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学习红旗渠心得体会

时间:2017-07-13 学习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红旗渠精神体现了尊重客观实际、不说假话、不畏艰险、齐心协力、团结实干、敢于负责的求真务实精神。下面是应届毕业生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领导学习红旗渠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领导学习红旗渠心得体会范文【一】

  2016年4月18日至19日矿管委组织全体干部奔赴太行山区的河南省林州市,参观了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被世人称之为“人工天河”的红旗渠。参观红旗渠给我最深的感受是,红旗渠精神以独立自主为立足点,以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核心,以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为导向,既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勤劳坚韧的优良传统,又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的理想信念和不懈追求。今天的红旗渠,已不是单纯的一项水利工程,它已成为民族精神的一个象征。

  林县人民在上世纪60年代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用甚为简陋的工具,靠着每天6两粮食,奋战了10个春秋,建成了举世闻名的人工天河——《红旗渠》。

  走进林州人民用智慧和血汗创造的世界瞩目的人工天河红旗渠,走在干渠的堤坝上,看着绵绵流淌的红渠水,感受着红旗渠的宏伟壮丽,惊叹和敬仰红旗渠的建设者们,经过不断的艰苦奋斗,克服重重艰难险阻,穿越太行山的悬崖绝壁,险滩峡谷,遇山凿洞,遇沟架桥,开山劈路,有排山倒海的气魄,有无畏的精神和卓越的胆识,历时十余年,于1969年修建完成。

  红旗渠的精神震撼太行,感召岁月,巍巍太行山记录着林县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自力更生,无私奉献,艰苦创业的丰功伟绩。当年的自然环境极其恶劣,不仅缺少机械设备和技术水平,还有三年的自然灾害也给林县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难,缺衣少粮十分艰苦。

  就是在这样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下,林县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不畏艰险、不畏困难、团结合作、无私奉献,用血泪和汗水浇灌出举世闻名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创造历史又一奇迹。红旗渠的建设不仅仅是建设了一个伟大的水利工程,更是树立了中华民族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伟大精神丰碑。

  过去,林州“十年九旱,水贵如油,”是红旗渠的建成,才使那贫困的小山沟,彻底改变了干旱的局面。红旗渠,你告诉中国的人民,林州人是了不起的;你告诉全世界的人民,中国人是伟大的;你告诉全世界的人民,人生不应只贪图享受,应该想一想红旗渠人民的精神。 通过这次参观红旗渠,使我身心倍受鼓舞,激发了对工作的热情,更加热爱本职工作,坚持发扬红旗渠精神,坚持学习文化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努力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效力,为单位的发展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

  领导学习红旗渠心得体会范文【二】

  2016年5月10日,县委发出了向木桥溪村党总支学习的决定以后,县残联党支部召开全体党员大会,认真学习了《县委关于向木桥溪村党总支学习的决定》(长发【2016】8号)文件,详细了解了人称“空中红旗渠”、高家堰镇木桥溪村党支部带领人民,穿越2个大峡谷,飞跨10余座山头,建成长达40多公里的宜昌最难引水工程—石城安全饮水工程,8年决战水困的事迹。发人深思,本人深受教育。

  介绍石城安全饮水工程,还得从木桥溪村的自然条件说起,木桥溪村由原来的石城、建坪及木桥溪三个小村合并而成,其中,原来的石城、建坪都缺水,这条“空中红旗渠”就是通往这两个耸立在高山之上的村庄。石城、建坪,自古都是极度贫水地区。虽然山下水环绕,山上却雨停水断,村民们一直艰难地生活在,“滴水贵如油”的尴尬之中。

