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浅谈对高校德育管理体制改革问题与对策的思考-基于理工类院校
论文关键词:德育管理 理工类院校 改革 对策
论文摘要:德育管理是学校教育管理一个永恒的主题。高校特别是部分理工类院校,由于自身和历史原因.德育管理体制的模式存在着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只有结合理工类院校的办学特点和德育工作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有目的地分析,从而找到切实解决制约理工类院校德育管理质量水平和体制改革问题的具体措施和对策。
德育管理是依据德育发展的要求,按照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思想品德形成的基本规律,有效地分配和利用德育资源,组织、协调德育的组织管理机构与德育工作者和德育对象之间的一项管理活动。这也就是说,德育管理是“与伦理道德有关的管理,保持道德状态良好而实践和落实德育最大化原则的管理活动。”
德育管理是学校教育管理一个永恒的主题.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管理中,包括高等院校,始终居于首要地位。高校德育管理,历来被高校教育工作者所高度重视。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特别是理工类院校,经过广大德育工作者的努力,在加强德育管理工作,夯实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和成功经验.逐步形成了一整套颇具特色的党委负责制的德育组织管理体制模式,实行党委主管,行政协助,统一模式,集中灌输。这种体制具有高度集中,意志统一,行政性强,便于灌输,阵地比较稳定,运作方式较简单等特点。因而极大地促进了理工类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推进高校的改革开放,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四有”新人。
但是,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在德育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日益突显出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特别是高校招生制度的改革,学分制的实施,后勤管理的社会化,就业的双向选择等,高校德育管理体制越来越不能适应高校改革和发展的需要。理工类院校又由于自身专业特点,机械、电子、化工、生物等行业调整的原因,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德育管理体制运作的结果。使学生感到德育在高校教育中显得无足轻重.学生更注重专业的学习。因而,这迫切要求高校,特别是理工类院校,德育工作应在继承德育工作优良传统和经验的基础上,顺应时代的要求,更新德育观念,改革德育管理体制,充实新的德育内容,拓宽德育教育渠道,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适应新时期、新情况的变化和发展。
1 理工类院校德育管理体制存在的现实问题
党委负责制是目前理工类院校普遍采用的德育管理体制模式。虽然这一模式在实际工作中确实能够保证党委对理工类院校德育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坚持德育的社会主义方向,但是由于高校的教学、管理等各项工作主要是通过学校的行政机构(教务处、学生工作处)进行,学校的党政系统是两套人马,各司其职,这必然在具体操作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1.1党委行政“两张皮”的现象
由于党委和行政是两套系统,各是各的人,致使理工类院校在专业教学及其管理中,不能很好地将德育渗透其中,学校的德育工作和专业教学工作彼此分离,从而使教学行政系统的德育功能弱化。
理工类院校的行政工作与党务工作分开,行政工作是负责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党委负责学校德育工作,各行其事,直到各系(部)及各教学单位均如此,就导致了校(院)长管教学,党委管德育,教师管上课,班主任、政治辅导员管德育工作,泾渭分明,使德育工作分工不合理,力量分配不均,违背了教育的整体性,忽视德智体互相贯通,相互渗透,人为地将德育教育与专业教育教学及学校管理分开,致使专业教学活动及专业教师的德育职能无法到位,学校行政系统德育功能退化,使德育专职教师、政工干部成了孤军奋战的德育专业户.
1.2学生普遍重专业学习,轻道德品质养成
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德智体的受教育和发展是整体性的。学生通过受教育,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是综合各学科知识的结果。在学校的教育中,德智体相互渗透、相互配合,德智体统一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这正是教育整体性规律的体现。
但是,理工类院校现行的德育管理体制,运作的结果却是违背了教育统一性的规律,把德育与智育分开,致使学生在学习中,把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德育的学习和养成分开,看重的是专业学习,轻的是道德品质养成。
1.3“两课”的作用被弱化
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两课”教学.属于学校教学管理工作范围,该课程教学工作、教师的管理等都由教学行政部门管理。学校党委对“两课”教学的领导,只是宏观的管理,并不涉及课程的具体的教学及管理,在管理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管理与其他的专业课无二。因此,“两课”的德育功能不能充分发挥出来,“两课”教师成为了与专业学科教学无异的学科教师,不能充分发挥“两课”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
1.4班级组织作用发挥不够
由于学生的家庭条件、生长环境、教养方式和生活阅历不同,同一班级中学生思想政治品德修养和素质不尽相同。而高校德育工作最终仍落脚于班级之中,班级组织作用发挥不够充分,更不用说不同院系之间、不同专业之间、不同年级之间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
1.5学生在德育教育中的主体性作用未能充分体现
长期的应试教育形成的教育理念,使高校德育管理在指导思想上.形成了“抱着学生走”的管理模式。在德育管理体制中,从组织机构的设置到德育工作者的思维习惯,都采用对学生“管、卡、罚”的形式,自上而下开展各种指令性活动。学生在德育教育活动中,成为被动接受教育的对象,造成了德育工作不是学生的学习过程,而是成为了完成学校指令性的过程。这种德育组织管理体制从表面上看是在有序地运行,但是由于作为德育最基本的元素——学生,处于一种惰性的状态,被动地接受教育,甚至对组织的指令消极对待,信息反馈真实度低,从而导致理工类院校德育工作效能低下,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差。
1.6德育管理的具体实施层缺乏活力
现行的理工类院校德育管理体制,使德育的各项工作都落实在学生政治辅导员或者班主任的身上,他们每天忙于日常事务,疲于应付各种杂事,难以集中精力和时间从事德育工作,无论是政治辅导员还是班主任。无论是专职还是兼职的.都是挂名的多,真正深人到学生班级开展深入细致工作的人少,这势必造成德育工作不扎实,不能真正地落到实处,许多工作要求只是停留在上层、表面和形式上。
同时,由于理工类院校现行德育组织管理体制一般由校党委书记循0书记)领导,其下属的专业院系、学校行政部门不属于党委管辖,在德育实施过程中,难以协调党、政各部门,导致信息的传达反馈缓慢,内耗过多,组织系统协调功能差,使德育工作流于表面和形式。
【浅谈对高校德育管理体制改革问题与对策的思考-基于理工类院校】相关文章:
浅谈企业绩效管理的现状、问题及解决对策09-16
我国高校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论文04-15
浅谈高校德育管理工作三题05-28
浅谈企业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通用13篇)05-26
浅谈校园信息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论文04-15
关于高校人力资源治理题目的思考与对策06-07
当前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1-06
绩效管理实施现状应用对策思考论文05-28
浅谈英语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