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时间:2024-10-29 03:16:11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的规模越来越大,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从外商投资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产业结构中的构成及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些负面影响,最后提出了利用外资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迅速发展,外商投资经济已经在我国经济的运行和发展中占了相当重要的地位,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外商直接投资(FDI)对我国产业结构的积极效应增加了我国产业发展所需的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的投入,尤其重要的是提升了我国产业的技术竞争力,但外商直接投资的消极效应加大了我国区域经济的不平衡,拉大了三次产业的偏差。当前,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持续推进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进程,实质上就是要求技术不断进步。因此,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成为一个值得重视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对于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效应,必须正视消极效应,充分利用其积极效应,尤其是技术效应,这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有很大的作用。
  
  一、外商直接投资现状
  
  据国家统计局《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7年我国非金融领域新批外商直接投资企业37871家,比上年减少8.7%。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748亿美元,增长13.6%。具体情况详见表1。
  

  
  二、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一)外资在三次产业之间及三次产业内部的分布结构不均衡
  外商在华直接投资一方面推动了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升级,另一方面表现在三次产业之间及三次产业内部分布结构的不均衡。从国家统计局《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来看,2007年我国第一、二、三产业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比重分别为1.23%、56.63%、42.14%,第一产业比重很小,第二、三产业比重较大。
  在第一产业内部,农业利用外资多数还停留在生产性加工项目上,70%集中在广东、福建、山东等沿海地区,而我国农产品的主要产区、农业历史悠久的中西部地区,农业外商直接投资项目相对较少。外商投资种植业、养殖业项目较少,大规模投资粮、棉、油等开发和生产项目更是少见。
  在第二产业内部外资过度集中于制造业,根据2001~2007年统计数据计算,2001年制造业占第二产业内部4个门类利用FDI比重达90.7%,2004年达94.62%,2006年达94.28%,而2007年其集中度高达95%。另外,目前制造业中的外资加工企业严重依赖于外方的供货、采购、技术、市场等,这种“两头在外”的投资方式,很易形成对外方的产业依赖。从利益分配角度讲,中方只获得部分工缴费(全部工缴费中按股权比例,有一部分也由外方获得),因此实际效益不高。同时,由于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绝对比重,也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改善乃至产业结构的升级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加工贸易所需要的技术、原料、零配件、生产设备等都从国外进口,与国内产业的关联度小,对国内产业升级、经济增长的带动并不大。
  在第三产业内部,由于外资更多地集中在房地产业等投资周期短而投资回报率较高的领域,于是,外资流向第三产业数量和比重虽然出现了较快增长,但其产业内流向同样表现为非均衡分布现象。2007年的统计分析显示,房地产业吸收外资达到171亿美元,占当年我国第三产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54%。相形之下,流向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等10个门类就较少甚至很少:2006年这10个门类的FDI共计26.17亿美元,仅占第三产业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9.92%;2007年这10个门类的FDI共计9.2亿美元,仅占第三产业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2.92%。从国际外资流动的情况看,全球服务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占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2/3以上。我国第三产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不仅比例偏低,而且发展缓慢,这与全球FDI流动趋势并不一致,导致我国服务业的发展相对缓慢。

  造成外商直接投资三次产业内部流向过度不平衡的原因,既有我国农业集约化程度不高,地区差异较大有关,也与第二产业中制造业在国际产业格局中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因素以及我国服务业相对较为落后而且开放较晚有直接关系。
  (二)关键技术被保留,部分外资对我国产业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并没有起到真正的促进作用
  外商对我国投资所带来的技术水平总体来说不高,即使是跨国公司对华投资,但其投入技术也只是中等水平,或者只有生产技术,没有研究开发、设计技术和动态技术,而且所投入技术更多是以成套生产设备、流水线等形式体现的,在短期内使得其所投资行业的有关产品的生产能力大大提高,表现出良好的短期效益。但由于核心技术的缺乏和开发能力的欠缺,从长远看对行业水平的整体提高乃至整个产业结构的升级推动力小,甚至产生了阻碍作用,对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并没有起到真正的促进作用。
  (三)从投资的方向上看,外商投资更注重投向最终消费产品,而不是工业装备
  我国的装备工业体系虽然非常完整,但这是模仿前苏联的工业化模式而建立起来的,在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几十年后,其潜力已经消耗殆尽。由于体制的原因,其技术水平、管理水平落后,资金严重缺乏,制约了自身的发展,也严重制约了消费品工业的发展,改革开放后,这种状况得到了好转。我国工业水平的最终提高,取决于工业装备水平的提高,因此在引进外资时,国家制定了优惠政策以吸引有较高技术水平的外资企业进入我国的工业装备行业,但外资的趋利动机却使其大都投向了最终消费产品。在外商携带其拥有的资金、技术及管理等方面的优势进入我国时,纷纷投入到其有竞争优势的差异化消费品的生产中,工业装备行业的外商投资比例一直较少,即使是跨国公司进入我国也更多的是投入到最终消费品的生产而不是工业装备,这就给国内企业带来了相当大的竞争压力,也没有促进国内工业整体竞争力水平的提升。
  (四)国际游资的大量流入很可能会增大我国的金融风险
  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等自由港是全球离岸金融行业的中心,据分析,目前从这些自由港流入我国的FDI很大一部分属于国际游资范畴,其中一部分甚至属于国内资金的回流。由于国际游资很少采用建设生产性企业以获得长期的稳定回报的投资方式,而更多地利用种种合法或非法手段进行短期投机,因此,国际游资的大量流入很可能会增大我国的金融风险,甚至影响金融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三、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导向对策
  
