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民族地区农产品品牌建设对策

时间:2020-08-02 16:58:52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西部民族地区农产品品牌建设对策

  品牌农产品逐步排斥非品牌的农产品,农产品的竞争从价格竞争、质量竞争逐步走向品牌竞争,品牌经营已是全球化农业经营的主要方式。为适应、引领世界农业经济发展的趋势,2005年和2006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关于“整合特色农产品品牌,支持做大做强名牌产品”和“保护农产品知名品牌”的要求。农业部下发《农业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农业品牌化工作意见》直接针对中国农产品品牌战略,详细提出了品牌建设的具体措施。这些举措为民族地区进行农产品品牌建设提供了政策保证和动力支持。

西部民族地区农产品品牌建设对策

  一、农产品品牌的内涵与本质特征分析

  农产品品牌,就是农产品生产经营者整合当地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等,以产品为载体,以商标为所有,以消费者为中心,用于体现其产品及服务的独特性,借以创造价值、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各种先进要素的组合。它跟所有品牌一样,包括外部标记、品牌识别、品牌联想、品牌形象等内容。

  农产品品牌特征:农产品品牌是特定农产品的标志,具有地域特征、历史文化底蕴特征、自然生态、绿色时尚等特征。农产品品牌除具有一般商品品牌的共性外,还具有特殊性:一是农产品品牌形象的特殊性。农产品除了具有自创性的品牌形象外,还包括国家认证的标志,如: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以及有机食品等称号,地理标志等共有品牌。二是农产品品牌拥有主体的特殊性。农产品品牌拥有主体除了企业形式的农业生产组织外,还包括集体拥有的集体品牌、地域品牌、证明品牌等。三是价值开发的外在性。四是自然环境的依附性。如西湖龙井、新疆哈密瓜、东北大米等都离不开当地的自然气候和土壤条件。

  二、西部民族地区农产品品牌建设优势

  (一)特色农业优势明显

  特色农业是指具有独特的资源条件、明显的区域特征、特殊的产品品质和特定的消费市场的农业产业。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光、热、水、土资源丰富,物种资源多样,丰富而独特的农牧业资源是西部地区的优势,如棉花、烤烟、水果、花卉等产品品质好、产量高、市场潜力大。目前在西部地区已形成多种具有规模优势地位的产品和产业。如内蒙古、贵州和甘肃的马铃薯,内蒙古和陕北的小米,新疆的棉花,四川、贵州的油菜籽,内蒙古和新疆的葵花籽,广西和云南的甘蔗,新疆和内蒙古的甜菜,云南和贵州的烟叶,陕西的苹果,四川的柑橘,新疆的葡萄,内蒙古和新疆的'养羊业与奶牛业,四川的养猪业与养蜂业等均在全国处于优势地位。

  (二)劳动力成本优势

  由于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开发层次较低,结构单一,二、三产业发展薄弱,由此造成的较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和较低的农业劳动力人均农业总产值所构成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是发展劳动密集型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及其产后储运和加工的有力保证。

  (三)地域优势

  西部地区地处西北和西南边陲,与14个国家接壤,陆地边境线长达12747公里,连接15个贸易口岸,是新一轮开放——“沿边开放”的主体,沿边的地缘优势无疑为西部地区发展品牌农业和边境贸易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四)环境和空间优势

  西部地区高原、山区风蚀、水蚀造成地表土壤和水资源流失的同时,也使土壤中有毒有害物质难以富集和存储,山坡地广种薄收,化肥、农药等化学要素投入较少。加之西部特别是西北地区的光、热、土资源丰富,冬季寒冷,夏季作物生育期短,病虫害相对较少,农药污染较轻,有利于发展无公害、天然型、生态型绿色农产品。

  三、民族地区打造农产品品牌的对策

  西部地区发展品牌农产品的总体思路是:以西部地区丰富的特殊农业资源为基础,以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为发展方向,以农业产业化为拉动力,现代科学技术和传统农业技术有机结合,实现西部农业的跨越式发展。

  (一)增强品牌意识

  观念引导行动,行动决定未来。品牌不仅是农产品进入市场的“准入证”,更是市场经济的引领者。农产品品牌建设是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手段和经营方式,是提高农产品市场占有率、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途径。欠发达的西部民族地区,要实现农业的跨跃式发展,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政府及农产品生产经营者都要不断更新理念,树立品牌意识。要充分认识到创建农产品品牌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政府发展农村经济的着力点,是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命牌”,是持续稳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保证。

  (二)充分发挥民族地区特色农业基地优势,打造强势农产品品牌

  资源比较优势是农产品品牌竞争力的内在决定因素,尤其是从长远发展看,只有具有资源比较优势的农产品,才会具备较为稳定的竞争力。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地域广阔,气候、土壤类型差异较大,农产品品种极为丰富,为创建独具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西部民族地区现已形成了以新疆为主的优质棉花生产基地;以云南优质甘蔗、内蒙古和新疆高糖甜菜为主的糖料生产基地;以云南优质烟叶为主的烟叶生产基地;以西南地区优质柑橘、南方梨、热带水果,以西北地区猕猴桃、苹果、梨、葡萄,以新疆西瓜、甜瓜等优质水果生产基地;以云南高档鲜切花,内蒙古和新疆干花花卉生产基地;以宁夏、四川、甘肃、新疆、青海分别发展枸杞、甘草、红花等中药材的药材生产基地等等。“十一五”期间,我国将在西部地区逐步建成棉花、糖料、烟叶、水果、花卉、茶叶、马铃薯、畜产品、林特产品、中草药等十大有特色优势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民族地区应充分抓住这一历史机遇,立足已形成的特色产业带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名牌农产品。   (三)以科技创新为突破,走科技创牌路子

