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博士生发表论文的一些看法
博士论文的发表是很困难的,不仅是因为竞争,而且是期刊的质量问题,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SCI论文发表之四大步骤,供大家阅读查看。
第一、写论文不做实验。一些擅长写作的人,根本不做一点实验,实验数据完全编造,但是能将文章写得文采飞扬,让评阅人不得不给通过。
第二、实验做到30%,就说做到100%。因为真正要做好一次实验是要花费很多时间精力的,而且可能需要用到一些写作者并不是很清楚的相关领域知识,因此写作者想做实验也因为客观原因做不了,或做不完全,但是为了快出文章也就顾不了那么多,随便编造一些数据,自说比别人方法稍微好一点,就将文章送审。
第三、实验做完了,但是发现结果并不如别人方法好,很多时候这证明了写作者所提的方法是一种想当然,但是为了快出文章,也就把结果改得比别人方法稍微好一点,并将文章送审。
第四、别人的方法本来就很好,但是为了自己“创新”,就断章取义地理解别人方法,或者改变/减弱实验条件,非要找出别人方法的“不足之处”。自己再提出一种新方法,并表明自己的方法好。
第五、间接抄袭别人文章。将别人的文章该头换面、扩充、缩短,并在参考文献中不提到原文。
第六、删减增补、一稿多投。将只有一个中心思想的文章经过多次修补之,作为多篇文章投出。
出文章快的学生有以下两种:
第一、真正科研能力很强的人;
第二,靠弄虚作假、吹蒙骗的人;
不容易出文章的学生:科研能力不是很强,又不想/不敢弄虚作假、随波逐流的人。
如果将我列出的六种做假方式都归入第二种出文章快的学生身上,那么这种学生和不容易出文章的学生占到了博士生的大多数,甚至可能是绝大多数。
为什么做假的文章也能被录用?不是有专家评审吗?原因有:
第一、评审人只读论文,不会去亲自做实验,因此容易轻信那些写作较好的论文;
第二、评审人水平有限,看不懂所评审的文章。这个现象不足为奇:目前科研工作的分工相当细致,同一个领域也会分出相当多不同的分支,每个分支都有丰富的资料,评审人不一定能全部掌握该领域内的最新成果。这对老教授式的评审人和年轻博士式的评审人都是存在的。对于看不懂的文章,很多评审人不敢轻易不让通过,也很少给编辑部说明情况,就自己找人帮审,很多情况下是学生在审。这一点说明审稿关并不能防住做假的论文。
学生为什么要做假?直接原因是为了应付学校规定的发表文章的数量,间接原因是:
第一、没有充分的科研条件保证学生做实验。学生提出一种方法的时候,自己要从头做到尾,没有良好的实验平台和实验环境,重复性的劳动太多。
第二、发表文章的周期太长。随着稿件数的增加,目前国内期刊的审稿、发表周期普遍延长,退稿的概率增大,相信这是不争的`事实。很多文章光审稿就超过了一年,再加上发表还需要一年左右,因此发表一篇文章的周期正常情况下需要两年左右(还不算被退稿的可能性)。而在提出一种新方法之前,学生需要阅读多少文章,做多久的实验?学校规定三篇文章,对于一个三年/四年要毕业的博士,时间是不是很紧张?
第三、学生的生活补助太低,每月249.8元。不管是在外面打工,还是给导师做项目挣生活费,都不可避免地减少了做科研的时间和精力。
因此,学生为了短平快式地出文章,偷工减料、弄虚作假的现象也就“应运而生”了。
当然,出文章还是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为了发表文章,必须自己搜集、整理资料并形成一定的观点,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学生对研究领域的深入理解。但是,这并不能掩盖造假的事实。
博士延期多数与发表论文有关
打开这个“建议成立个博士延期联盟”的帖子,记者发现,下面的跟帖以及垒到了一百多楼,点击量更达上千。
昨天,记者特意询问了一些高校的博士生,发现在杭高校的确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延期博士生”,一位博士对记者说,他们学院有一位师兄,“博士读了五年其中两年在延期,感觉人也越来越闷,最后几乎天天窝在实验室闭门不出,让人担心他再也走不出去了,幸好,前阵子这位师兄终于‘修成正果’回老家了。”
而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何姓博士生说,他今年下半年开始读博三,到如今,论文投出去了一篇,还一直没消息,至于毕业论文,“还没什么头绪”,“大小论文都还没着落,说不定也要延期,感觉压力很大。”像何博士这样担心延期的博士生并不在少数,一位读管理学的女博士也表示,“发论文要求有原创性的突破,像文科类这种比较‘软’的专业难度就更大了,发文刊物也是僧多粥少”,她的论文已经被拒三次了,她也担心自己的毕业很可能要延期。
至于延期的原因,大家的说法众口不一,但基本可以归咎于发表论文和毕业论文这两座“大山”,有的表示“研究所里的项目没搞完,走不开”。也有的表示是因为“工作没找到理想的,所以先在学校待一段时间”。
延期毕业生存成大难题
对于博士生来说,延期不光是面子问题,也面临着实实在在的生存问题。
“国家津贴加上学校或导师的补贴,平时每月也就一千块左右,如果延期,就只有三四百块的国家补贴了,像我们读理工科,每天泡实验室,根本也没时间出去代个课赚个外快什么的,像医疗保险这类福利也被取消了,每个月二三百块的餐费,一年还要付一千多元的住宿费,而且根本不好意思张口向家里要钱,日子过得挺紧巴。”一位读博三的陈姓博士是学院的博士生会主席,说起延期的事情,他很有感触。
据他总结,延期造成的后果,至少可以分成四点,学业上的不必说了,生活上的也提过了,还有心理层面的,“以前的同学要么升官了,要么赚钱了,读个博士看上去光鲜,其实未来还没底,心理落差挺大的。”
还有,就是私人问题,“像我是应届的,今年27岁了,据我所知,有的博士已经三十出头了,结过婚的要养家糊口,没结婚的家里也催着找对象。我们博会搞的活动,联谊性的最受欢迎了,每次也都能凑成那么一两对。”
博士延期其实也有两面性
“博士延期这种情况在全国各大高校都很普遍,可以说是非常常见的,在国外,花上六七八年拿个博士学位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像在美国,拿一个社会学博士学位往往要花上8年,而理工科往往也要6-7年。”浙大研究生处培养处处长陈慰浙说。
“课题进展不顺利,科学研究不能按时完成;选题跟设想的不一致,或者条件不具备,因此要进行调整;以及学科难度大、导师要求严或者课题需求等,当然,也不排除一些个人因素。”他认为,这些都可能造成博士生不能按时毕业。
不过,在陈慰浙看来,博士延期也有两面性。他觉得,延期可能是种“被动选择”,并对当事同学生活上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对部分同学来说,这也可能成为一种“主动愿望”,像是有些博士生通过继续深入的科研之后,最后论文拿到了全国“百优”(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全国有几万名博士生,拿到百优的只是极少数,这是很高的荣誉,相当于博士生的‘科技进步奖’,可以说,给学生以后的科研之路铺好了路途。”
【关于博士生发表论文的一些看法】相关文章:
对促进科研论文发表的一些看法10-28
对促进本土科研论文发表的一些看法09-12
关于学术论文发表的一些小知识09-21
SCI论文发表的一些技巧分享11-08
论文发表很忌讳的一些事情11-07
关于论文发表价格09-03
关于法学研究论文发表论文12-06
关于博士生的论文致谢范例10-01
关于建筑工程论文发表的论文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