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毕业生网 > 职场励志 > 那些年,我们找过的工作

那些年,我们找过的工作

发布时间:2017-01-10    来源:职场励志

   职场故事:那些年,我们找过的工作。

 
  小M是个地地道道的北京妞儿,6月底刚拿了某名牌大学新闻系的学士文凭。还来不及拍毕业照纪念自己的青葱岁月,小M就急匆匆地奔赴上海某家证券报就职了。
 
  和身边的同学相比,小M算不上“主流”。同届50人的系里只有5个人选择直接工作,其余的或是本校保研,或是出国继续求学,十分之一的比例让小M的求职行为更显“英勇”。
 
  “研究生的确是一个求职门槛,很多企业对文科学生明确要求硕士文凭”,小M也曾因此对一些岗位望而却步。但她也不后悔当初的选择,“新闻这个专业主要靠实践积累,所以想先工作两年,凭着工作经验再找更好的工作。”
 
  但并非人人都能拥有像小M这样的豁达心态。小M的室友小L是个来自二线城市的姑娘,她承认选择保研只是因为现阶段也没有更好的选择,“大家都想留在大城市,不读研很难留下来,基本上也就家在北京、上海这两个城市的同学敢直接工作。”
 
  可是小M并不觉得自己像同学们说的那样轻松,她早在大四上半年就开始边实习边找工作,用她自己的话说,“30份简历,换来三个面试,换来一份工作”。
 
  小M在求职之初就遭遇了“当头一棒”。小M参加了北京某通讯社的统一入门考试,在所有笔试者中排名第一,却没有拿到最终的面试资格,后来才知道原来是“拼爹”不如人。“当时我觉得委屈得不行,一下不知道自己该往哪儿去了,现在想想挺傻的”,小M回忆起当时的经历仍历历在目。不过那段心酸史让小M成长不少,也慢慢开始适应社会上的种种职场法则。
 
  后来,小M去过某周刊面试,给某都市报投过简历,还被央广录取了,但最终都没有敲定。“不是我不喜欢它,就是它不喜欢我”,在小M眼中找工作就像找对象一样可遇不可求。曾经有一份编辑的工作,小M爸妈都觉得不错,小M最终还是放弃了,“受不了每天昼伏夜出上夜班,而且也没机会独立写稿,太没挑战性了”。
 
  一个多月前,小M终于定下了现在的工作——某家证券报的记者,签约两周后她从北京被派到上海总部学习。小M来上海之前完全不懂证券方面的专业知识,她笑说在北京上班时“领导看着我着急,自己更着急”。现在,小M每天上班看相关的业内报纸,接触股价和报表,回到家研究证券从业资格考试的参考书。“虽然过程有点艰难,但感觉很充实。”小M如是说。
 
  上班第一个月,小M领到4000元,请自己吃了顿大餐算是犒劳。目前小M住在员工宿舍,离办公地点只有一站路,“包吃包住,上下班还不用挤地铁”,小M对自己的工作现状颇为满意。而对2011届就业的毕业生调查显示,只有47%的人对就业现状满意。
 
  远在北京的小M父母全力支持女儿,“无所谓她在哪儿,关键还是看她自己的能力”。小M爸爸做了一辈子公务员,女儿却对“公务员热”嗤之以鼻,“我实在不明白那么多人考公务员图个什么,升官发财还是现世安稳?”
 
  工作稳定又不用考虑户口、租房等现实问题,小M的求职之路不知羡煞多少毕业生,但对于小M来说这只是个开始,“不打算一直做记者,希望通过这几年积累一些人脉,以后会考虑往公关或者大型上市公司发展”。
 
  说完,小M又想了想轻声说了句,“想那么远也没用,走一步看一步吧,做好眼前的就行。”
栏目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