  品牌的生命与活力来源于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与创新,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只有不断加大农业科学技术的投入,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立于不败之地。特色农产品品牌的创建,需要围绕市场需求,在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全方位地进行科技攻关,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强农产品加工销售等环节的科技创新。围绕产后的保鲜、贮运、加工、包装、营销等环节开展相应的技术攻关,以新产品、特色产品、精深加工产品保持品牌的生机和活力。广泛运用生物工程技术、现代先进种养技术、加工技术和信息技术等,发展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的品牌产品,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四)培育、引进具有创建品牌能力的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是农产品品牌经营的主体和核心,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创建更多品牌的重要途径。从全国拥有强势地位农产品品牌企业和地区的成功经验看,做大品牌必须靠大企业和龙头企业的拉动,如我国著名农产品品牌——蒙牛、伊利等的成长,充分体现了龙头企业在品牌建设中的骨干作用。

  当前,我国民族地区农业产业化大多处于初级阶段,具备实力的龙头企业还很少。解决这一问题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大力培育西部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落实国家扶持重点龙头企业的各项政策,依托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培育一批当地从事特色农产品加工、销售等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二是着力引导有条件的大中型企业进入农业领域,组建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龙头企业集团,营造一批能够保障农业发展和农民利益的新型法人主体,建立新型的利益机制,既让农民得到实惠,又兼顾企业利益,使企业和各种中介组织及农户优势互补,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实现多赢格局。

  (五)建立和完善品牌开发、保护和管理机制

  1、搞好农产品商标注册。推进农产品商标注册是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基础环节,是依法保护农产品品牌的有力武器。要增强企业、合作经济组织、经纪人、农户等生产经营主体的商标意识,鼓励支持农产品商标注册。要特别重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特色农产品的商标注册工作,防止被恶意抢注和侵权行为。当前,政府有关部门要切实帮助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解决在商标注册和商标保护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现有的农产品及时开展普查梳理,对产量大、品质优、市场前景好的农产品,一旦条件成熟立即进行商标注册。

  2、以政府为主申请地理标志,建立特色农产品原产地保护制度。地理标志是使农民快速受益的便捷手段。一些具有浓厚地域特点的农副土特产品已自然形成了品牌效益,成为几乎没有开发成本的“地理标志”资源。业内人士认为,特别是民族地区,由于生态环境的特殊性,地域显著性,品质独特的农副产品种类繁多,利用地理标志促进民族地区农民增收大有作为。但长期以来,西部民族地区受传统生产和经营方式的影响,品牌意识淡薄,商标和地理标志注册工作十分薄弱,一些已经在民间具有较好口碑的特色产品,并没有成为当地无形资产加以保护和巩固。因此,西部地区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组织开展特色农产品区域划定、原产地命名、品牌标注等工作,实行依法保护。

  3、积极发挥政府的协调和市场监管作用。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的分散性,给农业品牌的开发、培育、管理和使用,以及在运作机制上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分散的农民作为市场主体在直接面对市场时,很容易受眼前利益驱动而出现不规范的市场竞争行为。因此,民族地区要积极探索和构建政府、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和农民“四位一体”的农产品品牌开发管理运行机制,必须强化政府的引导和推动力,做好企业、中介组织和农户三者之间的衔接工作,充分协调三者在创品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关系,加大对农产品品牌的保护力度,防止假冒伪劣产品冲击市场。

  (六)建立灵活多样的品牌农产品流通渠道

  农产品的生产与消费与工业品不一样,它的产销两端都是分散的千家万户,因此,建立起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大生产、大流通”格局,对农产品品牌营销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做好以下几点:

  1、建立专业化市场,集中销售品牌农产品。建立产地品牌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是加强品牌营销的重要举措。政府必须加强具有地方或区域特色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专业市场、集贸市场建设,直接为品牌农产品经营者提供经营场所,方便品牌农产品销售,降低品牌农产品经营成本。努力建设省级、国家级著名农产品专业市场,以名牌市场汇集品牌产品,以品牌产品促进名牌市场,形成良性、互动发展的局面。

  2、加强电子商务营销,拓展农产品市场空间。电子商务、网络营销是扩大品牌农产品交易额和知名度,拓展农产品市场空间的又一重要手段。政府应当帮助品牌农产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设立品牌农产品或龙头企业网站,在相关农业网站上发布农产品的信息。组织开展网上参展、网上洽谈、网上支付、网上防伪信息查询等活动,提高交易的效率和品牌的可信度。

  3、建立灵活多样、广泛的流通网点。(1)与超市、学校、大企业、机关、部队、宾馆饭店等建立直销关系,为塑造提升品牌形象打下基础。(2)在大中城市建立专卖店,专柜专销、直供直销。(3)与大型流通企业建立品牌联盟,借船出海。

  4、积极参与各种营销活动。各种农博会、展销会、商贸洽谈会,是提高农产品知名度、搞活营销的有效途径。通过产品丰富的外观展示和内在品质介绍,扩大产品在市场营销及招商引资活动中的影响力。政府、龙头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应充分发挥自己的组织优势,积极主动地组织当地优质农产品参与各种营销活动,推介产品,打造品牌。

  参考文献:

  1、瞿艳平,郑少锋,秦宏.创建农产品强势品牌提高品牌竞争力[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3).

  2、李德立.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品牌战略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

  3、屈宝香.西部特色有机农业区域布局构想[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4(5).

【西部民族地区农产品品牌建设对策】相关文章:

旅行社品牌建设的问题及对策10-20

最新农产品品牌的危机管理10-03

品牌建设开题报告09-24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论文10-01

企业品牌建设开题报告09-04

品牌建设的作用范文05-26

企业品牌建设的意义11-06

品牌建设策略有哪些10-31

企业品牌建设的重点10-31

企业品牌建设的误区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