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匠观后感1500字

时间:2023-11-06 17:10:02 金磊 观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国工匠观后感1500字范文(通用10篇)

  当我们观看最新的高水平影片时,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观后感就是自己的一种思想感悟,观后感相当注重“感”,也就是从作品中领悟出的道理与思想。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国工匠观后感1500字范文(通用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国工匠观后感1500字范文(通用10篇)

  大国工匠观后感1500字 1

  今天,单位团支书告知,速度写篇大国工匠的观后感。可能过去一年总是给单位写写两弹元勋、正能量之类的文章,给别人留下了又红又专的印象。只不过,在这个又红又专的内心深处,还有一颗胡思乱想的种子。

  《大国工匠》,看了,当然有感。可这种感,却是悲感多过喜感。只是这就不符合时代进步的要求了,那就当无感吧。因为,这只能叫《大国工匠》,无法叫强国工人。

  《大国工匠》中,讲述了8位工人(我没有用工匠,因为我尊敬他们),用自己飞凡的工作能力,缔造了各种中国“神话”。看了每一集故事,那么生动,那么逼真。相信但凡去过工厂工作的人,或者了解工厂的人,甚至对工厂没有概念的人,在看了他们的故事后,都会由衷佩服他们。而在贯穿全集的故事中,有几个词,听到了,却是那么无感。

  xxx,在平凡的岗位上,工作xx余年,没有xx文化/xx学历的他/她,靠着传承/钻研/xx,凭着专注/坚守/xx,成为国宝级的顶级技工/xx,成为xx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xxx用自己的双手,打磨了/加工了/制造了/xx了精度为xx的世界级水平的xx。xx精度也创造了世界纪录/中国记录/ta自己的记录...

  我尊敬佩服每一位用自己双手,辛勤工作,努力生活的人们。而提到工人,我对他们又有另一种感情。我的爸爸妈妈都工作在工厂之中,用今天评价一个人的方式评价他们,他们很失败,因为他们是工人出身(有时候荣誉也同地位一样,代表着成功,只不过他们都不是“工匠”)。但对于家庭,他们很成功,很伟大。他们夫妻恩爱,养育了孩子,孝敬了父母,行得正,坐得端,清清白白做人,勤勤恳恳做事。也正是如此,我对工人的认识,跟不是工人家庭出身的人相比,可能又多了一点点。

  我对15岁时的一个记忆片段,至今印象深刻。那时候,爸爸带我去了他所在的工厂,让我和他一起在里面站5分钟。那5分钟,我闻到了炙热而又夹杂着汗水和油污味道的的空气,轰隆刺耳的声音夹带着机械加工的废屑向我排山倒海般打来。当5分钟时间到了时,爸爸在我耳边叫我。可第一次经历如此场景的我,不知道是被身处的场景所震撼了,还是被吵杂的噪声所淹没了,根本听不到爸爸近在耳边的声音。从工厂里出来,我浑身上下早已湿透。爸爸对我说,你以后要是学习好点,学到点本事,有能力就去自己实现自己的梦想吧。如果没那个能力,爸爸最多是带你到这里来工作。如果,你对这里的工作也不能胜任,那我就送你一个箩筐(我家乡,职业为捡破烂的人们,都是背个箩筐到处捡东西)。那时候,我对工人,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恐惧。我也第一次对所有努力工作,为生活努力的人,有了一份敬意。而这份敬意,也一直让我尊敬所有努力的人。

  如果读者您还有兴趣读到这里,可能或多或少,对于工人又多了一点了解。今天的工作场所,比之过去,条件好了很多很多,但对于很多工厂,其条件,恐怕还不是如电视中,那么高大上。言归真转,继续说说对《大国工匠》的感觉。里面的'8位主人公,用一生的追求,达到了绝大多数人都无法企及的高度。可每次看到这种场景,不禁想问一句,年轻人哪里去了,其他人做什么去了。每一位主人公都是过了知天命的年龄,甚至是过了耳顺之年。如果我们国家最高端的操作技术,掌握的是在一群知天命,甚至耳顺之年的师傅们手中。这是一种进步,还是一种骄傲,还是一种后继无人,没有传承?

  记得刚工作时,也曾少不经事,傻里傻气的说,感受不到传承。当我说完后,老人笑我傻,中人说我笨。只因为,我说了句“假”话。可如果今天还让我说,我还会坚持说一样的傻话,笨话。而我对《大国工匠》的无感,也正是源于此处。我们推崇着集体主义,可在荣誉面前,却竖起了英雄主义。对于大国工匠中的每一位大师而言,他们通过《大国工匠》得到了荣誉,可他们的单位的同事得到了什么?这些大师们的年轻同事们,要不是饭桶,要不是混日子的,否则,比这些大师年轻的工人们,去做了什么?学习,大家都懂得。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学不好,是学生们自己不努力。于是,一代又一代的长江后浪,没有得到前浪的传承,靠着时间,拍死了前浪。当一代又一代的后浪,经过时间洗礼,终于摸清了前浪的精髓时,自己也变成了长江前浪。

