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观后感结尾

时间:2020-12-06 18:06:51 观后感 我要投稿

感动中国观后感结尾

  2015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名单已经揭晓,那观后感怎么写?结尾又要怎么写?下面是应届毕业生网整理的2篇关于2016感动中国观后感范文,希望可以帮到你!

感动中国观后感结尾

  窄条凳

  自行车

  沐雨栉风

  身边的人们追逐很多

  可你的目标只有一个

  刀剪越磨越亮

  照见皱纹

  照见你的梦

  吆喝渐行渐远

  范文一

  一摞一摞硬币

  带着汗水

  沉甸甸称量出高尚

  回到南通后,老人便把奖杯小心翼翼地锁进木箱,每天依然冒着严寒,骑着老旧的自行车,踏行几十公里,走街串巷磨菜刀、剪子。三块、四块地小心积攒着零钱,储存进他的慈善梦想中。

  【磨刀老人吴锦泉】

  微电影

  87岁高龄的他以磨刀为生,每天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走街串巷为人磨菜刀、剪刀,人们都亲切地称他为“磨刀老人”。他是南通市最年长的红十字志愿者,一名老党员。

  老人靠磨刀为生,生活俭朴,却乐善好施,常年把磨刀挣得的微薄收入用于慈善公益,多次向灾区、残疾儿童及需要帮助的人捐款,至今已捐款4万多元。

  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捐款1000元;

  2008年,向市儿童福利院捐款1316元;

  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捐款1000元;

  2010年,甘肃泥石流捐款1000元;

  2011年,向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困难者捐款300元;

  2011年,向港闸区五星村“锦泉一元爱心社”捐款3000元;

  2012年12月,向“磨刀老人”微基金捐款4210元;

  2013年4月16日,捐款3000元定向用于中华慈善博物馆建设;

  2013年,四川芦山捐款1966.2元……

  太多的次数,太多的感动,

  他的捐赠是一种信仰!

  成立锦泉一元爱心社

  2011年,吴锦泉倡导成立了“锦泉一元爱心社”,爱心社成立以来,收到爱心居民和企业家的捐赠近20万元,帮扶困难群众近千人次。

  南通市红十字会也申请注册了“磨刀老人”公益商标,并设立“磨刀老人”微公益基金,倡导“人人可为、力所能及”的微公益行动。

  爱心从不会白付

  2012年4月12日下午,第七届中华慈善奖“最具爱心慈善楷模”奖获得者磨刀老人吴锦泉从北京载誉归来。

  2012年5月3日,中国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赵白鸽看望获得“中华慈善奖最具爱心慈善楷模”殊荣的磨刀老人吴锦泉。

  2014年11月26日,首届中国公益年度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磨刀老人吴锦泉获得“中国公益良心奖”。

  范文二

  一个志愿者就是一把泥土,

  但我们存在的意义,

  不是被淹没,而是与无数把泥土聚集在一起,成就一座山峰、一条山脉、一片群峰。

  这样的山峰,可以改变风的走向,可以决定水的流速。这风,就是社会风气,这水,就是文明进程……

  但我们存在的意义,

  不是被淹没,

  而是与无数把泥土聚集在一起,

  成就一座山峰、一条山脉、一片群峰。

  这样的山峰,可以改变风的走向,可以决定水的流速。

  这风,就是社会风气,这水,就是文明进程……

  2月14日,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来自吉林通化的大爱夫妇张宝艳、秦艳友,与屠呦呦、阎肃、郎平、官东等10位人物以及抗战老兵、爱国侨胞这一群体,共同荣获“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

  张宝艳、秦艳友夫妇,吉林省通化市人,2007年4月30日,自费创办的“宝贝回家寻子网”,先后荣获“中国影响力100人”、“全国首届网媒感动中国人物”、“中国十大法治人物”等殊荣。

  “儿子你知道我日夜在等你盼你想你吗,你十多年在外一切可好?我心在泣血你可知?但愿上天仁慈,我们一家相聚的日子能早日到来,在外一定要学会

  照顾好自己……”在宝贝回家网站上,这样声声血、字字泪的呼唤有很多很多,留下这些字句的,都是被拐孩子的父母,从孩子被拐的那一刻起,他们就踏上了一条

  不知终点在何处的找寻之路,而张宝艳、秦艳友夫妇创办的宝贝回家网站,提供给他们的,不仅是一个情感发泄的通道,信息交流的平台,更是一盏照亮被拐宝贝回

  家之路的明灯。

  1月29日,记者来到位于吉林省通化市和平路685号的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虽然不过8点,小小的一间办公室里已经是一片忙碌的景象,打电话核实情况,看群里的案例分析,刷新全国救助寻亲网上的信息……