  我国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曾对外商投资项目的产业导向做了一些总体性的规定。这些规定虽然对外商投资具有一定的产业导向意义,但并未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要求直接联系起来。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要求,以及至今为止外商投资的产业构成及其影响看,需要从以下方面加大对外商投资的产业导向力度:
  (一)引导外商加大对第一、三产业的投资力度,适当降低对工业的投资比重
  我国目前第一产业的外商投资比重仍很低,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占了外商投资的绝大多数。在2007年的外商实际投资中,第一产业的比重只有1.23%,而第二产业的比重达56.63%。因此,应当引导外商投资更多地进入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以加强农业的发展水平特别是科技水平,促进第三产业的较快发展和生产率水平的较快提高,相应地降低对工业的投资比重,以适应和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推进。
  (二)引导外商增加对重加工业的投资,相应地减少对消费品工业的投资
  目前外商对我国工业的实际投资中,大概有近60%分布在消费品工业,在重工业的投资比重只有40%多一些。外资工业占我国消费品工业增加值、产品销售收入以及固定资产净值和流动资产的比重约为30%,而占重工业的同样比重只有15%左右。因此,需要引导外商对工业的投资更多地转向重加工业尤其是装备工业部门,相应地减少对消费品工业的投资比重。
  (三)引导外商增加对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投资,相应减少对一般加工工业的投资
  国际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具有由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的趋势,其中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增长速度很快,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直接投资也越来越多地投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我们应当利用国际直接投资的这种产业变动态势,加大对大型跨国公司的引资力度和对外商投资的产业导向力度,以此来带动我国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
  (四)引导外商投资更多地流向一些薄弱的第三产业部门
  目前,外商对我国第三产业的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房地产业和社会服务业,以及商业和交通运输等部门,对金融保险业、卫生体育、社会福利业,科研和综合技术服务业以及教育文化艺术等部门,目前外商投资仍较少,所占比重很低,而这些产业的发展既关系到国内需求的扩大,也关系到其他产业发展水平的提高,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对外经济政策的调整,这些第三产业部门势必扩大对外开放的程度,因此,应当通过调整《外商投资企业指导目录》、再投资奖励等措施有步骤地引导外商增加对这些行业的投资,以引导这些行业的发展和经营效率的提高。
  (五)限制投机性外资的流入,防止金融风险
  金融安全是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业对外开放要坚持有序推进、审慎监管和控制风险的原则,以限制投机性外资的流入。可逐步完善对QFⅡ的评审机制,对QFⅡ投资我国股票市场的资本规模进行监控,适当控制长短期投资的机构投资者比例,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对流入房地产的外资采取适当限制性措施,以减少房地产业的泡沫。
  
  参考文献:
  1、彭继民.外资怎样影响我国产业结构[EB/OL].经济网,2008-07-22.
  2、袁群华,李燕.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J].时代经贸(下旬刊),2006(23).
  3、蒋伟,孙进.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及对策[J].江苏商论,2006(12).
  4、刘新荣.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产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集团经济研究[J].集团经济研究,2007(2).
  5、李大伟,宫雪,郑桂环,汪寿阳.我国外商直接投资2007年展望[EB/OL].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2006-12-05.

【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相关文章:

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之关系研究03-18

外商直接投资对湖北经济的影响12-05

外商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的互补性03-24

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优化产业结构03-18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问题研究11-30

我国种植业结构调整之策略01-10

东道国开放度对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的影响03-14

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对外贸易—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03-19

中外保险业税制比较与我国保险业税制改革路径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