  大国工匠观后感1500字 2

  九十年代起,中国经济大潮汹涌澎湃,使大多数人产生了金钱至上的思想观念,好多年轻人都不愿到生产一线工作,要么经商做生意,要么考公务员,使得我们制造业一线年轻技术工人严重断层。全国劳模大会的召开,是对我们一线工人的充分肯定,也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崇尚劳动已成为我们劳动者永不消失的荣耀。

  "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每天在新闻联播节目中推出了"大国工匠"系列报道,每期介绍几位制造业的国家级高级技师,有的是在生产一线制造火箭的焊接工,有的是在生产一线装配"蛟龙"号、高速列车、飞机的钳工。他们这些人都没有多么高的文凭,从学徒开始,靠自己的勤奋钻研、实干和敢于探索的精神,最终成为国家级高级技师,确实值得我们学习。就我公司的实际,谈以下几点看法和感受。

  一、不要认为没有文凭就自卑。我们的一线职工大多是工作10年以上的老工人,高中以下文凭占大多数,但大家在我们生产的胶合板机械领域个个都是技术能手,无论是焊接,还是加工和总装,都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像谷延春、郭同虎等的焊接技术;沙崇光、燕春伟等的加工技术;高大明、刘玉宁等的装配技术,在公司乃至全国都是高手,他们大都没有多么高文凭,但是在本职工作中都很出色,在行业内都是好手。只要好学、勤学,手艺就会练成,练成手艺就会成为行业高手,也可享受高工资、高待遇。我们大家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善于琢磨、善于钻研、善于总结,怎么干才能干得快、干得好,要有自己一套独到的工作方法,你才会超越别人,有了高超的的技能你也会成为国家级高级技师的。

  二、抓质量要一丝不苟。"大国工匠"中的几位高级技师,生产的都是飞机、火箭、高铁、轮船,是一批质量要求相当高的产品,如有0.1%的质量问题,飞机可能坠落、高铁可能脱轨,轮船可能沉没,这些产品要求的是100%的保证质量。我们的干部和职工在平时质量管理中动不动就是"差不多"、"还凑合",这些词都不能用在我们的质量管理中,我们的产品质量也要求是100%。这就需要我们的一线职工在各自的岗位上,要一丝不苟,想办法、动脑子,把质量确确实实提上来。我们大家要明白一个道理,我们机械制造业的品牌不是靠广告宣传能换来的,是靠过硬的质量和优越的性能从用户的口碑中换来的。我们全体员工要时刻把质量放在心中,不合格的工件坚决不入库,不合格的产品坚决不出厂,要有持之以恒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把产品做好,只有这样,我们的企业才会不断地发展壮大,大家才能过上越来越幸福的生活。

  三、你不一定爱厂但一定要热爱你的工作。无论工厂怎么对你好,有个别同志总是在抱怨;无论工厂怎么感化你,有个别同志仍然是无动于衷。这些同志不热爱自己的工厂可以理解,但一定要热爱你自己的工作,工厂有千万家,但你从初期学的工种可能只有一种,无论你在那个工厂工作,你干不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是不会吃上饭的。只有你热爱了你的工作,你才能想方设法把工作做好,你才能提高你的技能,你才有立足于企业的本钱,如果你在自己的岗位上创造不出一定的价值,到任何一个单位都不会收留你的,现今的企业,没有任何一个单位愿意收留一个闲人的`。无论你从事任何工种,都要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自我约束和要求自己,把自己培养成高技能人才。

  四、未来的高级技术工人会大有作为。中国经济经过三十年的飞速发展,经济总量已有显著提高,已跃居世界第二,但是粗放式的发展,过度依赖于消费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也使得中国的制造业量大而不精,因此,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是必然趋势。要转型升级,就必须有一批高水平的技术工人,再先进的机器也是通过人制造出来的,没有能人产品永远也不可能升级。我们企业过去是生产中小型产品为主的企业,我们的部分职工过去只是制造小型产品,现在升级为制造大型数控产品及生产线,这些都要求我们的一线职工要提高自身素养,学习先进技术,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过去的生产一线工人是最底层,现在的生产一线工人是最顶层,尊重知识、崇尚劳动,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强音。望全体职工努力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的技术水平,技术水平提高了,你才会大有作为。

  请大家看一下"大国工匠"这个报道,向全国各行业的优秀技师学习,大家会从中受到启发的。希望全体一线职工勤学习,肯钻研,爱岗敬业,在不久的将来,很多人都会成为百圣源的工匠,成为中国的工匠。

  大国工匠观后感1500字 3

  今天,学校组织全体教职工观看了央视新闻推出的一档《大国工匠》节目,讲述了那些劳动者用双手匠心筑梦的震撼而又感人的故事。这群劳动者,他们的成功之路不是上名高中、进名大学,而是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他们成为国宝级的顶级技工,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

