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爱乐之城观后感影评

时间:2020-12-05 12:51:55 观后感 我要投稿

电影爱乐之城观后感(影评)

  名叫爱的东西,人人都想从某个同样孤单的灵魂里找到爱。也许是匆匆擦肩的某一刻,或某个抬眼的一瞬间,也许是不经意的轻轻触碰,激荡起的雀跃欣喜的灵魂。从某个人眼中看到的光足以将夜空都点亮,足以打开世界的新篇章 不复悲伤过往。——《爱乐之城》,下面yjbys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电影爱乐之城观后感,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电影爱乐之城观后感(影评)

  【电影爱乐之城观后感一】

  刚看完——2月14号晚上11点看的,电影院人不多。流泪好几次,泪水最多是女主角第二次casting即兴讲故事那段。

  感想挺多,要捋一捋。

  看完整部电影一想,其实整部电影的故事情节很简单,讲的就是两个人各自有梦想,相遇、相知、相互支持,最后各自追梦的故事。但是为啥我这么感动呢?

  想来有三个原因。一是电影拍得很好、演员演得很好,跟真实生活一模一样。二是卖保险让我增加了很多辛酸的经历,看到电影更有感触。三是我的感官更敏感了,不管是听音乐、看舞蹈、观察人物表情、听台词等等,都能给我强烈的感受。

  感动的第一条线索是人文主义。“漫天繁星是否为我闪耀”这类台词、给人物的特写灯光等等,让我为小人物的梦想感动。但是感动之余,我联想起最近在《未来简史》里看到的人文主义,一想到人物主义其实也就是这几百年的产物,就觉得我现在的感动也挺有意思的,因为如果是在17世纪或者更早,我的感动可能被视为愚蠢、反社会。我进而又想到《未来简史》提到的人文主义的三个主流分枝,就在想《爱乐之城》属于哪个流派呢?

  全程看下来,肯定是“自由人文主义”了,但是看到结尾男主角脸上淡然的微笑和女主角略带忧伤的微笑,我觉得又有些“进化人文主义”的色彩。

  不管怎样,歌声、舞蹈、故事、镜头、灯光,从头至尾都在打动我。我觉得这部电影的导演(们)特别会讲故事。结尾女主角坐在cafe里观赏男主角弹琴时的联想就很自然、浪漫又真实。灯光和镜头我尤其喜欢。通过不同灯光的变换,人物的心情、电影的情绪就很容易被感受到。

  崇尚梦想、犯错、略微的疯狂,也很感动我。

  电影一开头男主角就有句台词,一下子抓住了我。男主说:“我现在就是要让生活打击我到底,等它累了我就反击。” 男主对别人说的这句话,既体现了他的无力感,又体现了他的斗志,简直跟我的情绪一模一样。他的'隐喻非常鼓舞我。

  男主第一次为女主讲解爵士乐的部分也让我挺震撼,原来他是这么听、看爵士乐的。原来那么多乐器每一个都是即兴、同时又很恰当地生长在一起。好神奇。

  感动的第二条线索是男女主角之间的支持。男的跑偏了女的就鼓励他、支持他,女的跑偏了男的就鼓励她、支持她——完美。尤其是男主去女主娘家找女主那段,女主说自己不想去第二次casting是因为她知道自己一定会失败,不想自取其辱——我简直觉得这就是在说我呀!去年有几个月最艰难的时期,我就是这么想的,失败了太多次,已经不敢再尝试了——这部电影里我看到了好多自己的经历呀……

  感动的第三条线索是歌舞。看着开场的舞蹈我就特别感动,特别感激自己没瞎、没聋,我的视觉、听觉等各种感官真的是老天赐给礼物,否则我就无法在电影院里享受这么美好的歌舞了。看着看着我就在想,为啥歌舞明明是虚幻的,我却这么感动呢?原来,要么是因为歌舞放大了我心中的乐观、快乐的部分;要么是因为歌舞里的快乐我永远都无法完全拥有,所以看到电影里演出来就特别感动。后来男女主角之间的舞蹈,你也可以从他们的舞蹈中感受到那种恰到好处、不远不近刚刚好的浪漫和情感。

  看到“5年后”那个部分,我就一直在想,这个结局的出现是为什么。想到了二个可能。

  第一,男主的实力确实不够,所以进不了好莱坞,就算女主也帮不了他,于是女主放弃了他。

  第二,男主实力够强,只是价值体现得比女主晚。我觉得这个情况可能性更大,因为这么牛逼的女主当时能看上男主,说明男主还是有实力的。况且,男主还是出名过的,有大公司愿意培养的,就算他后来放弃了,那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想再出名也是不难的。可悲的就是女主的估值很快跟上了价值,换句话说,女主很快获得了溢价。男主的估值早晚也会跟上价值,而且按照电影的情节,估计电影结尾那会儿男主离成功就不远了。然而造化弄人,就在男主的价值浮现落后女主的几年里,女主和别人生了孩子。如果这种可能性成立,那么造成这个结局的责任就在女主了,因为男主有实力,其实女主帮他就可以了,毕竟女主的命运能起死回生也是男主帮的。但是女主为啥没帮他,却跟一个有钱的男人结婚了呢?我估计是因为如果没有这个有钱的男的,女主也不能成这么大的事儿。而既然靠这个有钱的男的女主才成角儿,女主也就没法找回男主了。所以本质就是女主的人生中,成就比感情更重要。既然这样,无可厚非,这也就是“进化人文主义”的所在了。

