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观后感(通用12篇)
当看完一部作品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这时我们很有必要写一篇观后感了。那么你会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观后感 1
曾看过一本叫《哑舍》的书,很喜欢里面的一句话“哑舍里的古物,每一件都有着自己的故事,承载了许多年,无人倾听,因为它们都不会说话”。当一个朝代覆灭,一段历史结束,时光慢慢消磨了那些真实的故事,我们也只能从这些历史的吉光片羽中去找寻当年文化存在过的痕迹。
《我在故宫修文物》以一种极为亲和的态度,为我们展现了文物修复者的工作,没有惊心动魄,没有激动人心,有的只是平淡温馨的日常。曾经我认为,他们与文物之间的态度就像是臣子和皇帝,带着敬畏与小心。但我发现自己错了,那些文物修复人员与文物的相处没有我想象中的`如履薄冰,反而带着一种处惊不变的悠然。
文物修复工作肯定是比较枯燥无味的,纪录片中他们反复强调:做这项工作第一就是要坐得住。经过岁月洗礼的文物们身上都带着一股安静的味道,在被故宫的红色宫墙隔绝出的另一方世界里,浮躁喧嚣的人是无法真正做好这份工作的。这些人身上,尤其是那些几十年的老师傅,有着现代社会上的人很难见到的坚持。
在故宫这些老师傅中,王津老师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这位儒雅的老人看着展窗里那些被修复好的钟表,细细回忆着当年修复它们时的点点滴滴,真是温柔极了。我想,那些曾被他修复过的文物,一定也会记得,有一双温暖的手,带着耐心与细心,一点一点轻柔地抚平他们身上的伤疤。突然觉得,文物修复不仅是一项工作,更是对文物的一种陪伴、一种长情的告白。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想找一种方法,让自己在世界上留下存在过的痕迹,可是岁月总是会无情地抹去一切。但我想只要文物这种历史的见证者还存在,人们就不会忘记这些文物修复者的名字。
总有一个词让我感动,它叫传承。许多老师傅深受父辈的影响选择这门工作,手艺也是从父辈或者师傅那里传下来的。直到现在,故宫采取还是传统的师徒传承方式。这种手艺之间的代代相传,又何尝不是在保护文物?毕竟文物护养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很开心,如今还是有很多年轻人,愿意去承担起这份护养文物的责任,去成为传承中的一环。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天空之下那片土地已换了不知道多少个王朝,但总有一些东西躲过时光的侵蚀。故宫简朴的房间里,那些得历史青睐的人和物,相知相伴,守得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观后感 2
纪录片总能告诉我们很多东西。
从古至今,修缮文物。总有许多人才在里面。而其中永不变的,是深深埋在每一个文物修复师的匠人精神。文物修复师是一个非常精细的工作。而在故宫修文物,更是人中龙凤。修复一件文物,不仅需要匠人的细心与仔细,更需要他们几十年以来对于文物的认识和专业素养。
我观看的是对于青铜器的修缮。青铜在经过成百上千年的腐蚀和氧化,呈现出了各种细微的纹路裂缝和微妙的颜色。在修复的过程中,修复师门眼睛看着文物,手上染了墨色,让一件件被岁月剥蚀了墨色的青铜器重现了原本的容貌。这时我想起了不知是谁说过的一句话:”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灰关锁,金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这句话我的印象很深,这些工匠所做的,就是让这些封尘的器物重新照破山河,重见光明。
穿过层层深锁的宫墙,除了这些古典琉璃的建筑物,能够带领我们进入历史悠长之河的,便只有这些曾经精美十分的器物。文物修复师所做的不仅仅是要修复这些文物,每一次修复,更是与古代的对话。我们现在所要学习的,正是这种工匠精神。
这样的工作,着实让人着迷和向往。作为一名高中生,所要学习的正是这种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是这种热爱艺术,热爱古典文化的精神。不断钻研,不断深造。匠人的名号,便由此叫来。片中的每一位工匠,都是生活中的平凡人。但他们身上却肩负着不平凡的使命。我羡慕他们,也敬佩他们。
纪录片,纪录片。百度给它定义的本质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核心是真实。也就是说,纪录片所记录的,是生活。一部优秀的纪录片总是能给观看的人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它能使我们带入生活,影响生活。在不知不觉中,向我们传达一种优秀的精神品质和力量。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不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我们都需要这种匠人精神,去完成自己的学业和工作,保持着高度的严谨和十分的热情来对待生活。
所有的纪录片的目的,都是想要传达某种精神,那些优秀的精神都希望可以被传承和发展,世世代代,绵延不断。我希望我身边的每个人都可以如此。
匠人之上,再无他人。
《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观后感 3
读完了这本书,又赶紧去把三集纪录片给补完。觉得这种题材特别动人。
这个时代,人们生活的节奏不知不觉变得越来越快,追求快速的成功,希望成功能被快速地复制。于是大家又想起了“从前慢”,又开始满世界去找“匠心精神”,觉得读一读这种“择一事,终一生”的故事能够净化我们的心灵。
可是真正看了这本书、看了纪录片,觉得好像了解了一点他们的生活,又觉得了解得实在太少。
看着他们上班的时候穿越层层宫门,好像穿越了时代一样。现代上班族在CBD想吃个午餐,排队都要排到没了食欲,谁还能像他们一样,在平房里工作,在办公室门口种树种菜,小小一方天地,一呆就是几十年?
