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教育的最终目的论文(通用21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论文吧,论文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幸福教育的最终目的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幸福教育的最终目的论文 篇1
摘要:
本文通过解读历史上伦理学者的幸福理论,探悉出幸福论的焦点由“物”到“神”再到“人”,由“人欲”到“人心”再到“人伦”的秩序,认为幸福是人的全面人性得到肯定时的主观感受。幸福与教育之间因人、人生、人性而相互交融;幸福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
教育幸福人性人生
教育,本意在于发展人的本性,为人造福。然而,现今人们对幸福的追求陷于有可能受惠于、也可能受制于教育的摇摆境地。其原因,最基本的在于我们对教育的模糊认识:是让孩子吃穿无愁,校舍繁华?是让孩子高兴愉快,拥有欢乐的学生生活?还是让孩子服从于集体、贡献于社会?——如果不了解幸福在教育领域中的意味,教育本身不仅失去意义,还可能给人带来幸福的失落甚至是不幸。本文试从论理学者的幸福理论中感悟幸福的含义,探察教育与幸福的交融性,以及幸福对于教育的意义。
一、幸福的伦理学解读
幸福是什么?千百年来,人们不断地追问、探询、争论。康德曾慨叹:“幸福的概念是如此模糊,以致虽然人人都在想得到它,但是,却谁也不能对自己所决定追求和选择的东西,说得清楚明白,条理一贯”[1]。显然,形式逻辑的定义法对于“幸福”而言无能为力。关于幸福的结论,必须从伦理思想史中古者的声音开始考察。
(一)历史的启迪
翻开伦理学史,我们可以看到对幸福问题各种各样的回答,有的甚至相互矛盾。有人说:“拥有最多的东西,把它们保持到临终的那一天,然后又安乐死去的人,……才能给他加上幸福的头衔”[2]。而有人却说:“给人幸福的……,不是财富而是正直和谨慎。”[3]有人说:“人类的幸福,决不在于身体上的快乐。”[4]而有人却说:“幸福是连续的快乐”。[5]有人说:“幸福就是离开尘世,进入天国”。[6]而有人却说:“一个人的幸福好在于他能够保持他自己的存在”。如此对幸福的不同回答源于不同阶级地位、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哲学派别的人们不同的理解,由此难免呈现繁杂甚至矛盾的状况。经过对诸多幸福论的分析梳理,本文认为幸福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如下阶段:
“物质”幸福:最早的、古代雅典政治家梭伦从重视物质生活的原则出发,指出:谁“拥有最多的物质财富,并把它们保持到临终的那一天,然后又安乐地死去”,谁才能“戴上幸福的头衔”,这种幸福观宣扬“财富就是幸福”,“幸福”是与物质生活相互联系。这是个人以及社会的需求,且具有积极意义。然而,对于物质的追求势必导致人们对物欲的崇拜,从而对人生充满不切合实际的幻想,对幸福感到迷茫、困惑。社会也因此缺乏生气,走向没落。
“理念”幸福: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幸福只存在于“理念世界”。现实世界中的幸福,尤其物质生活的幸福,不仅不是真正的幸福,反而是对幸福的阻碍;只有进入“理念世界”,才能得到幸福。这在人们没有更多精力思考精神追求的时代具有其特殊价值。实际上,这一幸福的提出意在调节贫富冲突,挽救城邦没落。它否认幸福与现实生活、物质利益的关联,同时也倡导精神上的无欲无求,虽然其程度不及神学界宣扬地那般赤裸,但也蕴含着禁欲意味。
“神道”幸福:中世纪的宗教神学家们,大力称道尘世生活不能有任何幸福,而将人的幸福及与幸福有关的一切问题,统统拿到“上帝”和“天国”中去解释。所有的基督教伦理学都根据《圣经》,主张生命的唯一价值在于忍受种种痛苦,顺从、忍耐、禁欲是通往幸福的必经之路。这种禁欲主义和宗教神学的幸福观无疑扼杀了人们追求幸福的权力。然而,它在创拟虚幻精神境界的同时,也促进了人们对幸福论在精神方面的探讨,这是宗教神学家未料及的。
“人欲”幸福:文艺复兴初期,思想家们开始借以“人权”的旗帜,向宗教神学进行坚决的斗争。这时的幸福开始从宗教神学那种虚幻的精神境界中返回到现实人间。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明确指出:“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在中国,清代哲学家戴震也发表过相似的观点:“人生而有欲、有情、有知、血气心知之自然也”,肯定了人是有欲、有情、有知的自然实体。
“人心”幸福:文艺复兴运动于后半阶段转入解放人的心理、精神属性的主题。其间,理性幸福论崇尚自然科学,倡导通过认识改造自然对象而使人由上帝卑微的客体变成主宰自己和自然的主体,从而感受到幸福。而非理性幸福主义者将幸福由理性方面转向了非理性方面。最早由叙本华喊出:“世界是我的表象”,“世界是我的意志”主张将对客体的认识、改造变成服务于意志、满足欲望和幸福的手段。
从“物”到“神”,幸福论游离与人之外,不可能让人体验到真正的幸福;由“人欲”到“人心”,幸福最终指向了人,然而历史的局限造成片面的人性观念,难免使人的幸福得以沉没。
(二)幸福的含义辨析
首先,幸福是一种主观的感受。
幸福的获得虽然要以一定的外界条件为基础,但最终是出于人自身的感受和态度。人们是根据自身认同的观念来感受幸福的,外界的物质标准并不能衡量幸福的程度,而强加的价值观念也无法让人产生幸福的体验。费尔巴哈说:“一个陈腐的真理是:我们并不把经常不断享受的东西感受为幸福,并加以珍重,一个陈腐的真理是:为了认识某种东西是幸福,最好我们先丧失了这种东西”。在很大程度上,幸福是基于主体价值观念的主观感受。
