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护理制度

时间:2025-02-25 16:59:53 银凤 制度 我要投稿

2025分级护理制度(精选10篇)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制度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制度具有使我们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惩恶扬善、维护公平的作用。拟起制度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分级护理制度,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5分级护理制度(精选10篇)

  分级护理制度 1

  一、目的

  为了更好地执行护理级别,提高患者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安全,特制定分级护理制度。

  二、定义

  主管医师根据住院患者病情决定护理等级并下达护理级别医嘱流程标准,分别为特别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四种。

  三、职责

  1.医务部主任和副主任负责制定和修订分级护理制度。

  2.医疗科室医务人员负责执行分级护理制度。

  3.医疗科室主任和护士长负责监督和检查分级护理制度的执行。

  4.医务部主任和副主任负责监督和检查全院分级护理制度执行。

  5.院长负责监督检查医务部主任和副主任分级护理制度的执行。

  四.程序

  1.依据病情下达护理级别

  (1)特别护理患者

  对于病情危重、随时需要抢救和监护的患者;病情复杂的大手术或新开展的大手术,如脏器移植等;各种严重外伤、大面积烧伤等,主管医师要下达特别护理医嘱。

  (2)一级护理患者

  对于重病、病危、各种大手术后及需要绝对卧床休息、生活不能自理者;各种内出血或外伤、高烧、昏迷、肝肾功能衰竭、休克及极度衰弱者;瘫痪、惊厥、子痫、早产婴、癌症治疗期等,主管医师要下达一级护理医嘱。

  (3)二级护理患者

  对于病重期急性症状消失,特殊复杂手术及大手术后病情稳定,行骨牵引、卧石膏床仍需卧床休息,生活不能自理者;年老体弱或慢性病不宜过多活动者;一般手术后不宜过多活动者等,主管医师要下达二级护理医嘱。

  (4)三级护理患者

  对于轻症、一般慢性病、手术前检查准备阶段、正常产妇;各种疾病术后恢复期或即将出院的`患者;生活可以自理,能离床活动者等,主管医师要下达三级护理医嘱。

  2.加放护理等级标识

  (1)护理人员按省卫生厅《医疗护理文书规范》要求,根据护理级别医嘱,在患者床头牌内和患者一览表加放护理等级的标识。

  (2)护理等级标识为特别护理为紫三角、一级护理为红三角、二级护理蓝三角和三级护理无标志。

  (3)护理级别标识放置或更改,日班由办公室班护士负责,夜班由值班护士负责。

  3.执行护理级别

  (1)特别护理内容

  设专人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备足急救药品、器材,随时准备抢救;制定护理计划,设危重患者记录单。根据病情随时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并记录出入量;认真、细致做好各项基础护理,严防并发症,确保患者安全。

  (2)一级护理内容

  绝对卧床休息,解决生活的各种需要;注意情绪变化,做好思想工作,给予周密细致地护理;严密观察病情,每15—30分钟巡视一次,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根据病情制定护理计划,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及效果,做好各项护理工作;加强基础护理,定时做好口腔、皮肤的护理,防止发生合并症;加强营养,鼓励患者进食,保持室内清洁整齐,空气新鲜,防止交叉感染。

  (3)二级护理内容

  卧床休息,根据患者情况,可在床上做轻微活动;注意观察病情变化,进行特殊治疗和用药后的反应及效果,每1—2小时巡视一次;做好基础护理,协助翻身,加强口腔、皮肤护理,防止发生合并症;给予生活上必要的照顾,如洗脸、擦身、送饭、递送便器等。

  (4)三级护理内容

  督促遵守院规,保证休息,注意患者饮食,每日巡视两次;对产妇进行妇幼卫生保健咨询指导;进行卫生科普宣传;掌握患者病情变化和心理状况。

  4.更改护理级别

  主管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变化,下达医嘱更改护理级别时,护士要及时更改护理级别标识和执行护理级别

  五、考核

  1.考核方法

  (1)查阅病历,护理级别是否与病情相符。

  (2)查阅护理记录是否符合护理级别要求。

  (3)实地考察患者,护士是否按护理级别执行。

  (4)患者投诉。

  2.考核周期

  (1)临床科室主任、护士长每月对本科室考核一次,并填报一级质控月报表,并进行反馈,上报医务部。

  (2)医务部主任、副主任每月对全院考核一次,并填报二级质控月报表,并进行反馈,上报院长。

  (3)院长每月对医务部主任、副主任考核一次,并填报三级质控月报表,并进行反馈。

  六、罚则

  1.对于未按病情下达或及时更改护理级别者,每次罚款20元。

  2.对于未执行护理级别的护士,每次罚款20元。

  3.对于护理级别记录不符合护理级别,每次罚款20元。

  4.对于未完成分级护理制度一级、二级质控者,每次罚款20--100元。

  5.对于未执行分级护理制度,导致医疗医疗不良事件者,按《惠好医院医疗不良事件接待、处理和赔偿制度》处理。

  6.对于弄虚作假者,每次罚款100元,三次以上者,做开除处理。

  七、附则

  1.本制度为医院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的核心制度.

  2.本制度自XXXX年1月15日下发之日生效。

  3.本制度最终解释权归医院医务部拥有。

  4.附件

  (1)临床科室一级、二级质控方案。

  (2)临床科室一级、二级质控报表。

  分级护理制度 2

  住院病人的病情千差万别,生活自理的潜力也有不同。为了对不同病人给予不同的护理和照顾,在长期护理实践中,逐渐构成了把病人分为等级,按等级进行护理的做法,国家卫生部已将其定为制度,即“分级护理制度”。这就是说,等级护理就是按照国家卫生部统一制定的分级护理标准和要求,对不同病情的病人,实施相应的护理和照顾的制度。

  等级护理共分为4级,即个性护理(个性专护)、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普通护理)。病人入院后,由医生根据病情决定护理等级,下达医嘱,并分别在住院病人一览表和病人床头卡上设不同标记,提示护士根据医嘱和标记具体落实,护士长进行督促检查。下面分别讲一讲不同护理级别的不同要求。

  1、个性护理(特护)用大红色标记,凡病情危重或重大手术后的病人,随时可能发生意外,需要严密观察和加强照顾。特护的都是重危病人,但重危病人不必须都要特护。特护派专门护士昼夜守护,有时需把病人搬入抢救室或监护室。按照特护计划,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密切观察病情,记录饮食和排出物的量,进行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翻身按摩等。特护的.收费比较高,上级有收费标准,自费病人应思考自己的负担潜力。

  2、一级护理用粉红色标记,表示重点护理,但不派专人守护。对绝大多数重危病人来说,这就算是高等级的护理。按规定,对一级护理的病人,护士每隔15~30分钟巡视1次,既了解病情和治疗状况,又帮忙饮食起居。根据病情需要帮忙病人更换体位、擦澡、洗头、剪指(趾)甲等。

