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劳动价值论

时间:2024-09-28 05:05:39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试析关于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劳动价值论

  论文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劳动 劳动价值论

  论文摘要: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关于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劳动价值论。一是人类劳动是在国际市场范围内抽象平均的结果;二是劳动的抽象范围更大地向国际领域扩展;三是须从科技知识的本质及作用认识劳动价值论。

  我们所处的时代面临的新的实际有两大方面:就世界而言,那就是经济全球化浪潮、科技革命浪潮蓬勃发展这个新的实际;就我国而言,那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新的实际—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些新的实际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时面对的实际情况有很大的发展和变化,我们必须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一、人类劳动是在国际市场范围内抽象平均的结果

马克思所处的世界,远没有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如此深刻的经济全球化,但那时伴随着第一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发展,国际分工、世界市场、世界经济已经形成,而且对于这样一个世界的实际,马克思也力求在他的经济理论研究中给予体现。马克思在他1857年所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设想的经济理论体系大厦由五个部分构成,即:(1)一般的抽象的规定;(2)资产阶级社会内部结构(资本、雇佣劳动、土地所有制等);(3)资产阶级社会在国家形式上的概括(税、国债、公信用等);(4)生产的国际关系(国际分工、国际交换、输出和输人、汇率等);(5)世界市场和危机。

从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体系的架构中可以看到,马克思研究的政治经济学既包括一国范围的经济运动规律即第(1)(2)(3)部分也包括国际范围或世界范围的经济运动规律即第(4)(5)部分。虽然马克思在有生之年对有关国际经济的两个部分的研究没能像对一国范围内经济的三个部分的研究那样独立成篇,而是散见于他的《资本论》和其他著述中,但这并不应妨碍人们把马克思揭示的一些经济规律、范畴、理论从一国范围与国际范围相统一的视角来完整把握。对劳动价值论及其所涉及的范畴、规律—例如劳动、社会必要劳动、价值、价值规律等,无疑也应如是理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说明,商品的价值是人类抽象劳动的凝结,这是对价值最抽象最本质的规定。进一步的分析表明,人类抽象劳动的抽象范围是不同的,从而有层次不同的价值形态。人类劳动在一国市场范围内抽象平均的结果,凝结为国别价值,国别价值量由一国生产某一商品的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人类劳动是在国际市场范围内抽象平均的结果,凝结为国别价值,国际价值量不是由一个国家生产该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决定的。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在世界市场上,“棉花的价值尺度不是由英国的劳动小时,而是由世界市场上的平均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两种抽象范围不同的劳动、不同的价值形态是有差别和联系的。在一国市场上形成的社会必要劳动及商品价值在世界市场上就变成了“个别劳动”及“个别价值”而与社会劳动(国际的社会必要劳动)及社会价值(国际价值)相对应。因此可以说,从国际范围来看,国别必要劳动的社会化程度是低层次的、不充分的国别价值,并不是真正的社会价值;只有国际必要劳动的社会化程度才是高层次的、充分发展的,只有国际价值才是真正的社会价值。正如马克思所说:“真正的价值性质是由国外贸易才发展的,因为国外贸易才把它里面包含的劳动,当作社会劳动来发展。”

二、劳动的抽象范围更大地向国际领域扩展

在当代世界,特别是近20年来,经济全球化蓬勃发展,这使劳动、价值、价值规律的作用发生了与过去时代不同的新发展、新变化。经济全球化的一个基本内容是各种经济资源日益大量地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就商品服务的国际贸易而言,在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初的40年代末,世界贸易额每年约600亿美元,而20世纪末的2000年世界贸易额为7.8万亿美元;不仅贸易的绝对数额大大增加,而且其相对比重也大大提高—全世界的贸易出口额占世界总产出的比重,1950年仅为7%,而到1999年已达22 % 。

[1][2][3]下一页

【试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劳动价值论】相关文章:

试析关于深化与发展劳动价值论的思考03-18

试析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思考03-19

试析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三题03-19

试析社会诚信与经济发展03-18

经济全球化与税制改革的协调12-06

试析“以人为本"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03-18

试析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劳动价值论03-19

经济全球化对民营企业的启示03-09

经济全球化企业营销对策思考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