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助学筑梦铸人征文

时间:2020-12-11 17:21:37 征文 我要投稿

全国助学筑梦铸人征文范文

  助学金一般是家庭情况不好的而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申请助学金而且不用还,是政府专门为贫困生而设的专用款项。下面有YJBYS小编整理的全国助学筑梦铸人征文范文,欢迎阅读!

全国助学筑梦铸人征文范文

  【篇一:我的青春我奋斗-助学筑梦铸人征文范文】

  我们不能选择出身,但却能选择以奋斗的方式争取光明的未来;我们不能选择处境,但却能选择以乐观的态度面对命运的挑战。——题记

  在雄鸡般的中国版图上,我的家乡位于高昂的鸡头。郁郁葱葱的长白山拥有丰富的林矿资源,悠悠流淌的鸭绿江灌溉着肥沃的黑土地。然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家乡冬季漫天飞舞的冰雪和猎猎刺骨的寒风。

  北方冬天的气候不适宜在室外进行工作。父亲的单位在冬季会放近两个月的假。为了补贴家用父亲不得不骑着摩托车到距家500公里左右的小工厂打工。路途上凛冽的北风呼啸着钻进他的衣领,皑皑积雪下的薄冰又时刻隐藏着危险。太阳公公在冬季总是偷懒,才六点钟窗外就已经是黑压压的一片。我一边坐在火炉旁一边向门口张望焦急的等父亲回家。听到摩托车的声响我就一溜烟似的跑出去。父亲看见我便亲昵的将我抱起。我用手轻轻扫去他肩头的积雪。

  2006年母亲所在的工厂因效益不好而倒闭,她成了几百名下岗女工中的一员。她们曾经为之奉献全部青春的工厂如今却荒草萋萋。那一双双因夜以继日劳作而变得粗糙不堪的手却讨不回工作的血汗钱。

  从那时起家里的唯一微薄的收入便是父亲每月1000元左右的工资。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生活的重担使有着1米73大个的他身板佝偻,不惑之年时头发就已经花白。由于长期从事体力劳动父亲更是常年被各种病痛折磨。他看起来要比同龄人苍老很多,每当听到别人称他为“张老头”时我的心都在隐隐作痛。父亲用他的青春岁月换来我一天天的成长。我多希望时光能慢一点,多希望岁月的痕迹不要刻在他的前额留下深深地皱纹。

  父亲当了一辈子的工人,我是他唯一的骄傲。高考成绩出来后,他没有呵责我一句,只是简单的说了句“丫头,在哪学好都一样。英雄不问出处。”我突然想起初中时我考了班级第一名,央求父亲带我去看海洋表演。我站在海洋剧院门口看见父亲在售票处询问了好久,他时不时的转过头看看我。父亲回来时手里仅拿着一张票对我说:“我在这里等你,你进去看海洋表演吧。”我伸手拿过了票,一边往里面走一边回过头看他。小时候自己总是不够懂事,不能体会到父亲在烈日下等候的炎热。我在里面逛了整整四个小时才出来。我远远的看见父亲就蹲坐在剧院门口的石阶上,心里就开始难过起来。我暗自对自己说以后一定要带父亲来看一场海洋表演。小小的心也许就是从那时开始想要变得坚强。

  大学昂贵的学费让本不富裕的家庭更显得捉襟见肘,贫穷像一张巨大的蛛网盘踞在家中的每一个角落。从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我了解到国家助学贷款的相关事宜。在领导和老师的帮助下我顺利的办理了助学贷款,它圆了一个贫寒学子的大学梦。九月我终于踏上了开往南方的列车,四周是拥挤的人潮和喧嚣的声音。我偷偷的从窗口看来为我送行的父亲,他的双眼布满了红色的血丝,灰白的头发被风吹的蓬乱。我转过头耳畔响起的却是临行前父亲的叮嘱“好好吃饭,用功念书。”

  南方小镇总是温婉可人,空气里有着湿湿的细密水珠,街道两旁是高大的香樟树。我在美丽的大学校园开启了成长新的征程。在大学的课余时间里,我阅读各式各样的书籍。从红楼诗词到古典音乐鉴赏,从营销策略到法律金融……它们是我通往异彩纷呈世界的窗口。通过广泛的涉猎我在各大作文比赛中也开始崭露头角。从系级的读书征文到校级的写手大赛再到全国的大学生征文大赛,我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还在校刊《发现》中担任采访编辑的工作,文章也多次在上面发表。每当我把这些喜讯告诉父母时,他们总是一边为我加油鼓劲,一边告诉我要戒骄戒躁继续努力。我就这样怀揣着父母的期望继续上路。