这本书里有很多令人动容的故事。这样的师承制不光是技艺的传递,还有很多精神上的很感性的部分。老一辈文物修复者“古卷青灯”的工作场景,让这些文物也承载了每一任修复者生命的厚度。这些内容,用工匠们朴实无华的语言讲述出来,更具安抚人心的力量。正如书里所说,“一辈子只做一件事的定力与专注,隐隐安慰了这个变幻莫测的时代”。
我想谈谈我印象很深的一点。
进入故宫从事文物修复工作,都有一段适应期。现在受过高等教育后从事文物修复的年轻人多了,更是有一段磨性子的历程。学校里把学生往创造性的艺术家方向培养。可是面对文物,就要收起自我,哪怕文物本身不符合修复者的审美,也要顺着文物本身的'创造思路走。文物修复者只有静下心来,认真去读懂文物,才能真正做到高水平地修复文物。
是不是真的所有人都全心全意热爱着文物和文物修复工作?很有意思的是,木器组的访谈里,老师傅史连仓和年轻一辈的屈峰就稍有反差。
史连仓自三岁起就与故宫结缘,一转眼五十多年过去了,他也快退休了。他坦言对故宫感情太深,退休了也会舍不得走。对“留名”看得很淡,真正热爱这份工作,又是一个守旧的人。他说如果离开了故宫不会再做这个,“只要是故宫返聘咱就干,不用我了回家就完了”,竟是有点小孩子的委屈模样[偷笑]
而屈峰,农村出身,求学到工作也是几经波折,并不像史师父那么理所当然。他进了故宫,觉得艺术家的创造性被泯灭,心理落差太大,又拼命想出去。现在他还有自己的工作室,做点自己的东西。他说文物对他来说就是过客,他认真对待工作,但是九年过去了,文物修复工作也只是从不太感冒到慢慢有点兴趣。
我觉得屈峰很诚实。故宫的环境需要有定力、沉得下心来的人。很对老师傅是很小就当学徒,或者是受到长辈的耳濡目染,也有年轻人是天生喜静。可是屈峰并不希望在这个环境里就与世隔绝,他还有自己的创作细胞,也在关注着当代人的生存状况。他希望在这人世走一遭,要留下点什么,才有自己的价值。
我觉得史连仓和屈峰的态度也挺像我们老一辈和当代年轻人的工作态度的。只要面对工作有端正认真的态度,是全心全意的热爱还是保留着自己的想法都没有错。我倒是觉得,在这深深院落里还能坚持着一点不变的自我,也是很难能可贵了。
《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观后感 4
《我在故宫修文物》是一部让人眼前一亮的纪录片,它带领观众走进了故宫深处的文物修复工作室,让我们得以一窥那些珍贵的文物和背后的修复技艺。
这部纪录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不仅展示了故宫文物的珍贵和修复技艺的高超,更呈现了文物修复师们的匠心和执着。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将一件件破损的文物修复如初,让它们重新焕发出璀璨的光彩。
通过这部纪录片,我更加了解了文物的珍贵和修复工作的重要性。文物是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它们见证了历史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而修复工作则是为了让这些文物得以长久保存,让后人能够从中了解历史和文化。
同时,这部纪录片也让我感受到了文物修复师们的匠心和执着。他们不仅拥有高超的技艺,更有一颗热爱文物、尊重历史的心。他们不畏艰辛,不计较个人得失,只为让文物得以长久保存。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此外,这部纪录片还让我认识到了现代科技与传统技艺的结合。在修复过程中,文物修复师们不仅运用传统的技艺和方法,还借助现代科技的手段,进行更为精确的检测和修复。这种结合不仅提高了修复效率,更让传统技艺得以传承和发扬。
总之,《我在故宫修文物》这部纪录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让我更加了解文物的珍贵和修复工作的重要性,也让我感受到了文物修复师们的匠心和执着。同时,它还让我认识到了现代科技与传统技艺的结合,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我相信这部纪录片会让更多的人关注文物保护工作,并为文物的长久保存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观后感 5
在观看了三集《我在故宫修文物》后,我对中国古代文化兴趣昂然,同时也生出了许多想法。
