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故事:养蝗虫也能发财

时间:2022-07-28 18:25:12 职场励志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职场故事:养蝗虫也能发财

        职场故事:养蝗虫也能发财;

职场故事:养蝗虫也能发财

   一边做学生,一边当老板,在于红雨眼里并不冲突。他把养殖昆虫变成了自己的事业,他准备在毕业后,全面发展自己的昆虫养殖事业。

    机缘巧合,学习蝗虫养殖

    于红雨老家在山东潍坊,2001年大学毕业后,他一直在天津上班。他在中建八局做了5年的建筑工程师。后来,由于对管理感兴趣,他辞职报考了MBA。

    2005年夏天,于红雨休假在家。“后来我在电视上看到一个报道,有个老人就在养殖蝗虫,我立马就动心了,觉得这里面大有商机。”于红雨说。“山东人向来就有进食蝗虫的习惯,如果在家里承包一些土地,能人工养殖蝗虫,销路一定会很不错。”

    说干就干,于红雨很快便风尘仆仆地赶到电视中报道的那个老人那里,虚心向养殖师傅请教学习。在养殖场住了四天,于红雨认真观察了蝗虫的养殖环境,并且记录下每一个阶段应该特别注意的问题。带着满满一本养殖经验,于红雨回到了老家。

    遭遇挫折,重新开始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直到今天,于红雨提起那些难忘的经历,仍然会有一些激动。

    回到家后,于红雨在姐夫的支持下说服了家人。之后,他们便开始征地建起了5个养殖大棚。于红雨把从外地引进来的种子像宝贝一样一颗一颗种在棚里。指望着不多久,就会蹦出很多的小蝗虫,为此,于红雨每天大部分时间都会待在大棚里,仔细地查看棚里的温度、湿度,小心翼翼地侍奉着这些即将出来的“小家伙”。

    天有不测风云。7月底的一天夜里,狂风暴雨突然袭击整个潍坊。暴雨过后,于红雨就急忙沿着泥泞的小路,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基地赶。尽管做足了思想准备,但是到了基地,还是被眼前的景象吓了一大跳:搭建的大棚有一半不见了踪影,剩下的几个也被吹得东倒西歪,不成样子。一些引进的种子早就被水淹得一塌糊涂,根本不可能再出来了。

    怎么办呢?于红雨一个人坐在地头,有了想放弃的念头。反反复复想了一上午,他最终决定重新开始。找回了被吹走的网子后,他到市场上买来最结实的竹竿,把那些东倒西歪的架子全部换掉。整整忙活了两天,终于又把5个大棚重新建了起来。

    之后,他又千里迢迢到外地,重新引进种子,这一次他更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这些来之不易的小蝗虫。在随后两周时间里,于红雨每天都蹲在棚里,测试温度、湿度,尽量为这些蝗虫宝宝创造最佳的生存条件。

    “功夫不负有心人”,到第15天的时候,第一茬的蝗虫成功出土了。好几个月的辛苦奔波终于换来了收获,于红雨用欣喜若狂来形容自己当时的心情。

    扩展市场,颇受客户青睐

    随着蝗虫一天天长大,笑容渐渐从这个年轻人脸上隐去,因为新的、更大的问题——蝗虫的销路摆在眼前了。不认识多少人,也没有多少关系的于红雨这回是真的犯难了。

    想来想去于红雨决定去当地的饭店推销自己养殖的蝗虫,但是,当他兴致勃勃地把蝗虫拿到饭店去的时候却吃了个闭门羹。饭店说虽然都知道野生的蝗虫可以吃,但是谁也不敢保证真的拿到饭店就会有人买,况且自己养殖的东西,质量上谁敢保证呢?万一有顾客吃完蝗虫有过敏之类的反映,不光是赔偿医药费,饭店的生意肯定也完了。

    虽然遭到了饭店的拒绝,于红雨并不灰心。因为他坚信这种绿色食品一定能够走上人们的餐桌。

    跑了十几家饭店后,于红雨想出一个新办法:先和一家饭店达成协议,免费供应一部分,让饭店尝试着去做去卖。饭店很犹豫地答应了。谁也没有想到,这种稀罕的食品一到餐桌就受到了顾客的青睐。这家饭店也高兴地和于红雨签订了一年的供应合同。

    很快好消息就传到了多家饭店,于红雨的蝗虫销路打开之迅速、销售之好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

    发展远景,打造“养蝗产业链”

    2006年,于红雨顺利考取了天津大学管理学院的工商管理研究生。

    一边做学生,一边当老板,在于红雨眼里并不冲突。一开学,于红雨就把养殖基地交给父母和姐夫打理,而他则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参与基地的建设规划和蝗虫的销售。

    于红雨还开发了不少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了一条完美的“养蝗产业链”:包括销售虫卵、提供养殖技术等,就连基地里暂时闲置的土地,于红雨也干脆种上了树。

    那片原则上五年后才能产生经济效益的树林,于红雨也派上了用场:在北边的那片小树林里建了一个养蝉基地,三年可以见到回报;而东、北边的两片林子,他也用网围起来,办了一个开放式的养鸡场。

    如今三年多过去了,于红雨的飞蝗腾达养殖基地已成为山东潍坊地区最大、最早的昆虫养殖基地。他们也由专养蝗虫发展到了养殖各种昆虫及昆虫深加工,年产值20多万元。

    “到今年年底,基地的年产量差不多能达到一万斤,但这还远远不够,我的目标是建150个大棚、年产量要达到20吨。现在市场上的蝗虫产量不高,根本满足不了市场需求。我要把我们的基地做成最大的蝗虫生产和养殖基地。”于红雨说,现在不仅潍坊的不少酒店、饭店来联系蝗虫,烟台、青岛、济南等地的客户也络绎不绝,市场需求旺盛。
 

其他浏览者还查阅了下面的职场励志相关文章:

职场励志小故事天鹅的诞生

职场励志:他随和,你不能随便

【职场故事:养蝗虫也能发财】相关文章:

你的木桶能存多少水的职场故事07-30

弯路也能走远的名人励志故事(通用19篇)08-15

名人励志故事-塞缪尔·杰克逊配角也能耀眼09-03

职场的故事02-28

“差生”也能拿出漂亮的底牌05-29

内容繁杂也能夺“眼球”05-12

职场里也需要将心比心06-24

经典的职场励志故事11-08

职场励志故事06-10

职场小故事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