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电影《朗读者》有感

时间:2022-07-25 00:44:08 观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观看电影《朗读者》有感

  奥斯卡获奖电影《朗读者》,改编自同名德语小说,原著是有史以来第一本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的德语书。下面由yjbys小编为大家搜集的观看电影《朗读者》有感,欢迎大家阅读!

观看电影《朗读者》有感

  【观看电影《朗读者》有感一】

  因为年龄相差甚远,在旁人异样的眼光和犀利的言辞中被迫无奈分手,身份悬殊文化水平差一大截,在越发严重的自卑感中选择分道扬镳,这些现象早已成了每日社会新闻中不停滚动的常客,当这些外在因素犹如狂风暴雨般扑面而来时,那种在环境的作祟下迸发出来的无止尽的耻辱和痛苦,使关系变得不再纯粹和靠谱,身份地位的转变更成了彼此间无法跨越的一条鸿沟,《朗读者》其实就是在制造以上条件的基础下,融入对过往沉痛历史的直视和反思的同时,更是在精心打造的隐情中更为深入的探讨了人性的本质。

  一个正处青春期的男孩Mike和一个从事售票员的中年女子Hanna,机缘巧合下走到了一起,他们在坦诚相待的表象下,在文化气息浓厚的朗读声中,彼此陶醉在醉生梦死般的情欲中,享受着生理上的无限满足和快感,一起度过了一个激情四溢到无法自拔的夏天。一天,Hanna一声不吭的选择了离开,随后Mike也顺利完成了学业继而攻读法律,却不料以旁听生的身份在一次审判纳粹分子的法庭上,Mike见到了坐在被告席上的Hanna,而Hanna一直努力想要隐藏的秘密也逐渐浮出了水面,在Hanna被判终身监禁数年后,就当Mike还在尊严和关爱中不断徘徊时,Hanna却走向了生命的终点。

  其实一开始Mike和Hanna的身份就相当的悬殊,甚至有着辈分上的差距,但他们之所以可以毫无顾忌的沉溺在情欲中,取决于他们这种纯粹的关系并不会因迥异的身份受到环境因素的牵制和羁绊,可以说这种微妙的关系只成立于Hanna的家中,在外就像他们在郊游时可以轻松的默认两人是母子关系一样,没有任何主观或客观的顾虑和阻扰,而这片最妙的地方就在于接踵而来的从小环境到大环境的身份转变,Mike成了一位需要维持良好正面形象的律师,而Hanna却成了一名纳粹军营中的看守员,这时他们所要面对不再是充满自由的房间而是充满束缚的社会。

  在旁听席上,Mike突兀的低着头坐立难安,像是心虚的压抑着满腹的难堪和耻辱,一方面刻意的保持距离,呈现出一种看似疏离和陌生的关系,另一方面却又难舍昔日的那份刻骨铭心的感情,或许Mike的逃避和沉默真是为了遵从Hanna的意愿,维护她始终想要保有的尊严,但在我看来却更像是为了保持正派高尚的自我形象而对于人性中正义召唤的无奈压抑。通过Mike这一角色,让人看到了一种在繁杂文明的社会体系中和被动的生存环境下出于天性的自私和虚伪,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Mike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出于本能的行为举止,却不会让人觉得可耻或痛恶,更多的反而是可怜和唏嘘。

  当Hanna坐在被告席上时,她有着一定因果关系的双重身份,因为是文盲,不但毅然决然的放弃了大好前程,在对于自身罪行的理解上可以看到与其他口若悬河的被告比起来,在思想上Hanna缺少了份看待事情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维护自我优势的圆滑和睿智,但一方面却又不禁引人深思,面对事实上异常恶劣而残忍的工作,却能像个机械化的零件般,麻木不仁的眼睁睁看着无辜的受害者惨死于烈火之下,把见死不救看得那么的天经地义,一厢情愿的觉得自己不过是在尽职尽责的完成理所当然的任务,而这绝对不仅仅只局限于Hanna,那种被催眠和欺骗的崇高身份象征残忍的强暴了人性,那种散失自我犹如仰赖信仰般的集体性崇拜,让没有亲身体会过那般黑暗历史的我都不由的心生畏惧。