首先,是对修理文物这一职业的看法,修理古书画是最有意义的修理工作了,也最考验技术。我觉得人一生能亲自摸到这些流传千古的名画,是何其幸运啊!能有幸修补它们,每日端详它们,是与古人对话的一种神奇方式,与作者对话,与前代修补者的对话。修理钟表也很有趣,机器的运转,法条的抽动,鸟兽虫鱼都像活过来了,精准的报时,修理文物可以是说是穿梭时间,想象历史的优雅职业了。
这部纪录片生动地体现了现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一点一点缺失了的工匠精神,故宫里传统的师徒制,家族代代传承的手艺,凭手艺功夫吃饭,专注、不为名利,只为作品,其实有时艺术家是比不上工匠的,如果收藏家具或是小玩意儿,就会发现明代的工匠是多么出色的艺术家,有几个当代画家人能比。
踏实、不急躁,实事求是,耐心、专注、事业心,是做任何学问,无论是艺术、文学还是科学,都少不了这样的工匠精神,一个人如果承认“我就是个匠人”,那么他就可以把这事做好做完整。
另外我认为国家对文物的看法和保护方式欠妥,在纪录片中,帝王嫔妃冬天里烤火的一大批笼子就定义为文物修理,而且全部都要修费时费力,而许多精美的青铜器反倒被搁置在一旁,这是对文物定义的泛滥,反而失去的精华,就像贪食的孩子,好的坏的都要抱在怀里,古代的东西也要区分糟粕。这就是中国人在破坏了许多文物之后,发现需要保护他们了,于是剩下所有有点年代的东西,管他什么又没有价值,于艺术文化有没有影响,一起都算做文物同样保护,那我们只能一笑了之。
对于古代的能工巧匠,我十分佩服那些精美的钟表,形形色色的雕刻、字画无疑不是巧夺天工。王朝更迭风云变化无数战火,中国的农业文明制度上一直没有更大的进步,不断前进的是多元化的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包容万物。
纪录片里有一个镜头,骑行在星期一无游客的故宫前,这是末代皇帝溥仪最先享受到的'景致,宏伟的建筑气势,王朝的兴衰又平静的像壁上睡着了的龙蟒。
修文物是与古今的对话,也是与未来的对话,因为,可能在未来里,还会有无数人来观摩这些文物。
逝去的是历史,留下的是记忆。
《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观后感 6
劳动节期间,我观看了一部名为《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纪录片。里面的内容让我懂了很多很多有关文物的知识。
在片中,我了解了一个个文物的修复过程和它背后所承载着的历史。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清代乾隆年间的铜镀金乡村音乐水法钟。这是当年外国的传教士送给乾隆皇帝的。但随着战争的开始,成千上万件文物被抛弃在这深宫之中,逐渐磨损、毁坏。但幸运的是修复的手艺没有失传,我们还有机会去保护它们,珍惜它们。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话:“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灰关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而这些工匠所做的,就是让这些被封尘的器物重见天日,照破山河。
同样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这座钟表的修复者:王津老师。这位儒雅的老人看着展窗里被修复的钟表,细细回忆着自己当年修复它们时的一点一滴。真是温柔极了。整个故宫的钟表还有上千件,仅靠一个人是修不完的,需要一代代师徒传递来完成,这就是传承。在片中,这些修复者们反复强调:修文物第一就是要坐得住。浮躁喧嚣的人是无法真正做好这份工作的。这些人身上,有着现代社会上的人很难见到的坚持、执着。有一句话形容他们最贴切,大历史,小工匠。择一事,终一生。
这部记录片在愉悦、温暖的氛围中让我们走进这些文物和匠人背后的故事。在故宫的一砖一瓦中感受着古与今的交汇与融合。在一次次的讲述中体会着这些文物所包涵着的精神与传承。
《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观后感 7