  3、二级护理用蓝色标记,表示病情无危险性,适于病情稳定的重症恢复期病人,或年老体弱、生活不能完全自理、不宜多活动的病人。对二级护理病人,规定每1~2小时巡视1次。在这之间,如病情有变化或有特殊需要,病人可用呼唤电铃呼叫医生护士。

  4、三级护理是普通护理,不作标记。对这个护理级别的轻病人,护士每3~4小时巡视1次。

  分级护理制度 3

  1、特级护理:

  (1)医嘱开特级护理,应具备以下情况之一:①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

  ②重症监护患者;

  ③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

  ④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⑤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

  ⑥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⑦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2)特级护理患者的护理措施包括以下要点:

  ①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

  ②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③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

  ④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⑤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

  ⑥实施床旁交接班。

  2、一级护理

  (1)医嘱开一级护理,应具备以下情况之一:

  ①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

  ②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

  ③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④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2)一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包括以下要点:

  ①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②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③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④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⑤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3、二级护理:

  (1)医嘱开二级护理,应具备以下情况之一:

  ①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

  ②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2)二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包括以下要点:

  ①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②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③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④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

  ⑤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4、三级护理:

  (1)医嘱开三级护理,应具备以下情况之一:

  ①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者;

  ②生活完全自理且处于康复期的患者。

  (2)三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包括以下要点:①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②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③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④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分级护理制度 4

  分级护理是住院患者基础护理的重要资料,直接反映出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护理等级分为个性护理、Ⅰ、Ⅱ、Ⅲ级护理,并分别设有统一的标记。

  一、护理等级的确定

  住院患者的护理等级应与其实际病情对护理工作的需要相贴合,由床位医生根据病情下达医嘱。在患者住院期间,应随着病情的变化,及时更改护理等级。

  二、护理等级的公示

  (一)公示资料:按照上海市分级护理标准资料公示,即:个性护理、Ⅰ级护理、Ⅱ级护理、Ⅲ级护理的指征和护理要求。

  (二)公示方法:由宣传科按标准资料制成版面,统一公示。职责护士根据医嘱落实分管患者护理等级的告知,并在床头牌和患者一览表上做好标记,个性护理为红色;Ⅰ级为红色;Ⅱ级为蓝色;Ⅲ级护理为黄色。护士按分级护理标准具体落实护理巡视和临床护理工作;护理病历书写要求做好相关病情、护理措施和效果的记录。

  三、分级护理的质量评估

  (一)护士长、负责组长按照分级护理标准动态监控不同护理等级患者的临床护理与基础护理,督导护理措施的落实。

  (二)护理部质控组每月抽查住院患者分级护理的落实和对护理等级的知晓状况

  重点监控个性护理、Ⅰ级护理患者的临床护理、基础护理和护理记录质量。

  检查结果与质量考评挂钩。

  (三)护理部将住院患者对护理等级的知晓状况作为护理工作满意度的'一项资料纳入考评。

  四、分级护理的指征和要求:

  个性护理

  (一)指征:病情重笃,复杂多变,随时可发生危及生命的状况,患者极度虚弱,生活无法自理。

  (二)护理要求

  1、设立护理组,安排熟悉业务的护士3-4名,每日早、中、夜三班,24小时专人看护,并班班交接。

  2、安置患者于重症抢救室,监护室或单人病房,室温调节在18-20℃。

  3、做好记录。

  4、准备抢救仪器、器械和抢救药物,呈备用状态,一旦发生变化,立即投入抢救,并做好抢救后物品的处理工作。

  5、及时正确执行医嘱,认真落实各项治疗措施。

  6、按常规落实各项护理措施,保证各种导管通畅,持续导管口的清洁并定时消毒,详细记录引流量及色泽等状况。

  7、按时认真填写重危护理记录单,要求能反映病情的动态变化,所采取的相应护理措施及效果评价。

  8、了解影响患者心理的各种因素,给予必要的心理护理和疏导,并进行卫生健康指导。

  9、做好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

  (1)每日更换床单及衣裤,持续床单位整洁,一旦污染,及时更换。

  (2)在病情许可下,每日床上沐浴或擦身1次,包括洗脚及会阴护理。

  (3)口腔护理每日2-3次,洗脸和头发护理每日2次。

  (4)每2小时翻身1次(或遵医嘱),褥疮护理每日3次。

  Ⅰ级护理

  (一)指征

  1、病情危重,需绝对卧床者。

  2、特大手术后7天内,各种中、大手术后1-3天内。

  3、昏迷、休克、肾衰、惊厥、子痫等。

  4、生活不能自理者。

  (二)护理要求

  1、严密观察病情,每30-60分钟巡视一次。

  2、正确落实各项治疗护理措施,详细填写护理病程录。

  3、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发生。

  (1)术后3天内床上沐浴或擦身每日1次,以后每周1次;头发护理早、晚各1次,每日会阴清洁和洗脚各1次。

  (2)禁食、昏迷患者口腔护理每日2次,其他患者协助刷牙。

  (3)督促患者经常翻身,术后和昏迷患者协助翻身每2小时1次;褥疮护理每班1次,并做好记录。

  4、生活上给予周密照顾,按时喂饭、服药,并送茶水、便器到床边,协助完成各种需要。

  5、认真做好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

  Ⅱ级护理

  (一)指征

  1、病重期急性症状消失,大手术后病情稳定,但生活尚不能自理者。

  2、年老体弱或慢性病患者,不宜过多活动者。

  3、普通手术后或轻型子痫等。

  (二)护理要求

  1、注意观察病情,观察特殊治疗或特殊用药后的反应及效果,每1-2小时巡视1次。

  2、根据病情可在床上或床边进行轻度活动。

  3、协助患者做好晨、晚间护理,如洗脚、刷牙、洗脸等,并鼓励患者多翻身;生活不能自理者,要协助喂饭及大小便护理。

  4、针对不同疾病,做好健康教育。

  Ⅲ级护理

  (一)指征

  1、一般慢性病、轻症、术前检查准备阶段的患者及正常孕妇等。

  2、各种疾病或术后恢复期患者。

  3、能下床活动,生活自理者。

  (二)护理要求

  1、每日巡视2次,掌握患者病情及思想状况,注意患者的饮食及休息,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

  2、督促遵守院规,做好健康教育。

  分级护理制度 5

  分级护理是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护理级别由医生以医嘱的形式下达。分为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

  1、特级护理

  ⑴ 适用对象:病情危重,随时需要抢救者以及监护室患者;各种复杂及新大型手术患者;各种严重损伤患者。

  ⑵护理要求:

  ①设立专人24小时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和生命体征变化;

  ②制订护理计划,严格执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落实护理措施,正确执行医嘱,及时准确填写特别护理记录单。

  ③备齐急救药品和器材,以便随时急用。

  (④认真细致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工作,严防并发症,确保患者安全。

  ⑤了解影响患者心理变化的各种因素,给予必要的心理护理和疏导,适时进行健康教育

  2、一级护理

  ⑴ 适用对象:病情危重绝对卧床休息的患者,如重大手术后、休克、瘫痪、昏迷、惊厥、高热、出血、肝肾功能衰竭和早产儿等。

  ⑵ 护理要求:

  ①每15—30分钟巡视患者一次,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生命体征。

  ②制定护理计划,严格执行各项诊疗及护理措施,及时填写护理记录单。

  ③按需准备抢救药品和器材。

  ④认真细致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工作,严防并发症。

  3、二级护理

  ⑴ 适用对象:病情较重,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患者,如大手术后病情稳定者,以及年老体弱、幼儿、慢性病不宜多活动者等。

  ⑵ 护理要求:

  ①每1—2小时巡视患者一次,注意观察病情。

  ②生活上给予必要的协助,了解患者病情动态及心理状态,满足其身心两方面的.需要。

  ③生活上给予必要的协助。

  ④按时记录护理记录单,病情变化时及时记录。

  4、三级护理、

  ⑴ 适用对象:病情较轻,生活基本能自理的患者,如一般慢性病、疾病恢复期及手术前准备阶段。

  ⑵ 护理要求:

  ①每日巡视患者两次,观察病情。

  ②按护理常规护理。

  ③督促患者遵守院规,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心理动态需求。

  ④做好健康教育。

  分级护理制度 6

  根据病情、医嘱执行护理级别。

  一、特级护理

  指病情危重需要随时抢救和重点观察的病人。

  护理要求:派专人昼夜守护,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制定护理措施,做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预防并发症;备齐急救器材、药品,随时准备急救;及时、准确、客观、完整书写危重病人护理记录。

  二、一级护理

  重症及手术后需要严格卧床休息的病人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病人;生活部分自理,但病情随时发生变化的.病人。

  护理要求: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制定护理措施,做好身心护理,预防并发症;备齐急救器材、药品,随时准备急救;根据病情做好护理记录。

  三、二级护理

  病情较重,生活部分自理的病人。

  护理要求:注意观察病情变化;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指导病人提高其自护能力,促进身心康复;做好相应护理记录。

  四、三级护理

  各疾病的康复期、生活能自理的病人等。

  护理要求:注意观察病情,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自我护理,并做好健康指导;做好一般护理记录。

  分级护理制度 7

  1总则

  护理分级是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或)自理能力进行评定而确定的护理级别。

  依据患者病情和护士对自理能力的评定,由医生以医嘱的形式下达护理级别,级别分为特级护理及一、二、三级护理。并根据护理级别医嘱,及时做好相应标记和指定责任护士,给予落实不同级别和不同专科护理。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自理能力的变化动态调整患者护理分级。

  2分级

  2.1特级护理

  a病情依据

  1)维持生命,实施抢救性治疗的重症监护患者;

  2)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监护、抢救的患者;

  3)各种复杂或大手术后、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b护理要求

  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准确测量并记录出入量。

  2)根据医嘱正确执行各项治疗及用药,配合医生实施各项急救措施。

  3)做好专科护理,如气道护理、管路护理、压疮护理及各种并发症的预防。

  4)关注患者安全,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5)根据患者病情,完成基础护理(六洁到位:口腔、头发、手足、皮肤、会阴、床单位);协助非禁食患者进食、水或注入鼻饲饮食;协助卧床患者翻身及叩背促进有效咳嗽、床上移动等,保持患者功能体位及卧位舒适。

  6)了解患者心理需求,有针对性开展心理指导及健康指导。

  7)严格执行危重患者床旁交接班。

  8)履行告知义务,尊重患者知情权。

  9)定时通风,保持病室空气清新及环境整洁。

  2.2一级护理

  a病情依据

  1)病情趋于稳定的重症患者;

  2)病情不稳定或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3)各种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

  4)自理能力重度依赖的患者。

  b护理要求

  1)每小时巡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定时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执行各项治疗及用药。

  4) 提供专科护理,如气道护理、管路护理、压疮护理及各种并发症的.预防。

  5)关注患者安全,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6)根据患者病情及生活自理能力,实施基础护理(六洁到位:口腔、头发、手足、皮肤、会阴、床单位);协助患者进餐、协助卧床患者翻身及叩背促进有效咳嗽、床上移动等。

  7) 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和功能锻炼。

  8)定时通风,保持病室空气清新及环境整洁。

  2.3二级护理

  a病情依据

  1)病情趋于稳定或未明确诊断前,仍需观察,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

  2)病情稳定,仍需卧床,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

  3)病情稳定或处于康复期,且自理能力中度依赖的患者。

  b护理要求

  1)每2小时巡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需要,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执行各项治疗及用药。

  4)根据患者病情需要,提供专科护理。

  5)指导患者采取措施预防跌倒、摔伤。

  6)协助生活部分自理患者做好基础护理,(六洁到位:口腔、头发、手足、皮肤、会阴、床单位);协助患者进餐、协助卧床患者翻身及叩背促进有效咳嗽、床上移动等。

  7) 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及功能指导。

  8)定时通风,保持病室空气清新及环境整洁。

  2.4三级护理

  a病情依据

  病情稳定或处于康复期,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或无需依赖的患者。

  b护理要求

  1)每3小时巡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一次,每周测血压和体重。

  3)根据医嘱正确执行治疗及用药,观察患者反应。

  4)向患者进行安全教育,指导患者采取措施,预防跌倒、摔伤。

  5) 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及生活指导。

  6)进行卫生科学及宣教工作,提高病人自我保健水平。

  7)每日整理床单、扫床两次,定时通风,保持病室空气清新及环境整洁。

  分级护理制度 8

  一、特级护理

  1、适应对象病情危重,需随时监护、抢救的病人,如严重创伤、各种复杂疑难的大手术后,器官移植、大面积灼伤和多器官功能衰减病人等。

  2、护理内容

  ①设立专人

  住院病人由医师根据病情决定护理等级并下达医嘱,分为一、二、三级护理和特级护理四种,护理人员要在病人床头牌内加放护理等级标记。

  一、特级护理

  1、适应对象

  病情危重,需随时监护、抢救的病人,如严重创伤、各种复杂疑难的大手术后,器官移植、大面积灼伤和多器官功能衰减病人等。

  2、护理内容

  ①设立专人24小时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

  ②备齐急救药品和器材,以便随时急用。

  ③制定护理,严格执行各项诊疗及护理措施,及时准确填写特别护理录单。保证各输液、引流管通畅。

  ④认真细致做好各项基础护理,按规定做好皮肤、口腔及会阴护理,严防并发症,确保病人安全。

  二、一级护理

  1、适应对象

  病情危重需绝对卧床休息、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如各种大手术后、休克、瘫痪、昏迷、发热、出血、肝肾功能衰竭和早产婴儿等。