  结尾那段幻想,我仔细一想,很可能是男主角的幻想而不是女主角的,因为女主角如果想要那种生活,早就帮男主出名了。那段情节的镜头既然也是由男主弹琴开始的,那也更可能是男主的幻想。女主就算也有同样幻想了,我觉得也仅仅是幻想而已,她没真想实现。

  这部电影也提醒了我,梦想一定要大,否则就像男主角这样,人家女主做梦是到好莱坞结果就真去好莱坞了,你小子的梦想就仅仅是开一家爵士乐cafe,就算实现了也仅仅是一家cafe。真真是“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啊……

  想了这么一通,我觉得还挺庆幸,因为电影的情节在现实中不太可能发生。在男主参加商业乐队、女主提醒他梦想的部分,我就感觉不太现实了。现实中女主肯定会支持男主赚钱、同时提醒他梦想。我不相信有哪个女人会让男朋友放弃一条闪耀的明星路、仅仅在老家开个cafe的。

  不过还是很感动,眼泪还是流了很多次。

  【电影爱乐之城观后感二】

  这部电影,你,你真是赚足眼泪。

  我以为我不会哭的,毕竟,剧情这么套路,浪漫那么烂俗,高潮铺陈叠加,主题追梦成功。

  可这世上,真正打动人的东西就是这么简单。

  谈什么深刻呢,我这个年纪,20岁,无论对生活,对社会,还是对爱情,都刚揭开面纱的一角。一场浪漫的邂逅;一个经受挫折但没有放弃最终坚持下来的追梦故事;男主女主相爱可他们就是没有在一起,彼此剩下的,只是他抬头,她回首,对望时那一抹温存的微笑,可万般的感情,已在那微笑之中。

  你,你不愧是炙手可热,捧得众奖归的电影啊!

  我渴望自己成熟,我渴望自己成长,我刷知乎,豆瓣,读心理学,试图去理解自己,理解身边的人,理解这个社会,这个我即将要投入其中世界。我看到了许多触目惊心的故事,我听到很多人说,这个世界是复杂的,人是虚伪丑陋的。我很害怕,小心翼翼,生怕被人骗了去。很多时候,茫茫然不知所以。

  我有一个成为作家的梦想,加这个公众号,也是想让自己多写点东西,可每当想讨得众人巧,反而思路桎梏,似乎,什么都写不出来,或者说,什么都不敢写。

  我17岁那会儿,在作文素材上,读到有关宫崎骏的文章,说宫崎骏的作品凸显了和平,女权,爱与善良的主题。当时我读完就哭了,我对自己发誓,我将来也要成为那样一个人,我要用自己的笔,用一生去宣扬爱,美好与善良。

  可是后来我忘了,我曾一度不记得这些。上了大学,我当了团支书,进了学生会。我学会让自己去圆滑处事,我试着让自己成为那“会来事儿,知人情世故”的人。

  这没有错,毕竟我活在这社会里,活在和他人的羁绊里。可是,我怎么就忘了呢?

  我甚至渐渐地忘记了那些丰沛的感情,我似乎变得稳定,甚至麻木。我竟怀念起了曾经的敏感和“矫情”。

  是啊,我好久没有感动过了,我好久没有哭过了!

  是这部电影,是这些眼泪又让我想起来,我曾经那样对自己许诺过。

  千与千寻里有这样一句台词:

  真正的东西是不会忘记的,只是暂时想不起来了而已。

  我高三那年,父亲决然放弃稳定的工作,要去创业开饭店。我当时心生不满,可是我到底是理解他的选择的。有梦想是幸福的,有希望是快乐的。我想我不会忘记,在饭店忙碌一天后,爸爸脸上那满意的微笑。

  可能成熟是不再把梦想放在嘴边,我现在对于我那颗火热的心也不想再提,懦弱啊,我怕人家说我幼稚!

  可怕的是,有时,有些事,不说就会慢慢地想不起来了。

  还是要感谢这部电影,让干枯的我又一次鲜活了起来。在电影院里流泪了好久,我希望,我可以记住这种感动。

  【电影爱乐之城观后感三】

  金球奖把这个片子划在喜剧里,我就有点。。。开始看海报的时候以为是和《红磨坊》一类的片子,其实也差不多,颜色对比挺大,迷幻又精彩还有点梦幻的小调子,嗯嗯,,,还是好看的。

