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应届毕业生职场励志网为大家整理的《职场内外的体制生活》文章,仅供参考。
体制似乎是一座“围城”,体制外的人想进体制内,总是感觉社会赐予其天然的优越感,社会地位高人一等,自己在体制外就是受其排挤。而体制内的人却想走出来,因为每天按部就班带来的成就感真是难以启齿,憋屈感却“阴魂不散”,尤其是没熬得一官半职的人,内心最忌讳被被看扁成低能,自找或被迫地受尽委屈.
体制真是围城?
我的一个HR朋友,在他刚毕业的时候,整个社会风气是体制外的工作很抢手,他赶上了潮流,在证券公司、外企工作一干就是8年,但去年开始,他对于到底要不要继续干这样的工作动摇了,恰逢有个副处级领导干部的公开选拔机会,他参加了并一路过关斩将,然后顺利成为某局副局长,从体制外进入了体制内,开始了与以前很不相同的职业生涯。他感慨说,刚毕业那会儿真是向往体制外,觉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后来才知外面的世界很无奈。
我的另外两个HR朋友,都在某省级电信运营公司工作了10多年,但是两人分别在前年和去年跟我说很想出来闯闯。原因是该电信企业不断合并重组,人事变动频繁,自己的职位被边缘化,加之市场竞争激烈,单位效益不佳,这几年的年终奖、季度奖金都打折扣。
他们的经历告诉我,体制内企业的垄断被打破以后,很多人的幸福感不再,危机却似乎不断出现,职业忧患意识也在加强。但当我受委托把这两位朋友的简历交给猎头公司,来自用人单位的反馈并不强烈,体制外的民营公司似乎对体制内出来的人兴趣不大,因为他们需要的是会折腾的人。
体制内或者体制外,两座城邦的生存,似乎都不那么容易。
我还认识的一个企业家,九十年代弃政府官员身份下海,也曾在商业领域呼风唤雨,算是人杰。无奈后来社会变化、人事更迭,他经历多家企业转换也未能东山再起,如今宝刀渐老,江湖闯荡的意愿也弱化下来,开始想重回体制内的组织。此时他也许会作如是假设:“当初要是不出来,现在我会……”
另外,我N年前曾作为研究生去某乡镇挂职锻炼几个月,做镇长助理时见过的镇委书记,去年通过网络报道获悉,这个曾经的镇委书记、后来的浙江某市的区委副书记,因受贿获刑11年。因此,早有人说,体制内也是高风险地带。但是,我也获悉身边做水泥行业的一位民营企业家朋友,几年前同样遭受牢狱之灾。
这样看来,无论体制内外,生存不仅艰难还都存在风险。
曾经,个人也觉得从体制外进入体制内不容易,此前从民营公司进入一家垄断行业的国企,经历就可以用“好不容易挤进去”来形容。现在回到体制外的一家民营企业,分到了上市公司股份,虽是持股高管,也算是体制外的一类人。但实际经验告诉我,一个人是否成功,并不取决于体制。我们历届的系友会,到场的多是有些成就的人,其中,既有体制内的政府、教育、电视台、医疗系统的人,也有外企、民企的老板们,还有教授身兼老板、大学老师挂职副县长的,真是各有各的活法和生存套路。
体制之选
回顾当年下海潮,体制内的情形是:工资不高,工作缺乏挑战,政府虽然分配住房但多半又旧又小,职业生涯是一眼就能看到退休。而外面的世界则开始变得精彩,各种炫富、诱惑让很多人心里不平衡,引发很多体制内的人去南方、特区闯荡。
到如今,房价、医疗、教育名副其实成了几座大山,怎么跑赢CPI、获得财富、安全感以及体面的社会身份?生活压力让体制内这种能避开CPI增长、工作压力较小、工作稳定的地方,再次成为普通职业人的职业首选。因为民营公司的高年薪似乎已经缺乏吸引力,持股才是较为有效的管理措施。不过,有着创新商业模式的企业,不仅能获得资本的青睐,还造就了众多亿万、千万富翁,这类企业对高级人才而言是不错的选择,也具有强大的诱惑力。
至于普通人才,毕业后的前几年可能以学习为主,平台之外的东西不会考虑太多,但是年近而立及之后,工作回报的问题愈发凸显,希望工作要么比较稳定要么能有高回报。高回报并不比稳定来的容易,这也导致很多人寄希望于进入体制内,但是体制内的工作也是有限度的,于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考公务员的热度不减,而效益并不突出但规模较大的传统企业,因工作稳定、整体收入还不错,成为一些人的选择。
对个体来讲,到底选择在体制内还是体制外生存,除了要考虑个人能力水平、适合的机遇,还要参考自己的天性禀赋。
体制内的生存好似“一朝天子一朝臣”,跟对领导很重要,领导前途似锦你也可以随之升迁,但要是领导倒下了,你也难免受牵连。作为体制内的基层群众,有幸身处一个较好的行业,你自然可以分享到较好的待遇,但是行业处境变坏时,你也可能是最先被“亏待”的一群人,而这时候你因为“温水煮青蛙”,技能和社会关系都已经不利于你另觅高枝了。
体制外的生存好比“百家争鸣”,东方不亮西方亮,和体制内水平相当的人才,重新选择的余地要大得多,虽然代价是相对动荡、残酷和艰苦,但是会使得青蛙一直保持跳跃能力和警惕性。
天生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敏于揣摩到别人的心思,自己还能伸能屈、忍耐力超强的人,体制内的生存环境并无不妥,虽然体制外也需要这样的人才。而那些天生本分、善于专研,精于专业领域但个性向往自由,对维护人际关系简单直接的人,个人建议体制外会是较好的发展空间。这样的人,相比在体制内可能只是专家,在体制外则可能“又红又专”。
不过要提醒的是,好比潮汐每天都在变化,社会潮流也会每隔几年发生更替,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期间则是有人引领潮流,有人则盲目跟风,无论如何你要坚信,社会生存的法则是不进则退,巨大的压力和焦虑与之相伴,狭路相逢勇者胜,所以无论体制内外,不能缺少良好自我调节能力和社会关系的支持。
更多有关职场励志文章,详情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