  2、护理内容

  ①绝对卧床休息,解决生活的各种需要。

  ②注意情绪上的变化,做好思想工作,给予细致周密地护理。

  ③严密观察病情,每15~30分钟巡视病人一次,每四小时记录一次病情及生命体征。根据病情制度护理计划,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及效果,做好各项护理记录。

  ④认真细致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定时做好口腔、皮肤的护理,督促病人经常翻身,严防并发症,满足病人身心两方面的需要。

  ⑤加强营养,鼓励患者进食,保持室内空气清洁,防止交叉感染。

  三、二级护理

  1、适应对象

  病情较重但急性症状消失,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如大手术后病情稳定者;行骨牵引或卧硬板床的病人,以及年老体弱、幼儿、慢性病不宜多活动者;一般手术后或轻型先兆子痫等。

  2、护理内容

  ①卧床休息,根据病人情况,可在床上做轻度活动。

  ②每l一2小时巡视病人一次,观察病情变化,进行特殊治疗和用药后的反应及效果。

  ③做好基础护理,协助翻身,加强口腔、皮肤护理,防止发生合并症。

  ④生活上给予必要的协助,如洗脸、擦身、送饭、递送便器等。及时了解病人病情动态及心态。

  四、三级护理

  1、适应对象

  轻症病人,可以下床活动,生活基本能自理,如疾病恢复期、一般慢性病、手术前准备阶段及正常产妇和即将出院的病人等。

  2、护理内容

  ①每日两次巡视病人,观察病情,记录体温、呼吸、脉搏。

  ②督促病人遵守院规,保证休息,注意饮食。

  ③给予相应的卫生保健指导,进行卫生科学普及宣教工作,提高病人的自我保健能力。

  分级护理制度 9

  (一)特级护理:

  1.适应对象: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重症监护患者,重症糖尿病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昏迷,严重低钾血症,垂体危象的患者。

  2.护理要求:

  (1)专人护理,将患者安置到抢救室。

  (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和生命体征,做好交接班及危重患者护理记录。

  (3)准备抢救仪器和抢救药物.

  (4)及时执行医嘱,落实各项治疗措施。

  (5)满足患者基本生活需要,使患者清洁舒适。

  1.每日落实晨晚间护理,保持床单位,衣裤清洁,干燥,及时清洁面部,口腔,头发,皮肤,会阴,足部等,使病人舒适,酌情修剪指甲。

  2.协助患者翻身,床上移动,落实压仓预防及护理。

  3.做好失禁护理,协助患者床上使用便器,留置尿管患者每日尿道口消毒2次。

  4.协助患者进食,饮水(进食者除外)。

  (二)一级护理

  1.适应对象:病情趋向稳定的钟正南患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低钾血症,甲减粘液性水肿,甲亢危象前期。

  2.护理要求:

  (1)每小时巡视病人一次,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根据病情测量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3)根据医嘱实施治疗给药措施,指导专科用药,观察用药的滴速及药物反应,病人的主诉

  (4)加强基础护理,临证施护及专科护理。

  1.保持病室安静,温度适宜

  2.保持床单位清洁

  3.做好口腔护理,会阴护理,皮肤护理及足部护理

  4.保证病人安全,加用床挡

  5.根据病情准确记录出入量

  6.加强与病人的思想交流,减轻心理负担

  (5)提供疾病的健康指导:

  1.休息与卧位应根据不同疾病进行具体护理,轻者休息或卧床休息,危重或做特殊检查者绝对卧床休息。

  2.根据不同疾病给予各种治疗饮食并嘱病人遵守膳食原则

  3.要求向病人作必要的解释取得合作,以保证试验过程和标本采集准确无误。

  4.危象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设专人护理,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声光等不良刺激

  5.根据病种及病情向病人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

  (三)二级护理

  1.适应对象:病情稳定,仍需要卧床的患者,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如,单纯糖尿病血糖下降不稳定,甲亢低钾周期性麻痹患者。通风急性期。

  2.护理要求:

  (1)每2小时巡视患者一次,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病情测量生命体征,观察自觉症状,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师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指导专科用药,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4)加强基础和专科护理

  1.保持床单位整洁,做好各项宜教

  2.做好会阴护理,足部护理,皮肤护理

  3.根据病情给予适当的'运动指导

  (5)对患者提供与疾病相关的健康指导

  1.根据病种及病情向病人及家属进行饮食指导

  2.根据病种及病情为患者制定简单的运动计划

  3.为患者提供相关的保健知识

  (三)三级护理

  1.适应对象:生活完全自理并且病情稳定的患者,生活完全自理并且处于康复期的患者。如,糖尿病控制稳定的患者,亚甲炎,甲亢,糖耐量异常,血脂异常.

  2.护理要求:

  (1)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及给药措施

  (4)指导患者采取措施预防跌倒

  (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及功能锻炼

  (6)定时通风,保持病室空气清新及环境清洁

  分级护理制度 10

  分级护理是医师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以医嘱形式下达的护理等级。分为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

  一、特级护理

  (一)病情危重,随时会出现病情变化而需进行抢救的病人。

  (二)各种重大手术、复合伤、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等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病人。

  (三)特殊危重病人,家属或单位要求特护者。

  (四)严重工伤事故者。

  二、一级护理

  (一)凡具有严重心、肾、肝、呼吸功能衰竭的危重病人。

  (二)手术后或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休息,生活不能自理者。

  (三)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失血、脑血管疾患、高热、昏迷、惊厥、休克等病人。

  (四)瘫痪、晚期癌症、惊厥、子痫、早产儿、牵引及卧石膏床等病人。

  三、二级护理

  (一)病重期急性症状消失、大手术后病情稳定但仍需卧床休息的`病人。

  (二)年老体弱或慢性病,不宜过多活动的病人。

  (三)普通手术后、轻型先兆子痫、外阴破裂缝合的病人。

  四、三级护理

  (一)轻症、一般慢性病、术前检查准备阶段、正常待产妇。

  (二)各种疾病恢复期,可以下床活动,生活可以自理的病人。

《2025分级护理制度(精选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分级护理制度】相关文章:

分级护理制度03-13

分级的护理制度10-03

儿科护理分级的护理制度范本06-02

分级护理制度(精选11篇)07-28

分级护理的分级方法09-06

医院的分级护理制度(精选10篇)07-02

医院分级护理制度(精选10篇)07-28

护士资格考点:分级护理制度09-16

最新分级护理制度(通用10篇)02-20

护理分级方法介绍07-22

在线咨询

2025分级护理制度(精选10篇)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制度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制度具有使我们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惩恶扬善、维护公平的作用。拟起制度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分级护理制度,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5分级护理制度(精选10篇)

  分级护理制度 1

  一、目的

  为了更好地执行护理级别,提高患者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安全,特制定分级护理制度。

  二、定义

  主管医师根据住院患者病情决定护理等级并下达护理级别医嘱流程标准,分别为特别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四种。

  三、职责

  1.医务部主任和副主任负责制定和修订分级护理制度。

  2.医疗科室医务人员负责执行分级护理制度。

  3.医疗科室主任和护士长负责监督和检查分级护理制度的执行。

  4.医务部主任和副主任负责监督和检查全院分级护理制度执行。

  5.院长负责监督检查医务部主任和副主任分级护理制度的执行。

  四.程序

  1.依据病情下达护理级别

  (1)特别护理患者

  对于病情危重、随时需要抢救和监护的患者;病情复杂的大手术或新开展的大手术,如脏器移植等;各种严重外伤、大面积烧伤等,主管医师要下达特别护理医嘱。

  (2)一级护理患者

  对于重病、病危、各种大手术后及需要绝对卧床休息、生活不能自理者;各种内出血或外伤、高烧、昏迷、肝肾功能衰竭、休克及极度衰弱者;瘫痪、惊厥、子痫、早产婴、癌症治疗期等,主管医师要下达一级护理医嘱。

  (3)二级护理患者

  对于病重期急性症状消失,特殊复杂手术及大手术后病情稳定,行骨牵引、卧石膏床仍需卧床休息,生活不能自理者;年老体弱或慢性病不宜过多活动者;一般手术后不宜过多活动者等,主管医师要下达二级护理医嘱。

  (4)三级护理患者

  对于轻症、一般慢性病、手术前检查准备阶段、正常产妇;各种疾病术后恢复期或即将出院的`患者;生活可以自理,能离床活动者等,主管医师要下达三级护理医嘱。

  2.加放护理等级标识

  (1)护理人员按省卫生厅《医疗护理文书规范》要求,根据护理级别医嘱,在患者床头牌内和患者一览表加放护理等级的标识。

  (2)护理等级标识为特别护理为紫三角、一级护理为红三角、二级护理蓝三角和三级护理无标志。

  (3)护理级别标识放置或更改,日班由办公室班护士负责,夜班由值班护士负责。

  3.执行护理级别

  (1)特别护理内容

  设专人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备足急救药品、器材,随时准备抢救;制定护理计划,设危重患者记录单。根据病情随时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并记录出入量;认真、细致做好各项基础护理,严防并发症,确保患者安全。

  (2)一级护理内容

  绝对卧床休息,解决生活的各种需要;注意情绪变化,做好思想工作,给予周密细致地护理;严密观察病情,每15—30分钟巡视一次,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根据病情制定护理计划,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及效果,做好各项护理工作;加强基础护理,定时做好口腔、皮肤的护理,防止发生合并症;加强营养,鼓励患者进食,保持室内清洁整齐,空气新鲜,防止交叉感染。

  (3)二级护理内容

  卧床休息,根据患者情况,可在床上做轻微活动;注意观察病情变化,进行特殊治疗和用药后的反应及效果,每1—2小时巡视一次;做好基础护理,协助翻身,加强口腔、皮肤护理,防止发生合并症;给予生活上必要的照顾,如洗脸、擦身、送饭、递送便器等。

  (4)三级护理内容

  督促遵守院规,保证休息,注意患者饮食,每日巡视两次;对产妇进行妇幼卫生保健咨询指导;进行卫生科普宣传;掌握患者病情变化和心理状况。

  4.更改护理级别

  主管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变化,下达医嘱更改护理级别时,护士要及时更改护理级别标识和执行护理级别

  五、考核

  1.考核方法

  (1)查阅病历,护理级别是否与病情相符。

  (2)查阅护理记录是否符合护理级别要求。

  (3)实地考察患者,护士是否按护理级别执行。

  (4)患者投诉。

  2.考核周期

  (1)临床科室主任、护士长每月对本科室考核一次,并填报一级质控月报表,并进行反馈,上报医务部。

  (2)医务部主任、副主任每月对全院考核一次,并填报二级质控月报表,并进行反馈,上报院长。

  (3)院长每月对医务部主任、副主任考核一次,并填报三级质控月报表,并进行反馈。

  六、罚则

  1.对于未按病情下达或及时更改护理级别者,每次罚款20元。

  2.对于未执行护理级别的护士,每次罚款20元。

  3.对于护理级别记录不符合护理级别,每次罚款20元。

  4.对于未完成分级护理制度一级、二级质控者,每次罚款20--100元。

  5.对于未执行分级护理制度,导致医疗医疗不良事件者,按《惠好医院医疗不良事件接待、处理和赔偿制度》处理。

  6.对于弄虚作假者,每次罚款100元,三次以上者,做开除处理。

  七、附则

  1.本制度为医院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的核心制度.

  2.本制度自XXXX年1月15日下发之日生效。

  3.本制度最终解释权归医院医务部拥有。

  4.附件

  (1)临床科室一级、二级质控方案。

  (2)临床科室一级、二级质控报表。

  分级护理制度 2

  住院病人的病情千差万别,生活自理的潜力也有不同。为了对不同病人给予不同的护理和照顾,在长期护理实践中,逐渐构成了把病人分为等级,按等级进行护理的做法,国家卫生部已将其定为制度,即“分级护理制度”。这就是说,等级护理就是按照国家卫生部统一制定的分级护理标准和要求,对不同病情的病人,实施相应的护理和照顾的制度。

  等级护理共分为4级,即个性护理(个性专护)、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普通护理)。病人入院后,由医生根据病情决定护理等级,下达医嘱,并分别在住院病人一览表和病人床头卡上设不同标记,提示护士根据医嘱和标记具体落实,护士长进行督促检查。下面分别讲一讲不同护理级别的不同要求。

  1、个性护理(特护)用大红色标记,凡病情危重或重大手术后的病人,随时可能发生意外,需要严密观察和加强照顾。特护的都是重危病人,但重危病人不必须都要特护。特护派专门护士昼夜守护,有时需把病人搬入抢救室或监护室。按照特护计划,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密切观察病情,记录饮食和排出物的量,进行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翻身按摩等。特护的.收费比较高,上级有收费标准,自费病人应思考自己的负担潜力。