  再客观点看,无论是看似高高在上掌握大权的法官,或是有过切肤之痛般惨痛经历的受害者,又或是从昔日的瞒天谎言中清醒过来的民众,他们同样背负着不同的身份,环境和经历带给他们的那些强烈而深刻的主观意识,可以说赋予了Hanna身份认可的一致性和绝对性,在她们眼里Hanna就是个杀人如麻灭绝人性的纳粹分子,即使是个另有隐情的文盲。身份意义模糊了他们出于人性的判断和辨别,以及处于客观角度的理解和公平。服刑期间,在Mike熟悉的朗读声中,Hanna逐渐学会了认字,看似找回了从未敢于面对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却不料表象下根深蒂固的过往事实却成了一道永远都无法跨越的槛。影片最后Mike带着略显生疏的女儿来到Hanna的墓前诉说着过往与她的点点滴滴,那一刻Mike似乎终于摆脱了身份的限制,懂得了坦诚的可贵。

  比起略显中规中矩的剧情,演员无懈可击的表演要震撼得多,可能是由于时间上的局限性和主旨的敏感度,总觉得导演似乎还是有所顾忌和保留,缺乏一种直击人心的力量和触动,在我看来最多只能是及格却算不上优秀的文学改编作品。无论是年龄的跨度上,还是对于不同身份的把控,无论是内敛的心理刻画,还是符合人物背景的思想表达,可以说Kate Winslet都做到了极致的完美,那种淋漓尽致的演绎就像一个在江湖中磨练了多年的高手,显得极其的老道和自然,不得不让人心生佩服。再加上表演不俗的David Kross和戏骨级的Ralph Fiennes,美妙绝伦的精彩演绎可以说为影片撑起了大半边天。

  【观看电影《朗读者》有感二】

  本届奥斯卡获奖电影《朗读者》,改编自同名德语小说,原著是有史以来第一本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的德语书。

  《朗读者》一书被改编成电影后,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主流的意见是肯定这部电影的成就,尤其是它能紧扣原著的精神,表达了二战后德国年轻一代和老一代人之间的纠葛,牵涉了罪责和救赎的主题。主演温丝莱特更因其在片中内敛含蓄的表演而获得奥斯卡奖,其实也是对这部电影的莫大褒扬。

  但是反对的声音也很尖锐,作家威灵·戴维森一口咬定《朗读者》绝对是一部烂电影,并指责好莱坞一贯善于糟蹋好小说。威灵·戴维森的意见颇具代表性,他一直认为好小说本质上并不能被改编成电影。

  事实上,任何一部从小说改编而来的电影在问世时,都会出现不满的声音,而且表达不满的人群,恰恰是那些最熟悉小说原著的读者,原因何在?“一千个读者心目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学和电影的最大不同,就是它们所提供想象空间大小的不同。

  文学作品中,虽然有对人物的描写,对故事发生地点的交待,但是仍然要靠读者用想象力去营造故事的氛围、色彩、人物的表情和内心世界,可以说我们在阅读文本的同时,在脑海里“二度创作”了一个想象的世界。张爱玲曾说过《红楼梦》的高明,就在于几个主要人物,尤其关于黛玉形象的表述着墨甚少,而曹雪芹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我们每个人去想象各自的黛玉。

  当小说被改编成电影,原来的文字语言营造的世界,变成了相对实在的视听语言,而视听的现实感和准确性一下子打碎了我们原本的想象——他们替我们选定了黛玉由陈晓旭扮演。

  尽管反对之声从未停止,但在电影发展的100多年时间里,每一年仍然会有知名或不知名的小说被搬上银幕。我甚至觉得文学殿堂里那些赫赫有名的著作,已经少有漏网之鱼了。

  《复活》、《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傲慢与偏见》、《基督山伯爵》等等这些名著都有新旧不同的电影版本。畅销小说《赎罪》、《哈利·波特》、《魔戒》、《香水》,阿加莎·克里斯蒂系列小说,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集》,也都被改编得颇为成功。

