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观后感剧情解析

时间:2020-12-09 14:37:47 观后感 我要投稿

《朗读者》观后感(剧情解析)

  《朗读者》,一部奇妙的电影,它可以从很多个角度来观看,思索,而都会是一部完整的电影。它可以是关于一个男孩的成长故事,它可以是关于一个女人的一生和她在尊严和苦难之间的痛苦选择,它可以是关于两个人贯穿一生的复杂感情的记述,它可以是关于精神的力量,它可以是情欲的纠缠、伦理的探问。同时,它也可以是用两个人之间的故事,来进行的对历史的拷问和反思。下面由yjbys小编为大家搜集的《朗读者》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

《朗读者》观后感(剧情解析)

  【《朗读者》观后感一】

  《朗读者》,一部奇妙的电影,它可以从很多个角度来观看,思索,而都会是一部完整的电影。它可以是关于一个男孩的成长故事,它可以是关于一个女人的一生和她在尊严和苦难之间的痛苦选择,它可以是关于两个人贯穿一生的复杂感情的记述,它可以是关于精神的力量,它可以是情欲的纠缠、伦理的探问。同时,它也可以是用两个人之间的故事,来进行的对历史的拷问和反思。而对我来说,它更多的属于最后一种。

  相比于《黑皮书》,其实《朗读者》骨子里与《色或》要相对接近的多。同样的,在情欲的外衣下面,它们的骨子里其实是厚重而悲怆的历史。

  一、

  一直很敬佩德国人对待历史的态度,这一点不仅仅值得我们的东邻学习(这一点不用多说了),其实也同样给我们以太多的启示。《帝国毁灭》里,我们看到的是偏执和仇恨怎么使一个独载者陷入可怜的疯狂;《偷听风暴》里,我们感到的是在历史的罪恶面前,人性的崇高的救赎;感动我到流泪的是《再见列宁》,面对不能重来的历史的荒谬和丑陋,没有逃避,没有粉饰,没有声讨,没有歇斯底里,没有怨声载道,它给了那个时代和这个时代的人,一个漫暖的慰籍,一个浪漫的希望。

  看到这样的民族,你是没有办法不肃然起敬的。

  《朗读者》,又一部这样的作品。虽然它的主创人员来自英国(汉娜读的是英文书而不是德文书,是全片仅有的让人很不舒服的段落),但其精神却来自于那本深刻影响了战后德国一代人精神世界的《朗读者》。

  相比于电影,我更加推荐小说。

  小说中有这样一句话,“集中营的囚犯如何才能一个月接着一个月地活过来,如何才能适应自己,如何才能对新来囚犯的惊恐万状冷眼视之呢?麻木不仁!他们以同样的麻木不仁对待杀人和死亡。”

  而在战后,一个有良知的民族,也要面对类似于受难者的同样的问题——即面对是自己所在的民族,犯下了反人类的滔天罪行,是自己的民族,被钉上了历史的耻辱柱这一事实(大部分德国民众在战时对种族灭绝政策不知情)。对此,选择面对还是麻木不仁?

  在《朗读者》的故事里,一个男孩迈克爱上了一个可以做他母亲的人,汉娜,并成为她的秘密情人。后来汉娜消失了,等迈克长大后,在第一次庭审实习中发现,汉娜曾是一个党卫军士兵,虽然后来迈克知道她只是为了不让人发现自己是文盲才去参军,所犯下的罪恶也并不能完全由她负责,但他却始终无法原谅汉娜,这种恨和爱的交集纠缠着他,使他继续为狱中的汉娜朗读,但却不肯回她的信,一直到汉娜在出狱的前一天自杀,迈克才发现自己仍然深深的爱着汉娜,他终于宽恕了汉娜,也宽恕了自己。

  书中作者有这么一段话:“我爱汉娜的痛苦在一定程度上是我们这代人的命运,是德国人的命运。我比其他人更难摆脱这种命运,比其他人更不容易战胜这种命运。”(如果不是作者自己这样讲出来,是不是会有很多人说我扯淡呢?)

