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教过一个学生,名叫梁作文。有人说,名字和命运有一定的关联,原因是你名字里有什么你就会经常想什么。可能是因了这样的缘故,梁作文十分喜爱作文。他的文章常被我作为范文在班上朗读。后来,在一次语文课上,我突发奇想,模拟着孔夫子的样子让弟子们“各言其志”。轮到梁作文时,他居然说:“我的理想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举座哗然。这个胸有大志的孩子无论是在上学期间还是在工作之后,一直都没有停止写作,也曾在报刊上发表了不少“豆腐块”。但是,前不久,我听说他不幸罹患了结肠癌。得知他在北京做手术,我给他发了这样一条短信:“你的理想还在吗?”他的回复只有简单的一个字:“在!”我的心空一下子晴朗了许多。我知道,我的学生有了“镇痛”的良药了。
同样的问题也曾问过一个当年豪气干云的大学同窗。如今饱食终日、养尊处优的他在这个问题面前哑然失笑。他说:理想?那是上一辈子的事了!这辈子咱算是活明白了,早把理想当下酒菜儿吞了咽了。
对许多人而言,理想是青少年时代的伴生物。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理想慢慢风化了,剥蚀了,或者被实际的、实在的、实惠的欲望所替代了。当现实的闷棍不由分说地打来,最乖巧的应对或许就是放弃吧——放弃曾经的追索,放弃曾经的执着。在灰暗的天空下沮丧地低头,说“我认输了”,或者说“我答应用手中的钻石交换你递过来的玻璃”。
在我看来,理想好比一件可以御寒的衣服。人生拥有了这件衣服就不至于在凄风苦雨中瑟瑟发抖。我们的肉眼看不到这件衣服,它穿在我们的灵魂深处。暖与寒,苦与甘,无须人言,我心自知。为什么有人会说“有梦不觉征衣单”?那是因为“梦”可以增加“征衣”的厚度啊!
如果说成长是一辈子的事,那么,理想也应该相伴生命每一天。即使人生即将终结,也不允许理想先于肉体谢幕。理想活着,痛苦就有了慷慨的分担者。
——那被我们清晰地表述过的理想,是否还在殷勤地照耀着我们生命中的每一天?没有宗教信仰的我们,愿不愿意为自我的理想充当虔诚的教徒?
我曾经看到一个优秀的小学教师用仓央嘉措的诗自勉自励——“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年磕长头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转山,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他将诗中的“你”解读为他的学生;我想,我们也不妨将诗中的“你”解读为理想。好的理想,像爱情,温暖寒苦的人生;像信仰,烛照黯淡的生命。
你的理想还在吗?
发布时间:2017-06-29 来源:职场励志
你的理想还在吗?相关推荐
栏目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