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毕业生网 > 职场励志 > 有些幸福,错过了可能就不再回来

有些幸福,错过了可能就不再回来

发布时间:2017-09-14    来源:职场励志

  十天前与一挚友彻夜长谈,我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奋斗得很辛苦。我说:“其他人玩的时候,我们却不能,为了这些目标,失去了很多的快乐。今后没准儿还要熬夜,那样有损健康,值得吗?”他说:“熬夜也值得!年轻时就要敢为梦想而拼尽全力,如果年轻时没有尽全力,怕是以后会后悔吧。”

  “真的吗?”我问他,“你也看过《奋斗》吧,《奋斗》中的徐志森和陆亚迅,哪一个更幸福?”

  “陆亚迅!”他的回答铿锵有力,没有半点儿犹豫。
 “可徐志森实现了自己年轻时的梦想啊,而且是实现得相当成功。年轻时的徐志森为了自己的梦想放弃了家庭和亲情。但事业成功后他却发现,即使每天住在五星级饭店的总统套房,可以买得起一切自己想要的东西,但是他却不幸福。此时,事业的成就、名气、金钱都不能为他带来快乐,到最后却发现,年轻时被他放弃的家庭、亲情才是最宝贵的。”
 幸福,让千千万万人捉摸不定,或许就因为它总是在变,它的“化学性质”太不稳定,在你认为自己朝着它走的时候,它却悄悄地变了,而你还全然不知。
 年轻时你认为为了某个目标可以放弃很多东西,但老了之后却发现它原来一点儿都不值得,原因在于你对于“放弃的事情”以及“得到的东西”的价值评估发生了变化。用经济学的话来说,年轻时你认为自己的机会成本很低,后来才发现它很高;年轻时高估了收益的价值,后来才发现其实很低;以前是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现在却大大违背了成本效益原则。这就是问题。
 关于情感、幸福、快乐、目标这一类抽象事物的价值往往很难界定,远比商品难得多,商品价值只要知道“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或者“供给需求水平”即能确定,然而,抽象事物的价值往往更依赖主观判断,并可能随时改变。
 所以,究竟我们是不是应该为梦想而放弃很多眼前的快乐,真的是困扰青少年的一个大问题,至少,我思考了很久,都没有得到一个让我特别满意的答案。
 对于王石瑞“最大化一生的快乐”的观点,我非常认同。
  一直以来我们总被灌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以及“现在吃苦是为了将来享福”之类的观点。记得爸爸常说:小时候饿肚子,想吃好的可是没有,现在,什么都吃得起了,不过年龄和身体又不允许了——现在的年龄只适合吃清淡的了。年轻时的奋斗是为了年老之后的享受,可年老时又不能享受了,合着终其一生都没享受过。
 “理性的人会平滑他们的快乐”,这是一个高级宏观经济学的定律:当效用U取得最优时,运用拉格朗日条件极值法求得的结果即可发现,消费必然是平滑的。就像王石瑞说的:“如果一开始得到了最优的安排,那么一旦异于它,即为不平滑的。”或者可以这样理解,人每个阶段都有自己应该干的事情,一旦确定了这些事情,如果没有重大的外部条件改变,就不应该轻易对自己的人生安排作出改变,为了将来牺牲当下的快乐,或者为了追求眼前的快乐而透支将来,都是不明智的。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长远的规划,这个规划应该兼顾各个时段人的特点,以及统筹考虑各个时段的幸福,以谋求一生幸福总和的最大化。这一点非常重要。尊重客观规律,才是王道。
 然而现如今,常常见到许多小朋友为了学奥数、学英语,丧失了童年的欢乐,整天疲于奔命地学习,结果只不过是将中学的知识提前学了一些而已,对他们今后的幸福又能有多少帮助?他们不可逆地失去了一大部分幸福,显然,也无法做到一生幸福总和的最大化。
 令人遗憾的是,各种“名人名言”往往鼓吹年轻时要敢于玩命吃苦,老了才能幸福。他们搬出保尔,搬出车胤囊萤,搬出了悬梁刺股……不过我想问问各位,如果有人让你跟他们换,你换吗?他们那样的生活你觉得幸福吗?
 放弃了童年、少年、青年的幸福,去为了一个遥远的目标或者梦想不顾一切地努力。即便成功了,也可能会面临“徐志森”那样的苦恼;何况如果最后没有成功,看到隔壁家与你一同长大的、同样没有成功的、傻乎乎但是快快乐乐玩了几十年的王小二,你岂不是要去撞南墙?

栏目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