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学习《师德与教师职业生成》心得体会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就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能感染读者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学习《师德与教师职业生成》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学习《师德与教师职业生成》心得体会 1
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关注教师的职业道德问题。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把公正、仁慈、义务感作为教师人格的基本范畴。一个富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必然对教师的一些专业伦理精神把握得十分到位。一个合格的教师要有服务精神、奉献精神、敬业精神、协作精神和以身作则精神。
一个教师的师德与其自身的心理素质有关,教师心理特征对学生的心灵有巨大的影响,它作为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教师的个性品质不但影响学生个性品质的形成与发展,还影响教育和教学的效果。教师的师的师德与教师的人际及自省智能有关。师德要求教师必须拥有人际智能,只有教师学会领会学生的内心世界,并懂得在处理事情时如何作出恰当的反应,才会使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这需要教师提高自己的人际智能与自我认知智能,会运用智能来调节自己的行为,更好地发挥师德的教育效能。
教师的职业道德与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关,这就是教师的职业倦怠,教师的职业倦怠,威胁着教师的敬业精神,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很多,有职业因素、工作环境因素、个人因素、社会因素。为了防治教师的职业倦怠症,这需要社会的广泛广泛关注,能辨别教师压力的来源,正确认识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教师自身对自己要建立合理的角色期望,恰当地运用应付方式,来缓解压力源的存在,同时也要提高自己对班级的管理能力,学校要改善组织环境,增强教师间的人际关系,这些积极有效的措施都有助于减少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
教师的职业道德与教师的心理健康有关,这与教师认知方面的心理障碍、情感方面的障碍、人格障碍有关,这需要教师要正确理解身心关系,塑造健康的体魄,合理作息,科学用脑,适应社会的变化,乐于合群,善于交往,不断补充心理营养,学会调适情绪,提高自我调节能力。
以上是我对今天的学习体会,今后我将正确进行自我调节,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学习《师德与教师职业生成》心得体会 2
教师职业道德是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师德与教师职业生成》一书在师德与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与教师的心理素质、与教师的人际及自省智能、与教师的职业尊严、与教师的职业倦怠、与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师生的沟通、与教师的爱岗敬业方面,都做了详细的阐述。
阅读本书之后,我最大的感想就是: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最基本的条件就是热爱学生、了解自己的责任,也就是要具备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下面我就从爱生和责任这两个方面谈谈阅读本书后的感想。
首先,教师对学生产生“爱”,学生对教师产生“情”,是教师与学生心理和谐共振的.过程。学生得到教师的爱,同时也会激发出学生对教师的爱,形成爱的双向互动,这种互动在教育教学中能产生良好的氛围。然而要做到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爱,并且让爱在师生之间不断涌动,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应做到:
1、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让自己成为能与学生谈心的好朋友。放下教师的威严,俯身与孩子们交流,让孩子感受到:原来老师也可以和我那么亲近。
2、尊重、接纳每个学生。每个学生的出身背景、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等方面都是不同的,教师要看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对孩子的每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3、优化与学生的沟通策略。教师要打开的门不是普通的门,而是学生心灵的大门,要借助有效的策略让孩子敞开心扉。
其次,教师的责任无处不在,如果没有责任意识,就不会明白自己的存在价值,不会明确自己肩负的使命。因此,我们必须知责任,明责任,负责任,尽责任。教师惟有不断的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才能更好地履行教育这一神圣的职责。
总之,我们每位教师在每天所做的极其平凡的工作之中,要始终牢记为学生负责,为家长负责,为社会负责,为国家负责。当你每天忠实的履行着自己神圣职责的时候,也就是在为自己负责,这样,才能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有责任的人民教师。
学习《师德与教师职业生成》心得体会 3
读了这本书让我知道了要做好教师,在以后的日子里要时时刻刻的充实自己,下面谈谈我的读后感:
首先,教师的思想道德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其实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所有影响学生道德发展的教育因素中,最具感染力的莫过于教师本人的人格魅力,它胜过无数语言说教和严格的纪律要求。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当要有服务精神;奉献精神;敬业精神;协作精神;以身作则精神,概括的讲就是要有雷锋精神;雷锋是为人民服务的,那我们教师可以定义为为人民的下一代服务。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当重视课程的内在价值,把教材看作满足学生好奇心,求知欲以及促进学生理性能力的进步手段,它会积极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并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乐趣。同时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老师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贡献,相互合作和互惠共享,学生养成和不断发展将是民主意识和行为习惯,从而为他在未来的'社会中的良好适应性打下基础。
再则教师的认知能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注意力)、教师的个性、教师的性格(包括热情、民主、公正、创造)也是师德的组成部分,虽然不过几十个字,十多个词语真做起来要打起200%的精神去做好。
教师的工作场所在学校,学校也是一个小社会,里面也有人际关系,怎样处理好与学生和同事以及领导的人际关系也是重中之重,要做到能够辨别他人的情感;能从多种不同的视角来看问题;
能与他人形成、建立和维持各种良好的社会关系;喜欢以小组或小队的方式工作学习;对别人的观点能够倾听、理解并作出恰当的反应;能够影响他人。如在对待高期望学生和低期望,要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实施的方法要想对学生有利的方向发展。
对于如何处理教师的职业倦怠以及心理健康问题,我想我们教师应当调整认知以开阔的心态认识工作的意义;不断追求目标,关爱学生,培养职业情感,积极自我暗示,学会反思,不断进取,丰富生活,学会放松合理调节情绪。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相信这些都不是问题。
最后的总结读完这本书后与我们刚开始培训时的誓词不谋而合,一位有师德的教师必须具备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生学习这八大品质。
【学习《师德与教师职业生成》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教师职业道德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04-10
师德学习心得体会师德学习体会08-18
师德学习心得体会_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03-30
学习弘扬师德锻造师德心得体会06-09
学习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11-05
学习教师职业心得体会10-18
师风师德心得体会|师德学习心得体会08-18
师德学习心得体会06-21
学习师德师风心得体会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