  大一时我加入了学生会和“演讲与口才”社团,锻炼了自身能力。一方面协助老师处理工作上的事情,一方面帮助同学们解决学习生活上的难题。每当任务繁重时我总要深夜才能睡,但我仍然觉得现在所做的一切都值得。班级里的各种活动我也积极的策划、参加。热烈舞动的健美操大赛,气势磅礴的诗朗诵,挥洒汗水的运动会……这些精彩的画面都被我珍藏在青春的纪念册。

  清晨的怡心湖畔有我朗朗的读书声,橘黄色的路灯见证了每一个夜晚我自习归来的身影。课堂上我总是坐在最靠近讲台的第一排,厚厚的笔记本记录了我点滴的知识积累。古训有云:“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校期间我多次荣获校级优秀学生奖学金。校领导老师在了解我的家庭状况之后又将国家助学金的名额给了我。老师同学的关爱使我觉得大学就是我另一个家乡。正是怀着这份感恩,我一直希望自己能身体力行的将爱继续传递下去。

  大二时我作为志愿者去一所偏远的乡村小学支教,看见十多个小朋友在简陋的土坯房里瓮声瓮气的读课文。我注意到窗台上有一个用矿泉水瓶截成的器皿里装着厚厚的黑土。便悄声问旁边的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那是什么。她欢快的眨了眨眼睛说:“那是在睡觉的牵牛花。”赠送礼物时我特意送了一盒水彩笔给那个小女孩。临走时我在她的耳畔悄声说:“等牵牛花睡醒了就把它画下来寄给姐姐吧。告诉我它穿了什么颜色的衣裳。”

  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使我有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它让我们这些社会的草根也能有机会成为国家的.精英。我一直希望能在大学毕业后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于我而言,当一名记者也许是最好的方式。

  还记得上大学的第一堂课时,老师就告诉我们说,记者就是一个扫雪工。各种纷乱的事情会将世界掩盖,我们只有去伪存真才能展现真实的世界。正是秉着这个信念,身为预备记者的我有着无限的自豪感。“首先你是一个人,然后你才是一个记者。”当陈虻以严厉的口吻告诫柴静时,我也将这句话工工整整的誊写到笔记本的扉页,当作对自己的一种鞭策。

  我想记者这一职业之所以闪光是因为它宣称“关怀社会要高于关怀个人。”新闻专业不仅要学习大量的新闻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拥有一种博爱的人文情怀。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需要我们用生命去践行。当一名记者也许意味着微薄的收入和无止境的奔波,但我却愿意投身其中做一只没有脚的候鸟不停地飞翔,潜伏在社会的最底层做一粒尘埃。这个社会需要有一群人去做公众的发声器,去大声疾呼那些不公与阴暗。如鲁迅先生所言“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敢于直视淋漓的鲜血。”做照亮黑暗的光明之烛,做刺破权势的公义之剑,做维护弱小的牢固之盾。我们永远不期望成为时代的英雄,但却要时刻以英雄的标尺来衡量自己。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记者我一直默默努力着。

  北大才女刘媛媛曾在演讲中说到:“你要相信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希望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让我们成为命运的主宰者,向着梦想的方向奔跑,奋斗出属于自己的无悔青春!

  【篇二:做一只“蜗牛”——助学筑梦铸人征文范文】

  若问我,大学四年的生活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我会告诉你,是20xx年8月31日——我的大学生活开始的第一天。记忆最深的不是那天见到的北京这座帝都的繁华,亦不是对大学生活的新奇与兴奋,而是我和爸走在学校附近的街上,一家挨着一家找留宿的地方。

  记得当听到老板说最便宜的单间是120元一晚时,爸惊了一下,低声说了句:咱那儿20块钱都能住一晚差不多的。我知道,给完我生活费,爸口袋里连300块钱都不到,回家的车费都得100多。

  在附近的几条街上一遍遍走着,直到夜色降临,街上路灯车灯亮起,爸的住处却依然没有着落。他让我先回学校,很“潇洒”得说肯定能找到的,大不了坐车回火车站呆一夜。我心中又急又怕,甚至以为爸要流落街头,可我什么忙也帮不上。只轻声嗯了一句,在他面前多说一个字,那已经忍到极致的眼泪恐怕会再也收不住。不想让他看到,我便立刻转身离去,而后,视线一片模糊。