  1.大国工匠,匠心筑梦。有的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点漏点,有的人能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就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火箭总装厂高级技师高凤林来讲,他绘火箭焊心脏,是发动机焊接的第一人。0.16毫米,是火箭发动机上一个焊点的宽度0.1秒,是完成焊接允许的时间误差,如此高的焊接技术,不由人折服。

  2.北京APEC会议上,我国送给外国领导人及夫人的国礼之一——“和美”纯银丝巾果盘,是錾刻大师-孟剑锋师傅在只有0.6毫米的银片上,经过上百万次的精雕细琢才打造出的“丝巾”。航天英雄、奥运优秀运动员、汶川地震纪念等奖章也都是出自孟剑锋之手,上百万次的錾刻敲击零失误,他的标准是追求零失误。

  3.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2研究所-顾秋亮,被誉为两丝钳工。载人潜水器有十几万个零部件,其组装对精密度要求达到了“丝”级,在中国,能实现这个精密度的只有顾秋亮。成功把“蛟龙”送入海底后,他的新挑战是组装中国首个完全自主设计制造的4500米载人潜水器。

  4.胡双钱就是其中一位拥有非凡技术的匠人,至今,他都是一名工人身份的老师傅,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制造中国大飞机团队里必不可缺少的一份子。2006年,中国新一代大飞机c919立项,对胡双钱来说,这个要做百万个零件的大工程,不仅意味着要做各种各样形状各异的零件,有时还要临时救急。胡双钱所讲述的任务难度广大,令人难以想象:一个零件要一百多万元,关键它是精锻锻出来的,所以成本相当高,因为是有36个孔,大小不一样,孔的要求是0.24毫米,相当于人头发丝的直径,这个本来要靠细致编程的数控车床来完成的零件,那是只能依靠胡双钱的一双手,和一台传统的铁钻床,仅用一个多小时,36个孔悉数打造完毕,一次就通过检验,也证明胡双钱的金属雕花技能。

  5.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宁允展,他是CRH380A的首席研磨师,是中国第一位从事高铁列车转向架“定位臂”研磨的工人,被同行称为“鼻祖”。从事该工序的工人全国不超过10人。他研磨的转向架装上了644列高速动车组,奔驰8.8亿公里,相当于绕地球22000圈。

  6.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焊工——张冬伟 殷瓦焊是世界上最难的焊接技术,殷瓦板牛皮纸一样薄,一条LNG船上的手工焊缝长达13公里,一个针眼大小的漏点,都有可能带来致命后果。张冬伟的'焊接技术不但质量百分百有保障,外观上也完美无缺。

  7. 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周东红,经他手捞出晒成的宣纸,每张重量误差不超过1克。30年来,周东红始终保持着成品率100%的记录,他加工的纸也成为韩美林、刘大为等著名画家及国家画院的“御用画纸”。

  8. 港珠澳大桥钳工——管延安,他在工作时,要进入完全封闭的海底沉管隧道中安装操作仪器。按照规定,接缝处间隙误差要小于一毫米,他却能做到零缝隙。只有初中文化的他,全凭自学成为这项工作的第一人。他所安装的沉管设备,已成功完成16次海底隧道对接。

  这些大国工匠,基本都是奋斗在生产第一线的杰出劳动者,他们以聪明才智,敬业勤勉,书写着一线劳动者的不平凡,他们为我们的时代,为我们的社会做出突出的贡献,让我们为之震惊,为之叹服,为之激动,为之点赞。

  感谢学院领导组织的这次观看,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我们要向他们学习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和他们奋斗的目标,争做国家的栋梁,而在学习中我们要更加努力的学知识,我们要不断地进步,争取做好自己。

  大国工匠观后感1500字 4

  工匠精神:对工作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

  中国,一个历史悠久,文明千年的大国,从吃穿住行,到工农商学兵各行各业,传承千年的工匠精神绵延不绝。小到0.01的尺寸,大到跨越千里的工程,精到毛细针管的分毫修补,准到点滴的校对符合,无一不是工匠精神的完美体现。

  看着电视上那些貌似与我的生活并无紧密相关的行业和人物,头脑中想到的却是劳动技术课上的生动画面。“老师,为什么一定要画木工加工线啊?差不多不就行了?我想早点动手操作。”“不就差一点吗?老师干嘛要对我要求这么严格?”“我只会用剪刀,能不能不用刻刀?我害怕!”“老师我做不好,我放弃了!”……

  是啊,我就是这么较真的老师。孩子们啊,这一分一毫看似不重要,但是代表了劳动的态度。这好与不好不重要,态度决定一切,难不难看没关系,步骤操作是规矩。原谅我的较劲与严格。因为,你们是未来的我大中国的脊梁,是未来我大中国的工匠,是精神的传承者,是希望。