其次,幸福是人性受到全面肯定。
人性即人区别于动物、物质、神的社会属性,以及其必不可缺的自然属性、心理属性,是各要素的协调统一。反映在幸福问题上,幸福不只意味着对人的自然属性、心理属性、社会属性需要的肯定和满足。实际上,由于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单一纯粹的自然属性、心理属性和社会属性,所以,对于某一属性需要的满足,都具有整体的效果。正因为如此,马斯洛说:“个人是一个一体化的,有组织的整体”,“不存在诸如肚子,嘴或生殖器的需要,而只有这个人的需要,并且是约翰?史密斯而不是他的肚子要吃东西,并且,感到满足的是整个人,而不仅仅是他的一部分”。幸福的体验如是:某一属性需要的缺失,都意味着整个人的缺失;而某一属性需要的满足,也具有整体的效果。
二、教育与幸福的内在关联
(一)教育以人的生活为目的
教育在以人的生活为目的主题上,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或者与生活浑然一体,生活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生活;或者指向人的精神属性,为有闲阶级进行个人精神修养服务;或者只联系于人的社会方面、物质方面的生活,忽略人作为个人的本质。应该说,这些教育并没有完全背离“以人的生活为目的”的宗旨,但生活是一个整体,与片面生活相系的教育最终都远离了甚至残碎了生活。
教育以人的生活为目的,则必须以全面的生活为目的。陶行知认为生活是“生活主义”的,“包含万状,凡人生一切所需皆属之”。即生活包含人类的全部实践活动,是物质与精神的共存,是个人与社会的交融。现代教育必然要与全面的生活相联系,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引导学生学会生活、创造生活。
(二)人的生活以幸福为目的
费尔巴哈认为,“人的任何一种追求也都是对于幸福的追求”:人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是为了幸福,“食物和饮料实值上是追求幸福的对象,实质上是与幸福和健康有关的”;人的爱情是为了幸福,没有它们,人的生命、生活幸福就是残缺的;道德生活是以幸福为目的的,因此他反对那种无条件地以自己不幸福使他人幸福的道德。可知,人的一切活动都与需要有关,而人生的目的无非是满足需要、追求幸福。
(三)幸福是教育追求的最终目的
教育目的是一个复杂的多纬度、多层次系统。教育有短期认知目标、情感发展目标,也有长期的关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目标;教育有可能是出于升学、就业、提升社会地位等功利愿望,也可能是为了发展身心、陶冶情操、丰富情趣。而人的幸福正是由这些具体的目标构筑起来的:若没有世俗愿望,人性的正常需求得不到满足,幸福便是空中楼阁;若不能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项活动,幸福无从谈及;若不能在认知、情感上得到发展,幸福也无从体验。幸福是属于世俗生活的,我们不能拒斥这些世俗内容而妄谈清高的幸福。
反向来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也必须是幸福的。抛开幸福的终极意义而陷于这些目标体系之中,教育将失去意义。教育不能为了认知而认知,不能为了情意而情意,也不能为参加社会活动而参加社会活动。幸福是所有教育目的的终极目的。
注释:
[1]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下卷),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366页。
[2]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289页。
[3]冯俊科,《西方幸福论》,吉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4]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276页。
[5]转引自冯俊科,《西方幸福论》,吉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页
[6]凡?希尔安:《基督教的训言》,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53页。
幸福教育的最终目的论文 篇2
摘要:
幸福是每个人的追求,也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如何才能促进学生的幸福感的提升?这不仅是心理健康课的教学内容,也应该渗透在其他课程中。作为一名创业课程的教师,尝试在塞利格曼的PERMA理论指导下,总结在创业教育中有效提升学生幸福感的方法。
关键词:
创业教育;幸福感;积极情绪
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幸福,人们追求幸福的各种活动本身就是最好的证明。人的所有活动都朝向一个终极的目标就是幸福———不管是基于本能的享乐主义或者基于反思的理性主义。人类对幸福的追求也成为教育的自然诉求。幸福成为教育的终极目标,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不能为任何不相干的利益牺牲这种幸福,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学方面的真正的人道主义精神就在于珍惜孩子有权享受欢乐和幸福”。根据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提出的PERMA理论,即幸福感应该包括:积极的情绪(Positiveemotion)、投入(Engagement)、关系(Relationships)、意义(Meaning)、成就(Accomplishment)构成,但是如何才能让学生获得这种全面而持续的幸福感呢?创业教育是有效的途径。创业教育是使受教育者能够在社会经济、文化、政治领域内进行行为创新,开辟或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并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机遇的探索性行为的教育活动。