《我在故宫修文物》第一次将镜头对准了故宫的文物修复师们,他们已经存在了几百年,却始终不为人知。书中以口述的形式撰写了12位文物修复师的对历史、对人生的回顾和感悟,同时也是一本故宫几百年文物修复历史的缩影。在大时代的背景下,一群身怀绝技、妙手回春的文物修复师,默默地固守“冷宫”一隅,日复一日地打理着价值连城的“国宝”。他们是故宫里的.钟表匠、青铜匠、摹画工、木器工、漆器工……他们一代一代薪火相传,是故宫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宫墙外的世界斗转星移,宫墙内的他们却要用几年的时间摩挲同一件文物。一座宫廷钟表上千个零件要严丝合缝;一件碎成100多片的青铜器要拼接完整;一副古画揭一两个月;一幅画临摹耗时几年到几十年……他们用自己的一辈子来诠释“因为热爱所以坚持”“择一事,终一生”的牢固信仰。他们那一代兴许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他们的身上还留着浓重的匠人气息,他们离开故宫,和普通人也没有区别,他们用一辈子医治历代大师被岁月腐蚀的作品,最后,他们将自己的痕迹抹去。他们在故宫修文物,也修了浮躁的人心,修了我们的欲望,还有我们自以为是的价值标准,这也许是本书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为什么分享这本书?因为《我在故宫修文物》让我联想到了“我”在息烽修公路。“我”是我身边的同事、身边的公路人。其实,他们的工作形式与我们的工作其实非常相似。每当心里浮躁时,翻开书,听听书中人物说的话,心里便会慢慢沉下来。
推荐词中说“一座宫廷钟表上千个零件要严丝合缝;一件碎成100多片的青铜器要拼接完整;一副古画揭一两个月;一幅画临摹耗时几年到几十年……”,由此,我想到,公路是成千万上亿颗砂砾拼铺而成的呢,公路人用的是一辈子。
推荐词中还说,“他们用一辈子医治历代大师被岁月腐蚀的作品,最后,他们将自己的痕迹抹去。”而我们的工作何曾不是这样,我们的养路工人不分白天黑夜、刮风下雨,勤勤恳恳的工作,养护好前辈们辛辛苦苦建设下来的公路,让人民“行之顺心”,未留下一丝痕迹,我们做到的,就是踏踏实实做好当下的事。
要是你跟你的工作对不上话,可能上班了还想家里有什么事,心里不静,没在这个上面。当然你说你干不好还干不坏,可是,干坏了那文物就坏了。“不遇良工宁存故物”,没有遇到好的修复师,宁可不修,你修就是一种破坏,古代就有这种论述。而我们修路,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修不好,质量不高,又何尝不是一种浪费和破坏?选择了自己的职业,站好自己的岗位,做好本职工作,也是一种修为吧。
《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观后感 8
时间行道如此多,门门道中有妙言。他们是这个国家里修复顶级文物的专家,与其说是修复,不如说是他们在重新创造,他们将自己的审美与精确的度量相结合赋予数以万计的文物一次又一次重生的机会,让这些古老尘封的文物一次又一次宛若新生的出现在人们面前。虽然同时生活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中,可他们的手艺传承已有千年历史,这份来自千年以前的问候正带着我们徐徐展开这幅被历史浸染的画卷——《我在故宫修文物》
整部纪录片通过不停地转换不同组别的修复历程来完成对修复专家们深刻的记录,让一个完整的故宫文物修复工作团队清晰地呈现在观众面前。没有任何过多渲染的平铺直叙却似乎与这个时代之下所倡导的风格格格不入,太过平实的记录手法甚至让我们不禁怀疑纪录者的真诚,可事实真是这样的吗?似乎并不尽然。纪录者似乎想以这种方式让我们领悟到本片的内核精神——他们是被这个时代遗忘的一群人,片中连他们自己也在说每次从故宫出来都像从古代到现代的穿越,然而这种与现实之间的疏离感却似乎永远不会停息,就好似钟表修复师王津所说的一样,这种修复反反复复好似永远没有尽头,他需要非凡的忍耐力和对文物的高度专注。可让我们跳出来反观这个时代,这不正是我们这个时代中所缺失的精神吗?各行各业中让人目不暇接的新旧更替不禁让世人感叹:这个时代再无大师。被金钱欲望魅惑的彻头彻尾的人们又有谁能拥有这样一份精细的匠心去面对自己的内心和工作呢?本片似乎借此向世人们呼吁一种早已被我们遗忘可是却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的大国必须具备的内核——匠人精神。
