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答辩的特殊功能

时间:2024-09-02 14:40:03 论文答辩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学位论文答辩的特殊功能

  学位论文答辩作为一堂有特色的开放多元的对话式课程,与传统课程单向独白式的知识灌输相比,至少具有如下八个特殊功能。

学位论文答辩的特殊功能

  1.展示前沿成果,体现学术风格。硕士论文,特别是博士论文,其向同行展示的几乎都是学科前沿的成果。学位论文尤其是博士论文,一定要有创新,如有新视角、新材料、新方法、新技术、新结果等,才能被认可和通过。这是不需赘言的。关于后者,这是由于外来专家学者参与答辩会,由于他们不同的学历学术背景、不同的研究方向和不同的学术环境而带来的各自特有的个性和见解,体现各自不同的学术风格,无疑给学位论文答辩会感染上丰富的色彩。特别是这些外来学者之间的即席对话,察各名家乃至大师之间的互尊互补、互论互争之气象,简直就是享用一次学术盛宴。

  2.提供研究工作的科学方法论的交叉。科学研究的突破,很多时候是因为运用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有不少科学家在自己本行往往无所作为,转换到新方向或新领域,巧妙地用自己原来的经验,解决了在新领域的难题,获得杰出成就。同样,不少研究生由于具有不同的学科专业背景,尤其在跨学科的导师组的指导下,使他们找到了适合于自己的最能满足其好奇心和最充分发挥其专长的专业方向。

  3.可以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潜在智能。这里的针对性是指学位论文答辩者,平时很难有机会与这么多的知名学者聚集一起,大家共同针对一个研究课题和成果进行思考提问,惟有学位论文答辩会才创造了这个机会。所以,这种形式给予了答辩人潜在智能的最好激发时机,允许其充分展示自己的想象力,通过学术对话、即席回答,可能把原来沉淀的智慧和淹没的“精品”,激发到水面上熠熠生辉。

  4.学位论文与学科发展和诺贝尔奖。中国虽然还没有学位论文获得诺贝尔奖的先例,但是的确出现过令硕士论文答辩成为博士学位的例子,如曾经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的佳话。从推动学科发展和诺贝尔奖看,最近有个例子是美国著名数学家纳什(John F·Nash, 1928~),他21岁通过答辩的只有27页的博士论文,在非合作博弈的均衡分析理论方面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对博弈论和经济学产生了重大影响,于1994年获得了经济学诺贝尔奖。在社会学领域,美国社会学大师默顿(R·K·Merton)出版的博士论文《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1938年),后来获得了国际知名的“默顿命题”永留青史的美誉。所以,学位论文的价值,往往直接推动着学科的发展,甚至赢得诺贝尔奖,但其价值不一定是当时能够识别的。

  5.为解决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理论和实际问题提供重要帮助。学位论文的选题,对于论文的创新具有决定性作用。华中科技大学等不少大学都强调选题应同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密切联系,应以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中的重要理论问题、实际问题、高新技术和重大工程技术问题为背景。[4]笔者熟悉的涂又光、文辅相和刘献君等导师,都一再叮嘱其学生,研究工作一定要从问题出发,不要从概念出发。就理想目标而言,一般要求硕士论文的目标是国家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某一难题。

  以教育学为例子,如当代的农民工子女的读书问题,失地农民再就业前的培训问题,国外大学进入中国办分校问题等等,回答当前国家和社会遇到的难题。而对于博士论文,仍然以教育学为例,当然要求提高标准,要求解决国家乃至世界级的难题。其中,交叉科学的选题最难,并且风险很大。据笔者所知,国外一般交叉科学研究多半是由那些终身教授提出申请,即使风险大些,搞不出来,也不会在晋升职称上遇到麻烦。总之,理想的博士论文应是原创性的,要求发现人类的真理,解决某一世界难题。

  6.提供学生展示自己多种才华的表达机会。学位答辩为学生的自信心的表达,理论概括的表达,语言文字的表达,个性特征的表达等等,提供一个极其难得的展示机会。这种机会,有时也让与会的外来学者选择到“栋梁之材”。历史上有过这类佳话,一次答辩会,得到了一位才华出众的青年人。笔者也有过这种经历,那是在东南部的一所著名大学参加答辩会上,对一位年轻博士生留下深刻印象,后来他果然在事业上取得了突出成就。这里还有一个故事,那是1987年,本文第二作者出席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召开的第七届国际控制论与系统学术会议,该校参与旁听的很多研究生,为引起大会报告人的注意,有的学生甚至把自己的名字写在硬纸板上面,折叠后树立在座位前,让报告人不仅看见他(她),还可能记住。其意图是,一方面推销自己,另一方面在提问时省去了自我介绍。

  7.对于参与旁听的或等待答辩的学生具有示范启发、扩散智慧波澜的作用。犹如一句意蕴深远的古诗所说:“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用信息论的观点看,信息进入人脑之后,不一定立即反映出来,可能掩藏在某个角落,当你牵肠挂肚地搜索大脑时,它就可能冷不丁地跳出来,过去掩藏已久的那句话让你顿悟。所以,无论哪里的学位论文答辩会,都是在大学校园张榜公布,欢迎校内外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不同门派的人参加,这已经成为每一所大学的学术惯例。

  8.进行学术研究程序的严格训练。国内外在学位论文答辩之前,都有一个论文评审环境或程序。要求在导师之外,邀请(或教育部门指定)同行专家或学者进行答辩前的审读,一般提前半年交给审读专家。要求他们严格按照行内规则,提出能否将论文提交到答辩会上的意见。如果他们不通过,则博士生需要按照他们的意见进行修改。这关过了之后,到答辩会上,如果答辩委员会成员有反对意见,则休会进行协商解决。最后还是不能通过的,就延长攻读学位的时间。欧美不少发达国家的博士学位答辩会,请的专家有不少都是国际知名同行专家。因此,他们的博士学位含金量高。中国将来可能也会走这条路,因为有了国际一流专家参与,其博士论文的水平自然应该获得国际同行的认可。

【学位论文答辩的特殊功能】相关文章:

学位论文答辩技巧10-04

学位论文答辩的目的要求05-28

本科学位论文答辩技巧08-01

本科学位论文答辩的技巧08-22

本科学位论文答辩的技巧06-23

本科学位论文答辩的过程10-24

学位论文答辩的目的和意义07-25

体育硕士学位论文答辩流程07-05

硕士学位论文答辩技巧分享10-03

MBA学位论文答辩的具体流程介绍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