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主体功能区制度和生态补偿机制

时间:2020-07-20 13:54:43 制度 我要投稿

完善主体功能区制度和生态补偿机制

  引导语:完善主体功能区制度和生态补偿机制是什么?下面是yjbys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关于完善主体功能区制度和生态补偿机制内容,欢迎阅读!

完善主体功能区制度和生态补偿机制

  完善主体功能区制度和生态补偿机制建立一

  为扎实做好完善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制度的智力储备,在已召开专家座谈会的基础上,2016年12月29日上午,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北京、内蒙古、吉林、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贵州等9省(区、市)发展改革委召开座谈会,胡祖才副主任出席会议并讲话,规划司徐林司长主持会议。

  徐林司长首先介绍了会议背景和主要目的,并对大家一年来的辛苦付出表示感谢。各地发展改革委分管负责同志结合实践探索经验和存在问题,围绕主体功能区战略取向、完善配套政策体系、调整修编主体功能区规划、推动空间规划落地、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加快主体功能区立法等方面发表了意见建议。

  胡祖才副主任在总结时指出,地方同志的意见建议很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规划司要认真梳理并积极消化吸纳。下一步,要结合相关方面意见建议深化研究几个关键问题:

  一是研究明确主体功能区战略定位和目标设定;

  二是调整完善主体功能区规划以适应新时期要求;

  三是完善强化主体功能区落地的政策体系;

  四是研究建立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协调机制;

  五是加快推动主体功能区立法。

  胡祖才副主任强调,明年要把主体功能区建设作为规划系统重大任务来抓,着力开展以下工作:

  一是成立省级空间规划试点工作部际协调机制,统筹推进省级空间规划试点,研究制定市县空间规划编制办法;

  二是组织开展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探索构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长效机制;

  三是加快建立健全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督促新增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单位编制实施负面清单;

  四是制定出台符合海洋主体功能区建设需要的配套政策,推动海洋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

  完善主体功能区制度和生态补偿机制建立二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今年全国两会上,如何将生态文明建设引向深入,在满足人民群众迫切愿望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热议话题。代表、委员纷纷就完善体制机制、加强生态建设等话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创建渝东南国家公园 推动生态保护走向深入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完善主体功能区制度和生态补偿机制,建立资源环境监测预警机制,开展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试点,出台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全国人大代表、武隆区区委书记何平表示,这些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举措,将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制度保障,非常令人振奋。

  何平说:

  渝东南地区是重庆的生态保护发展区。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渝东南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明显成效。以武隆为例,森林覆盖率达到61%,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95%以上。而且,依托良好的生态,武隆构建起绿色、低碳的生态产业体系,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

  “但在生态环境的保护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资源环境监测预警机制不够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力度不大、范围较小,森林等自然资源价值被严重低估等,不仅影响了地方生态保护的积极性,也阻碍了生态产业的发展。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改革特别重视,迫切期待这些改革事项尽快在基层落地生根。”

  何平建议,在出台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后,尽快考虑创建渝东南国家公园,从国家和市级层面,对渝东南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指导,进一步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理顺生态文明建设体制;制定特色生态产业激励办法,建立生态产业发展基金,对重大生态产业统筹布局,在用地指标、项目资金、财税金融等方面给予倾斜和支持;建立跨区域、跨流域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享受了生态产品的发达地区应对生态保护地区进行补偿,推动渝东南地区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更上一层楼。

  农村环保设施不仅要建好还要管好用好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生态环保问题的全国人大代表,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谢德体十分关心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可持续问题。他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抓好重点流域区域水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方向十分明确,建议在治理和整治过程中,不仅要建好相关的环保设施,还要加大投入、完善体制机制,确保这些设施能管好用好,真正发挥作用。

  谢德体说:

  近年来,重庆加大了农村地区环境综合治理的步伐,在农村地区建设了不少中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站等,为改善农村地区生态奠定了基础。

  “但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有些设施并未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谢德体说,以小型污水处理设施为例,一些地方尤其是偏远贫困地区,存在运行污水处理设施专业性不足、管护成本分摊不均、新技术推广不力、环保监管不够等诸多问题,导致设施运行和管理出现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环境治理和整治效果。

  “因此,建立可持续治理机制是现今最为紧迫的事情。”谢德体建议,一方面要加大市级财政的扶持力度,按照设施运行效果进行补助,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建立乡镇环保处理费征收机制(包括污水、垃圾等),多渠道解决管理和运行费用的来源问题。同时,要增强农民和村集体的参与度,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采用专业化公司运营管理、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逐步实现“服务专业化、运作市场化、管理物业化”。此外,还要探索适合农村的环境治理模式,重点推广环境友好型、管护“傻瓜型”的处理技术,促进农村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的可持续。

  加快实施长江上游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

  建设好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是重庆的一项重要任务。全国政协委员、市政协副主席李钺锋表示,重庆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生态区位敏感,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启动长江经济带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为重庆今后加快推进长江生态保护与修复指明了方向。他建议,加快实施长江上游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尽快推动项目落地,为重庆的“绿色发展”奠定基础。

  李钺锋说:

  近年来,重庆不断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建设成效初显,但仍然面临诸多难题,比如,由于缺乏国家统一规划,生态屏障在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建设范围、建设标准等方面缺乏依据;加之国家没有单独实施针对长江生态保护与修复的全预算投入生态治理工程,使重庆在长江生态保护与修复上,资金也较为缺乏;屏障建设过程中,人地矛盾也较为突出。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李钺锋建议,国家要从长江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的规划控制入手,尽快推动长江经济带重大生态修复工程的落地,明确各地长江生态保护与修复的具体目标,在重庆加快实施长江上游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努力构建起以山脉和流域为骨架,以交通绿道和城市群森林空间为补充的生态格局。

  此外,还应建立库区生态补偿专项基金,对生态公益林的林权所有者进行生态补偿,并广泛吸收社会资本参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投入到生态保护与发展中来。在工程实施中,要精心选择造林树种,凡是能种经济林的地方尽可能种植经济林,让老百姓增绿增收。


完善主体功能区制度和生态补偿机制相关文章:

1.坚持和完善民主生活会制度

2.国务院:决定根据督查情况完善激励和问责机制

3.完善耕地保护制度

4.完善用人制度需绩效问责

5.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完善

6.决策机制制度

7.完善熔断机制更要强化监管

8.发改委称要完善油价形成机制

9.养老金待遇调整机制将逐步建立完善

10.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完善主体功能区制度和生态补偿机制】相关文章: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司法适用与机制完善09-28

借鉴国际经验 建立和完善我国生态税收体系10-16

企业如何完善内部沟通机制08-27

如何完善招标投标体制机制10-15

集团企业如何完善内部沟通机制09-24

草地的生态经济功能探析09-23

耕地补偿制度11-15

新经济时期体育的生态和社会功能论文08-16

生态补偿资金的审计重点08-22

生态补偿资金的审计方法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