  电视节目有结束的时候,一个个奖杯代表了坚持和精神。多希望在未来的大国舞台上可以看到曾经跟我学习,玩耍,提问甚至被较劲到哭鼻子的孩子们,精神不灭,奋斗不止。

  心怀崇敬,观看了央视的2018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颁奖典礼,难抑心潮澎湃。十位在不同岗位上的普通技术工人,凭借刻苦钻研,辛勤付出,别具匠心地把工匠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从而攻克了一个又一个世界性难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叹为观止的奇迹。从他们身上,我切身感受到“十年磨一剑”这种工匠精神的平凡和伟大,感受到“技术强国”这四个字的千钧之重。十位年度人物用他们的行动诠释了平凡的.岗位同样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业绩的真理。而这不平凡的业绩正是来源于他们的坚守,来源于他们的勤恳,来源于他们的精益求精。而这些恰恰是工匠精神的完美演绎。感慨并品味着他们的事迹,我不禁心绪起伏,身为一名普通的教师,我们的工匠精神应该是什么样子?我们能从中汲取什么?对我们的教育事业又有什么引导和启示呢?传承中国文化的不仅仅是唐诗宋词京剧昆曲,还有更多的各行各业的匠心独运的不朽精神扮演着不可或缺的灵魂作用,这种精神才真正包含着与我们教育事业相关的每一个细节。思虑良久,我想: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我们更需要坚守,更需要勤恳,更需要精益求精。坚守我们的岗位,爱岗敬业,静心从教。认真备课,上课,帮助学生健康成长,这就是勤恳。不做重复性工作,多阅读,多汲取更多的知识,用新的理念武装自己,在工作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持续,在每一个环节都秉持精益求精,这才是我们教师应该做的。教育是国家的立国之本,那么,我们作为知识的传播者,也需要“十年磨一剑”的工匠精神,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让我们祖国更加强大。

  周五晚上收看了“大国工匠年度人物”颁奖典礼,我被深深地震撼了。这些“大国工匠”,既是匠人,也是追梦人。他们用双手铸就了港珠澳大桥的辉煌,用智慧将航天器送上太空,用坚守探测出一个个油田,用果敢挑战超、特高压带电作业……他们是焊工、技工、电工、桥梁工等等,来自于不同的工作岗位,却有着同样对工作执着的追求。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建设港珠澳大桥的团队。这座大桥创造了多个世界第一,它的美丽、雄伟世人有目共睹,但在实现这份美丽的过程中,那些辛酸和励志的故事,却鲜为人知。其中一个难点便是一个外海沉管隧道。在港珠澳大桥之前,全中国的沉管隧道工程加起来不到4公里,而且,这是我国第一次在外海环境下建沉管隧道,可以说是从零开始从零跨越。我国的桥梁专家们,在困难面前没有后退,也不能后退。2013年5月1日,历经96个小时的连续鏖战,海底隧道的第一节沉管成功安装。这是不平凡的96个小时,仿佛一个从来没有人教过,也从来没有驾驶经验的新手司机,要把一辆大货车,开上北京的三环、五环。

  大国工匠观后感1500字 5

  今天,我看了《大国工匠》这部纪录片,有感而发,写下了这篇观后感。

  《大国工匠》这部纪录片分八集用四个小时的时间记录了自建国以来各行各业的工匠之间的故事,包括了从炸药的研制与雕刻到各种精密仪器的焊接,从文化传承到顶尖技术,从技术创新到精益求精的各种技术,每一个技术中都包含了匠人们对品质的追求。在这一部纪录片之中,每一个例子都是那么的令人感动,也都是那么的令人羡慕。

  首先是特高压输电工程的带电作业工人王进,面对一千千伏的特高压输电线以及随时有可能发生的危险,他没有任何畏惧之心。相反,面对重重的艰难挑战,他每次都是亲自上阵,而让工友们在后面当帮手,不仅如此,他创造出了众多的修理方式,以应对电压不断增高的电路检修工作。在他的身上,无处不体现着匠人的大勇无畏精神。

  但是反观我们的现实生活,却有太多太多的反例。就拿科研来说,一些有“经验”的科研人员在制定计划的时候滔滔不绝,并且要求别人一定要听自己的,但是一到了要实行计划,尤其是一些具有一定危险性的计划的时候,却总是畏缩不前,让别人走在前面,自己跟在后面当助手。这些纸上谈兵的人到了计划成功之后却又开始四处吹嘘自己的所作所为,甚至会为了谁去领奖这种事情吵起来。这些,都是与大勇无畏的这种工匠精神所大相径庭的。因此,我也感受到了一个人做事时应该有担当的重要性。

  其次是精益求精的中国船舶重工船工顾秋亮,顾秋亮负责设计制作过中国载人深潜器蛟龙号的观察窗。这样的`观察窗在设计最大深度的海下需要承担10MPa的压强,相当于一平方米的地面上停放了1000辆坦克。因此,其制作的精度要求达到一微米,比人的头发丝直径还要小,并且不能有任何裂缝,否则潜水员就会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但是,对于精度要求如此高的观察窗,顾秋亮却不需要精密仪器的测量来检测观察窗是否合格,他只需要凭借手的触摸就能精准地感知观察窗是否合格,并且他制作出来的观察窗的精度还远高于规定要求。这些,无不体现着一个工匠所具有的精益求精的精神。