  迈克爱上的,是一个足以做他母亲的人,这不是恋母情结,更加是一种象征。战后长大的年轻一代德国人,没有亲身参与罪行,但却成为一个罪行累累的民族中的一员。一个人当然会爱养育自己的民族,但这个民族却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这是怎样的一种矛盾(当然,对于没有赎罪意识的人来说,这种矛盾和痛苦并不存在)?这样一本小书,在战后德国人心中产生巨大的共鸣,其原因即来自于此。

  这是一个悖论,是属于电影中的迈克,也是属于所有有良知的德国人的悖论。“我们这代人应该如何对待屠杀犹太人的那段可怕的历史观?我们应该仅仅停留在这种耻辱感和负疚感上吗?仅仅审判和惩罚少数几个人,我们肇事者的`后代也仅仅感到那段历史是骇人听闻的奇耻大辱和弥天大罪,就可以了吗?”

  这个问题和很多问题一样,是无法解答的。是以,我非常喜欢电影中的朗读。喜欢迈克朗读时,即使汉娜听不懂的拉丁文,也会说:“多么的美!”

  朗读,是一种象征,是一种救赎,这救赎,来自于人类先人那些伟岸光辉的灵魂,那些支撑我们的精神力量。

  德国哲学家阿多诺说过一句著名的话,“奥斯维辛之后不再有诗”,那样的大灾难,人性中的动物性那样的爆发之后,诗的意义何在?

  但是在这部小说和电影里,主人公仍然在朗读,朗读那些人类文明的星星一样的结晶,并且,是朗读给历史的罪人听,并且,他自己也写作了一本这样的,可以朗读的书(原著以第一人称写成,主人公后来成为作家,而不是电影中的律师)。并且,如果没有少年时不断的为汉娜朗读,如果没有汉娜对迈克的学业的看重,迈克不会成为一个这样的作家。

  二、

  我在《朗读者》的序言中看到一句普通的话,可是我却感动莫名——哈斯(Willy Haas),他是二十年代的《文学世界》的首创者,纳粹时代流亡了几年,为重建德国的精神生活做出了努力。

  我看过一篇文字写到崔健的《一无所有》,“它一针见血的戳穿了我们的尴尬,物质上的幸福和精神上的富有,我们从来没有同时拥有过,崔健像一个先知一样,唱出了中国社会几十年间的信仰未机,直到今天,我们仍然不知道‘一无所有’的状态还要持续多久。”

  完全相同的,我们的精神信仰也需要重建,只是更迟一些,这需要很多很多人(绝对不只是作家,艺术家,或者政治家)共同的努力,它需要每个人的参与。

  是的,我们和德国人不同,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灾难,施暴的是我们自己,受害的也是我们自己,但在那场大混乱中人性的沦丧,罪行的犯下,我们并无二致。浩劫过后,全民信仰的崩塌,虚无垮掉的一代,我们感同身受。崔健这样谈“一无所有”:我们这一代,对于信仰是“一无所有”的,但对于真正勇敢的年轻人,是不需要别人给予我们信仰的——我们要自己去寻找。这和《朗读者》中的迈克,是否是一致的呢?

  这才是,我们应该去看《朗读者》的真正原因所在。只是,有一些东西仍然掩盖着那些时间,让我们不能那样近距离的去观看历史,所以对于很多人来说,我们没有这样的感触,很多人会觉得我扯淡。但是,我相信,会有的。

  我们今天,是否有《再见列宁》、《朗读者》一样的作品呢?电影姑且不说,客观条件所限,只说文学吧,我所见,只有“审判台空着的时候,我就自己站上去”的陈凯歌的《少年凯歌》(原名《我的红卫兵生涯》)算是一本。其它还有吗?至少我没有读到类似的。这已不是条件的问题,而是我们不能够“灾难来时,所有人都说,我忏悔;当灾难过去,所有人都说,我控诉”。因为,“当所有人只知道控诉而不知道忏悔的时候,灾难其实并没有过去。”

  感谢《朗读者》的小说和电影,小说中,作者写了这样一句话:“卡夫卡说:‘书必须是凿破我们心中冰封的海洋的一把斧子。’”

