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人曾国藩》之观后感

时间:2020-12-20 17:56:00 观后感 我要投稿

《近人曾国藩》之观后感

  观看完凤凰卫视的“凤凰大视野”里面的纪录片《近人曾国藩》,不禁唏嘘,慷当以慨,以下注解,皆为博主有感而发。作为湖南湘乡人的代表,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的人生,他的智慧,他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中国人,以至他虽已去世一百余年,提起曾国藩,人们仍然津津乐道。有的评论者说:如果以人物断代的话,曾国藩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最后一人,近代历史上的第一人。这句话从某一角度,概括了曾国藩的个人作用和影响。他也是近代中国最显赫和最有争议的人物。

《近人曾国藩》之观后感

  曾国藩(1811—1872年),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汉族,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一、序幕

  1、曾国藩,充满矛盾而又是一个不幸的人。平生话语不多,即使发言,也是定在别人说过之后再说。

  2、道光时期的首席军机大臣、大学士兼宰相穆彰阿,因擅于揣摩道光心思,深得皇帝信任。曾国藩33岁中进士,便在翰林院当闲职,继续有贵人赏识。穆彰阿知道曾国藩写的一手好字,让他写一副给他。曾会意,借上书之时,称穆为师,遂有师生之谊。——a、自己有绝活,尊严来自实力;b、伯乐相人,贵人提携;c、细节决定成败(背诵朱子家训);d、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五年间,曾国藩从七品一跃升至二品大员。

  3、曾国藩擅长静坐之术(儒与道的结合)、写日记,均为儒家修身之道:反省之镜。举例:曾国藩戒烟、戒色、戒围棋、戒看杀人。人皆有惰性,力戒如此弊病,非常人所能为。皆为毅力使然!

  4、曾国藩:“不为圣贤,便做禽兽。”如此绝对二元论的价值判断,只有圣贤和禽兽,中间没有“人”可言。可见早年曾国藩走极端,没有中庸之道。从中也可瞥见,曾国藩汲汲于功名的焦灼感和压迫感,但欲速则不达。

  5、曾国藩,名分高于一切。名与利,义与利,他取前者,可见儒家士大夫的“修身养家治国平天下”的志向。

  6、时势造英雄。可见,唯物史观的科学性。太平天国起义成就了曾国藩。

  7、太平天国起义之初,咸丰外放曾为江西学考,走至安徽,得知母亲去世,便急趋老家为母亲守孝。皇帝要他在湖南办团练来对抗太平天国军。因为当时清朝正规军,如八旗军、绿营军皆无战斗力,这便为曾国藩创建湘军奠定了前提和军事力量。

  8、曾国藩在湖南办团练,创办了“审案局”,奉行申韩之术,倡导“乱世须用重典”的“铁血政策”,绰号“曾剃头”便由此叫起。不久,湖南社会得到稳定;但也有冤案。可见,审案须慎重。

  9、湖南在曾国藩的治理下,成为对抗太平军的一个重要基地,源于曾国藩的严刑峻法。因为时机不到,曾数次拒绝咸丰帝的要求出击命令。等准备好后,43岁的曾国藩在湖南衡州誓师东征,率领17000人来对抗100多万的太平军,可见将来的人生之路——漫长、艰辛而又坎坷!

  二、君臣

  1、曾国藩经历道光、咸丰、同治三朝,可谓“三朝元老”。咸丰帝好名务实,罢免穆彰阿。曾国藩为穆彰阿的得意门生,却没有伸出援助之手。为表自己之意,曾上书批评咸丰治国之道,并借咸丰御制诗文集对咸丰进行人身攻击,批评他过于自信。第一份奏折分为一式两份,一份上书,另一份寄给朋友,以示自己的为国为民情怀。曾上书源于皇帝的诱导和朋友的怂恿。可见,人要有主见,不能邀直名而使自己受窘。咸丰不悦,但大学士祁寯藻却耳语:“主圣臣直。”咸丰表面夸奖曾“敢于直言”;但曾国藩的“血诚之心”却使自己与咸丰的矛盾开始种下,致使自己的`仕途长期不顺。(观后感)可见,曾国藩的“倔强之气”也是一把“双刃剑”,他须忍耐,懂得进退之道。

  2、苦命天子咸丰,迫于太平军,被迫起用曾国藩。雄心勃勃的曾国藩趁机组建了由一批书生领导的湘军。几十年后,他的湖南老乡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至理名言,也可窥见曾国藩的用心良苦和掌握队伍的重要性。可见,湘军的创立、成长,也是时势使然,可谓天时。

  3、曾国藩在拒不出兵东征后,万事俱备时,率军攻克武昌,占据地利。此役之胜,使八旗和绿营皆无脸面,也使湘军名声大震。咸丰悦极,便赏给曾湖北巡抚一职。大学士祁寯藻提醒要当心,“一书生拥有如此号召力,恐怕不是国家之福”。咸丰大恐,急收成命。曾借故推辞,正中咸丰下怀,但由揶揄、挖苦曾国藩,也给自己收回成命借坡下驴。曾失望之极,因为他的钦差大臣有名无实,但责任不轻。一时间,戏弄、猜忌、尴尬和失落萦绕心头,挥之不去。

  4、江西南昌,作为主战场,是曾国藩人生的最低谷。敌人势大,父亲去世,咸丰戏弄,三因素促使曾国藩返回湖南老家。因自己无权调动军、官,走投无路,又上书咸丰,要他授予自己实权,即江西巡抚。咸丰不给官,批准他辞职,并加以痛斥。曾自尊心受损,又上一道奏折,辞职撂挑子,咸丰以“知道了”作答。曾无语,此后蜗居湖南老家杨树坪,痛苦自省。可见,曾国藩不尊重咸丰,不服从皇帝,遭到了他的忌恨,也使自己受困、亲友蒙羞。当一个人不能制定游戏规则之时,便要隐忍等待;等拥有反对规则的实力之时,便适时打破。“金麟岂是池中物,一夜风雨便化龙”,要的是时机!

  5、一年后,曾再度出山。时势使然,石达开攻击浙江,杭州告急,皇帝即令曾出击援助。曾不提任何条件,便率军驰援浙江。湘军的节节胜利和壮大,加上国家正规军的消亡殆尽,迫使咸丰不得不依靠湘军。可见,舍我其谁,要的是实力。做事要做到优秀,无人替代!1860年,曾49岁被授予两江总督,节制四省兵力,超过祖制。后来,因为战胜太平军,被授予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曾力挽狂澜,但始终没有走进满清王朝的权力中心(军机处、总理衙门)。或者是统治阶层不信任,抑或是汉人,还是没有其他同僚的相助?原因皆有吧。就像曾自己所说,“一声战战兢兢,又如履薄冰。”大概源于自身的士大夫的家国情怀。

【《近人曾国藩》之观后感】相关文章:

如何拉近人际关系09-25

曾国藩名言警句集锦10-28

有关曾国藩名言名句08-21

曾国藩至理名言09-21

平易近人的成语故事06-08

《曾国藩家训》读后感05-09

雀之灵观后感01-31

曾国藩励志名人名言01-10

平易近人的成语故事5篇12-19

曾国藩故居导游词4篇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