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的语言赏析

时间:2020-11-24 10:44:57 简单学习 我要投稿

记叙文的语言赏析

  记叙文的语言及其教学--知识点汇总

  培养和提高学生读写记叙文的能力,应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这一方面有许多理论的、实践的问题需要研究。本文拟就记叙文的语言教学问题谈一点粗浅认识。

记叙文的语言赏析

  要搞好记叙文的语言教学,首先得明白记叙文在语言运用上的一些基本要求,然后才能根据这些要求确定教学内容,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

  从语言运用的角度看,记叙文的语言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记叙者的语言;一是被记叙者的语言。所谓记叙者的语言,就是作者以耳闻目击者的身份向读者述说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结局,人物活动的动作、神态、心理,客观环境的情状、气氛、特色,以至作者自己对有关人事景物的感受、认识、见解等等的语言。在一般的记叙文中,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思想政治观点,主要是通过记叙者的语言传达出来的。所谓被记叙者的语言,是指作品中写到的那些人物的语言。记叙者的语言和被记叙者的语言,在写作上各有其基本要求。记叙文的语言教学,应按照思想和语言辩证统一的原则,从上述两个方面着手进行。

  记叙者的语言,有哪些基本要求呢?

  (一)交代时间和空间的明确性

  记叙者的语言,首先要求能清晰、明确地交代出记叙对象存在、活动的特定时间和空间,使读者看了感到具体、真实、可信。有些记叙文,时间、空间的交代甚至成为表现主题思想的重要手段。例如省编语文课本第二册中的《六月雪》,就是按时间推移和空间转换的自然过程,生动地记叙了红军不畏艰险翻越雪山的战斗历程,以此表现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记叙者所选择和组织的那些反映时间、空间概念的语言,在作品中不但成为再现当年红军翻越大雪山这幕威武雄壮的话剧的重要手段,而且成为突现红军战士崇高革命精神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有些记叙文是相对静止地介绍一地一物的状貌的,因此特别讲究空间交代的明确性。例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记叙者在摄取了纪念碑的一个远景之后,随即着重记叙整个纪念碑的造型。先写“碑身四周”,然后分别写“碑身背面”“碑的正面”“碑身东西两侧上部”“大小碑座的上下四周”,把整个“碑型”作了细密的介绍。接着,又运用一系列表示空间概念的语言,层次井然地记叙镶嵌在大碑座四周的10块浮雕。这样,作者就仿佛把人们带到了这座巍巍丰碑的前面,让人们跟随自己一处处地瞻仰这纪念碑的每个细部,从而获得对纪念碑全貌的具体而完整的印象。

  当然,时间、空间交代的具体方式,在各种不同的文章、各种不同的场合中,应该灵活多样,切忌单调刻板。这需要我们在范文教学中加以指点。例如《六月雪》中关于红军翻山之前的时间和空间是这样写的:红军“到了山脚下,向上望去,山顶高不可见;白皑皑的冰雪在夕阳的余辉里闪耀着刺目的光芒……”通过生动的写景,把特定的时间──傍晚,特定的空间──巍巍雪山脚下,清楚而又形象地交代了出来。

  (二)交代前因后果的周密性

  记叙文无论写人还是写事,总得让读者明白前因后果,搞清来龙去脉,读了感到合情合理。因此,记叙者的语言还要求体现记人叙事的周密性。

  例如《罗盛教》一文,在记叙罗盛教舍身救崔之前,记叙者先写罗盛教在远离河边的空地上苦练杀敌本领,“下了操,他想起河边扔着两颗打不响的手榴弹,可以捡回来”,所以顶着寒风来到泥栎河边;再写罗盛教来到河边,只见“清清的泥栎河已被厚厚的冰雪盖住”,“河面上有四五个朝鲜少年正在滑冰”。这些交代决非赘文闲笔,它为叙写中心事件提供了可信的依据。从叙事要求看,这正体现了记叙者的语言的周密性。

