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浅谈孔子“仁学”思想及其文化批判
论文关键词:孔子 仁学思想 文化批判
论文摘要:“仁学”是孔子思想的精髓,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爱人”是“仁学思想”的核心内容;“复礼”是“仁学思想”的践行标志;“孝悌”是“仁学思想”的心理基础;“人格”是“仁学思想”的精神动力,它们共同建构起孔子“仁学”思想体系。在中国文化史上孔子“仁学”思想体系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其精华部分对于当今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具有不可忽视的启迪作用。
“仁学”是孔子思想的精髓,“仁”在《论语》中出现达一百多次,可见孔子对于“仁”的重视。关于“仁”,孔子每次都有不同的表述,虽然每处都是片言只语的言谈,并未展开论述,但就是这片言只语却包蕴了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并且建构了系统而又完整的仁学思想体系。二千五百多年以来,孔子仁学思想体系在中国文化思想史上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在今天,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这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提升精神文明水平,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爱人”是“仁学思想”的核心内容
在伦理关系中,“仁”既是一项重要的道德原则,又是一种人生境界,它要求人们在人际交往中要富于爱心,要相互关心爱护。因此当樊迟向孔子请教什么是“仁”的时候,孔子回答说:“爱人”。(《《论语》·颜渊》)这是孔子关于“仁”的最简洁明快的回答,它揭示了孔子“仁学”在伦理层面上的核心内容。
“爱人”的前提是理解、尊重他人,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的“恕”道。“爱”是一种内在情感,无所附丽则无法显现,因此“爱人”又必须体现在情感态度和具体行为上,这就是真诚地关心帮助人。如孔子所要求的那样:“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就是要由己及人,对需要帮助的人热情地施以援手,使他人获得与自己一样的成就。
“爱人”不仅要关爱与自己亲近的人,而且要关爱社会上所有的人,正如孔子要求弟子们所做的那样:“沉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这是一种普泛化的爱,既要求普通民众之间相互关爱,更侧重于要求统治者对人民群众的关爱。因为居于上位的统治者能做到“泛爱众”,对于实现孔子建构和谐社会的政治理想更具有实践意义。无怪乎孔子大声疾呼:“子为政,焉用杀?”(《论语》·颜渊》)“宽则得众,惠则足以使民”。(《论语》·阳货》),“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等等。孔子要求统治者关爱民众,竭力反对他们对人民过分的、残暴的、赤裸裸的剥削压迫,这又赋予了其“仁学”思想明显的伦理政治色彩。
以“爱人”为核心的孔子“仁学”思想,既包含着“人本”思想的因素,又体现出“民本”思想的精华。所谓“人本”,可以从文字学的研究成果中得到佐证。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仁,亲也。从人从二。
他先说,仁就是亲爱的意思,接着又从形体结构分析的角度说“仁”是会意字,从人,从二。从“人”,很显然讲的是人的问题;从“二”,用徐铱的解释就是:“仁者兼爱,故从二”。意思是说,二人以上彼此都应.. `爱。《礼记·中庸》也说:“仁者,人也”。指出所谓“仁”就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由此可见,孔子的“仁学”也就是“人”学,即“以人为本”的学说。
此外,我们还可以从孔子的人生故事中得到直接的证明。《论语·乡党》篇记载:“厩焚。子退朝,日:‘伤人乎?’不问马”,“只问人,不问马”,表明孔子重人轻财,十分关心管理马匹的下人,这是其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