一、让学生感受积极的情绪
受传统吃苦思想的影响,过去的创业教育多强调克服艰难困苦的过程和决心。但这种创业教育对“90后”甚至“00后”的学生来说,吸引力越来越小了。现在的创业教育借鉴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创造快乐创业的氛围。例如很多学生对创业的期望过高,对自己的能力不合理地高估,这些都会导致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一旦遇到挫折就很容易放弃,詹姆斯提出了自尊的公式:自尊=成功/抱负。即在相同的成功水平下,对自己的期待越高,自尊心越低。让学生对自己的未来以及自己的能力有一个合理的期待,就会更容易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提升自尊心与幸福感。
二、鼓励学生投入到创业中
创业是一个坚持的过程,需要学生更持久地投入和付出。这就需要创业教育教师自己首先要热爱创业,从内心深处认同创业。不仅如此,还要用自己的热情点燃学生的创业热情。同时,要突出创业和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密切联系。曾经有过创业经历的人,更容易通盘考虑问题,在公司里更加适合担任管理岗位。由于自己的创业经历,对老板的不易有切身体会,较少与老板对立,而更容易理解公司高层管理的难处。因此,也更容易在工作中保持积极的心态,更容易获得发展的机会。通过突出创业与其现在和未来的密切关系,提升学生的卷入程度,让他们更努力地投入到创业学习中来。
三、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改善人际关系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创业教育尤其需要学生学会团队合作,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首先通过心理及性格的测试,让每个学生明确自己的优点,也存在着缺点,这种缺点有赖于合作伙伴的弥补,而每个成员对团队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同时,让学生通过一系列活动和游戏融入自己的团队。随后在调研、选择项目、撰写设计书、答辩等各个环节都发挥集体优势,通过这些活动让团队成员之间建立牢固的合作关系,同时让学生也学会如何在创业过程中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从而在团队中营造合作共赢的氛围。同时在创业课之外,积极利用第二课堂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通过开办创业社团、创业俱乐部、创业论坛等形式,让学生在朋辈的创业伙伴中寻找价值感和认同感。让有志与创业的学生之间建立紧密联系,共同的理想让他们在踏上社会后仍然可以互相扶助,提升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四、让学生的创业活动更有意义首先,是对个人的意义。
创业不仅是工作后的事情,很多西方的孩子中学甚至小学就开始创业。这并不代表他们要放下学习去创业,而是因为创业的经历对每个学生未来的职场都是很重要的。你未来在哪里取决于你现在的思想在哪里,如果一个学生拥有了老板的心态、老板的眼光、老板的胸襟,他想不成功都很难。其次,还要让学生认识到创业对国家社会的意义。且不谈创业对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促进中小企业创新等宏观的意义。仅仅从创业课程中也可以为学生树立奉献社会的精神,让创业活动具备更多的积极意义。中国的企业家社会责任感偏低这是饱受诟病的,也容易让社会对商人留下唯利是图、为富不仁的负面印象。在创业活动中,学生可以获得一定的收益,如何处理这些收益,这是一个让学生学会分享与奉献的好机会。鼓励学生将创业所得捐献给社会上的困难人群,不仅可以让学生从创业伊始就懂得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而且可以让学生对自己从事的创业活动具有更强烈的价值感和使命感,这也是让学生树立健康合理创业观的重要途径。
五、让学生感受到创业的成就感幸福感不仅是一种主观的情绪体验,它更应该表现在客观的自我价值的实现中。
一个生活中一直处处碰壁,仅凭快乐心态的人很难获得长久的幸福感。而具体到创业教育中,给学生树立合理清晰地创业目标是培养学生创业成就感的重要方式。创业教育不仅是教授给学生的一门课程,更是教会学生一种生活和思维的方式,在目前国家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创业教育课程,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幸福感,帮助他们实现更加美好的未来。
幸福教育的最终目的论文 篇3
摘要:
音乐教育的目的和作用是提高大学生审美力、创造力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和处理社会关系的技能,幸福感是由这些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对自身存在与发展状况的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
