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毕业生网 > 职场励志 > 资本人才对接“难在哪”?

资本人才对接“难在哪”?

发布时间:2017-01-21    来源:职场励志

   对接一:海外人才按项目类别分区排号,身后放着项目简介展板,供咨询洽谈者了解参考,这种方式值得借鉴。

  近日,浙江杭州举办了第四届国际人才交流与合作大会。23个国家或地区的447名海外留学人员和20个海外社团携487个创业创新项目参会,浙江省86家政府相关部门及512家地方企业等到场洽谈合作。大会现场,笔者与部分参会人员交流时发现,“资”(资本)与“智”(人才)洽谈对接时存在两个难点。

  对接二:海归博士刘哲(左一)与咨询项目人员共同探讨靶向癌细胞诊治的相关问题。

  人才叹:共担风险出资金 压力大

  “最主要的就是资金问题,上午来咨询的各区县开发区,在政策上一般要求创业个人有匹配资金,比如政府出500万元,科研人员也要出500万元。”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教授李福胜说,“一般来说,实验室的工作人员、专家或教授,很少有这么多钱,个人也没有能力承担这个风险。”对此,来自英国的钟初华博士也很无奈:“政策非常好,就是要求匹配资金难倒了很多人。”一些园区向钟初华伸出了橄榄枝,都被他拒绝了,“我有一支科研团队,我们需要的是落地创业,而不是我自己去加盟。”

  “资金匹配政策,很多地方都提出来了,几年前还不是这样,现在基本上都是这样。”全欧华人专业协会联合会秘书长邢斌说。2011年,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下发《关于支持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意见》提出:留学人员企业一般要由留学人员担任企业法人代表,或者留学人员自有资金(含技术入股)及海内外跟进的风险投资占企业总投资的30%以上。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市发布的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创业的公告中,皆有相关要求,部分省市要求个人投入资金不得低于政府的投资额。邢斌说:“制定这项政策,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之前一段时期,国内的政策相对宽松,门槛比较低,这样不管有没有能力,大量的人回来创业。”这产生了一个较大的问题,很多人获得了政府提供的资金后,不能很好地掌握资金的运用,项目出现资金断流后就没有发展下去。“第二个原因在于创业的失败率很高,如果没有资金门槛限制,海外人才带项目回来即可获得资助创业,可能造成很大的资金和资源浪费。”

  其实,上述人才提出的匹配资金难题,在其他省市也都存在。对于有价值保证的项目,各地政府已采取应对措施缓解人才的资金压力。杭州市留学人员管理服务中心主任管宇表示:“政府在投入资金比较大的项目上,会很慎重,要求创业的个人或团队必须投入资金,这样可信度高,这是非常合理的。”在具体的政策落实时,则坚持“一事一议”的原则,“经过专家评审的好项目,充分了解个人或团队的情况后,会具体协商资金问题。”大会现场,看上去不过三十岁出头的刘哲是一位留德的博士,对于他这位年轻海归来说,“匹配资金”更应是个门槛,而他却一脸轻松。“和地方政府洽谈时,一些园区在政策上很灵活,比如可以先申请当地的人才引进项目,获得培养资金后,再办理项目落户,这样创业的自筹资金就有了保证。”他说。

  此外,寻求民营资本或与风险投资公司(以下简称风投公司)合作,是为海归筹措创业“匹配资金”的重要途径。“可以以技术入股的方式,将高新技术作为无形资产,折合成股份融资,可供参考的比例为40%到60%。”管宇说,杭州市为此也提出很多措施帮助解决创业资金问题,如由政府牵头,联系民营资本创立的“天使基金”来投资这些初创期项目。

  对接三:分会场之一杭州市萧山区举办“资智合作对接会”,现场周剑峰(左三)与其他参会人员交流建筑节能项目。

  地方感慨:慧眼识别高科技 不容易

  经洽谈协商,60个项目现场完成签约,而更多的高科技项目与资本的对接还需要更长的时间。“有一些感兴趣的投资人或者产业对高科技领域不是特别理解。国内比较着重于短期效应明确的项目,在投资认知上与国外存在一定差距。”来自荷兰的医学博士阎影说。对此,中华专业人士协会理事周剑峰也表示,“民营资本持有者学历多不高,与技术持有人交流存在障碍。另外,他们用做传统企业的模式来做高科技项目,不愿意更多地投入到研发当中。”

  这其中,对海外人才及项目的审核和评估成为了地方投资的最大难处。周剑峰表示,投资高科技项目,民营资本可通过专业的风投公司进行投资。“比如杭州的海邦基金、海宁市的海创基金等,这些风投公司聘请专家组成委员会,从技术先进性上对人才和项目进行把关。”目前,我国风险投资行业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评估体系还不完善,针对高科技项目,如何建立专业的评估团队,加强技术把关,并同时在企业运营和金融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尚需完善。而对此,海外高层次人才也需做些努力。“不仅要懂技术,还要懂市场,项目要拿出实际的阶段性成果,并能将市场前景有效地推介给投资人。”刘哲说。

  此外,地区在自身发展和相关高科技产业的积累等方面也存在局限。“比如生物医药类项目,往往需要分析测试的公共平台,也需要依靠大学、科研人才等。”刘哲博士说,从长远的角度看,还需考虑项目研发后投入产业化生产时的上下游产业链,“上游是否有容易得到且成本较低的原料,下游是否有合适的可进行合作生产的产业,以及高科技项目在该地的发展空间、市场推广力度等。”

栏目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