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起源及农俗谚语

时间:2020-12-14 10:00:15 谚语 我要投稿

清明节的起源及农俗谚语

  公历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为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之一,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被正式确立为法定节假日。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节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是一年一度中国人对自己祖先表达敬意与感谢之意的节日。以下,YJBYS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清明节的起源及农俗谚语,希望对你有帮助。

清明节的起源及农俗谚语

  起源--介之推传说

  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候,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时候,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好行装,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 ,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节气清明与清明节

  清明节的名称与此时天气物侯的特点有关。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此时,我地的日平均气温已升到12度以上,桃花初绽,杨柳泛青,冬季的凋零枯萎景象一扫而光。清明时节,民间有踏青、寒食、扫墓等习俗。虽然作为节日的清明在唐朝才形成,但作为时序标志的清明节气早已被古人所认识,汉代已有了明确的'记载。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和民众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气候规律,比较适宜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物候、降雨等方面的变化,对人们依时安排农耕、蚕桑等活动有不可或缺的指导意义。到了清明,气温变暖,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所以清明对于古代农业生产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节气。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记载:“清明节,命蚕妾,治蚕室”说的是这时开始准备养蚕。而在农业生产中,也有着以下的说法:

  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疑

  种树造林,莫过清明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雨洒清明节,麦子豌豆满地结

  清明热得早,早稻一定好

  清明前后一场雨,豌豆麦子中了举

  清明南风,夏水较多,清明北风,夏水较少

  清明暖,寒露寒 清明冷,好年景

  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频繁

  雨打清明节,干到夏至节。

  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种棉正适时。

  清明刮了坟头土,沥沥拉拉四十五。

  清明要晴,谷雨要淋。谷雨无雨,后来哭雨。

  清明晴,六畜兴;清明雨,损百果。

【清明节的起源及农俗谚语】相关文章:

参加新农保的好处10-23

参加新农保有什么好处09-26

新农合和社保冲突吗05-11

社保十二年转农保好吗03-17

新农合社保卡怎么激活03-12

新农合转社保怎么办理03-10

新农保转社保怎么办理03-10

佛山农村居民领取新农保养老金条件03-15

参保农村居民新农保养老金领取条件09-28

护士面试的问题及答案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