  然而在生活中,一些人做起事来总是“大手大脚”,比如说,现在的一些电器产品,商家们为了能够多赚钱而牺牲了产品的质量,导致当代一些电器产品的实际使用寿命远低于设计寿命。这样做,不仅浪费了原材料,也违背了精益求精的一种工匠精神。

  还有一位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敢于创新的李刚,中国马蹄形形盾构机的设计者之一。盾构机是一种开凿隧道的工具,中国由于修建跨越山河的隧道的需要,必须在尽量短的时间内研发一台马蹄形盾构机,这样的盾构机,在历史上从未有人成功过,但是,李刚凭借他执着的信心,终于按时完成了任务,解决了这一迫在眉睫的问题。

  但是在生活中,我们遇到的更多的是封建保守与倒退。记得在《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中看过,“世界上很难找到60岁以上的计算机权威,只有60岁以上犯错误的一大堆”,在我们的生活中又怎么不是这样呢,一些人不肯接纳新鲜事物,甚至阻碍新鲜事物的出现,这些,都是我们所应该避免的。

  除了以上的这些人物,其实,在纪录片中还有很多这样的工匠,他们有的独自冲锋在前,而让队友跟在后面或者不要跟上来;有的面对数字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仍旧坚守住古人的传统文化,不让传统文化流失;有的人面对“多倍的工资加上北京两套住房”的待遇仍旧坚守在技术制造的第一线;有的面对工友的质疑迎难而上,用实力展现自己的技术;有的面对传统技术跟不上时代的要求,通过改进数字化机器使得机器生产比传统方式的精度还要高……无论是什么样的事情,在这些工匠的身上,处处都体现了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

  看完了这部纪录片,尽管将来我可能无法成为一个身怀绝技的工匠,但是,无论如何,我也会保持一种工匠的心,一种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心。

  大国工匠观后感1500字 6

  这天和同学们一起观看了《大国工匠,匠心筑梦》,看完之后感慨很多。

  大国工匠,技艺精湛,令人叹为观止,有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丝漏点,有人能把蜜蜂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还有人检测手感,堪比x光那般精准等等。就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火箭总装厂高级技师高凤林来讲,他给火箭焊“心脏”。是发动机焊接的第一人。216毫米,是火箭发动机上一个焊点的宽度。01秒,是完成焊接允许的时间误差。高凤林如此高超的焊接技术,不由人不折服!这些“大国工匠”,基本都是奋斗在生产第一线的杰出劳动者,是践行劳动精神的最好引路人。他们以其聪明才智,敬业勤勉,书写着一线劳动者的不平凡。他们为我们的时代,为我们的社会做出突出的贡献,让我们为之震惊,为之叹服,为之激动,为之点赞。

  我以后必须努力好好学习,学习他们的刻苦认真精神,把这些精神应用到我的专业课学习中来,刻苦扎实的学习专业课知识,在实训时用心认真参加实训,多练习,以创造出一个优异的成绩而努力!

  《大国工匠》宣传片讲述了高凤林等八位不同岗位的劳动者,靠着自己过硬的技术,用灵巧的双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追求着职业技能的完美,最终脱颖而出,为民谋福,贡献社会的故事。

  大国工匠,匠心筑梦。有的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点漏点,有的人能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高超的艺术创造着中国史上的一个个奇迹,但他们都有一个特点:对专业执着,甚至是痴迷。

  大国工匠中各个岗位上的高级技工,生产的飞机、火箭、高铁、轮船是质量要求十分高的产品。如果01%的质量问题。飞机可能会坠落;高铁可能会脱轨;轮船可能会沉没。这些100%的保证质量在他们的眼里已经习从为常。成为小菜一碟的事情了;中国经济经过三十年的飞速发展。经济总质量有显著提高,已跃居世界世界第二。这些都离不开他们日日夜夜加班加点,当别人休息时,他们还在一线,当别人一家人团聚时,他们只能独自一人在一线奋斗。

  高凤林,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科研研究院首都航天机械公司特种熔融焊接工高级技师,从事火箭发动机焊接工作。在承接国家“七五”攻关项目,东北哈汽轮机场大型机车换热器的生产中技术人员一年多未攻克的熔焊难关,高凤林凭借着多年的实践经验和反复摸索使压了生产单位一年多的两组18台产品顺利交付。

  此刻的我们要向他们学习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和他们奋斗的目标,争做国家的栋梁,我不是制造业专业,而是艺术专业学生,我们需要不断的理解艺术的熏陶。我是的专业是二胡,二胡的技巧确实很难掌握,每一天需要花很多时间来重复练习一首曲子,专业老师对我也十分的关心重视。学习虽然是枯燥的,但苦中有乐,每当我学会了一首曲子便会十分的`开心与自豪,但是还是会有很多不足,很多的细节是需要装饰的。不能安于现状,要越来越精,掌握更多的技巧,突破一个个难点,用时间用心去练习。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如今社会高手如云,而我,也要确立自己的目标,学校的优秀学长他们的技巧娴熟,拉的曲子委婉动听,十分值得我学习,我要做的就是不断的去进步,更上一层楼!