关键词:
音乐教育心理体验幸福感
幸福感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新兴的研究方向,它属于积极心理学的范畴。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因素有积极的人格品质、爱、勇气、人际关系技能、审美力、创造力、对未来的憧憬、洞察力、才能和智慧等。其中重视自己人格的培养和塑造是个体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培养和塑造自己的人格,即让自己拥有积极的自我观念,恰当地认同和接纳别人并能够面对和接受现实。积极地改善社会关系,尤其是家庭关系和朋友关系,并能正确处理,得到获得与付出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是一种体验生命与情感的教育。音乐教育可以带来正向情绪体验,主观幸福感在完善个体人格、提升能力和自我认同等这些正向情绪体验中获得。
一、合适的音乐教育方式带来积极的心理体验
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在课程设置上,主要是“接受”和“参与”两方面,它的主要内容是音乐欣赏与音乐表演。
1.“接受”音乐的实践与提高大学生感性体验和理性认知
音乐作品在欣赏的过程中尝试采取探讨、启发、引导的方式,尽量调动学生运用这些知识,建立他们思维上的自我意识和积极性,并适时地予以鼓励和指导,使学生在得到音乐知识的同时,又获得音乐欣赏的初步技能和感性体验。
具体教学中可以运用这些方式:
①了解音乐语言的特殊性;
②了解音乐语言中丰富的表情性以及音乐具有的模仿性、象征性与暗示性的特征等;
③结合不同乐曲讲解音乐的曲式结构与音乐的组织手段、乐器性能及表现力;
④从音乐的形式与传统的继承关系、音乐的风格、精神特征及音乐与姊妹艺术之间的联系等方面讲解;
⑤用比较鉴赏的方法进行分析讨论。
在教学中,教师不要将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灌输”给学生。但也要注意,音乐欣赏中只有发散性思维是片面的,必须辅以集合性思维,才能完成从感性欣赏到理性欣赏的全过程,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创造性思维。大学生通过学习音乐的内部结构与它所表达的相关内容,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追求作曲家所表达的一种对世界的认识与深刻“体验”,探求音乐所表达的“意义”,提高审美意识与精神境界,从而追求音乐中所表达的人类对理想的憧憬及人生的奋斗与牺牲精神。
2.“参与”音乐的实践与增强大学生沟通能力和提高团队精神
音乐活动通过表演来进行,是审美活动最生动的方式,也是人们交流内心感情的机会和渠道。在教学中,让学生以演唱、演奏或其他活动方式参与音乐欣赏,可使学生下意识地从听觉上注意音乐、熟悉音乐,最终通过实践来验证自己的体验。
具体教学中可以运用这些方式:
①演唱。通过对歌曲的演唱或某音乐作品主题的演唱,能加强学生的音乐记忆力和提高学生的表演水平,使他们对作品有更深的体验。
②节奏参与。节奏是音乐的脉搏,是音乐的生命和基础,让学生合着音乐的节奏,感知音乐韵律,很容易让欣赏者与音乐融为一体。
③结合体态律动辅助欣赏。体态律动是对听到的音乐做出即兴的动作反应,这对于感受音乐的节奏、乐句、情绪等都非常有利。
④多声部训练。多声部训练是学生对两部或两部以上的不同旋律同时进行的训练,这对于掌握音高、音准、节奏等基本要素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能在训练中感受音乐和声及织体的变化。
在学习音乐的同时,享受多声部训练的快乐,积累与他人合作的经验,增强沟通能力,提高团队精神,从而进一步提高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和处理社会关系的能力。
二、积极的心理体验是提高大学生幸福感的重要渠道
在心理发展意义的幸福感研究者看来,幸福不仅仅意味着因物质条件的满足而获得的快乐,而且还包含了通过充分发挥自身潜能而达到完美的体验。幸福感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主观反映,它既同人们生活的客观条件密切相关,又体现了人们的需求和价值取向。幸福感表现为一种社会认同感,从深层次上体现了对人生的目的与自己存在价值的追问,它是由这些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个体对自身存在与发展状况的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这种体验是基于主体自觉或不自觉的自我反省而获得的某种切实的、比较稳定的正向心理感受。作为一种体验,幸福感既包含了认知的成分,也包含了情感的成分,它是人们所体验到的一种积极的存在状态。
积极的心理体验是音乐教育对大学生幸福感施加影响的重要渠道,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音乐是可以感知的,音乐是有内容的,借助于歌词、音乐标题乃至文字(语言)说明等非音乐因素能建立起沟通形象思维的桥梁。随着学生知识、生活经历及情感体验的不断积累,他们可以通过联想、想象、表象等心理过程,再造、重组出新的审美意象,这种审美意象的孕育成熟过程也是形象思维的创造过程。