他们是这个国家顶级的文物修复专家,可他们却视自己为普通人。在观看完全片的讲述后,最让我感到暖心的却又诧异的便是全片的叙述视角。在偌大的历史文物面前,记录者依然秉持着人文。人文,以“人”为主的叙述方式为全片的精神内核增色不少,在记录者的视角下,修复现场是那么的轻描淡写和日常化,让你仿佛觉得那些文物身上厚重的'历史都以生活的节奏融合进这些修复者的生命之中了。最有意思也是最能体现人物的人文情怀的一处是修复专家们在早晨进院时都要喊几声,原以为是怕鬼的他们实际上是想保护那些黄鼠狼和其他小动物们,生活真实的质感再一次扑面而来。这一群人的生活是那样的平实与自然,因为故宫用电的严苛把控,其中一名修复专家王五胜说他们每天早上都要去开水房提好一天需要的水,而他手里的开水壶却正是我们爷爷奶奶那一辈用的老式桶壶,这一幕十分有年代感却也与我们当今社会中人们什么都要新的,数码产品飞速的更新换代形成鲜明的对比,正是这份朴实沉毅的精神让他们坚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大半生都不曾言弃。当你走过往昔嫔妃们走过的冷宫;当你坐在乾隆生母诺大的储物柜前端详时;当你踩着故宫门前坑洼的麻石地时,那种生命本身和历史交织的厚重感重叠在一起时,生命的鲜活与灵动在那一瞬间得以释放,令人回味无穷。
本片通过对大量精美文物的特写向我们展现了一幅中华文明瑰丽的画卷,大量文物到一一呈现无不向我们展现着历史的磅礴与厚重。在修复屏风时,一名专家说到再小的裂缝也会导致整个屏风的尺寸发生改变,当摄影机扫过那些斑驳的实木和修复专家们用塑胶纸小心翼翼的沾着屏风上的灰尘时,我仿佛看到这个时代中人们普遍缺失的一种精神——对历史的敬畏。再让我们把目光过渡到清朝,清朝皇帝极爱收集钟表,然而钟表这种器具却十分难以修复,可总表去代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工艺水平也是唯一没有断层的非物质遗产,当各种宫殿、马车、瀑布形状的钟表以特写镜头在我们眼前呈现时我们不得不惊叹世界工艺的精湛。与钟表不同的是唐三彩这类陪葬的器具,在特写镜头的拍摄下它诱人均匀的色泽展露无遗,虽用的是有机材料可修复专家们凭借着他们精湛的技艺生动的刻画出了那种无机的金属光泽的质感,同理的还有大量的青铜器,通过特写我们可以看到修复专家们对每一块锈迹都是那样的精致的雕刻,这种对历史的敬畏之心十分动人。
修复文物是穿越古今和百年前人物对话的一种特殊职业,他们好像沧海遗珠般被人遗忘在故宫的一个角落里,但这并不会妨碍他们的“匠人精神”,凭着对工艺的执着和几近苛刻的标准他们一代又一代传承着这股力量,正像片尾王津所说的:有时不觉得但回想却发现,几十年真的好快,修复这些钟表的过程也是和人生对话的过程。可是不管外面的时代怎么变化,王津等这一系列的“匠人”们的言语中却始终有一种沉稳朴实的稚气,仿若就像做千千万万的文物一般,纵然时代怎么日新月异,我们都选择站在一旁静静地凝望,只做好我们自己分内的工作,这才是我们时代所需要的精神。正所谓文物是过去但文物能给与人们那份隽永的精神却永远都是进行时。
《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观后感 9
年初就因为看到了《我在故宫修文物》而喜欢上了这部片子,不久前听故宫工作的小伙伴说要拍成纪录片,早已迫不及待的等待观影活动了。由于票房原因,中国大荧幕上的纪录片少得可怜,看了导演萧寒去年的一部《喜马拉雅天梯》以独特的人物视角,记录了珠峰高山向导的生活成长之路。这次的惊喜还有故宫修复钟表部的王津老师,木器部的屈风老师和几位年轻的匠人们,让我不止从片子中,还面对面的与文物修复工作者交流,感受他们真实的生活。
道与术,匠人之理
片子主要不是在讲文物,重点是那个“我”字,当镜头对准这些在故宫里默默工作的人时,最直白的镜头和注释就诉说着他们的故事:斑白的双鬓,朴素的穿着和眼镜后平淡而专注的眼神,旁边注释闪出简短的'人物介绍“80年左右来到故宫从事修复工作”告诉我们这些镜头前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们就是故宫文物30余年的守护者。看过寿司之神,也记得晓松奇谈里茶道大师那句印象深刻的“我才干了25年,怎么会想到干别的。”在纪录片中,王津老师进故宫修复钟表39年,陆续修复和检修了两三百件钟表,王津印象最深刻也最满意的文物,是在纪录片中亮相的铜镀金变魔术人钟,因为它机械结构复杂,有上千个零件,是世界公认的最复杂的钟表之一,修复组里几个人陆续修了一年才完成。而修复大师是否有修复不成功、很挫败的经历呢?王津回答“目前还没有,由于文物修复的特殊性,我们必须慎之又慎,刚才说到的变魔术人钟虽然修复了一年,但从98年入库一直观察了十年,记录了每个细节和零部件才敢动手。”创作大师们可以允许各种尝试和失败,但由于文物修复的特殊性,他们不能败,而淡淡说出40年未尝一败是何等的霸气侧漏和何等精湛的技艺!