  任何目标,只说不做到头来都会是一场空。然而,现实是未知多变的,定出的目标计划随时都可能遭遇问题,要求有清醒的头脑。一个人,若要获得成功,务必拿出勇气,付出努力、拼搏、奋斗。成功,不相信眼泪;未来,要靠自己去打拼!实现目标的历程需要付出艰辛的汗水和不懈的追求,不要因为挫折而畏缩不前,不要因为失败而一蹶不振;要有屡败屡战的精神,要有越挫越勇的气魄;成功最终会属于你的,每一天要对自己说:“我必须能成功,我必须按照目标的规划行动,坚持直到胜利的那一天。”既然选取了、认准了是正确的,就要一向走下去。在那里,这篇观后感也差不多落入尾声了,然而,我的真正行动才仅仅开始。此刻我要做的是,迈出艰难的一步,朝着技能竞赛的目标前进,要以满腔的热情去获取最后的胜利。

  大国工匠观后感1500字 7

  一个国家的底气,除了依靠高素质高文化的国民之外,还需要一群不畏艰苦、在国家科技技术第一线奋战的技术工人们。他们也许读的书并不多,没有什么高学历,是走在人群中会被淹没的普通人,可他们依靠自己出色的技术,为国家带来一笔笔不菲的财富,让国家日益富强,他们演绎着“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神奇。

  《大国工匠》是“五一”开始,央视新闻推出八集系列节目。这系列节目讲述了高凤林等八位不同岗位的劳动者,靠着自己过硬的技术,用灵巧的双手,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职业技能的极致化,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追求着职业技能的完美,最终脱颖而出,为民谋福,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制造”。

  八位劳动者,八位工匠。热爱本职、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精益求精。他们的成功之路就是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成为了国宝级的技工,成为了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

  本质上,匠人起源于手工业,匠人精神首先意味着个性化,而不是标准化,是“匠心”独运的雕琢,而不是刻板的流水线生产。反观我们教育,教育不是工业,而更像是农业,需要教师花费时间与精力深入学生的心灵,翻土、施肥、浇水、除草、间苗。虽然我们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开花,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结果,甚至我们也不敢肯定,每一株幼苗都能开出美丽的花,都能结出硕大的果。但我们依然执着、依然努力,教育需要在和煦的阳光中,春风化雨,潜滋暗长,需要灵魂的安静,需要耐心的等待。做教师真的需要有“匠心”。

  “匠心”的背后隐含着的是专注、技艺和对完美的追求。在教学中,“匠心”可以让孩子们莞尔一笑,学习瞬间变得幸福而快乐;能够使枯燥的知识立刻展现神奇,终身难忘;更会令师生的交流,欢快顺畅,水乳交融。在教学中追求“匠心”应该是每位教师的职业意识。

  做教师,就得像个手艺人一样沉浸其中,心无旁骛,在激情飞扬和挥汗如雨之中,享受教育本身所带来的痛苦和幸福。慢慢地陪伴,静静地等待,悄悄地聆听,不浮躁,不显摆。

  “匠心”就是用简单的心做单纯的事。法国思想家蒙田曾说过:“教育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自己内心的丰富。”如果教师都能始终潜心教育,那么就能摒弃浮躁、功利,回归教育本真。人的一生,需要选定一把椅子,意大利歌唱家帕瓦罗蒂年轻时读过师范,毕业时他问父亲自己该干什么?父亲告诉他,如当教师,就好好当,不要做歌唱家的梦;若是想当歌唱家,那么你就去做歌唱家的梦,不要在两把椅子中间彷徨!他的歌声,至美,至纯,他的一生,至简,至定。生活中的'确有许多把诱人的“椅子”,但不是每一把“椅子”都适合每一个人,我们只有根据自己的条件与特点,摒弃浮躁,抵御诱惑,坚守定律,坚持只坐那一把适合自己的椅子,才会有希望获得成功,它或许不是最美的,却是承载你最多喜怒哀乐的物品。人的一生要处理好三种关系,即人与物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自己内心的关系。人的内心简单了就会快乐,专一了就会强大。内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作家王蒙曾说过:“人的一生要做许多事情,但最重要的不是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而是清醒地知道自己不应该做什么。”因此,教育工作不能太复杂、太繁琐、太神秘,应当多一点“留白”,让学生轻松一点,多一点自主选择,让学生有兴趣一点,多一点宽容悦纳,让学生自信一点。

  “校园无小事,事事皆教育。”一名教师,也是一名工匠,必须脚踏实地,从点滴做起,积沙成塔,集腋成裘。我们的教育固然需要教育家,但更需要大量的一线教师。既然做不了教育家那就做一个实实在在的“教书匠”,将“工匠精神”带到工作之中,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大国工匠观后感1500字 8