  《朗读者》做到了这一点。谢谢。

  【《朗读者》观后感二】

  我爱这部电影,我爱这段感情,它有它独有的美,它是静谧、安详、温柔、短暂、令人惋惜的。

  1958年的西德,二战已经结束,青灰色的画面基调,冬日肃杀的氛围,大堆大堆的煤,人群冷漠严肃的表情,寥寥几句利索的话语,都诉说着二战那未散去的阴霾。迈克尔(大卫.克劳斯和拉夫.费因斯 饰演)的家也并不温暖,他是一个沉静的15岁少年,有青涩的唇和流露孤独无助的温柔双眼。命运让他在那一年遇到了同样孤独的汉娜(凯特.温丝莱特 饰演)。汉娜的出生和成长背景我们不得而知,也许她是个孤儿。汉娜比迈克尔年长,眼角有些许细微皱纹,湖面般冷静让她如墙角带刺的野玫瑰,静静绽放。汉娜表面成熟,内里却有一颗孩子般简单柔软的心,在迈克尔为她朗读的那些日子里,她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像孩子般笑像孩子般哭,像孩子般缩在迈克尔的怀里——一个比她小好几年的15岁孩子。“孩子。”是的,她叫他“孩子”,她从“孩子”那里得到了这辈子所有的快乐和温暖,单纯的快乐和温暖,属于他们的小房间,在白天拉着窗帘,迈克尔耐心用心朗读的好听声音缓缓弥漫在这个面积小小的空间里,外面的阴霾飘然远去,只有单纯的爱,单纯的依恋。。。

  汉娜像孩子一样蜷缩在迈克尔怀里哭泣

  这样的汉娜居然是二战纳粹集中营的看守之一。

  那段感情仅仅持续了一个夏天,就在汉娜的不辞而别中结束了。。。而迈克尔多年以后再见到她,却是在审判纳粹集中营看守的法庭上。

  当法官责问汉娜作为看守,每天挑选一批女人去送死和教堂失火时宁愿看着一群人被困在里面活活烧死也不去开门时,她的回答刺痛了迈克尔的心。。。汉娜认为,这只是她的职责所在,看到一批无辜的人被她亲手送向死亡,她无动于衷。她的心是冷的吗?不,不然在那段夏日时光里她不会轻易地被别人的故事感动,但是她在集中营里表现出的冷漠与麻木,让人不敢相信。。。后来迈克尔发现,她是一个文盲,也许是因为她没有受过教育,导致她的思维如此单一,她的心和她的思维,一个是天使,一个是魔鬼。简单纯洁到不含一丝杂质的心,只会让她在每一件事情上尽心尽力,工作上,感情上,只要她能给的,她会毫无保留。但一个致命缺陷却葬送了她的人生,那就是愚昧无知导致的思维上的单一。一个不会分辨好坏同时又一丝不苟的人是可怕的,这就是汉娜无意而为却最终变成刽子手的原因。

  庭上,无助的汉娜不明白自己哪里做错了。。。

  而汉娜为了隐瞒自己文盲的事实不惜用自由去交换,最终,她被判终身监禁。也许因为她一直以来没有亲人,没有朋友,性格孤僻,不愿任何人了解自己,自然也不愿把自己深藏的一些东西暴露给别人,对“孩子”,也是如此,从不跟“孩子”交流内心信息,掩饰内心掩饰得很好。“孩子”跟她如此亲密地呆了一整个夏天,都不知道她是个文盲,更不知道她从哪里来,甚至一开始连名字也不知道。汉娜只活在自己内心的小世界里,死寂的,封闭的小世界,抗拒任何人的打扰。就是这样一个孤独的女人,注定孤独而死。

  而对于“孩子”——迈克尔,这样的事实和结局太过残酷,如果说之前记忆里的汉娜和那个夏天美丽完好,那经历了这次审判,已经变得支离破碎。

  迈克尔想为她辩解什么,但最终没出口,想去看看她,最终还是选择不见,在大雪中迈克尔抬起头凝视灰蒙蒙的天空,探监室近在咫尺,那个令她久久无法放下的女人近在咫尺,他却最终掉头走出监狱大门。。。并在那个晚上投入了另一个女人的怀抱。那是他平生第二个女人。在他与那个女人做**时,我哭了,因为他做出了这样的选择,他选择放下这段感情,他选择放弃,在那一刻,在他凝望下雪的灰色天空,在他与那个女人做**时,他心底有东西死了,碎裂了,无法再完好了。。。

  长大后的“孩子”

  即使是多年以后,迈克尔和生平第二个女人离婚,即使他回到旧家整理中学时代的书籍决定每天晚上朗读这些书籍到很晚只为录成录音带寄给已在监狱里快20年的汉娜,因为在那个夏天,汉娜说过,她只喜欢听“孩子”朗读,在集中营做看守的那些日子里,汉娜无比还念那个夏天“孩子”好听的朗读声,只可惜,茫茫人海中再也找不到这样的声音,她每晚在一批又一批的犹太女人中寻找这样的声音,可是夜夜都是失落,也许正是这种失落让汉娜把她们送上了断头台。