  2、一级护理用粉红色标记,表示重点护理,但不派专人守护。对绝大多数重危病人来说,这就算是高等级的护理。按规定,对一级护理的病人,护士每隔15~30分钟巡视1次,既了解病情和治疗状况,又帮忙饮食起居。根据病情需要帮忙病人更换体位、擦澡、洗头、剪指(趾)甲等。

  3、二级护理用蓝色标记,表示病情无危险性,适于病情稳定的重症恢复期病人,或年老体弱、生活不能完全自理、不宜多活动的病人。对二级护理病人,规定每1~2小时巡视1次。在这之间,如病情有变化或有特殊需要,病人可用呼唤电铃呼叫医生护士。

  4、三级护理是普通护理,不作标记。对这个护理级别的轻病人,护士每3~4小时巡视1次。

  分级护理制度 3

  1、特级护理:

  (1)医嘱开特级护理,应具备以下情况之一:①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

  ②重症监护患者;

  ③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

  ④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⑤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

  ⑥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⑦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2)特级护理患者的护理措施包括以下要点:

  ①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

  ②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③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

  ④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⑤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

  ⑥实施床旁交接班。

  2、一级护理

  (1)医嘱开一级护理,应具备以下情况之一:

  ①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

  ②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

  ③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④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2)一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包括以下要点:

  ①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②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③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④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⑤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3、二级护理:

  (1)医嘱开二级护理,应具备以下情况之一:

  ①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

  ②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2)二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包括以下要点:

  ①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②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③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④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

  ⑤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4、三级护理:

  (1)医嘱开三级护理,应具备以下情况之一:

  ①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者;

  ②生活完全自理且处于康复期的患者。

  (2)三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包括以下要点:①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②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③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④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分级护理制度 4

  分级护理是住院患者基础护理的重要资料,直接反映出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护理等级分为个性护理、Ⅰ、Ⅱ、Ⅲ级护理,并分别设有统一的标记。

  一、护理等级的确定

  住院患者的护理等级应与其实际病情对护理工作的需要相贴合,由床位医生根据病情下达医嘱。在患者住院期间,应随着病情的变化,及时更改护理等级。

  二、护理等级的公示

  (一)公示资料:按照上海市分级护理标准资料公示,即:个性护理、Ⅰ级护理、Ⅱ级护理、Ⅲ级护理的指征和护理要求。

  (二)公示方法:由宣传科按标准资料制成版面,统一公示。职责护士根据医嘱落实分管患者护理等级的告知,并在床头牌和患者一览表上做好标记,个性护理为红色;Ⅰ级为红色;Ⅱ级为蓝色;Ⅲ级护理为黄色。护士按分级护理标准具体落实护理巡视和临床护理工作;护理病历书写要求做好相关病情、护理措施和效果的记录。

  三、分级护理的质量评估

  (一)护士长、负责组长按照分级护理标准动态监控不同护理等级患者的临床护理与基础护理,督导护理措施的落实。

  (二)护理部质控组每月抽查住院患者分级护理的落实和对护理等级的知晓状况

  重点监控个性护理、Ⅰ级护理患者的临床护理、基础护理和护理记录质量。

  检查结果与质量考评挂钩。

  (三)护理部将住院患者对护理等级的知晓状况作为护理工作满意度的'一项资料纳入考评。

  四、分级护理的指征和要求:

  个性护理

  (一)指征:病情重笃,复杂多变,随时可发生危及生命的状况,患者极度虚弱,生活无法自理。

  (二)护理要求

  1、设立护理组,安排熟悉业务的护士3-4名,每日早、中、夜三班,24小时专人看护,并班班交接。

  2、安置患者于重症抢救室,监护室或单人病房,室温调节在18-20℃。

  3、做好记录。

  4、准备抢救仪器、器械和抢救药物,呈备用状态,一旦发生变化,立即投入抢救,并做好抢救后物品的处理工作。

  5、及时正确执行医嘱,认真落实各项治疗措施。

  6、按常规落实各项护理措施,保证各种导管通畅,持续导管口的清洁并定时消毒,详细记录引流量及色泽等状况。

  7、按时认真填写重危护理记录单,要求能反映病情的动态变化,所采取的相应护理措施及效果评价。

  8、了解影响患者心理的各种因素,给予必要的心理护理和疏导,并进行卫生健康指导。

  9、做好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

  (1)每日更换床单及衣裤,持续床单位整洁,一旦污染,及时更换。

  (2)在病情许可下,每日床上沐浴或擦身1次,包括洗脚及会阴护理。

  (3)口腔护理每日2-3次,洗脸和头发护理每日2次。

  (4)每2小时翻身1次(或遵医嘱),褥疮护理每日3次。

  Ⅰ级护理

  (一)指征

  1、病情危重,需绝对卧床者。

  2、特大手术后7天内,各种中、大手术后1-3天内。

  3、昏迷、休克、肾衰、惊厥、子痫等。

  4、生活不能自理者。

  (二)护理要求

  1、严密观察病情,每30-60分钟巡视一次。

  2、正确落实各项治疗护理措施,详细填写护理病程录。

  3、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发生。

  (1)术后3天内床上沐浴或擦身每日1次,以后每周1次;头发护理早、晚各1次,每日会阴清洁和洗脚各1次。

  (2)禁食、昏迷患者口腔护理每日2次,其他患者协助刷牙。

  (3)督促患者经常翻身,术后和昏迷患者协助翻身每2小时1次;褥疮护理每班1次,并做好记录。

  4、生活上给予周密照顾,按时喂饭、服药,并送茶水、便器到床边,协助完成各种需要。

  5、认真做好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

  Ⅱ级护理

  (一)指征

  1、病重期急性症状消失,大手术后病情稳定,但生活尚不能自理者。

  2、年老体弱或慢性病患者,不宜过多活动者。

  3、普通手术后或轻型子痫等。

  (二)护理要求

  1、注意观察病情,观察特殊治疗或特殊用药后的反应及效果,每1-2小时巡视1次。

  2、根据病情可在床上或床边进行轻度活动。

  3、协助患者做好晨、晚间护理,如洗脚、刷牙、洗脸等,并鼓励患者多翻身;生活不能自理者,要协助喂饭及大小便护理。

  4、针对不同疾病,做好健康教育。

  Ⅲ级护理

  (一)指征

  1、一般慢性病、轻症、术前检查准备阶段的患者及正常孕妇等。

  2、各种疾病或术后恢复期患者。

  3、能下床活动,生活自理者。

  (二)护理要求

  1、每日巡视2次,掌握患者病情及思想状况,注意患者的饮食及休息,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

  2、督促遵守院规,做好健康教育。

  分级护理制度 5

  分级护理是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护理级别由医生以医嘱的形式下达。分为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

