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歌川:求知要靠自觉

时间:2021-04-24 16:41:54 学习方法 我要投稿

钱歌川:求知要靠自觉

人类的知识大都是从眼睛输入的, 用耳朵听来的东西, 毕竟有限, 所谓耳食者流所得到的知识, 不外乎是一些道听途说, 学生治学, 固然要听, 但是更重要的还是在读.英国大学里有些学生终年不去听讲, 学校里也让他们如 此, 而且多认为他们是优秀学生, 考试起来果然比每天去听讲的学生成绩还要好, 因为勤读胜于勤听, 名师讲授, 同学共享, 只有自修, 才是一人独得.

  古今的大学者没有不勤读的, 囊萤凿壁, 比我们现在的一灯如豆, 还要不方便得多, 但学问就是这样得来.苏东坡说: `读破万卷自通神', 可见学问并不难, 只在多读, 你如果手不释卷, 必然会有成就, 甚至偶然翻阅, 也就开卷有益.

  可是现在很少有人手上拿着书本.终日终夜, 不离牌桌的人, 我曾见到过, 废寝忘食, 手不释卷的人, 却尚未遇到.一般人买书, 大都是拿来作装饰品的, 永远陈列在书架上, 很少拿到手中来读.这些书要他们去读, 条件很多, 第一得有明窗净几, 其次得有清闲, 再次得有心情;地方不好不能读书, 时间不长不能读书, 心情不定也不能读书.懒学生还有一首解嘲的打油诗: 春来不是读书天, 夏日炎炎很好眠, 秋多蚊虫冬多雪, 一心收拾到明年.阔公子有了明窗净几, 又有的是清闲;但还是不能读书, 因为他没有那种心情.穷小子终日忙于做工糊口, 也没有时间读书.军人忙于打仗, 商人忙于赚钱, 政客忙于酬应, 男子忙于做事, 女子忙于说话, 少年忙于寻乐, 老人忙于怀旧, 甚至闲人也忙于逛街, 或坐茶馆, 或凑热闹, 似乎谁都不能读书.其实, 他们并不是不能读书, 而只是不去读书罢了.要读书谁都可以读, 决不受任何限制, 读书的条件, 就在养成读书的习惯, 其余皆不足道.

  一般人为着生活关系, 没有充分的时候去读书, 这也是实在的情形.除了少数有闲阶级的阔人以外, 谁都不免要为名利, 或至少为衣食而终日奔走忙碌, 如果一定要等到把生活问题解决了, 闲居无所事事, 然后再来从容读书, 这无异待河之清, 可说永远无此机会, 因为人的欲望无穷, 等到生活问题, 在布衣粗食之下可以解决的.时候, 他又想到美食暖衣, 朱门绣户, 即令有了丰衣足食, 华屋良田, 他仍然不肯罢休.所谓水涨船高, 生活的标准既然随时有变, 这问题也就永远不能解决了.我认为要读书决不可等待那种无尽悠闲的到来才开始, 应该随时随地利用空余的时间来读, 把那种读书的习惯, 织入我们的生活中去, 作为我们日常工作的调剂品.那么, 事也做了, 书也读了, 一点光阴也没有虚掷.

  你不要以为五分钟做不了什么事, 把一百个五分钟集起来, 就差不多等于一整天.我尝听见善于治家的人说, 爱惜厨房里一粒米, 就可以成为一笔家产.我们利用五分钟的余暇去读书, 也就可以成为一个学者.

  利用余暇去读书是轻而易举的, 大家之所以不这样做, 仅是因为没有这种习惯而已, 英国人在电车上读书的风气很盛, 每天都要出外工作, 起码有一个钟头在电车上, 预备一本书专门在车上读, 不过几天也就读完了, 日积月累, 一年读四五十本书.也不算稀奇.我们对于这种废时不去利用, 实在未免可惜.

  英国人利用废时读书, 不仅在有规律的电车上, 即在饭馆菜馆中亦莫不为然.至于在休假日, 夫妇约好同出游玩, 丈夫至多取一根手杖就可以出门, 太太则不免要去戴顶帽子.可是每当那丈夫在楼下等着太太去戴帽子的时候, 他照例翻开了一本书来读, 等他太太把帽子戴好姗姗地走下楼来, 他手中的书, 也就起码读完两章了.中国的丈夫却不晓得这样做, 所在楼下不仅独自等得心焦, 而他太太一再地被他催促, 也就老不耐烦, 常常把一个快乐的计划, 弄得不欢的结果.

  如果大家都有了这种读书的习惯, 不仅国民的知识可以逐年提高, 而且闲事也就不会有人爱管了.枕边有一本书, 可以免得翻来覆去睡不着的苦, 厕上有一本书, 也就可以辟除恶臭.

  我常想洋车上是一个很好读书的地方, 拉到了车夫自然会停下, 不像乘电车一不当心就驶过了目的地.可惜我现在只能走路, 没有乘洋车的福分了, 每天白白地在街上糟蹋了一两个钟头.哦, 如果我能利用这种时间读书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