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刊 用刊征文读后感

时间:2022-12-11 19:15:37 征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学刊 用刊征文读后感

  接触《人民教育》已经3年了,早就听同时说起《人民教育》这本杂志非常适合教师阅读和学习,但一直也没有找一本来认真读一回,直到 任小艾老师到实验学校作报告的时候,再次推荐这本杂志,再加上对任老师的崇拜,自己才把拜读《人民教育》当成一件心事来对待。

学刊 用刊征文读后感

  三年来,自费订阅了《人民教育》,每当收到新的一期刊物,总是迫不及待地一口气读完,读完一遍再从头仔细琢磨、学习,然后在实际教学中实践、反思。正如刊物封页上写的“这是一本注重思想含量的杂志”,《人民教育》高屋建瓴地阐述教育发展的方向,引发教师对教育进行思考,对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教育思想的提升是非常有帮助的。通过这本杂志,我神会了李希贵、窦桂梅、任小艾等教育大家的思想,对于教育始终存在着一种完美主义的理想,有时在阅读中,不禁拿自己对比,拿自己的学校对比,也在反思:我们欠缺的是什么,如何才能弥补?我欠缺的是什么,如何才能提高?尤其是国家教育督学李希贵校长每年首期对教育思考的文章总能引发我长久的思考,但是面对现实,又让人感到纠结。

  通过《人民教育》管理篇的文章介绍,我学到了很多管理的策略,我感觉到:管理不在于技巧和能力,最本质的还是个人对教育理想追求的层次问题,还是个人素养的体现。纵观《人民教育》上介绍的各期各校管理的一些经验,无不体现了管理者对教育追求完美和谐的一种理念和诉求,他们把这种理念和诉求内化为管理的思想,借助于管理的手段来体现和实施。其实最本质的还是:对人的发展的服务化,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学生群体。很高兴能够认识这样一批高素质的管理精英,很高兴能师从贤哲,让自己在思想上不断提升,精神食粮不断地得到补充。

  《人民教育》的教学篇和文化篇内容更是丰富,小至名师的课堂实录,大至名师的成长历程都有所涉及。在这里,如果你阅读到了课堂实录,仔细咀嚼,会让人觉得精彩的不仅仅是语言和组织的思路,更精彩的是这些名师思想深处的人文思想和个人对教育理解的高度体现。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华应龙老师的课堂实录,读来真为他的学生羡慕,羡慕他们遇到了这样的名师,羡慕自己不能够向华老师求教学习。从这些名师的课堂实录我们可以想象他们的常态课也许会更自如和精彩,这是他们多年努力的结晶,是对中国教育有自成一家之言的体现,想想如果,我们有一半的教师有这些名师的教育思想,何愁我们的教育不能腾飞啊!

  教育提升的关键在教师,教师成长的关键在教育思想的前瞻性和成熟性,没有正确的教育思想是最可怕的,果真如此,无异于南辕北辙,教师越努力,对教育产生的危害会越大!为什么我们会越来越频繁地产生职业倦怠,为什么我们会抱怨我们的现状得不到改变甚至会感到不断恶化,为什么我们会越来越不敢承担教育的责任?我想根源就在于教师的教育思想得不到正确的指引,教师成为了教育思想的“保皇派”,不善于学习和汲取新的教育思想的营养,不想去改变和创新,满足于现状,成为了学习上的“懒惰者”,这是我们当前最大的师德问题所在。

  如果你对目前的工作状态感到迷茫,如果你还追求教育的理想,如果你不甘心做一个没有创新的“教书匠”,那么我建议你打开《人民教育》,“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是一本注重思想含量的书,作为教师,它会成为你终生的朋友。

  下面是我读《人民教育》摘录的一些片段以及对一些观点的评论,一家之言,自得其乐也。

  “美好的心灵,良好的品质,不是自然形成的。它不在说教中形成,不在检讨中形成,而是在体验中变成一种自觉的意识和习惯。”

  评论:我们在把培养学生良好品质的工作寄托于我们平时的思想说教的时候,是不是能想到这些呢?究竟思想教育工作该怎么做?这是很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三分教,七分管”,要把学生管理好是需要大智慧的,简单粗放是不行的。

  我国著名的心理学专家李子勋提出了教育学生的两个观点:

  “第一,好的关系胜过好的教育。在与孩子关系不良的时候,千万不要过分教育,这样只会激发孩子强烈的逆反心理。第二,教育方式重于教育内容。孩子抗拒的往往不是给他们的内容,而是我们给他的方式。”

  评论:当有的老师用变相体罚学生的方式,来达到以为的应该能够达到的目的的时候,有没有从孩子的角度看待这件事情呢?这两个观点点出了,体罚或变相体罚只能增加对立,老师们,体罚要不得啊!

  以下摘自《后茶馆式教学》一文。

  学校常态教学中存在的四个主要问题:

  1 从总体上看,教师讲得太多,但大部分教师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问题。教师常把自己的讲解作为学生学习的唯一途径,即使有学生自己学习的环节,但学习方式也是单一的。

  2 学生的“潜意识”暴露不够,特别是“相异构想”(发散思维)没有显现出来,更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教师只是告诉学生什么是正确的,并没有关注在这些问题上学生是怎么想的。

  3 许多教师不明白自己每个教学行为的价值取向究竟是什么,提问的意义何在,讨论的意义何在等等。面对这些问题,教师常常带有盲目性。(教育行为深层次的意义,需要真正研究心理学,好的教师都是大家啊!)

  4 教师对第一次教学中学生的差异问题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法,似乎除了布置大量的练习和补课之外,没有其它方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回答和解决以下一系列问题:

  1 要判断学生是否自己能学会,一定要让学生先学。(以学定教的观点)

  2 要让学生先学,这个先学是课前学习,还是课上学习?如果安排在课前学习,是否减少学生其它的家庭作业,否则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引发学生强烈的厌学情绪。(注:近年来,新闻报道中出现多起学生自杀事件,人们往往把原因归咎于学习任务重。我以为,根本原因在于学生看不到学习的意义在哪里。)

  3 学生先学,有很多方法,哪种方法的效果更好。比如,是让学生课前看书,还是做练习;是讨论,还是做实验?(这不与生本的前置性学习一个观点吗?)

  4 如何检验学生哪些已经学会,哪些没有学会?

  5 如果学生提不出问题,或者自己认为已经学会了,但实际上学生还是不能融会贯通,怎么办?如何解决?有什么方法让他们暴露问题?(可以尝试用辩论的方法来暴露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6 有的学生已经学会了,有的学生还不会,这时教师又该怎么办?(难不成让学生学会率达到100%?为什么这样提呢?)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好的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学刊 用刊征文读后感】相关文章:

团刊刊首寄语07-20

文学刊物元旦寄语07-21

企业内刊策划方案07-26

企业内刊创刊领导的寄语07-17

杂志认刊协议03-23

企业内刊励志文章203-31

杂志认刊协议02-20

企业内刊编辑岗位职责08-01

杂志认刊协议(优选)12-10

科学用眼征文(精选27篇)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