  写一个紧张危急的场面,记叙者的语言往往容易失之于粗疏,造成顾此失彼。《罗盛教》一文记叙罗盛教奋力抢救崔的过程,却细致周密、丝丝入扣。开始,罗盛教正在专心地寻找手榴弹,所以故事发生时,他先是“听”到异常的声音,然后“猛回头”才“看”到一个朝鲜少年掉进冰窟窿。先写听觉,后写视觉,周密合理。而声音传来的先后也符合实际情况,“卡嚓”是冰破声,先起;“惊叫”是人因冰破落水而惊呼,后发。写罗盛教抢救崔,共三个层次,即:搏击冰水“摸”崔;使尽全力“托”崔;英雄献身“顶”崔。从跳下冰水一次又一次地在水中沉浮、找人,到使尽全力把崔托出水面,罗盛教的每个动作前后都有因果联系。而当人们正在为少年得救而庆幸的时候,“突然,‘哗啦啦’一声响,冰又塌了,连人带冰一齐又掉进水里”,于是故事发展到了高潮。在冰水中经过长时间搏战的罗盛教,这时已经冻僵,精力殆尽。可是,毛主席的伟大教导给了他无比巨大的精神力量。他再次沉到水底,果然,“好一会儿,那少年升到水面”。“好一会儿”这四个字表明,罗盛教在水下是以他多么惊人的意志在奋战啊!然而,这时他毕竟再也无力用手托起那少年来了,他是“用肩和头”把少年“硬顶上来”的。“硬顶”二字,感人肺腑地写出了罗盛教以他生命的最后一点微力全部贡献给了朝鲜人民的伟大国际主义精神。写出这一段中朝人民友谊史上光辉永存的感人事迹,记叙者总共只用了将近500字,从“摸”到“托”,从“托”到“顶”,写得波澜起伏,扣人心弦,而且行文绵密,无懈可击。从记叙者语言的周密性上看,具有一定的示范性。

  (三)描述人事景物的逼真性

  记叙文要求对记叙对象作逼真的描述,使读者犹如身临其境。因此,在记叙者的语言中,往往特别讲究动词、形容词(包括象声词)的精心选择和恰当使用。

  试看《海螺渡》中描述主人公驾船渡海的几节文字:

  “说罢,她猛地跳上岸来,把我拉上船,把橹一点,嗖──将船撑出好远。小船左摇右晃。我一手抱住文件包,一手扶着船舷,只见她挥臂摇橹,驾船向风浪中冲去。”

  “唰──一股巨浪涌起,小船被托上浪尖;哗──一个巨浪落下,小船又倏地滑进浪谷。但见她稳立船尾,紧扳大橹,随风操舵,逐浪驾船。”

  “这时,她把船摇得更快了。小船在乱礁丛中劈风斩浪,左躲右闪,绕岩避礁,不一会就穿过了犬牙交错的乱礁丛。”

  文中一系列精当贴切的动词、形容词,把人、船、浪、礁的关系及其在特定情势下的动态和状貌,描述得栩栩如生。几个象声词,更把小主人公迎风击浪的英姿写得有声有色。

  在记叙文中,记叙者的语言的表现力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动词、形容词选用得是否精当、传神。

  (四)记叙人事景物的抒情性

  记叙者的语言还要求能体现出记叙者对人事景物的鲜明感情来。一般的记叙文,记叙者的感情往往都蕴含在对人事景物的质朴自然的叙述之中。

  例如朱德同志的《回忆我的母亲》,通篇以质朴无华的语言叙写母亲──一个勤劳俭朴的农妇的一生,在平直的记叙中流露出诚挚深厚的`阶级感情。这里,语言的抒情性不是凭借某种修辞技巧产生的,而是生根于一个来自农村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对旧中国广大贫苦农民悲惨遭遇、勤劳品质、善良性格的深刻的理解。试看文中记叙母子别后忆念的一段:“大革命失败了,我和家庭完全隔绝了,……抗战以后,我才能和家里通信。母亲知道我所做的事业,她期望着中国民族解放的成功。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依然在家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母亲年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去年收到侄儿的来信说:‘祖母今年已八十有五,精神不如昨年之健康,饮食起居亦不如前,甚望见你一面,聊叙别后情景。……’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对母亲、对党、对民族解放事业的无比丰富、无比深厚的感情,如熔炉中的白热,虽无烈焰,却能使人热血沸腾。

  在文学性较强的记叙文中,为了强烈地表达某种感情,记叙者常借助一定的修辞手段以增强语言的感情色彩。这类例子,在一些范文中俯拾即是。

  (五)变换人称语气的灵活性

  一般说来,记叙文的写法,可以用第一人称,也可以用第三人称。人称不同,记叙者的语气也不一样。初学写作,要求人称运用前后一致,以保持语气的一贯。但是,在必要时,可以灵活地变换人称语气,以便从不同的角度来状写事物,抒发感情。