  观毕央视播出的《大国工匠》纪录片,令人深受鼓舞,激动不已。今天,我们可以无比自豪地对外宣示: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通过观看这些大国工匠平凡而又伟大的事迹,让我明白我们国家能够拥有今天的制造业大国地位,与他们的辛勤付出是密不可分的。

  现在就让我打开记忆的阀门,重温下其中一些大国工匠的感人事迹,以期激励自己在平凡的岗位上继续保持奋进向上、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争取在工作中做出更大的成绩。

  錾刻大师—孟剑锋,在北京APEC会议上送给外国领导人的国礼之一,和美纯银丝巾果盘,是他的惊世杰作。他錾刻的作品精美非凡。在只有0.6毫米的银片上,经过上百万次的精雕细琢才打造出的丝巾,由于过于逼真,让人看后会情不自禁伸手触摸感受。航天英雄、奥运优秀运动员、汶川地震纪念等奖章也都是出自孟剑锋之手,能做到上百万次的錾刻敲击零失误,让人折服,让人惊叹,完美和卓越就是靠毅力和意志,专注和精湛技艺和锻造的。

  高铁青岛动车制造高级技师宁允展,首席研磨师,他是中国第一位从事高铁列车转向架定位臂研磨的第一人。全国能做该工序的工人不超10人。他研磨的转向架装安全性能超高,让国内动车最高时速到达486公里,创造了奇迹,这离不开宁允展对动车转向架的定位臂的高技术研磨。

  中国著名宣纸高级技师—周东红,是我国书画家御用宣纸制作师。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都是做捞纸的工作,不嫌简单和重复,硬是经他手捞出晒成的宣纸,每张重量误差不超过1克,一向以来持续着宣纸成品率100%的记录。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2研究所—顾秋亮,对精密度要求到达了丝级,被称为两丝第一人。我国载人潜水器有十几万个零部件,其超高精密度组装,不能没有顾秋亮。成功把蛟龙送入海底后,他的新挑战是组装中国首个完全自主设计制造的4500米载人潜水器。他能通过摸、看、思,能决定机器的组装误差,几乎没有失误过,工到此精,惊心动魄。

  张冬伟—沪东中华造船集团焊工,利用世界上最难的殷瓦焊焊接技术,在造船业,殷瓦板十分薄,张东伟的手工焊缝长达13公里,并且做到焊缝小于一个针眼大小,因为打了会引起致命后果,张冬伟焊接技术外观精美且具备百分百安全保障。

  还有港珠澳大桥钳工—管延安,进入完全封闭的海底沉管隧道中安装操作仪器要小于一毫米,他能做到接缝处间隙误差为零。学历不高却,自学成才。他安装的沉管设备,已成功完成16次海底隧道对接。

  能称之为大国工匠的人,一定都是十分刻苦拼搏、不畏千难万险的人。他们在实现自己价值的同时,也是在为国家争光,使我们的祖国变得更加强大。大国工匠们斤斤计较地与人与天与地与自己相争斗,尽力完美地完成每一件作品,不能有一丝丝的.瑕疵,更不能有一次的误差。把这种钉钉子精神带入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那你就会发现今后遇到无论大事小事、难事易事都能以平和的心态来完成,做到处变不惊。无论是在火药上面精雕细琢,还是在大山脆弱的内部施行隧道爆破,他们都具有所从事行业必备的大勇气、大毅力和大智慧等特质。而且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国家的众多优秀人才在基础理论研究上也能耐得住寂寞、坐得了冷板凳,再有强大的制造工业做后盾,我想我们国家离制造强国和创新大国的目标实现之日也就不会太远了。

  看着这些在社会各行各业敬业勤勉、成就斐然的匠人,我联想到我们法律人在疲累时常爱吐槽自己是一个奋战在一线的司法民工。同样,这些大国工匠一开始也只是个普通的劳动者,只不过他们凭借自己的爱钻研、吃得苦、耐得劳,最终成长为共和国的大国工匠。我想我们也要学习他们的这种精神,平时多办案、办好案,精研业务,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期待有一天我们也能成为所在领域的业务能手、“司法工匠”!