  说到底,这只是一个可怜的女人,在她自我封闭孤僻漫长的一生中,从来没有什么温暖和爱可言,而一个“孩子”在一个夏天把她一辈子的温暖和爱带给了她,这个可怜女人一辈子拥有的,也就是这些。她在一批又一批犹太女人中寻找这样的声音,也许她有小贪心,想再听一次,也许她已经满足,这样的寻找只是一种祭奠。

  而我写这篇影评,不是为汉娜在集中营中犯下的罪行开脱,只是解析和感受一个可怜女人独特的心和人生,以及那段令人永远怀念的残缺美丽的爱情。

  虽然我希望结局如这张海报一样,但事实是,迈克尔最终选择让这段感情过去,即使他努力了一生都没法在心里释然,他的爱从未停止。而白发苍苍的汉娜最终见到了“孩子”,大半生过去了,她仍活在那个夏天,而对面的那个人,却已不是那个夏天的“孩子”。于是,她孤寂地死去了。。。

  她也许曾同样孤寂地降临到这个世上。

  【《朗读者》观后感三】

  看完《朗读者》,泪水仍旧不停的从眼角涌出,一次又一次的情绪起伏已经让我无暇去思考这部影片带给我们的思考究竟是什么……剩下的只有感动,无法言喻的感动。

  真正的爱情是什么?是男女之间裸露的肉体和疯狂的性爱吗?如果这么想那大概是因为没有经历过一段真正刻骨铭心的爱情。当一个女人完全占据你的内心世界,让你放弃与同学的聚会、变卖心爱的邮票、不顾及周围人的眼光并对她一次又一次妥协道歉时,她的年龄、身份、文化程度在你眼中早已不再重要!《朗读者》正是为我们诠释着这样一段超越世俗界限,渗入血液跟随生命流淌、却不会跟随生命消失的爱情。一个十五岁的少年和一个比他大二十一岁的女人之间的爱情,少妇孤身一人,少年初长成人,他们的结合看似刹那间的激情迸发,但从此却烙入他们心底,转变为一段不需见面、不需语言、却牵伴一生的真爱。

  在影片开始的五十分钟里,一直用各种直白的镜头来展现Hanna与Michael之间的交往,因为裸露的身体几乎贯穿了他们的每一次见面,这不禁让人疑问导演在设计时是否刻意营造这种效果,多少有点哗众取宠之嫌。但看到后面,我明白了,刻意为之不假,哗众取宠似乎就有点太低估史蒂芬·戴得利了,而这些镜头语言正是他向观众提出了我在前面提到的问题——真正的爱情是什么?前面的水乳交融与后面的天各一方,哪个才更能表现真正的爱情?显然,令观众潸然泪下的是后者。

  “保密是西方文学的重要部分,你可以说角色的所有想法在小说中都被人们所持的特定信息所否定,这是有很多原因的,也许是因为固执,也许是因为高尚,他们决定不去揭露。”这是在影片进行到20分钟时,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们讲解的内容,这一内容也成为了解构影片后半段的关键。在经历了一个夏天的美妙相处后,Hanna离开了Michael,再一次见到Hanna已经是7年之后的审判法庭,低身聆听证人指控Hanna曾经的所作所为;踏进集中营,回想Hanna曾经犯下的“滔天的罪行”;在Hanna推开面前的纸笔时,意识到Hanna是“文盲”的事实;曾经让自己魂牵梦绕的女人,原来竟然是这样一个“死要面子,满手鲜血”的人,到底应该怎么面对?Michael的第一反应是用法律——这个在法律专业老师和同学口中“狭隘”的工具来解决该问题,他告诉了自己的老师并试图以此为Hanna上诉;因此,他来到了监狱前,他想见她,想劝服她,但是当Michael即将来到Hanna面前的那一刻他选择了放弃,有些人说那是因为他不愿面对Hanna,但是从前面 “保密原则”的那段课文能够看出,导演想表达的是Michael选择了尊重,还有什么比尊重更能体现对那个人的爱呢?而第三步,Michael来到了女同学的宿舍并与她做**,但是面对着妙龄少女,回想着Hanna的种种行为,令Michael最割舍不下的仍是Hanna曾经的那份温存,在Hanna被宣判的那一刻,眼泪夺眶而出,Michael对Hanna感情的展现在这时才真正迸发。当爱人的面纱逐层被揭开,露出最原始的面目时,Michael的意识却从理性一步步走向感性直至最难滴落的“男人泪”,在一刻人类最原始的感情战胜了一切世俗伦理偏见,留下的只有内心最真实的情感。很佩服导演这种渐进式的展现方式,并在片中设下重重伏笔,让观众去揣摩其中意味。