  早期电影着重于改编那些具有传奇性和史诗性的文学作品,因为这些题材会吸引更多的观众。另外就是现实主义作品,俄国的现实主义小说,因其气象的广阔,故事结构的'完备,很适合被改编成电影。

  在改编文学作品的电影教科书里面,有大量关于何种小说适合被改编的论述,但这也不能一概而论。比如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小说中有大量议论性的语句,这似乎是电影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菲利普·考夫曼的改编版本《布拉格之恋》,却也获得了观众的认可。电影裁剪了原著中庞杂的议论和无休止的政治隐喻,让托马斯、特丽莎、萨宾娜呈现清晰的三角关系。但是电影的明显不足在于,我们看不到托马斯随性而为背后的思想动因,而视听语言唯一的弥补措施就是画外音旁白,但是旁白又会打破光影所营造的梦幻场景。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托马斯·曼的《威尼斯之死》,由维斯康蒂改编成同名电影。原著中托马斯·曼把自己对于生命、爱欲、美、疾病、历史文化的思考和焦虑,融合在一个发生在威尼斯的故事中,那个美少年主角,其实就是抽象美和情欲合二为一的象征,所以美少年塔其奥是不可能被任何一个演员扮演的。然而维斯康蒂的成功,却让我们诧异,分析其中的原因,就是维斯康蒂不妄图为所有读者代言,他只是以自己的角度来诠释《威尼斯之死》,镜头中处处体现着他对原著精神的理解,也处处表达着他自己对于美与死的理解。值得注意的是,原著中男主人公艾森巴赫是一个作家,而电影中却被维斯康蒂改成了一个音乐家,主人公尽可以不必讲话而将内心世界通过音乐传达。这样,在电影《威尼斯之死》中,我们就得到了几个人对于主题的理解,托马斯·曼、维斯康蒂,他们各自诠释同一主题,如同3个声部的共鸣。

  近年来有一部我所看重的改编电影——李安的《色,戒》,我觉得他选择张爱玲这篇短篇小说来翻拍,真是慧眼独具。

  这部电影在问世后,也引发了极大的争议,甚至有些具有女性主义倾向的“张迷”认为李安歪曲了张爱玲,把片中王佳芝看成是李安男权视角的明证。这种理解显然是肤浅了。

  《色,戒》在拍摄上的铺张,故事线索的埋设,都营造了一种比原著更为紧张的危机四伏的氛围,从而暗示人物命运在动荡岁月中漂浮的不确定性,无常和苍凉尽在无言中。我觉得李安在理解张爱玲方面是下了工夫的,比如影片几次或明或暗提到王佳芝的父亲,都有其深刻含义,尤其在电影院里面王佳芝对着银幕痛哭失声的镜头,暗示了一种父爱的缺失感,这使我们联想到张爱玲本人的经历。还有影片末尾的一场戏,大街被巡警封锁,王佳芝知道最终的时刻将要来到,这个时候人群里面有一个家庭妇女跟警察求情,说要回家烧饭,于是警察跟她开玩笑:“看病可以的,烧饭就不行了。”这个细节也是非常重要的,它出自张爱玲的另一篇散文。李安能不能真正理解张爱玲,从这个细节的表现上,可见一斑。

  最后,用《朗读者》原著作者施林克在访谈中的一段话来结束:

  “我有我自己的画面,而电影不能重现我的画面,如果作家指望电影重现他的画面的话,那他就不应该卖出电影版权。作者期待的,只能是优秀导演为故事和主题挖掘出出色的、新颖的画面。”

【观看电影《朗读者》有感】相关文章:

《风之谷》电影观看心得09-27

观看电影暖春有感02-06

观看电影《黄土情》有感07-28

朗读者观后感08-08

朗读者观后感精选07-14

朗读者观后感04-14

电影《美丽心灵》观看感悟09-27

观看励志电影活动总结06-03

观看孔子电影观后感09-25

观看袁隆平电影观后感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