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名校毕业生的毕业感言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剑桥毕业生的毕业感言:我为什么选择教育。一起来看看这位名校女生的成长之路吧。
我为什么选择教育?这个问题也是五年前,2011年11月3日下午,我在上海参加剑桥大学本科面试时,被面试官John Raffan教授最开始问到的问题之一。那年秋天,我申请了剑桥大学教育与物理科学专业。教育在剑桥的本科是个鲜为人知的专业,而每年选择就读教育和物理专业这个组合的人更是少之又少。我就是当年唯一就读这个专业组合的学生。我们那年教育本科也只有32名学生,我是唯一英语不是母语的学生。面试的时候,Raffan教授就问我,为什么想本科就学习教育专业,以后想做什么。可能也是因为剑桥每年很少会有中国学生申请教育系本科,他有些好奇吧。
还记得当时17岁的我一脸坚定地对他说,我以后想做国际教育,做中国教育和西方教育的桥梁。我给他用我当时有限的英语讲了我的故事。我曾经在初中时物理考过不及格。在公立学校应试教育的压力下,我曾经非常自卑。最后发挥失常的我,中考成绩没有达到重点高中录取分数线。当时因为前一年爸爸去美国教育考察,他走访了许多美国中学大学,觉得我的性格和爱好更适合西方教育。后来我就读了北京的一所国际学校,高一结束后,15岁的我参加了中美交换生(International Student Exchange-ISE)项目。在美国的那一年,我一直觉得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点。
高二我去了美国北卡罗莱纳州,在当地的一所小型K12(幼儿园到高中)基督教私立学校学习了一年。那是我第一次出国,自己一个人拎着箱子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我是那个学校史上第一个中国学生,感觉就是自己一个“外国人”生生地进了一个别人从幼儿园一起长大的圈子。在我去美国之前,我对于自己一个人出国学习充满了憧憬,但是也带着担忧和对未来生活的恐惧。而当时在北京的高中留学热潮好像才刚刚开始,也是因为我从小一直在公立学校的环境下,对国外信息的了解少之又少。当时也有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一起申请面试交换生项目通过的学生,后来因为家长不放心而放弃这个机会。
我还记得在百度搜了好久美国高中的信息,在各种贴吧里、博客里努力寻找零零碎碎的中国人的留学经验。正是因为当时搜索这些信息的困难,加上一两周才跟爸妈视频一次,聊聊我的美国生活。我就坚持每一天更新博客记录我的生活和对中美文化及教育的想法、反思。一年后回国,300天积累了300篇文章,除了家人朋友每天看我的博客外,意外地有很多对国外学校感兴趣的家长和学生也经常给我留言评论。后来有出版社联系我,希望能编辑出版这些文章,让更多的家庭,了解我从一个学生的视角看待美国教育的感受。这样才有了我在16岁编辑出版《空降美国中学》,算是一个惊喜的意外收获。这本书一上市就受到了许多中小学生和家长的喜爱,我打心底地开心。
那也是我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的这些经历可以帮助到别人。在美国的一年,让我有了很多机会,以自己的方式传播中国文化和我们中国学生独有的学习方法。回到中国后,我多次被邀请作为学生代表去介绍我在美国的经历和经验,用最真实的视角解读出国留学,其中包含许多的酸甜苦辣。这一年的经历,引发了我对国际教育领域的兴趣。
如果说我的交换生经历是引发我对国际教育的兴趣,那么我对教育事业的兴趣主要来源于我的父母和我的高中校长刘煜炎博士,以及教我高中物理的郝芳芳老师。我的爸爸是大家口中的“好校长”郝少林校长。爸爸曾经在哈工大就读电子工程专业,毕业后从事科研工作,后来在我出生以后,怕耽误我的成长,开始研究教育。在小我13岁的妹妹四岁时,为了让妹妹和从小接受早教的孩子们接受更好的教育,开始办学校帮助更多家庭。在我上中学的时候经常会听到爸爸和家长们的对话,聊教育孩子的种种,并且家里有很多教育学方面的书,从心理学到哲学到家庭教育,从小的这种耳濡目染可能潜意识里激发了我对教育的兴趣。
而我从小学初中就读公立学校,转换到高中就读私立学校,我的校长刘煜炎博士给我提供了许多在公立系统中从来没有过的锻炼机会和国际化的批判性思维。教我物理的郝芳芳老师重新激活我对物理学科的兴趣,让我从初中的物理不及格到高中SATII(美国高考)全年级唯一一个800分满分。让我意识到一个好老师,掌握学生的弱点并用适应不同学生的方法去个性化辅导是多么重要。得益于当时刘博士对我理科学习方法和思维的培养,我才有机会在剑桥大学本科期间学习物理专业。