  “我和丈夫做宝贝回家网的初衷很简单,就是希望帮助被拐的孩子回家。”衣着朴素留着短发的张宝艳说出的话和她的人一样,朴实无华却干脆利落。

  “我们当初想的是,只要能找到一个孩子,网站就没白办。后来,目标水涨船高,一年找到一个,一月找到一个,一星期找到一个,一天找到一个。现在已经有

  1384个孩子通过我们宝贝回家找到了家。”负责网站技术工作的秦艳友说,虽然现在网站规模大了,志愿者多达17万人,但他和妻子最大的心愿却是网站能够

  早日关闭,“到那个时候,就是丢的孩子都找到了,没有新丢的孩子了,天下无拐了。”

  一场虚惊 成就全国第一家公益寻子网站诞生

  “我们也是普通人,普通人做点普通的事。”“给孩子创建安全的成长环境,是所有志愿者的最大愿望。”

  “1992年,我儿子四岁,有一天,他跟姥姥逛街的时候走散了,我知道消息的时候,心里就一个念头,孩子是不是被拐了?如果孩子找不到,那我也

  不活了。”说起创建宝贝回家网站的初衷,张宝艳说,那次儿子短暂的走散,给她和丈夫留下了太深的记忆,秦艳友就以这段经历写了一个剧本,在写的过程中,他

  们开始接触到现实生活中那些被拐儿童的家长。“他们找孩子的方法就是印寻人启事,有的人家花了五六十万,在街上贴了又贴。”张宝艳说,还有一位家长曾无意

  中跟她说起,在找寻自己孩子的过程中,他找到了100多个被拐的孩子,但因为不知道怎么帮助这些孩子,只能不了了之。

  这些寻子故事对张宝艳、秦艳友夫妇触动极大,“我爱人就是搞网络的`,我就和他商量,咱们能不能创办一个寻亲网站?把这些寻亲信息放在一起,这

  样,至少寻亲的人之间还能互相帮助。”张宝艳将自己的想法一说,秦艳友当时就同意了,与几个同事学生组成了一个网站创建小团队,就这样2007年4月30

  日,宝贝回家网正式开通,这是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面对被拐、流浪乞讨儿童的公益寻子网站。2008年1月18日,宝贝回家志愿者组织也在吉林省通化

  市民政局成功注册。

  寻亲的平台搭建起来了,怎么才能让大家知道和了解这个网站?“最开始,我们就是在网上、报纸上找那些寻人启事,可电话打过去,一说我们免费帮他

  们找孩子,家长们根本不相信,有情绪激动的家长甚至把我们当骗子。”张宝艳说,那时候,不只丢失孩子的父母不信任他们,就连身边很多人都认为他们是在炒

  作,“每天宣传网站,被从QQ群里踢出来过,邮箱被封过……就是摸着石头过河,”张宝艳说,那时候她在一家典当行当经理,为了把这个网建起来,干脆辞了

  职。

  “我记得特别清楚,有一天凌晨2点多,我接到一个失踪儿童父亲的电话。他在电话那边痛哭不止,说如果那天我不接他的电话,他很可能就会从楼上跳下去。”张宝艳说,这样的电话和来信,后来她接到了很多很多,这样的痛苦她感同身受,帮助他们的心愿,也越来越强烈。

  2007年6月24日,内蒙古志愿者郭俊发现一老一小在公园乞讨,老人说男孩是他的孙子,但神情慌张。郭俊及时与秦艳友进行了沟通,在第一时间

  找到警方。经查明,男孩是甘肃民勤县人,十几天前被乞丐老人拐骗出来乞讨的,内蒙古警方将被拐男孩送回甘肃。“消息传回来,我们心里有底了,”张宝艳说。

  就这样,从成功解救第一名被拐儿童开始,宝贝回家网站从每天数十人次、数百人次的浏览量,逐渐增加到上万人次,高峰时间甚至达到了5万人次。网

  站影响力越来越大,目前注册登记的志愿者人数达17万余人,网站与腾讯网合作建立的各类QQ群就有一百多个,有寻家宝贝群,有家寻宝贝群,有公安部工作

  群,有媒体群,每个省份也都有自己的寻亲群……

  集思广益 志愿者的努力让失散20年的母子再次团圆

  “我们就是搭建了一个平台,没有志愿者们的付出,仅靠我们两个人能做成什么事……”

  获评为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张宝艳、秦艳友夫妇却说,这个荣誉不属于他们俩,这个荣誉属于网站所有的志愿者,“我们就是搭建了一个平台,

  没有志愿者们的付出,仅靠我们两个人能做成什么事?”秦艳友说,“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很多家长及寻亲的孩子都不会上网,所以当他们登记了寻亲资料后,都

  需要志愿者一对一地为他们进行寻亲指导及后期资料跟进。”特别是对寻亲的孩子来说,他们被拐走时年纪都很小,对家乡、父母的记忆很模糊。“我们登记的时

  候,会问寻家宝贝,你有什么特征,很多人都会说没有特征,其实头发有几个旋,是不是左撇子,身上有没有胎记或是痣,这些都是寻亲时候很重要的特征,我们的

  志愿者得启发他,反复询问。”张宝艳说,跟进志愿者会从气候、地理环境、家人姓名、成员、动植物、饮食习惯、方言等各方面启发寻亲孩子的记忆,缩小寻亲范

  围。

  在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里,记者也看到了张宝艳的一组秘密武器——建国以来的全国铁路旅客列车时刻表和部分省公路交通地图册,这些东西有什么用途呢?