音乐欣赏的目的不单纯是感官的快感和情感的愉悦,还必须实现精神的升华和理性的领悟,因此就需要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辅以逻辑思维,使感官欣赏能上升到理性欣赏,使生动形象的感性体验与准确深刻的理性认知完美地结合,以实现审美心理活动的完善和飞跃。通过参与音乐活动能生动地审美,同时增加人们交流内心感情的机会和渠道,特别是多声部训练还是培养学生合作与协调能力的有效途径,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好的音乐能让人感动,美的音乐能让人陶醉,有朝气的音乐能让人挺拔奋进,伤感的音乐能让人流泪,思乡的音乐能让人想家、思绪万千……音乐欣赏与表演过程就是这样一种短暂而美好的自我体验。幸福感实现的过程,是人们在攀登人生最高境界时不断出现的种种内心体验,是一种美好、积极的体验。这种体验导致人格发展的飞跃,让学生感受崇高,感受美好,感受爱、体会爱、学会爱,感受自己的力量,超越自卑与痛苦,最终达到人格的完善。
参考文献:
[1]张玲著《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2]曹理、缪裴言、廖家骅编《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3]吴跃跃主编《音乐欣赏与素质教育》,湖南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4](日)野村良雄著《音乐美学》,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年版。
幸福教育的最终目的论文 篇4
摘要:
随着初中生物教学的开展,其教育上的一些弊端和问题也不断显现出来。针对这些问题,教育界的学者提出了初中生物应满足幸福感教育。就初中生物幸福感教育的开展做了一些具体分析。
关键词:
初中生物;教学;幸福感;教育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体系也在不断发生变革。伴随着现如今教学体系的开展,越来越多的知识型人才得以培养走上不同的工作岗位。在教学工作不断开展的同时,一些教学上的问题也不断暴露出来。为了解决这种教学上的问题,许多专家和学者力图研究各种改善教学现状、提升教学品质的方案。今天我们就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幸福感教育展开详细分析。
一、初中生物教学学习的现状
初中生物教学为什么要强调幸福感教育呢?首先,幸福感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感受到学习是一件令人幸福的事。之所以强调幸福感教育是与现在初中生学习生物的现状分不开的。由于受到中考的应试影响,老师在课堂上只是一味向学生灌输晦涩难懂的生物知识,到了课下学生就被要求完成老师布置的相关科目的作业练习,尤其是到了考试前期,学生不得不响应老师的题海战术,每天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考卷而奋斗到深夜。这种教育模式的长期开展严重打击了初中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导致学生认为学习生物就是为了完成作业,应付考试。学生每天疲于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种作业和练习,根本不会考虑到学习生物真正的目的是为将来做生物研究,应用于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做准备。因此,想要学生真正认识到学习生物的重要性,并且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生物学习中,就需要开展初中生物幸福感教育。
二、初中生物幸福感教育的作用
开展幸福感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初中生学习生物的态度,从被迫学习到自主学习,从完成任务到兴趣驱动。生物的幸福感教育开展就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生物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验到学习带给自己的成就感,让学生爱上学习。幸福感教育不是单方面的,不仅学生可以感受到幸福,老师也可以从中获得满足感以及事业上的成就感。关系到师生的幸福感教育可以令生物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初中生物幸福感教育的实施手段
如何才能有效地进行初中生物的幸福感教育呢?笔者就此问题作出了研究并得出以下结论。
1.老师的幸福感教育
幸福感教育并不仅仅只针对学生,对老师也同样起作用。教学工作是教与学结合展开的,只有学缺乏教,即使学生有强烈的学习愿望也不见得最后一定可以学有所成,老师的教育对学生的进步也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如何才能让老师在教学中获得幸福感呢?首先学校要保证老师的薪资,能够给老师提供舒适的教学环境以及办公场所。只有当这些基本的物质条件得以满足后,老师才会愿意开展教学工作。根据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一个人在工作中“保健”因素被满足后,人只是感到没有不满意,没有真正感到满意,这是因为还有“激励因素”在起着作用,“激励”因素是指一个人从工作本身获取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让人最终在工作中获得满意的感受。老师工作也是同理,物质条件的满足只是“保健”因素,真正能让老师感到幸福的是工作本身的成就感。据此,学校可以多召开教师会议,让老师共同商讨教学制度,自主制订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使得老师从完成工作和目标中取得工作上的成就感。