终一生,择一事,这是“三年不升职不跳槽就失败”的我们很难体会到的专注和浪漫。古人讲格物致知,将一件事做到极致,就会做出灵魂,这大概就是我们东方的“万物有灵且美”吧。尽其用为术,得其理为道,一朝得道化身万千,基础理论是道,设计创作是道,美食是道,文物修复也是。
师与徒,匠人之情
我看到了老一辈文物修复者,也看到了新鲜的血液,年轻人一开始对故宫的向往,接触真实的修复工作时的质疑和迷茫,和看到师傅们坚守和专注后慢慢改变。师徒和现在的老师学生不同,其实就是道与术的不同体现在人身上的表现。老师教授学生是在“法”的层面,各有所需,传授的也大多是知识,授业解惑。而师徒则是匠活传承的选择,是从“情理法”的选择,是授业解惑更是传道。所以我们看到了焦三爷把唢呐传给了品性纯良且性格坚韧不拔的游天鸣,看到了中医纪录片中的弟子从学艺起每日早晨先焚香拜读皇帝内经,也看到了老一辈修复匠人嘴里不经意间说的“五六岁就对修钟表产生兴趣,开始跟在父亲身边学习”,说的很是云淡风轻,大概对于他们来说,这是融进骨血里,很是稀松平常的一件事吧。
守与破,匠人之法
文物修复,必然离不开修复的技法,在片中我们看到了很多手把手流传下来的技法,也看到了新的保护技术和设备的应用,证明了老匠人并不是很多时候宣传的老顽固或老古董。只要是能让文物修复更好的进行,可以用谷歌眼镜做操作的拍照和视频录制,可以用成分分析仪进行修复方案的设定,也可以用3D打印技术替代原来的相似处造模复制,因为确实可以避免模具对其他部位带来的磨损。创作之道讲究守破离,文物修复虽是守护,但也随着时代进行“破”的行为,而对于匠人来说,守与破,在乎“文物修复”的一心而已。
画外音,文物之殇
在最后的故宫修复展上看到了如织的游客,这是对我们的历史和传统的荣耀感依然存在于每个炎黄子孙的内心,我们应该感到欣慰。我们在一件件美轮美奂的展品前观赏,惊叹与我们国家伟大的历史和地大物博时,在恢复整体仪态的木胎佛像,流畅运转的铜镀金乡村音乐水法钟的后面,有着这样一批守护者,是他们把历史的瑰宝一次次从湮灭的时间轴中拖动过来。作为观察者,我们看到了,满足了,好像觉得文物会一直存在下去,就这么简单。实则旁观容易,亲身参与难,十几年如一日的守护更难。就像我们看到片中的故宫风景,故宫九千殿,宏伟壮丽,自元明起已矗立近千年,无数的人到来欣赏,拍照,离去,春夏秋冬,雨雪风霜,我们觉得她好像一直存在着,也会一直存在下去,却不知不久前故宫大修的竞标,得主由于工艺和材料经故宫的老守护者们评价得出“远未达到要求”的评价,修复工作叫停(不知道这位竞标得方是怀着建哪个楼盘的心理去动故宫的手)。而且这对于老北京城,已经是十不存一的结果了,我们并没亲眼看到当年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在历代帝王庙牌楼拆毁时失声痛哭的场景,也再也看不到帝王庙牌楼在夕阳斜照,渐落西山时的美丽景象。自我们出生起北京便是这个样子,好像那些逝去的事物,并没有存在过。
记得映后访谈时王津老师说:“我们不敢失败,是因为我们手上的每一件文物独是独一无二的,如果失败将是不可估量的损失,即使我们掌握了所有的制造工艺和文物细节复制出来也不是原来的那个了。”而现在又开始重现重视古建,复制了好多古城楼古门,奇怪也哉,奇怪也哉。
重楼殿宇,碧瓦斜阳,当时只道是寻常。
《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观后感 10
看了《我在故宫修文物》第一季,我对片中陶瓷组完美修复唐三彩马的故事记忆深刻。影片中,王五胜和两个徒弟纪东歌、窦一村在安静的小屋里,面对破裂严重的唐三彩马,粘贴、磨平、上色,用自己的巧手使它恢复昔日的风采!