我真正在教育方面的实践,源于14岁开始,我作为学生的每一个暑假。14岁的时候,结束了初中生活的我,暑假参加了我高中入学前的剑桥夏令营。那次是我平生第一次接触那么多外国人,还都是英美顶尖大学的大学生。他们陪伴着我们学习英语,做团队活动,一起生活了两周。从小到大习惯了英语作为一个学科的我,第一次认识到了英语可以是一个让我和外教们沟通的工具,交流信息沟通感情。之后的每一年夏天,我就主动当志愿者,给从剑桥大学来的大学生们当助教,做翻译,给他们上课当小助手,为他们安排在北京的.吃住行,安排他们课外在北京城里的各种活动。当时只是觉得每年夏天都能过得很充实,锻炼英语口语,交到很多新朋友。我从未想到的是,当时夏令营我接触的这些剑桥大学生们,成为了帮助我申请英国大学极大的催化剂。
在我申请大学前,我从来没敢想过自己能考上世界名校。在我申请过程中,我在夏令营认识的那些剑桥大学生们通过邮件和Skype经常帮我答疑解惑,选择什么学院,我的个人陈述(personal statement)的思路和修改,面试的经验技巧等等。因为认识了他们,和他们成为了特别好的朋友,成绩一直不是最好的我觉得那些“名牌大学”离我并没有那么遥远。当我成为我们一起申请剑桥的同学中唯一拿到条件录取的幸运儿,我现在还清晰记得,当时自己都不敢相信自己眼睛的那种感觉,心中那股对爸妈,对刘博,对剑桥朋友们,对一起申请的战友们无限的感激之情。
到了剑桥之后,从大一开始,为了回报母校,我就自愿帮忙剑桥夏令营在剑桥的筹备工作。作为一个”过来人“,从学生到助教,参与了四年的夏令营,我就跟剑桥的大学生们分享我的故事,那一年这个项目破天荒收到了两百多份申请表,而原来每年大概有五六十人申请。后来我组织了这些申请者的面试,承办了他们的签证,邀请函,机票等等琐碎事情的筹备,把录取的六十来人分散到国内三所不同城市的中学。剑桥每一年学习的压力都很大,但是我一直坚持着这件事情,我觉得这是在我时间和能力范围内,我可以真正帮助到学弟学妹们的一件大事。我本科三年连续组织了三年夏令营,亲眼目睹了这些剑桥大学生们,就像当初改变我一样,改变了一波又一波的中小学生。
在我大三的时候,我和我的剑桥学长Danny一起从零筹划,把中国的学生带到了英国,在剑桥体验纯正的迷你版的我们的剑桥生活。由剑桥各个专业的大学生作为学习和人生导师,像学长学姐一样陪他们一起生活,穿梭在剑桥各个学院里做团队活动,在剑桥我们上课的教室里上课,从一点一滴中学习英语,了解英国文化。我曾经在我们第一期剑桥夏令营毕业典礼上说过,带着你们一起走我们走过的路,希望能够把最好的带给你们。分享我的故事和经验,尽可能帮更多的人少走一点弯路,这也就是我选择教育的初衷。
如果你读到了这里,我想说一声:谢谢!从小到大,这个月刚刚在伦敦大学教育学院应用语言学硕士毕业,算是我的学生生涯的一个暂停。十六年的学生经历,体验过中国的公立私立学校,美国私立中学,英国本科和硕士的教育,让我对东西方教育有了许多感想和反思。当然,现在随着留学热潮的白热化,信息逐渐变得更加丰富和透明,家长和学生们了解到的信息可谓是丰富多样。而我希望我能做的,是以我作为一个学生的视角,以我学习教育学的基础,与更多的人分享对我成长最有帮助的信息以及我的总结反思。
一路走来,我一直心存感激,在很多节点上,做了我现在觉得很庆幸的选择。而这些离不开爸爸妈妈一直以来的耐心和默默的支持,离不开很多现在依旧是好朋友的老师们,离不开我在不同阶段的学霸“大腿”们,没有他们都不会有我的现在。我觉得,我在一个“教育世家”中成长。爸爸为了我和妹妹投身教育事业。我又很喜欢小孩子,希望看到他们都能够开心健康地成长。这一切都潜移默化地在影响我,让我对教育事业有着深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我一直觉得我是幸运的,而我希望我能把这些幸运传播出去,给更多人。
【剑桥名校毕业生的毕业感言】相关文章:
毕业生的离别感言12-24
大学的毕业生感言09-25
关于优秀毕业生的毕业感言12-16
毕业生的毕业感言15篇11-10
毕业生离别感言08-20
求职故事:名校毕业生成日企宠儿07-20
枫叶毕业生提前获世界名校offer12-19
毕业生毕业感言(15篇)01-28
高中毕业生毕业感言12-16
师范优秀毕业生毕业感言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