  水成为困扰石城、建坪百姓的难解魔咒。要解决石城、建坪饮水,就得找到可靠水源。从2011年开始,一根绳、一把刀、一件雨衣成为该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必备行头。哪里有沟哪里进,哪里有洞哪里钻,哪里有山哪里爬。3年多时间,北至点军白云山,西到贺家坪的200多平方公里国土上,山山岭岭,大小洞穴,峭壁悬崖,纵横沟壑都留下了他门的找水足迹。在历经两届村委会,两名村主要干部受伤骨折、8人次历险后,最终在贺家坪镇七里坪与龙王冲村交界的王洪井找到了充足的水源,为改水、建水奠定了源头基础。

  石城,海拔达800多米,与水源地之间是井阳沟大峡谷,与建坪农户又隔着窑湾峡谷,其施工难度可想而知。专家们确立的最初施工方案为:骡马运料,无人机架线。即在峡谷内4个错位山峰上浇筑锚桩,用无人机牵引架设钢索引线,再上架空管,其所需沙石水泥用骡马驮运。需资金120万元。

  临近开工发现,由于峡谷太深太窄,加上有超高压电网越空而过,无人机架线成为泡影。不得不动请省市专家进行设计,一位省级专家在实地勘察后称石城饮水工程堪比河南红旗渠,是“空中红旗渠”。谙熟宜昌安全饮水工程建设的市水利局专家则认为,它是近十年来宜昌最难的饮水工程。要建设此饮水工程,就得用最原始的方法蛮拼:人工架线,人工运料,主体由专业队施工。不过钢索得由细到粗多架两根,一共得4根引线。运料得先车载、后骡驮、再人扛三次转运。在增加大量劳力投入的同时,经费至少得增加30万元。

  为把宜昌最难的引水工程建好,木桥溪村多次召开党员会、代表会,完善施工方案,细化各自责任,招标专业施工队,动员组织劳力开工上马。

  石城安全饮水工程的另一个难题就是协调。由于管线要跨越两镇四村,涉及近40个农户的山林土地。老实说,经历过318国道改线、西气东输、川气东送、沪渝高速、宜万铁路等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后的部分村民,不是很好商量。要

  么价码天高,要么横竖不让通过。针对这种情况,协调小组不怕低架子,不怕丢面子,自己掏钱带着礼品上门说好话,求让道,行方便。每到一家,对象户干什么,他们都主动帮忙干什么。在帮忙中拉近距离,帮忙中打开话匣,帮忙中动情求人。一位外村村民在协调员帮忙干活的第三天,终于松口让管线通过。对“油盐不进”、横竖不许的村民,协调员则从外围入手,通过亲戚朋友做工作,绕着弯儿想苦法,

  千方百计使管线通过。

  2015年腊月廿九,全长达40050米的石城安全饮水工程终于全线贯通供水。本不富裕的81岁村民吴文高,特意要孙子买了1000多元的鞭炮,亲自挑杆燃放起来。村民们编出顺口溜庆祝:“捧口甘甜自来水,感谢我们好领队。一口甘甜自来水,不知盼了多少辈。而今梦想变现实,多亏咱的村委会。”

  学习了木桥溪村两委班子带领木桥溪村人民,修建全长40余公里,管道悬空408米,穿越两大峡谷,串联10余座山头,动用劳力近4000个,总投资达150万元,历时4年谋划3年准备和一整年施工后终于顺利建成,开始润泽一方乡民的动人事迹。领会到“空中红旗渠”的丰富内涵,他们依靠基层党组织、依靠木桥溪村人民的力量创造了这个奇迹,他们这种“吃大苦,为人民”的宗旨意识,“小干部,大担当”的责任意识,“吃大苦,创奇迹”的拼搏精神,“人心齐,泰山移”的集体意志折服了我们。一个民族需要有民族精神,一个时代需要有时代精神。要把学习和弘扬木桥溪村党总支这种红旗渠精神同当前“两学一做”活动结合起来,要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密切联系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争当合格党员。

  空中红旗渠精神动人心弦,启人思考,催人奋进。它反映了时代的呼唤和人民的心声,空中红旗渠精神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远去,而是会历久弥新,光彩照人,永驻人民心中。站在新常态新阶段学习空中红旗渠的事迹,想一想我们所肩负的历史使命,要弘扬空中红旗渠精神,努力作好本职工作,为把长阳建设成和谐、美丽、富裕的都市后花园作出贡献。