  例如在《青山翠竹》中有这样一段:“你看,你看,这不是又一批新砍的茅竹滑下山来了吗?这些青翠的竹子,沿着细长的滑道,穿云钻雾,呼啸而来。它们下了溪水,转入大河,流进赣江,挤上火车,走上迢迢的征途。去吧,去吧,多少工地,多少工厂矿山,多少高楼大厦,多少城市和农村,都在殷切地等待着你们──井冈山的翠竹啊!快快地去吧,带去井冈山人的心愿,带去井冈山人的干劲,也带去井冈山人的风格吧。”先是热切招呼读者去看那滑下山来的茅竹,接着又形象地记叙了茅竹从山里送往全国各地的情景和过程,最后,情不自禁地向井冈翠竹发出热情的欢呼和祝愿。人称语气的灵活运用,大大地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六)照应局部整体的连贯性

  处理好记叙文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这是篇章结构的问题。但是,优秀的记叙文,在设计好全篇的布局之后,还十分注意记叙者的语言在行文过程中所起的穿针引线、过渡照应的作用,以增强文章的整体感。

  记叙过程中也得注意语言的联贯性。例如《清贫》开头第一小节的末尾写道:“所以,如果有人问我身边有没有一些积累,那我可以告诉你一桩趣事。”由此引出下面一段被俘后遭国民政府匪军搜身的故事。这段故事叙述结束,又写道:“是不是还要问问我家里有没有一些财产?请等一等,让我想一想。啊,记起来了……”再写自己仅有的几件“传世宝”。这里,通过“有人问”和“还要问”,在行文上把前后两层意思自然而紧密地勾联了起来。

  记叙者语言的这种联贯性,正是作者思路的联贯性在语言形式上的反映。

  关于记叙者的语言,该研究的问题尚多,不能一一尽述;上面只是择要说了一些。

  在一般记叙文中,被记叙者的语言往往不多。例如《罗盛教》,通篇没有引述罗盛教一句话;《六月雪》,在记叙过程中也只写了红军指战员之间五句对话。正因为一般记叙文中被记叙者的语言常常是少量地引出的,所以它特别要求精心选择,力求“一语见精神”。至于文学性较强的记叙文,例如人物特写、短篇小说之类,旨在刻画人物,或塑造典型形象,那对于被记叙者的语言(即人物语言)就有更高的要求,即所谓“高度的性格化”。这种性格化的语言往往成为作品完成人物塑造的主要手段。在中学高年级,读写复杂的记叙文,就应该安排这方面的教学内容。

  在记叙文的语言教学中值得注意的还有记叙者的语言同被记叙者的语言相互配合的问题。被记叙者的话是在什么情况下、以什么样的心情、带着什么样的神态动作说的,这要通过记叙者的语言作必要的陈述;话说出之后,引起什么反响,产生什么结果,也要通过记叙者的语言作必要的说明。二者要合乎情理地互相配合,才能生动逼真地再现人物活动所构成的场面,并使叙事步步推进。

  二

  毛泽东同志说:“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搞好记叙文的语言教学,师生都必须下苦功,不但要持之以恒,而且要讲究方法。

  首先要尊重思想和语言的辩证统一性,克服脱离思想内容、单纯讲述语言技巧的形式主义倾向。一定的语言形式,只有当它完美地表达出一定的思想内容时,才能闪耀出光彩;不然,它只是一具没有生命的躯壳。进行记叙文的语言教学,一定要紧扣作者的写作意图,同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联系起来,努力去挖掘语言中所蕴含的思想意义,使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从而提高对文章内容和形式的判断力和鉴赏力。例如《清贫》中写到“是不是还要问问我家里有没有一些财产”时,方志敏同志说:“请等一等,让我想一想。啊,记起来了……”为什么不立即回答?这是因为一生奋战求解放的方志敏同志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家里还有些什么财产,他也根本没有什么个人的财产。所以突然提出这个常人认为是极普通的问题,却使他一时无从答起,要“想一想”,才“记起”还有“几套旧的汗褂裤”和“几双缝上底的线袜”,因怕被人在战乱中抢走,所以交给妻子藏在深山坞里。这种提问后请人稍待,而后细细回想再作答复的神情、语气,生动感人地显示出一生清贫的伟大共产主义战士方志敏同志的晶莹洁白的心灵。又如《永不松动的道钉》第一部分,写张金生为排除铁轨上的巨大障碍而英勇献身的经过,一共八百多字,却分了17个小节。分节的疏密,是个语言形式问题。这里,记叙者所以要采用一句一节这样的分节方法,是为了通过这种特殊的手段造成一种紧张急迫的节奏,更加逼真地写出当时刻不容缓的情势,以突现张金生舍身忘死、义无反顾的大无畏精神。所有这些语言技巧,离开了思想内容,都无法判断其成败优劣。