在这段影片中,大国工匠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他们内心热爱,静心钻研,追求极致,将艰难的文物修复工作做到最好。
工匠精神源于对工作对象的兴趣。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影片中,他们就是以修复文物为乐,才把这件事做到极致。只有热爱,才会执着。在我7岁时,就能搭建议14岁+拼的乐高玩具。当时,我特别喜欢一艘大船,并全神贯注地玩了起来,楼下的小伙伴们叫我去踢足球,我也不去。最后,用几千个比指甲盖还小的积木搭成了半米长的大船。这就是热爱的成果。
工匠精神意味着耐性。在影片里,他们工作的`西三所属于冷宫,空无一人。每天大清早骑着自行车穿过寂静的故宫,独自工作。修复文物是件很考验耐性的活儿。你可能要反复重做,每一处细节,马鞍、缰绳,都要一丝不苟地打磨。我在生活中也要有耐心,有一次我在做口算,却因为量太多(有10页),又想着待会儿要买新水杯新钢笔,晚上又要去吃米其林大厨烧的自助餐,便失去了耐心,胡乱做一通,结果书写极乱,错题也有一大堆。看了这段影片,我以后一定要静下心来,因为静能生慧、定能生智。
工匠精神需要不断地学习,虚心发问,拓宽知识边界。唐三彩马的尾巴完全消失了,为了更好地修复,王武胜三人向木器组求助,讨论马尾的形态,虽然他们都是专家,但工匠精神需要他们博采众长,借鉴采取别的专家的意见和作品。他们又到了博物馆,观察别的唐三彩马尾的造型,以运用在这匹上。看到他们的虚心求教。我想起语文老师在讲解辛弃疾《青玉案元夕》时向同学们请教有关唐朝宵禁的问题。她的不耻下问让我十分敬佩。
《我在故宫修文物》加深了我对工匠精神的理解,我要向他们学习,向他们致敬,把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做到极致。
《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观后感 11
一个偶然的机会,在简书上发觉了《我在故宫修文物》这部纪录片,看好多作者都在举荐,于是带着满满的新奇心看了这部片子。
果真,不负所望,让我深受震撼。可能我孤陋寡闻,以前我没听说过还有文物修复这样一种职业,更没想过这一群人会让我如此钦佩,其中许多人都只长我几岁,那么年轻,却把一腔的热忱都投身于故宫文物修复中,甚至终身在这里工作……偌大的故宫,就似乎是一个华丽的鸟笼,而他们就像一只只金丝雀,被束缚在鸟笼里,不同的是,他们是深爱着这鸟笼的金丝雀,他们爱这份宁静的工作。
“一入侯门深似海”,那种对工作的责任和酷爱,是我所体会不到的,我无法想象,假如我在那样一个静的不敢说话的地方工作,我会怎样,终归我是一个闹腾的人。片中也提到说,刚进去工作的年轻人大都是不适应的,但他们却没有选择离开,依旧确定在那里工作,无怨无悔,这应当就是中国人的“工匠精神”吧!
