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解析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机制创新-建立“股东—机构投资者—公司
【论文关键词】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机制;机构投资者
【论文摘要】引入机构投资者以优化会司治理机制已成为国际公司治理模式变迁的基本趋势。借鉴发达国家将机构投资者引入股份公司的经验和经济转轨国家的教训,本文指出利用机构投资者改革国有企业治理机制是我国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探索国有制有效实现形式的基本途径。
一、“股东一公司型”产权结构下公司治理机制的弊端及公司治理发展的国际趋势
公司治理机制(Corporat Goverr}an})一般被定义为允许外部投资人监控公司经理和内部人的、保证其投资回报的有关公司控制权和对公司剩余索取的一整套法律、文化和制度性安排。目前,世界上有两类公司治理模式:英国—美国模式和德国—日本模式。英国—美国模式是典型的市场竟争模式,在这种公司治理模式下,股权高度分散,所有权与管理权高度分离,“股东一公司型”产权结构的特征明显,个人拥有公司股权的绝大多数。德国—日本模式也称所有制模式,是股权相对集中的公司治理模式,其股权结构的基本特征是“股东一机构投资者一公司制”。它认为股权的相对集中有利于并购市场的有效和完善化,主张在公司治理中引进机构投资者,特别是投资基金。近年来,随着西方股权革命、股东积极主义和公司治理文化的出现,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采取了公司治理导向的投资策略,不同国家的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治理机制开始出现一种趋同的变化:引入机构投资者以优化公司治理机制的德国—日本模式成为公司治理模式变迁的统一基础。
英国—美国模式之所以逐渐被德国—日本模式所取代,主要是因为该模式所依赖的公司运作的高度透明和比较完善的市场立法与执法体制在以追求私人收益最大化和信息不对称、不完全的市场经济情况下难以具备,再加之股权的高度分散、所有权与管理权的高度分离等,就使股东难以也不愿凭借其有限的财产所有权对公司内部人进行监控,因为监控的费用大大高于对个人的回报。由于股东(委托人)缺乏对管理人(代理人)的监督和激励,这就对管理人(代理人)侵犯股东(委托人)利益带来更大激励(Adolf A.Berle and Gardiner Means,1932;Alchian and Demselz, 1972;Grosaman and Hart,1983),公司治理呈现出“强管理者、弱所有者”的特征,“内部人控制”出现〔青木昌彦、奥野正宽,1999〕。
而对机构投资者特别是投资基金来讲,它们投资的动机并不是要对被投资的企业发号施令或直接干预经营,它们只是希望通过资本市场和公司建立联系,希望通过规范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来保持自己对公司的有效控制权,然后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实现自己合法权益的最大化。由于他们不得不承受因企业经营失误而造成的损失,因而它们绝不接受由于公司治理结构扭曲或暗箱操作而带来的风险。因此,他们十分看重公司治理的有效性,也很愿意对公司经理进行监控,而且它们也有这个能力、财力和人力,从而实现监控的最大收益。于是,依靠拥有大量资金的机构投资者对经理人员的监控和对公司重大决策的积极影响和干预就成为西方广大中小投资者保护自身利益,克服因企业经理人员背离股东意愿而带来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必然选择。
二、国外引入机构投资者改善公司治理机制的经验、教训及启示
(一)美国的经验一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远大于其他持股者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尽管个人仍是美国持股的最大主体,但机构投资者(主要是养老基金)持有股票市值的比例不断上升却是不争的事实。机构投资者特别是养老基金开始转变原来消极的态度而积极地参与公司管理。机构投资者之所以在美国公司治理中有效,原因主要有二:
一是完善的市场法律制度和股东的联合约束了大股东的短期行为,激励其加强对公司管理人员的监控。一般来讲,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总体效果取决于社会的法律制度基础(OECD,1 999)。在法律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大股东的短期行为可能成为大股东的理性行为。这对小股东利益的维护是不利的。一旦建立了健全的法律制度,比如对机构投资者经营的信息披露制度、财务制度等的建立,就使机构投资者完全暴露在广大中小投资者面前。由于小股东资本的流动性比机构投资者的要大且流动的成本低。为避免被广大投资者“用脚投票”,吸引更多资金,机构投资者就会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广大小股东的利益,较深地介入企业的日常事务管理,监督经理的行为。
二是对参与公司治理的机构投资者实施分类管理,阻止了机构投资者监督的盲目性,避免了金融风险的累积。所谓分类管理就是在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过程中政府对不同的机构投资者采取不同的政策。美国根据养老基金资金期限长、经营风险小的特点,首先允许养老基金参与公司治理,而对其他机构投资者如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参.与公司治理却给予限制。美国的这种做法就避免了投资风险的累积,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捷克的教训一转轨经济国家利用投资基金完善国有企业治理机制的实践
在东欧、俄罗斯等转轨经济国家进行市场化改革初期,保险公司、养老基金等发展缓慢,而投资基金却发展较快,这在俄罗斯和捷克表现的最为突出。这些投资基金基本上是在快速私有化的基础上自发形成的。虽然投资基金在这些国家资本市场的建立和国有企业的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严重问题。如在捷克,投资基金相对于俄罗斯虽然享受更宽松的市场条件,并且在市场上发挥着比较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它与银行联系密切,并且不少投资基金不是独立开展业务,而是相互勾结或与正规的持股公司勾结,进行内部交易,共同损害国家和广大投资者的利益。这些损害主要表现在:1、投资基金之间相互勾结,形成一个非正式的很难加以鉴别的而在资本市场上具有垄断势力的组织,控制公司,操纵股价。2、进行不合理的证券交易。其中包括购买由其建立的以无价值资产为基础的联营证券公司的资产;将大笔资金在无任何担保和协议的情况下由其账户转让给证券经纪商由其支配;违背法律248/92sb禁止将从银行借来的资金转借给第三者的规定,将这些贷款转给与其合作的法人实体,而不签订任何协议等。3、通过“地下通道”以合法的形式进入联营证券公司,控制公司股东会,并使股东会通过涉及公司财产交易的决定,然后利用其在董事会大股东的地位使董事会执行这些决议,其结果使这些资产以很低的价格被基金管理人的相关人员如他的家属或亲戚所购买,以至最终毁掉该公司。
[1][2]下一页
【解析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机制创新-建立“股东—机构投资者—公司】相关文章:
公司治理、公司政治机制及股东、董事、经理之间的权利12-10
解析公司治理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文献综述03-20
建立信用治理机制强化应收账款治理03-21
国有企业如何建立激励约束机制留住人才03-24
基于公司治理的盈利分配机制11-23
公司治理机制选择的权变性分析03-18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机制优化研究03-21
浅析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互动机制03-24
控制权机制对公司治理的影响03-22
浅谈建立国有企业团体本钱治理体系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