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自主招生自荐信(2)

时间:2020-11-28 09:10:29 自荐信 我要投稿

北大自主招生自荐信范文6篇

  走进北大,我的人生之路才真正开始。我十分渴望能够深入人民了解社会进而有利于国家——这当然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我立志于进入北大研习人文科学,而我的身份却是一个理科生,这不得不说有些矛盾。分文理时我就曾经犹豫过——既然自己爱好文学、好读历史,为什么不去学文呢?在我看来,文理科之间本无太多的界限,所有学科的学习都是为了让人的认识更接近事物的本质,并能够在自己的不断摸索和尝试中找到更加接近事物本质的规律而传之后人。只不过着眼点的不同导致了所谓有“天壤之别”的两门学科。我选择理科正是出于考虑到高中阶段学习理科对我而言比学习文科更有价值——自然科学能够用更简捷的方式将一个相对真实的世界呈现在我的面前,让我在直面真实中清醒而沉稳——我选择文理的依据不在于我的长处是什么,而在于我到底需要什么。而现在我非常佩服当时我的勇气——理科确实磨砺了我的心智、增进了我对世界的认知。我的人生需要更大限度的实现其价值,无论在什么岗位——从政、从商、科研或著述都胸怀家国天下,以季羡林先生研究吐火罗文的坚持、陈寅恪先生如剥春笋般考据的细谨、傅斯年先生的刚直不阿为模板终其一生,哪怕死时,我也希望吟着冯友兰先生的“岂止于米,相期以茶”离去——而他们都无一例外是北大人!可以想见,实现我梦想的唯一途径只有——走进北大。

  于是我申请参加北大保送生、自主招生考试,虽然我没有十足的把握进入北京大学,也深恨没有一门名为“朗诵”的考试科目,但是,为了无悔无愧于我十几年的梦想,我希望专家组的老师能够理解并支持我的选择——为一个蠢男子蠢蠢的追寻、为一个然而未烬的青春、为一个属于北大的灵魂、也为一个追梦人对梦的坚贞。

  现在是十二月一日零点,也许再过一个月我就会坐在考场中“冷汗如雨下,弃卷叫妈妈”,就算如此,这也是我因为尊重梦想而生的选择,也是我活到今天在空间上与北大最近的接触,我愿意燃尽自己微末的光亮去诠释孔庆东先生十七岁时写下的一行:“几时借得冲霄浪,虽死望峰亦从容。”

  而十七岁的XX也立誓于此——

  海棠香逝留西府,野径云飞话未名。

  翠枕红霞京华梦,竹杖芒履雁门冰。

  燕歌千载寒易水,寒江氤梦望荆卿。

  万里征途望乡月,一簑烟雨任晦明。

  燕园行,壮士行,王图霸业何日竟?

  龙泉隐箧锋未减,但将重掌扫青冥。

  自誓夜阑无愀色,独聆萧瑟燕园行。

  我并非把这次考试比作荆轲刺秦王。我只是希望,凭自己的努力在这条希望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路上斩出一条坦途直通燕京。现在我的梦想已经在我的汗水中趋于完整,希望诸位老师胡乱适之,大可不必严家炎尔,让这个梦变成真实。

  自荐人:XXX

  日期:20xx年x月xx日

  篇三:

  有目标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一个人若没有目标,就如同迷失了方向的船只,随波逐流,永远没有温馨的港湾。我的目标,就是求新务实地创造,以成果回报社会,以人格魅力影响世界!而我最向往的北京大学,也将成为我生活的契机。

  王国维曾提到人生的三个境界,我的过去就是“昨夜西凤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因为一直都是非常优秀的学生,因此对自己的要求也很严格。记得那是小学五年级的期末测试,不知是换了考场,还是题目的角度难度不合我的口味,我一向引以为豪的数学在那次考试中只有区区80分。老师们不好严厉地批评我,毕竟我平时的专注有目共睹;父母却是非常失望地将我“软禁”起来,不能出门,不能碰电脑,甚至于“新闻联播”都成为禁忌。

  我后悔自己太不认真,但是这又有什么用呢?在被关在家的时间里,我就把那张试卷翻来覆去地看,我看错的题目,重新做它们,继续寻求更快更好的解法。这种开拓初次尝试是很累的,阿拉伯数字围成紧箍咒,向我的头上套去。

  直到进入初中才逐渐意识到这就是所谓的“正确学习方法”,才了解“不认真”是过于笼统的概念。其实在不知不觉中,无论谁都会进步,譬如我并没有刻意去琢磨那些错题,而错题于我就像是甘甜的乳汁,有着汲取不尽的养分。后来当听到有人评价我认真、仔细、“肯钻”、“坐得住”时,我并没有多大的感觉。静下心进而回顾,已经在长年累月中成为习惯,岁月的流逝虽会将锋芒磨尽,但遗留下来的却是至宝。

  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堪称现在生活的映照了。每天往返于学校家庭间,尤其是进入高三,重复单调的生活让人产生厌倦。可是我明白我所要追求的是什么,我为“伊”而憔悴,但却“终不悔”。这是希望的作用:当我看见新的药物治疗病人、新的材料用于生活、新的设备提高产率,看到人民的生活美好,我就会感到由衷的喜悦,这也就成为支持我继续奋斗的力量。

  我看小说,我看其中所反映的社会现象,或者作者所要表达的美好愿望;我看动漫,我看其中所展现的美好人性,或者享受作品本身带给我精神的放松。我把我的感受写进博客,我为自己创造发泄的条件,于是有人评价我冷静、客观、“有思想”,于是有人说我赶得上潮流,有创新意识。其实这些都是一家之言,自己怎么样,只有自己最清楚。

  我曾不太善交际,从而一度将“寂寞让我如此美丽”奉为经典。但是看到同学回家都有伴儿,遇到困难都可以向死党寻求帮助,我便也感到孤单与落寞。可是社会毕竟是自己的.社会,个体的生存几乎都是靠个体的力量,没有谁会一直陪同自己走下去:父母会先于自己逝去,配偶则必须在成人后在“对的时间”遇到,朋友更不可能如影随形。我意识到了,也就尽力让自己融入生活圈,竟发现其实一切很简单,需要的只是善意、友好和坦诚。

  我在高中遇到很多天资聪颖的人,在感叹的同时也逐渐发现其实“上帝在厚重的墙上开了一扇小窗”。“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虽然现在是一个人,但也必须从完善自我做起。在“修行”的途中所感受到的灵魂的升华是愚钝的我无法用笔描述的。我嫉妒过竞赛优异的人,并且在得知胸有成竹的化学竞赛落榜时也难过得无法入眠。但等到冷静下来细细分析,其实自身还有非常多的漏洞:气氛紧张时容易先入为主,遇到困难“肾上腺素分泌会急剧增多”从而影响思维。我努力克服它们,并且见贤思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