  大国工匠观后感1500字 9

  大国工匠,是一个时代最精致的注脚。他们以其卓越的技艺、精湛的技能,在国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们是国家前进的驱动力,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更是无数劳动者奋斗的目标。

  在央视系列节目《大国工匠》中,我们看到了高凤林、管延安、张冬伟等众多大国工匠的风采。他们不仅在各自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更用他们的双手,创造出了一个个令人惊叹的奇迹。

  高凤林,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二一一厂高级技师,从事火箭发动机焊接工作。35年来,他攻克了数百个焊接技术难关,以一丝不苟的态度和精益求精的精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焊接奇迹。他的作品不仅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支柱,更是中国科技实力的象征。

  管延安,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总技师,从事港珠澳大桥沉管钳工工作。他以其高超的技艺和精湛的技能,参与了世界最长的海底隧道——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他不仅攻克了多项技术难题,更以其独特的技艺和精益求精的精神,保证了沉管隧道的最终成功建设。

  张冬伟,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高级技师,从事LNG船焊接工作。他以其高超的技艺和精湛的技能,成功完成了多艘LNG船的焊接任务。他的作品不仅代表了中国造船业的最高水平,更在国际上赢得了极高的声誉。

  这些大国工匠的故事,无不展现出他们对于技艺的热爱、对于工作的`执着、对于事业的忠诚。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了一个个令人惊叹的奇迹;他们用自己的智慧,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题;他们用自己的汗水,浇灌出了一朵朵绚烂的技术之花。

  观看《大国工匠》,我深受启发和感动。这些大国工匠不仅在技艺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更在精神上展现出了令人敬佩的品质。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劳动最光荣”的真理。他们不仅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更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从这些大国工匠的故事中,我学到了三点:一是要热爱自己的事业。只有对自己的事业充满热爱,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二是要有精益求精的精神。只有不断追求卓越,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艺水平。三是要勇于面对挑战。只有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才能不断突破自己,取得更大的成就。

  大国工匠们不仅创造了令人惊叹的技艺和作品,更传承了一种精神——工匠精神。这种精神包括了对技艺的热爱、对工作的执着、对品质的追求、对细节的关注和对创新的渴望。这种精神是我们应该学习和传承的宝贵财富。

  总之,《大国工匠》是一档非常有意义的节目。它让我们看到了大国工匠们的风采和成就,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对于事业的热忱和忠诚。我们应该向这些大国工匠学习,发扬工匠精神,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国工匠观后感1500字 10

  大国工匠,是一个时代最精致的注脚。他们以其卓越的技能和创造力,为世界带来无尽的可能和惊叹。他们用自己的双手,书写着人生的华章,将普通的人生历程转化为不平凡的工匠精神传承。

  大国工匠,是国家的脊梁,是时代的先锋。他们以坚毅和执着,打磨着每一个细节,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为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振兴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不畏艰难,不惧挑战,以无比的热情和专注,追求着职业技能的极致和完美。

  在《大国工匠》的节目中,我们看到了这样的精神传承。坦克集群,在辽阔的大地上风驰电掣,一往无前,这是中国坦克制造能力跻身世界第一方阵的写照。装甲是坦克的第一要件,而卢仁峰的工作就是负责把坦克的各种装甲钢板连缀为一体。他以左手残疾的代价,换取了右手练就一身电焊绝活的成就。他的手工电弧焊单面焊双面成型技术堪称一绝,他的技艺让人们为之震惊,为之叹服。

  这样的故事并非孤例。在《大国工匠》的节目中,我们看到了更多的精彩。有在偏远地区战斗的铁路工程师,他们铺设难度创造了新的世界之最的川藏铁路;有在海洋上拼搏的船坞工人,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打造出世界上最大的货轮;有在医疗战线上奋斗的手术医生,他们以极致的手艺和无私的奉献拯救着每一个生命。

  这些大国工匠们,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工匠精神”。他们毕生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他们专注和坚守自己的岗位,他们传承和钻研职业的技能。他们是国宝级的顶尖技工,他们是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他们用无可挑剔的技能书写者人生的平凡与不平凡,他们用自己的双手为时代为社会奉献着人生。他们是事业的脊梁。

  《大国工匠》不仅是一档展现大国工匠精神的节目,更是一曲劳动者的赞歌。它展示了那些默默无闻的劳动者们如何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价值,如何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铸就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成果。这些大国工匠们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他们对职业的热爱、对技艺的追求和对创新的执着所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大国工匠》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启示和鼓舞。它让我们看到了在平凡的岗位上也可以创造出不平凡的价值,只要我们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热情、对技艺有着执着的追求、对创新有着敏锐的洞察力。每一个大国工匠都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他们的故事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拼搏、不断创新、追求卓越。

  《大国工匠》不仅展示了劳动者的风采和工匠精神的力量,也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学习和追求的目标。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里,我们应该像大国工匠们一样,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去书写属于我们自己的辉煌篇章。无论是在哪个岗位上工作,只要我们能够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热情、对技艺有着执着的追求、对创新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就一定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不平凡价值。

  总之,《大国工匠》是一档极具教育意义的节目。它不仅让我们领略了大国工匠的风采和魅力所在,更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了工匠精神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让我们一起学习大国工匠们的精神品质和文化内涵,将这种工匠精神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大国工匠观后感1500字】相关文章:

大国工匠事迹03-13

大国工匠事迹优秀11-03

大国工匠事迹材料11-08

大国工匠观后心得11-30

大国工匠学习心得03-30

大国工匠人物事迹01-09

大国工匠学习心得最新12-10

讲述大国工匠的先进事迹通用10-09

大国工匠人物事迹优秀02-01

大国工匠精神心得体会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