春秋时期,“民本”思想已成为很多有识之士的共识。对此,《左传》中多有记载。孔子对于人民在社樱安危中的举足轻重作用十分清楚。虽然孔子极力维护周礼,反对以下犯上,但是他更关注广大人民的利益,反对国君对百姓的横征暴敛,主张摇役赋敛要有节制,要“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他不但反对竭泽而渔,反对过分的压迫剥削,而且还提倡适当给人们以救济。鲁哀公遇到了荒年,感到用度不足,向孔子的弟子有若讨教办法,有若说:“百姓足,君孰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于足?”(《论语·颜渊》)这些都十分精辟地说出了民为邦本的道理,反映了了孔子的民本理念。孔子对违礼行为是深恶痛绝的,但是,他对于管仲不死于君难,反而投靠原来君主的政敌的违礼行为采取了极为宽容的态度。当子路批评管仲“未仁乎”的时候,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论语·宪问》)又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论语·宪问》)虽然管仲相齐桓公违背了原来相公子纠的“君臣之义”,但是由于他的作用,使齐桓公成了春秋时期的霸主,在一定的时期内,结束了诸侯混战的局面,消饵了武力,把人民从战乱中解救出来,所以孔子称其为“仁”。一般说来,孔子认为,仁者必合于礼,但是,如果能对广大人民做出贡献,即使不合于“礼”,孔子仍然肯定其“仁”,可见“民本”思想已经成为孔子衡量“仁”与“不仁”的重要依据。
当然,孔子的“民本”思想是希望统治者重视人民的力量,调整好与人民的关系,缓和阶级矛盾,终极目的还是为了统治者的长治久安。尽管如此,孔学的仁爱精神,充分体现了对苦难民众的关怀,包含“人性”觉醒的因素。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它一方面为统治集团中的明达之士提供批判封建暴政的思想武器;另一方面,又启发了广大受压迫民众认识到自身生存的理由和生命的价值,进而转化为他们反抗压迫、推翻暴政的精神动力。虽然后一点并非孔子所愿,但是它在历史上确实发生了。
二、“复礼”是“仁学思想”的践行标志
《论语·颜渊》篇记载:“颜渊问仁。子日:‘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接下来孔子进一步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在这里,孔子指出,依礼而行是仁的根本要求。仁是内在的,表现为主观的心理、情感等因素,礼是外在的,表现在视、听、言、行等诸多方面。作为内在的东西是难以观察到的,只有通过外在的表现才能做出判断。衡量一个人是否“仁”,要看他的行为实践是否符合“礼”。换言之,“礼”就成了“仁”的外在标志。“仁”从心理、情感方面对人进行内在熏陶,“礼,’从言谈举止方面对人进行外在规范,二者结合,把人彻里彻外地纳人到“仁学”教化之中,从而有效地塑造孔子所倡导的理想人格。 对于“仁”和“礼”,孔子更看重“仁”,因为“仁”是“礼”的内在心理、情感依据,是实行礼的决定性因素,所以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在这里,孔子以“仁”释“礼”,将原本是规范社会行为的外在的“礼”,转化为社会成员的个体内在的自觉,使“礼”与“仁”相互渗透,互为表里,奠定了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基础。
一般说来,“仁”与“礼”是统一的:“仁者”,必守“礼,’;循“礼”而行者,必为“仁”。但是当二者发生矛盾的时候,“仁”就上升到主导地位,一是行“大仁”者不必拘“小礼”,上文提到的管仲改仕齐桓公就是确证。二是表面行为即使符合“礼”的要求,而其实质未必就是“仁”。所以当林放请教什么是“礼”的根本时,孔子回答说:“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可见,孔子已经看到了表象与实质有些时候并不完全吻合,但他更重视表象后面的实质。
孔子主张复“礼”,是为了维护宗法等级制度,加之“其礼烦扰而不说,厚葬靡财而贫民,服伤生而害事”,在当时就遭到了代表小生产者利益的墨家学派的猛烈抨击。后世封建统治者,更片面的把“礼”作为巩固统治地位的工具,使之逐渐地失去了“仁”的内在灵魂,在今天看来,其中很多内容已经成为封建糟粕。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经过孔子仁化了的“礼”,其本质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尊敬他人,其精华部分,在民俗文化中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已经融化在我们民族的血液之中,为中华民族赢得了“礼仪之邦”的美誉。不仅如此,即使在当今人际交往和一些社会活动中,也不能不讲究必要的礼节和仪式。因此,孔子仁学体系中的“礼”,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2]下一页
【浅谈孔子“仁学”思想及其文化批判】相关文章:
试析孔子的主要思想及其核心03-02
孔子伦理思想的双重性及其冲突与调和03-01
文化批判与学术批评03-18
浅谈老子生态伦理思想及其现代价值03-05
浅谈文化批判:报纸副刊公共领域的实践活动-文汇报“关注”“03-18
浅析《围城》的文化批判价值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