08-22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解析08-23
儿童常见的心理缺陷07-03
春季常见的心理问题11-14
教师常见的心理问题08-11
职场礼仪的肢体语言06-21
有趣的心理测试及解析07-04
常见的儿童早期心理问题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