短短的三集,却让我大开眼界,了解了许多工艺,如织绣、书法修复、木雕修复、瓷器修复等等,但无论是哪一项,匠人们都是精雕细琢,没有一点儿马虎大意,也不允许有,因为可能自己一点儿的疏忽,都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那是一种巨大的压力。这样的工作须要多细心的人才能坚持下来,须要多英勇的人才敢做,因为他们肩上扛着的是“中国文化的传承”。
看着那一个个朴实的面孔,有一种莫名的心疼,但他们却是那么乐观,那么的酷爱生活。真的,可能这就是自我的一种修行,就像大家所评论的那样“修文物也是在修心”。
里面还介绍到,许多学徒都是来自中心美院、清华等高校,我们都知道,这种学校也不是随随意便就可以考上的`,像他们这种拥有高学历,高文凭,高技术的人,走到哪都有大把机会,都会大展风采,但他们却选择了留在故宫里面修文物,且一呆就是几十年……
看片中,他们的住处和所工作的场所都极其简陋,穿的也都简洁朴实,女性都素面朝天,有一种与世无争的感觉。评论区有人打趣的说到“住在这里面的人,出趟门都会感觉自己穿越了。”的确是这样,但他们却也从不埋怨,为自己酷爱的工作,为国家文化的传承,乐在其中,静默坚守着。
一呆几十年,媳妇都熬成了婆,却也快乐。
看着师傅们那仔细专注的模样,特殊感动,但更多的是钦佩,钦佩的不仅仅是那满身的技艺,更是对工作仔细负责的看法,更是那种一点儿都不能凑合的责任心。那一部部被修复的作品,不仅仅是单纯的被修复了,更有一种精神在里面,那就是大国工匠的“工匠精神”。
可歌可颂,崇敬至极。
《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观后感 12
红墙,高檐,琉璃瓦——紫禁城历经数百年,依旧雍容华贵,随时光的流淌,做一个“迟暮美人”。如今,它已作为博物馆向百姓开放,游客们怀着崇敬和好奇,赶来一窥它的豪华精致。殊不知,有这样一群人,工作地点就在故宫,而工作内容是修复故宫里的珍贵文物。我们眼中的神秘,却是他们生活的日常,他们用一双双巧手使文物“再生”,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用镜头记录下了这一切。
“他们仿佛不食人间烟火,”纺织组陈扬笑着坦言:“刚刚毕业进来的大学生会有很长一段适应期,这里太安静了,就像与世隔绝一样,有时候我都不敢说话。”小小的屋子里更多的是沉默,他们用心灵与文物对话,使价值连城的文物重新焕发出光彩。陈扬用“缂丝技术”恢复乾隆时期的丝织匾额,因为仍然沿用着古老的技术,一天下来只能织出几厘米。“坐得住”、“静得下心”成了他们工作的关键。那些古老的手艺在他们手中得到传承,一代代匠人用他们的执着与热爱,跨越古今,为我们讲述着光阴的故事。
现代社会将我们裹挟在时代的.浪潮中飞速前进,所以我们更应坚守一种工匠精神,细细打磨,追求完美。故宫文物修复科钟表组的王津,打小就进入故宫拜师学艺,打杂五年,才渐渐上手修复文物,如今,他即将退休。今年,他历时八个多月修复了一个大钟,纯粹的笑容展现在他的脸上。但是望着橱窗里静止不动的钟,他无奈地对着镜头说:“有点心疼。”是啊,默默付出这么久,终于让钟上的动物跳动、歌唱起来,变得鲜活。但是展现在大家眼前的,仍是静止的钟表,这不能不让人感到遗憾。
他们并不是刻板的一群人,他们带着对职业的热爱,使自我的生命得以张扬。正如雕刻组屈峰所说:“他在修这个文物的过程中,他跟它的交流,他对它的体悟,他已经把自己也融入到里头。”不同的人,相同的是执着与热爱。更让人感动的是那一幕幕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早上上班时,推开朱门,御猫在檐头跳跃玩耍;闭馆时,他们骑着自行车,在空无一人的大殿前兜兜转转,感受常人难以体会的宁静氛围;几百年前栽下的杏树结满了黄杏子,阳光下,众人拉着一张大大的厚纸接住打下来的杏儿,欢笑充斥着小院子… …
大国工匠精神在这部纪录片里体现得淋漓尽致。他们在这个日益功利的世界里沉潜于心,蜗居在小小的一隅,凭借巧手神思,让我国传统文化重新散发光芒。反观当今社会,有几个人会为自己奔波忙碌、追名逐利的生活感到虚无失望呢?又有多少人幻想着在生命里能有这样一场神秘的相遇?期盼着,期盼着,能有更多的人传承我们的古老手艺,能有更多的珍贵文物重见光明!
【《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观后感】相关文章:
《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09-20
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最新」10-26
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通用7篇)05-05
故宫纪录片观后感06-30
纪录片我是知青观后感11-08
描写文物优美句子04-27
文物岗位职责03-19
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观后感11-08
奥修《奥修传》经典语录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