  为了取得语言教学的实际效果,还必须在充分钻研教材和调查了解学生实际水平的基础上制订出必要的计划。记叙文在语言运用上的种种要求,学生不可能一下子都理解、都掌握,教者必须根据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到深的原则,确定每学期或每单元的教学重点。对于重点内容,力求讲析充分,使学生印象深刻,学有所得;并在以后的阅读和写作中不断复习、巩固、扩展,使之融会贯通,逐步深化。例如关于记叙文中时间、空间交代的明确性的问题,前面学《六月雪》,后面学《泰山极顶》;前面学《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后面学《毛主席永远和我们在一起》;前两篇单纯、浅显、明朗,后两篇复杂、细致、含蓄。两者在教学内容上显然有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低到高的内在联系。今后教材基本稳定,大纲要求统一,教者就应对中学阶段各册课本的内容有全面的了解,做到全局在胸,然后按照语言教学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记叙文语言教学的效果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才能看出来的;希望一蹴而就,因此在短时间内把有关知识一股脑儿塞给学生,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

  不少同志的实践经验证明,在记叙文的语言教学中采用比较法,是行之有效的,它符合启发式的要求。在一篇优秀的范文中,作者为了在关键的地方使用一个恰当词语,往往要在自己积累的众多词汇中反复进行比较,最后挑选出那最合意、最富有表现力的一个。一般中学生还不懂得写作中炼字炼句的重要,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和训练他们这种能力。

  学生对于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都需要通过实际的训练,才能逐步提高。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作业练习的设计和布置。在这一方面,有必要吸取我国传统语文教学中某些有益的做法。例如“对对子”,这就是利用我国汉字基本上是每一个字代表一个单音节的语素这个特点,把单音词或双音词以至某种句式巧妙地组合起来,构成对偶或排比的一种语言训练方式。开始时,可以结合近义词和反义词的学习,练习“词对”;然后,再做“语对”;进而再作“句对”,逐步提高要求。一个词、一个短语或一个句子,可以用不同的词、短语或句子与之相对;其间当然有高下优劣之分。这就需要认真地揣摩、评判、鉴别。例如《六月雪》中有这么一句:“白皑皑的冰雪在夕阳的余辉里闪耀着刺目的光芒。”有人对:“绿森森的青松在山风的吹拂下发出了悦耳的涛声。”有人对:“黄澄澄的菜花在晨风的吹拂下散发出诱人的清香。”比较起来,后一句对得好些,不但用词准确、自然,而且注意到了上句中关于时间的交代(“夕阳”对“晨风”)。这种训练,对于提高学生精确地选用词语、熟练地调度语序、灵活地变换句式,大有好处。当然,我们设计和布置作业练习,决不能把学生引入搞文字游戏的死胡同,以致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淖。我们训练的目的,全在于通过各种不同方式的实践,使学生能圆熟地运用语言来精确地反映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表达细致复杂的思想感情,提高语言素养。否则,道理讲得多,实际训练的机会少,久而久之,会使学生“眼高手低”,有碍于记叙文读写能力的提高。

【记叙文的语言赏析】相关文章:

浅析汉语言文学中的散文赏析08-11

浅析汉语言文学在诗词赏析中的韵味10-16

跨文化文学作品语言艺术赏析论文07-27

网络语言的语言价值以及语言学价值深入探析论文09-03

后语言哲学视域中的语言与意识10-25

汉语言文学的语言意境解析08-16

网络语言与电视语言的区别和联系08-04

HTML的语言剖析11-13

PHP语言的优势11-11

PHP语言的简介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