  先说故事

  故事简介当然没有官方概括的好,就直接照搬过来了。

  故事发生在当代的洛杉矶,

  寂寥的小演员米娅的志向是女演员兼剧作家,

  她沉迷老电影明星。

  她在华纳兄弟的片场当咖啡师,

  经常翘班去试镜,如果真的接到戏,

  哪怕再小的角色也会让她欣喜若狂。

  塞巴斯蒂安是一名系丝绸领带的爵士钢琴师,

  对艺术有着近乎洁癖的追求。

  他想开间俱乐部,

  但他所痴迷的音 乐更适合 博物馆,

  几乎没有人会愿意花钱去听。

  为了生存,他违心加入了一支流行爵士乐队,

  在尖叫的观众面前摆弄音乐合成器。

  同样追求梦想的两人在这座城市里遇见彼此,

  在唱唱跳跳中坠入了爱河,

  相互慰藉扶持,一起追求毕生梦想。

  但在逐渐达成梦想的同时,

  艺术与商业、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朦胧博弈,

  令两人的情感也面临抉择和考验,在经历了一系列挫折、分歧后,

  他们彼此鼓励对方不要放弃梦想。

  到后面仿佛是爱人与梦想的抉择,这两者必然不能共存么。后来蒙太奇想象时候,是男主没有走向乐队。来和女主双宿双飞。最后处理的那一吻,眼泪就决堤了。和《泰坦尼克》一样14项奖项,和《泰坦尼克》一样男女没能走到一起。

  SEB‘S BAR终究是男主一个人的酒吧了。

  影片里用男女主第一次约会的电影院暗示起承转折。电影院预告要放电影,男女主第一次正式约会,电影院倒闭男女主关系紧张。天气的运用也是,影片里出现了四次季节暗示。一是明确指示时间的流逝,二是用季节暗示最简单的故事转折,春天初次相遇,夏天浓烈,秋天疏远,冬天结束,春天重逢。

  还是要说最后的那段。男女主人生的节点——男主在酒吧一曲弹奏完,走向女主深深一吻,一切走向舞台风格,后又变成老电影似的噪点画面播放,都是不实际又充满遗憾的、曾经能把握的未来。相爱、结婚、生子、参加聚会,一起来到酒吧听歌。这一段没有台词但是把剧情推到高潮。自一吻开始,我的眼泪止不住的流。

  如果早点那一吻吻住了,如果男主没有去乐队,如果女主的独角戏男主来了,如果女主去欧洲的时候男主一起去了,如果最后结婚了,如果有了孩子,如果这首曲子是男女主路过的小酒吧里,男主意识兴起弹奏的……错过了很多但是当下是有选择的,做决定的时候都有一杆秤,他们选择了他们认为重要的,舍弃了对方,最后是这样的结局,也说不上是悲剧啊,男女主5年后都实现了自己的初心:明星和爵士乐酒吧。

  都说老天是给人机会的,每个时间点都有暗示你“这是该选择的地方了”,然后人生开始走向和另一个选择不同的方向。选择里没有对错,只是哪个更喜欢。这也是看完后的感悟。影片剧本在《爆裂鼓手》之前陆陆续续就在写,故事发生地曾定位在纽瓦克、新泽西和波士顿,但没有任何制片人看好。《爆裂鼓手》成功后,发生地经建议改在了洛杉矶。这导演咋老拍和音乐有关的电影?

  还有导演的表达方式,这个片子里哪哪都是长镜头,每次尬舞、唱歌的时候,还有在片场交代环境的时候,荧幕上一边放,我在脑子里一边拉长荧幕想象着这一路的店铺和动态,构图平平但是插画里倒是经常有的构图。人这长镜头看着顺畅,顺畅的我感觉吸了好多氧。对比前几年有个片子,叫什么我忘了,据说从拍摄到制作2个月就上院线,有郭采洁的,开篇一个12分钟的长镜头,慌的我难受。而且那个导演估计不是为了表达方法,是真的在赶时间吧。。。请学学人家!!!

  由于导演采用长镜头拍摄弹钢琴画面,瑞恩高斯林一周六天、每天两小时的代价学会了这门技术。很多镜头中都是他亲自弹,没用替身或CG特效,男配角专业钢琴手约翰·传奇称“嫉妒”高斯林的速成能力。

  奥对,艾玛·沃森因为要拍摄迪士尼真人版《美女与野兽》,拒掉了《爱乐之城》女主角邀约,换成艾玛·斯通。而瑞恩·高斯林则是拒掉《美女与野兽》选择《爱乐之城》,巧合的是两部都是歌舞片。巧不巧!!!

  美术灯光不用多说了,艺术指导是《五十度灰》和《杀死比尔123》的老前辈。想想昆汀的电影,他俩在这部电影里已经算是收敛了。这个电影画面用强对比,影片画面很直抒胸臆的告诉观众:这里女主心理不高兴了,这里男主女主要吵架了,这里男女主要互通心意了。还有街道的布置,墙上的涂鸦应该是有缘由的我没看清。

  再说一遍,音乐,太,好,听。

【电影爱乐之城观后感(影评)】相关文章:

《爱乐之城》影评08-18

爱乐之城经典台词12-16

电影影评格式09-27

电影《1942》编导影评08-19

电影《喜欢你》影评08-18

电影《小情书》影评08-26

电影《我心雀跃》影评08-18

电影《触不可及》影评08-17

电影战狼2影评09-14

励志电影《风雨哈佛路》影评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