  1、特级护理

  ⑴ 适用对象:病情危重,随时需要抢救者以及监护室患者;各种复杂及新大型手术患者;各种严重损伤患者。

  ⑵护理要求:

  ①设立专人24小时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和生命体征变化;

  ②制订护理计划,严格执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落实护理措施,正确执行医嘱,及时准确填写特别护理记录单。

  ③备齐急救药品和器材,以便随时急用。

  (④认真细致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工作,严防并发症,确保患者安全。

  ⑤了解影响患者心理变化的各种因素,给予必要的心理护理和疏导,适时进行健康教育

  2、一级护理

  ⑴ 适用对象:病情危重绝对卧床休息的患者,如重大手术后、休克、瘫痪、昏迷、惊厥、高热、出血、肝肾功能衰竭和早产儿等。

  ⑵ 护理要求:

  ①每15—30分钟巡视患者一次,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生命体征。

  ②制定护理计划,严格执行各项诊疗及护理措施,及时填写护理记录单。

  ③按需准备抢救药品和器材。

  ④认真细致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工作,严防并发症。

  3、二级护理

  ⑴ 适用对象:病情较重,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患者,如大手术后病情稳定者,以及年老体弱、幼儿、慢性病不宜多活动者等。

  ⑵ 护理要求:

  ①每1—2小时巡视患者一次,注意观察病情。

  ②生活上给予必要的协助,了解患者病情动态及心理状态,满足其身心两方面的.需要。

  ③生活上给予必要的协助。

  ④按时记录护理记录单,病情变化时及时记录。

  4、三级护理、

  ⑴ 适用对象:病情较轻,生活基本能自理的患者,如一般慢性病、疾病恢复期及手术前准备阶段。

  ⑵ 护理要求:

  ①每日巡视患者两次,观察病情。

  ②按护理常规护理。

  ③督促患者遵守院规,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心理动态需求。

  ④做好健康教育。

  分级护理制度 6

  根据病情、医嘱执行护理级别。

  一、特级护理

  指病情危重需要随时抢救和重点观察的病人。

  护理要求:派专人昼夜守护,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制定护理措施,做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预防并发症;备齐急救器材、药品,随时准备急救;及时、准确、客观、完整书写危重病人护理记录。

  二、一级护理

  重症及手术后需要严格卧床休息的病人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病人;生活部分自理,但病情随时发生变化的.病人。

  护理要求: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制定护理措施,做好身心护理,预防并发症;备齐急救器材、药品,随时准备急救;根据病情做好护理记录。

  三、二级护理

  病情较重,生活部分自理的病人。

  护理要求:注意观察病情变化;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指导病人提高其自护能力,促进身心康复;做好相应护理记录。

  四、三级护理

  各疾病的康复期、生活能自理的病人等。

  护理要求:注意观察病情,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自我护理,并做好健康指导;做好一般护理记录。

  分级护理制度 7

  1总则

  护理分级是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或)自理能力进行评定而确定的护理级别。

  依据患者病情和护士对自理能力的评定,由医生以医嘱的形式下达护理级别,级别分为特级护理及一、二、三级护理。并根据护理级别医嘱,及时做好相应标记和指定责任护士,给予落实不同级别和不同专科护理。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自理能力的变化动态调整患者护理分级。

  2分级

  2.1特级护理

  a病情依据

  1)维持生命,实施抢救性治疗的重症监护患者;

  2)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监护、抢救的患者;

  3)各种复杂或大手术后、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b护理要求

  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准确测量并记录出入量。

  2)根据医嘱正确执行各项治疗及用药,配合医生实施各项急救措施。

  3)做好专科护理,如气道护理、管路护理、压疮护理及各种并发症的预防。

  4)关注患者安全,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5)根据患者病情,完成基础护理(六洁到位:口腔、头发、手足、皮肤、会阴、床单位);协助非禁食患者进食、水或注入鼻饲饮食;协助卧床患者翻身及叩背促进有效咳嗽、床上移动等,保持患者功能体位及卧位舒适。

  6)了解患者心理需求,有针对性开展心理指导及健康指导。

  7)严格执行危重患者床旁交接班。

  8)履行告知义务,尊重患者知情权。

  9)定时通风,保持病室空气清新及环境整洁。

  2.2一级护理

  a病情依据

  1)病情趋于稳定的重症患者;

  2)病情不稳定或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3)各种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

  4)自理能力重度依赖的患者。

  b护理要求

  1)每小时巡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定时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执行各项治疗及用药。

  4) 提供专科护理,如气道护理、管路护理、压疮护理及各种并发症的.预防。

  5)关注患者安全,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6)根据患者病情及生活自理能力,实施基础护理(六洁到位:口腔、头发、手足、皮肤、会阴、床单位);协助患者进餐、协助卧床患者翻身及叩背促进有效咳嗽、床上移动等。

  7) 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和功能锻炼。

  8)定时通风,保持病室空气清新及环境整洁。

  2.3二级护理

  a病情依据

  1)病情趋于稳定或未明确诊断前,仍需观察,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

  2)病情稳定,仍需卧床,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

  3)病情稳定或处于康复期,且自理能力中度依赖的患者。

  b护理要求

  1)每2小时巡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需要,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执行各项治疗及用药。

  4)根据患者病情需要,提供专科护理。

  5)指导患者采取措施预防跌倒、摔伤。

  6)协助生活部分自理患者做好基础护理,(六洁到位:口腔、头发、手足、皮肤、会阴、床单位);协助患者进餐、协助卧床患者翻身及叩背促进有效咳嗽、床上移动等。

  7) 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及功能指导。

  8)定时通风,保持病室空气清新及环境整洁。

  2.4三级护理

  a病情依据

  病情稳定或处于康复期,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或无需依赖的患者。

  b护理要求

  1)每3小时巡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一次,每周测血压和体重。

  3)根据医嘱正确执行治疗及用药,观察患者反应。

  4)向患者进行安全教育,指导患者采取措施,预防跌倒、摔伤。

  5) 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及生活指导。

  6)进行卫生科学及宣教工作,提高病人自我保健水平。

  7)每日整理床单、扫床两次,定时通风,保持病室空气清新及环境整洁。

  分级护理制度 8

  一、特级护理

  1、适应对象病情危重,需随时监护、抢救的病人,如严重创伤、各种复杂疑难的大手术后,器官移植、大面积灼伤和多器官功能衰减病人等。

  2、护理内容

  ①设立专人

  住院病人由医师根据病情决定护理等级并下达医嘱,分为一、二、三级护理和特级护理四种,护理人员要在病人床头牌内加放护理等级标记。

  一、特级护理

  1、适应对象

  病情危重,需随时监护、抢救的病人,如严重创伤、各种复杂疑难的大手术后,器官移植、大面积灼伤和多器官功能衰减病人等。

  2、护理内容

  ①设立专人24小时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

  ②备齐急救药品和器材,以便随时急用。

  ③制定护理,严格执行各项诊疗及护理措施,及时准确填写特别护理录单。保证各输液、引流管通畅。

  ④认真细致做好各项基础护理,按规定做好皮肤、口腔及会阴护理,严防并发症,确保病人安全。

  二、一级护理

  1、适应对象

  病情危重需绝对卧床休息、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如各种大手术后、休克、瘫痪、昏迷、发热、出血、肝肾功能衰竭和早产婴儿等。