  在接下来的21年里,通过一些生活细节和人物之间简短的对话我们可以看出,Michael不太爱与人交流,几乎没有人能明白他的心里究竟在想些什么?甚至连女儿也看不懂自己的父亲。与妻子离婚,Michael的心灵再一次获得自由,他要继续自己的使命,他要为Hanna继续朗读,也许只有在朗读中他才能够找到自我,能够找到自己曾经试图割舍却割舍不下的爱人。接到录音带的Hanna也终于鼓起勇气学习单词,去告别她认为可耻的“文盲”,爱情在此时终于让被“文盲”的枷锁套了几十年、懦弱了几十年的Hanna有了追寻重生的勇气,而爱情已经不再是爱情,它升华成了支撑Hanna继续活下去的信念。

  当Hanna即将出狱,Michael前来探望的时候,他们再次见面,21年,无情的岁月已将Hanna变成了两鬓斑白、体态臃肿的老妇人,看着对面那个用朗读声陪伴自己走过半生,带领自己冲破内心阴暗的枷锁,给予自己生存希望的爱人,Hanna突然意识到一切将会结束,当她离开监狱的那一刻,Michael为她的朗读将会结束,而在她内心深处支撑她继续下去的信念也将结束,这意味着Hanna的生命也将随之消逝……

  Michael希望知道她这些年究竟思考了什么?也许他希望这些年他的朗读可以使一个人的灵魂得到净化,同时也净化这段牵挂一生的爱情,也许这正是他执著一生所要追寻的答案。当这段爱情早已穿越了年龄、阶层、文化阶层的偏见时,穿越不了的确是那可怕的战争,Michael唯一介怀的确是战争中Hanna的那段经历。然而,这一切是Hanna的错吗?因为文盲她放弃了西门子的升职考试,而成为纳粹集中营的看守,在集中营里,她只是履行着作为一名看守应尽的职责,而因为战胜结束,因为纳粹失败,因为那个集中营中还有幸存者,因为Hanna不识字,因为Hanna不愿意承认自己是文盲,所以她就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千夫所指的对象?因为这场大家都不愿意看到战争,它们之间的那穿越一切世俗障碍的爱情出现了鸿沟,还有什么比战争更为可怕?Mather小姐不会因为Hanna是文盲的事实和Hanna留给她的那点微不足道的钱而原谅她,正如她说的那样集中营不是疗养院,别问我们在那里学习到了什么?那里不是用来学习的。在战争中没有赢家,所有的人都是受害者,Hanna不会因为她完成了自己的看守职责而被人认可,她的后半生都在监牢中度过;Mather小姐不会因为指控了战犯而成为胜利者,作为战争的亲历者她遭受了常人无法想象的黑暗;Michael也不会因为在战争后出生而免于不幸,战争的余震将他与爱人分开,让他去承受这份无法触及的爱情带他的煎熬。这份无比坚定的爱情就这样成为这场战争的牺牲品。偷罐子的人,他获得的罐子里面的东西没有任何价值,罐子甚至比里面的东西更加珍贵,这个价值应该如何去衡量呢?战争带给人们的伤害和价值又应该如何去衡量呢?我想正如Hanna所说的,战争已经结束,逝者已经远去,我们更多要做的应该是寻求属于自己的生命价值。也许是阅读,也许是答案,也是仅仅只是爱……

  Ps:对影片最后的结尾,只是个人观点,相信还有很多可以挖掘的东西,这只是初看时的一些感受,我还打算再多看几次这部电影,也许还会有很多不同的感受和理解。其实每年都很喜欢年初的这段时光,因为总会有很多申奥的好片出炉,而今年,《The Reader》在我心中留下的烙印最深



【《朗读者》观后感(剧情解析)】相关文章:

朗读者观后感08-15

朗读者观后感勇气08-24

朗读者观后感80008-24

青春朗读者观后感08-24

《朗读者》青春观后感08-24

朗读者青春观后感08-24

观看《朗读者》观后感08-23

朗读者观后感味道08-28

2017年朗读者观后感08-24

朗读者青春观后感范文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