  大学的第一天,就已经让我深深感受到,“贫穷”在这座大城市里的无力挣扎与无地自容,并让我在进入大学很长一段时间里,不停得迷失,在自卑中深陷。

  依然记得,当知晓班里只有我一个人贷款上学时,我的脸刷得红了。当身边同学掏出自己的三星、苹果手机时,我是多么羞于拿出高考后在家买的几百块的山寨手机。当舍友买了一件一千多的衣服时,我不禁惊叹。妈一天在家才挣30元,挣一个月也买不起这么件衣服。我不敢和他们一起去逛街,我怕自己会倾家荡产了。我不敢主动跟他们说起我的家庭,避免涉及“农村”“贫困”的字眼,甚至不会使用“堂屋”“姥娘”这样听起来低端土气的用语,而学着他们代之以城里的 “客厅”和“姥姥”。

  那时的我,是那样的谨小慎微和敏感脆弱。我觉得自己就像是只蜗牛,每天背着沉重的壳,被贫困和自卑压得喘不过气,过得好累。而所谓的自尊,更像是揉成一团的废纸,被自己扔进了垃圾桶。

  大一下学期,为了赚生活费,我去学校附近一家烧烤店打工。有一天给顾客端菜,竟然发现是几个同班同学。当时,我觉得很尴尬,不好意思得笑了。但他们反倒很自然,还开玩笑说:同学来是不是得打折呀。那一刻,从他们身上,我能体会到一种真诚的关切,心里觉得暖暖的。

  我还以为他们会因为我是农村人瞧不起我,会因为我的家庭贫困,不屑于与我交往,我以为或许,所有的“看不起”、“歧视”,都只是我臆想出来的。而所有殚精竭虑的掩饰,都只不过是在让自己更加卑微。

  慢慢得,我开始尝试打开自己的心,并学着真正融入到这个集体,这所学校。我告诉他们,我是家里超生的孩子,小的时候喜欢和哥哥去河里捉鱼,还经常和姐姐抢猫咪;我会经常打扫宿舍卫生,起早帮舍友带早饭,舍友给我过生日的时候,说我是她们遇到的这辈子值得相交的人;班里同学会在混篮比赛上,喊我的名字加油;大家还一起去广院之春比赛现场起哄嘘人。

  如今,一晃大学本科四年已经过去了。这四年里,我做过校内的勤工助学和校外的兼职,并且一直在拿奖学金,给家里减轻了生活负担。回顾在广院的生活,可能我并没有做太多事情,但当历数一些经历时,还是为自己的成长和成熟感到欣慰。

  大一寒假和学校的河南老乡去南阳支教,心疼那里手被冻得发裂流脓却又对都市如此渴望的孩子;去通州养老院做义工时,老人们的侃侃而谈让我敬佩;大三和同学做北京地区流浪人员现状调查,拍摄尘肺病人专题片的时候,我看到了那些真正在底层为了生存挣扎的人,而又深感自己的力量微弱;每个星期我都去西门一位过百岁的老爷爷那里,买一双4块钱的鞋垫,倔强的老人不肯接受别人的施舍,我只好以这种方式来维护他的尊严。

  在家的时候,爸常跟我提起我们家延续下来的字辈——“义顺为本”。爸这一辈是“义”字辈,当年,为了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负伤的爷爷,他放弃当兵的机会,一辈子留在了农村。爸做人做事的“义”和“顺”对我影响很大。高考报专业时,我坚定得要报考新闻学,就是觉得新闻记者是可以带给别人帮助的。

  由于大学期间学习成绩优异,综合测评总排名专业第二名,在大四上学期,我顺利保送上了本校的研究生。还记得查到录取通知的第二天,我打电话给家里,妈听了很高兴,就像当年我考上大学一样。问起爸的情况,她在电话里,轻描淡写得说半个月前受了点儿伤。我突然想到高考那年爸的腿被一根木棍扎穿在床上躺了一个月,他们也愣是瞒着我。瞒着爸妈,当天晚上我买了车票,站了一夜,第二天到家,才知道爸是在开三轮车收谷物时,不小心把腿卡在车里,缝了八针。到家那天,他竟然下床又出去干活了。我甚至有些不敢去看他的腿,黑瘦得像是两根干柴,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疤印。妈总说,爸的肉就是“狗肉”,能忍能挨的。我开玩笑说,俺老爸要是生在战争年代,绝对是一条好汉。

更多相关内容浏览:

1.助学筑梦铸人征文2篇集锦

2.助学筑梦铸人征文3000字

3.助学筑梦铸人的征文范文

4.助学筑梦铸人征文范文4篇

5.关于助学筑梦铸人主题征文

6.助学筑梦铸人主题征文范文

7."助学筑梦铸人"征文1000字

8.助学筑梦铸人征文主题范文

9.助学筑梦铸人征文2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