  2、护理内容

  ①绝对卧床休息,解决生活的各种需要。

  ②注意情绪上的变化,做好思想工作,给予细致周密地护理。

  ③严密观察病情,每15~30分钟巡视病人一次,每四小时记录一次病情及生命体征。根据病情制度护理计划,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及效果,做好各项护理记录。

  ④认真细致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定时做好口腔、皮肤的护理,督促病人经常翻身,严防并发症,满足病人身心两方面的需要。

  ⑤加强营养,鼓励患者进食,保持室内空气清洁,防止交叉感染。

  三、二级护理

  1、适应对象

  病情较重但急性症状消失,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如大手术后病情稳定者;行骨牵引或卧硬板床的病人,以及年老体弱、幼儿、慢性病不宜多活动者;一般手术后或轻型先兆子痫等。

  2、护理内容

  ①卧床休息,根据病人情况,可在床上做轻度活动。

  ②每l一2小时巡视病人一次,观察病情变化,进行特殊治疗和用药后的反应及效果。

  ③做好基础护理,协助翻身,加强口腔、皮肤护理,防止发生合并症。

  ④生活上给予必要的协助,如洗脸、擦身、送饭、递送便器等。及时了解病人病情动态及心态。

  四、三级护理

  1、适应对象

  轻症病人,可以下床活动,生活基本能自理,如疾病恢复期、一般慢性病、手术前准备阶段及正常产妇和即将出院的病人等。

  2、护理内容

  ①每日两次巡视病人,观察病情,记录体温、呼吸、脉搏。

  ②督促病人遵守院规,保证休息,注意饮食。

  ③给予相应的卫生保健指导,进行卫生科学普及宣教工作,提高病人的自我保健能力。

  分级护理制度 9

  (一)特级护理:

  1.适应对象: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重症监护患者,重症糖尿病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昏迷,严重低钾血症,垂体危象的患者。

  2.护理要求:

  (1)专人护理,将患者安置到抢救室。

  (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和生命体征,做好交接班及危重患者护理记录。

  (3)准备抢救仪器和抢救药物.

  (4)及时执行医嘱,落实各项治疗措施。

  (5)满足患者基本生活需要,使患者清洁舒适。

  1.每日落实晨晚间护理,保持床单位,衣裤清洁,干燥,及时清洁面部,口腔,头发,皮肤,会阴,足部等,使病人舒适,酌情修剪指甲。

  2.协助患者翻身,床上移动,落实压仓预防及护理。

  3.做好失禁护理,协助患者床上使用便器,留置尿管患者每日尿道口消毒2次。

  4.协助患者进食,饮水(进食者除外)。

  (二)一级护理

  1.适应对象:病情趋向稳定的钟正南患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低钾血症,甲减粘液性水肿,甲亢危象前期。

  2.护理要求:

  (1)每小时巡视病人一次,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根据病情测量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3)根据医嘱实施治疗给药措施,指导专科用药,观察用药的滴速及药物反应,病人的主诉

  (4)加强基础护理,临证施护及专科护理。

  1.保持病室安静,温度适宜

  2.保持床单位清洁

  3.做好口腔护理,会阴护理,皮肤护理及足部护理

  4.保证病人安全,加用床挡

  5.根据病情准确记录出入量

  6.加强与病人的思想交流,减轻心理负担

  (5)提供疾病的健康指导:

  1.休息与卧位应根据不同疾病进行具体护理,轻者休息或卧床休息,危重或做特殊检查者绝对卧床休息。

  2.根据不同疾病给予各种治疗饮食并嘱病人遵守膳食原则

  3.要求向病人作必要的解释取得合作,以保证试验过程和标本采集准确无误。

  4.危象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设专人护理,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声光等不良刺激

  5.根据病种及病情向病人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

  (三)二级护理

  1.适应对象:病情稳定,仍需要卧床的患者,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如,单纯糖尿病血糖下降不稳定,甲亢低钾周期性麻痹患者。通风急性期。

  2.护理要求:

  (1)每2小时巡视患者一次,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病情测量生命体征,观察自觉症状,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师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指导专科用药,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4)加强基础和专科护理

  1.保持床单位整洁,做好各项宜教

  2.做好会阴护理,足部护理,皮肤护理

  3.根据病情给予适当的'运动指导

  (5)对患者提供与疾病相关的健康指导

  1.根据病种及病情向病人及家属进行饮食指导

  2.根据病种及病情为患者制定简单的运动计划

  3.为患者提供相关的保健知识

  (三)三级护理

  1.适应对象:生活完全自理并且病情稳定的患者,生活完全自理并且处于康复期的患者。如,糖尿病控制稳定的患者,亚甲炎,甲亢,糖耐量异常,血脂异常.

  2.护理要求:

  (1)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及给药措施

  (4)指导患者采取措施预防跌倒

  (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及功能锻炼

  (6)定时通风,保持病室空气清新及环境清洁

  分级护理制度 10

  分级护理是医师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以医嘱形式下达的护理等级。分为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

  一、特级护理

  (一)病情危重,随时会出现病情变化而需进行抢救的病人。

  (二)各种重大手术、复合伤、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等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病人。

  (三)特殊危重病人,家属或单位要求特护者。

  (四)严重工伤事故者。

  二、一级护理

  (一)凡具有严重心、肾、肝、呼吸功能衰竭的危重病人。

  (二)手术后或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休息,生活不能自理者。

  (三)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失血、脑血管疾患、高热、昏迷、惊厥、休克等病人。

  (四)瘫痪、晚期癌症、惊厥、子痫、早产儿、牵引及卧石膏床等病人。

  三、二级护理

  (一)病重期急性症状消失、大手术后病情稳定但仍需卧床休息的`病人。

  (二)年老体弱或慢性病,不宜过多活动的病人。

  (三)普通手术后、轻型先兆子痫、外阴破裂缝合的病人。

  四、三级护理

  (一)轻症、一般慢性病、术前检查准备阶段、正常待产妇。

  (二)各种疾病恢复期,可以下床活动,生活可以自理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