  “像是1990年,五岁的罗刚被拐走,2012年他在网站登记了自己的信息,凭着自己儿时的记忆,画出了家乡的地形图,”张宝艳说,因为20年

  间乡村变化很大,志愿者们特意从网上买来了1990年的交通地图,按照罗刚的记忆进行排查,经过180天的努力,终于帮他找到了家人。从志愿者拍摄的视频

  里能看到,罗刚回家的那天,村子里敲锣打鼓、鞭炮齐鸣,吃一碗妈妈煮的面,罗刚说,还是记忆中小时候的味道。“大家都很熟悉的电影《失孤》,里面井柏然饰

  演的曾帅,原型就是罗刚。”张宝艳说,没有志愿者集思广益,半年多的付出,仅凭一张记忆中的地形图,罗刚的寻亲之路还不知有多漫长。

  科技引路 帮助更多宝贝寻亲 让更多家庭团圆

  “一想到很多家长后半夜还守在网上,盼着下一条信息就是自己孩子的,就觉得这个网的责任很重。”

  在秦艳友眼中,妻子张宝艳是个和工作拼命的人,“自从网站建立后,她就基本都是凌晨一两点钟才睡,早晨五六点钟就起来了,无论走到哪儿,手机不

  能离,因为随时要关注寻亲的信息。缺觉让她在哪儿都能睡着,就这么说吧,我们一起出差坐飞机,飞机在跑道上加速她知道,因为那时候要关了手机,等到起飞她

  就睡着了。”秦艳友说,每天催张宝艳多休息一会,已经成了他的重要工作。

  2009年,张宝艳提出“建立打拐DNA数据库的建议”,被公安部采纳。全国DNA数据库为侦破案件、帮被拐儿童准确找到亲人提供了有力的技术

  支持。如今,在张宝艳的电脑上,点开“公安部工作群”,可以看到来自各地300余名打拐警察参与其中。张宝艳说:“公安打拐部门与‘宝贝回家’建立了绿色

  打拐通道。”

  2015年,“宝贝回家”又率先将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到寻亲领域。“我在网站上看到一位父亲写的诗,内容是思念被拐走的女儿艳艳和儿子健健,特别

  感人。”张宝艳说,通过交谈,这位写诗的父亲告诉她,被拐走的健健还有一个双胞胎弟弟……张宝艳立刻联系了警方,将健健弟弟的照片放到了人脸识别系统中进

  行搜索,果然,在广东找出了一个相似度98%的孩子,DNA比对结果显示,通过人脸识别系统搜索出来的那个孩子就是1995年被拐的健健。

  随着一个个被拐孩子回到父母身边,社会各界给予宝贝回家网站的支持也越来越多。2009年,公安部提供了10万元经费用于支付房租、购买设备;

  通化市为“宝贝回家”解决了办公场所、车辆,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为网站设立了5个公益岗位;还有企业主动上门提供赞助。而张宝艳、秦艳友夫妇也一直恪守着

  宝贝回家网站成立之初便立下的死规矩,就是无论成功与否,都不收寻亲者的钱。各项相关收支都在网站上公示。

  “现在已经有1384个孩子通过我们宝贝回家找到了家,特别是2015年,宝贝回家登记失踪孩子892名,已找到405名,除去意外死亡、离家

  出走、恶意登记的,未找到的孩子为105名,找到孩子的速度反超登记丢失的速度。”张宝艳说,其实,从2009年4月份起公安部开展打击拐卖儿童妇女的专

  项斗争,并规定儿童失踪报案即立案,且将操纵流浪乞讨儿童犯罪纳入打击的范围之后,拐卖儿童的情况已经得到了扼制,这从最近几年网站的发帖情况就能看出

  来,“现在我们处理的急件很少了,多数都是十几二十年前的积案。”

  张宝艳说,“其实找到1300多个孩子不是‘宝贝回家’的最大亮点,隐形的社会效应在于推动了公安部门打拐专项行动,普及了打拐知识,营造了打拐氛围,使社会上拐卖犯罪得到遏制,更多孩子避免丢失的伤害,更多家庭少了骨肉分离的痛苦。”

  在宝贝回家网站首页,有这样一组数字,时刻提醒着张宝艳、秦艳友夫妇,目前还有家寻宝贝23912人,宝贝寻家18895人,“觉得肩上的担子

  还是非常重,还有这么多人在寻找亲人,如果不抓紧时间,他们中很多人,可能再也见不到亲人的面了。”张宝艳说,他们现在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尽快帮助他们找

  到家和家人,能尽早实现天下无拐的梦想。

【感动中国观后感结尾】相关文章:

感动中国观后感11-13

《感动中国》观后感07-30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02-05

感动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精选7篇)02-06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观后感范文02-13

观看2021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范文02-09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范文(通用6篇)02-09

2021十大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通用22篇)01-28

2022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精选9篇)02-09

2021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通用8篇)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