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省会城市郊区与中心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探讨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现阶段我国部分省会城市郊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总结归纳了省会城市郊区的发展思路,分析了一般省会城市的郊区如何发挥特色优势,融入区域分工,优化产业和城市布局,提升竞争力与发展水平,与城市中心区协调发展。关键词:省会城市 中心区 郊区 协调发展
城市主导现代经济发展方向,是要素聚集地和技术创新中心。城市郊区作为我国新一轮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最佳切入点。郊区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带动全国农村建设中起到示范作用。
我国各省会城市作为区域经济中心,发挥着重要的龙头作用,是经济核心和增长极。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特别是近几年,部分省会中心城市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其郊区经济也迅猛发展,城市化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已基本符合城市郊区化的启动标准。郊区经济发展的快慢不仅取决于郊区自身各种经济的和非经济的因素,而且取决于宏观经济的发展状况和城市经济的发展水平,更取决于城市中心区和郊区之间协调发展、相互融合的程度。本文重点分析了一般省会城市的郊区如何发挥特色优势,融入区域分工,优化产业和城市布局,提升竞争力与发展水平,与城市中心区协调发展。
省会城市与城市郊区的特征
一个城市与其周边城市构成体系,这个城市体系与其周边地区共同构成经济区域,在这个经济区域中处于主导、支配地位的核心区域就是中心城市。中心城市这一概念强调的是一个城市在其所在的某一区域空间范围中的“中心”地位,而大城市则完全是由该市的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规模来划定的,在城市化发展的不同阶段,大城市的认定标准不同。从全国来看,任何区域都有一个最大的中心城市,且一般就是该区域直辖市或省会城市等。省会中心城市的吸引和辐射范围是区域性的,除一些发展较快、较大的省会城市影响跨省区外,我国大部分省会城市的影响区域是省级区域。
我国一般将城市地域划分为城市中心区和郊区两部分,城市郊区可以划分为近郊区和远郊区两个地区。根据景观形态(土地利用方式)和发展方向的不同,城市郊区一般又可以概括为城郊结合部,郊区城镇(县城和小城镇)和乡村三种形式。
由于省会城市多数为中等发达城市,郊区作为一个特殊的区域,相对于大城市郊区来说,其经济、文化和社会组织具有更明显的过渡性和不稳定性,其发展也呈现出更多复杂性和多样性。在地域发展形态上,它既涉及郊区城镇的发展,又涉及郊区农村的发展;在发展目标上,它既包含郊区城镇化、工业化的内容,又包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在发展动力上,它既受到城市中心区人口与经济要素扩散效应(即城市郊区化)的影响,又受到郊区人口与经济要素集聚效应(即农村城镇化)的影响。省会城市郊区建设是多种因素影响下的多动力、多目标的发展。
城市郊区经济发展与中心区的关系
城市郊区是与中心区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地理行政区域。郊区现代化是现代经济文明、政治文明、科学文明及生态文明在郊区的生成与发展过程。各地区由于发展的历史环境、历史阶段不同,表现出不同的路径,但是也具有共同的特点:
郊区和城市中心区经济发展是互动的。只有从城郊一体化的战略高度在中心城区和郊区之间的产业、功能等方面合理布局、相互协调才能相互促进,达到共同现代化。
郊区要充分利用城市中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特别是工业、科技和人才的辐射带动作用,建设成为城市中心区工业、人才和生产要素配置的新中心。不但承担中心区的生产要素转移,更要站在全球化的高度,承接国际产业和生产要素的转移。
在积极争取中心区带动的同时,郊区要把工作的重点放在自力更生、对外开放上。要更多地靠自己开拓创新、艰苦努力,发挥和创造自己的优势,采取多种发展路径,全方位地推进经济发展进程。
【省会城市郊区与中心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探讨】相关文章:
城市近郊区建设和规划实例探讨03-20
会展经济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探讨03-19
探讨城市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03-18
区域经济中的城市联盟体发展道路探讨03-20
城市品牌整合营销必要性及对策探讨03-20
探讨新经济时代企业留人问题及对策03-21
浅谈河南经济与就业协调发展思路12-05
谈新经济时代企业留人问题及对策探讨03-18
虚拟经济的发展、影响及对策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