  领导学习红旗渠心得体会范文【三】

  崖下曾扎满了简陋的工棚,山腰曾拥挤着往来不停的小推车,山顶上那炮声、巨石开裂声和号子声此起彼伏太行余脉,林州大地,十万群众组成的一个集体,不分昼夜战天斗地,历时十年在山腰,在丘陵挂起了一个实用而壮美的工艺品水链——红旗渠。

  而今,风声轻柔,拨弄人的脖颈,渠水潺潺,漫过雄伟的大山,滋润着靠近她的人的心田。是啊,隆隆的开山声和激越的号角声已凝结成水,深沉而宽厚,滋润而久远。她更是化为一团火热的红旗渠精神,成就一个不断流动的幸福梦,让每一个走近她的人深受感染,让每一个从中受益的人品味到其中的甘甜。

  不错的,沐浴林风,穿行渠畔,丝丝的感染和水到渠成的甘甜触手可及。这种体味真切自然,不由得让人浮想联翩,有几句古训自然滋长,像咕嘟流淌的水流一般冒了出来。

  “吃水不忘挖井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古训所渗透的那种简单质朴的感恩之情在水畔蔓延;“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万里之船,始于罗盘”代表党委政府当家人的身影和劳动者群像在工程建设之外逐渐高大,渐次浮现。

  回首往昔,是县委书记杨贵所代表的的基层政府实地调研了水,摸清了林州发展的瓶颈所在;是省、地委政府果断决策积极协调,为宏伟蓝图做了高屋建瓴地清晰勾画;是吴祖太所代表的技术攻关人员保障了水渠的科学落地;是铁姑娘们所代表的广大群众不辞辛苦知难而上勇挑重担打下了一钎又一钎;是卫生、后勤和文艺团体协同作战重新将人的身心干劲鼓满石渠打造出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之火,而渠水则平添了因团结和坚持而倍加甘甜的养料,难怪总干渠通水的那幅照片中人们发自内心的欢笑和甜蜜如此清澈而灿烂,真个可以用“心花怒放”来形容。

  及至今日,这种精神随同渠水日夜流转。它像巨烛,光照着温饱问题解决之后的林州人,不安于现状,辗转行进而打造成享誉京城的建筑品牌。它像画卷,逐渐铺展,引领着富裕之后的林州人在身边描绘出秀美山川,帮助林州人不断推陈出新,演奏出由“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和“美太行”组成的交响乐章。

  是的,这种精神犹如一个不断传承而生发的伟大梦想,一次次升级着林州梦的1.0版本、2.0版本、3.0版本这种精神也可以看做一个不断升华的“中国梦”,在折射的镜像里有一个蜿蜒曲折不断奋进的历程,这个历程承载着从贫弱落后的“病夫”中国到“小康中国”、“美丽中国”的伟大民族复兴梦。

  细数变化缘由,那几句古训言犹在耳。我们难道不该爱护“火车头”,跟定“罗盘针”,感恩“栽树人”、“挖井人”吗?

  其实,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早已改变了轰轰烈烈群众运动式的领导方式,代之以抓大放小、春风化雨式的思想引领、制度保障和政策配套。这也意味着党和政府以更宽容和自信的心态在笑眯眯地进行着社会发展的指导和运筹,而能够感受这种指导,善于接受组织运筹任务的人往往能够发展得更为突出,做出的事业也往往更为顺利而有成就。

  今天,以xx和李xx为代表的党和政府面向全社会,主要是80后、90后,组织开展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众创”建设活动,并给予了大力的配套支持。这一项事业一点都不逊色于当年建设红旗渠的艰难和荣光,而这种召唤又有多少人能够主动体会呢?

  梦想次第流转,起航就在今天。年轻人,你准备好了吗?


领导学习红旗渠心得体会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