2.学生的幸福感教育
老师的幸福感教育是一方面,而学生的幸福感教育就是另一方面。为了达到学生的幸福感教育要求,老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式。以前在课堂上老师是课堂的中心,都是老师在进行灌输式教学,而学生则是被动接受老师所讲的知识,而现在这种教学方式应该得以改变,老师要多给学生一些上课发言的机会,以增加老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因为和谐融洽的课堂环境有利于让学生感到身心愉悦从而更好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例如,在学习“生物圈中的绿色生物”时,老师可以让学生观察身边出现的一些绿色植物,仔细分辨植物的根茎叶以及花果实种子,以便上课与学生共同分享。要在课堂上与老师和其他同学做更多分享就需要学生在课下自己做更多的知识调查,这种知识调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知识探究能力。老师还可以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生物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学习完如何使用显微镜后,老师可以让学生观察和研究自己想要了解的其他动植物的构造。学生学习生物不再只是被动接受,而是变成自己主动探索和研究,这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幸福感。初中生物的幸福感教育不但需要师生双方共同的配合满足,同时还需要得到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老师的工作成果以及学生的学习成果得以肯定,也是对师生幸福感的一种提升。老师也要让学生明白,努力学习并从自身的努力中取得成果就是一种幸福,从而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张伟,陈胜良.快乐生物课堂初探[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3(1).
[2]冯莉莉.教育何以让人幸福:浅析中小学实施幸福教育的策略[J].青春岁月,2012(23).
[3]贾晓琳.新课程背景下幸福课堂的构建[J].现代教育科学,2011(4).
幸福教育的最终目的论文 篇5
幸福感是幸福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幸福感研究存在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三个方向。文章通过梳理三种幸福感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目前幸福感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未来幸福感研究的发展趋势。
幸福感研究涉及哲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和文艺学等相关学科领域。目前,心理学关于幸福感的研究主要包括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以主观幸福感为主流。三种幸福感侧重研究幸福感的不同侧面,其理论相互关联和补充,未来存在整合的趋势。每一座城市都因为它独特的型格而自成一派,成就了其独特的美。生活中的美真实地散落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感受于每个市民的心中。可是有的时候,当你走在所生活的城市里时,却似乎不那么容易发觉,而这样的感觉其实源于你对这座城市的陌生与不了解,因而创建一个生动的精神家园会让一座城市温暖、鲜活、灵动起来。
一、心理学中幸福感研究主要理论取向
(一)主观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well-being,SWB)是指人们根据内在的标准,对自己的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所获得的感觉或评价,也即是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及其各个方面的评价。
(二)心理幸福感
心理幸福感主要指人心理机能的良好状态,是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自我成就和自我潜能的完美实现。心理幸福感以亚里士多德的实现论为哲学基础。心理幸福感的提出和研究从自我成长的侧面来界定和诠释幸福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主观幸福感概念和程度测量上的局限。
(三)社会幸福感
所谓社会幸福感(SociaiWell-BeingSWB)是指个体对与他人、集体、社会之间关系质量以及对其生活环境和社会功能的自我评估。
二、幸福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一)幸福感的概念界定不清晰
由于研究者不同的研究取向,心理学界对幸福感的感念界定还没有达成共识,甚至存在概念界定不清的问题。如用幸福感的概念代替主观幸福感,将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混用等。幸福感的最初研究范式采取不给其下定义的做法。在实证研究中,多数研究者认同幸福感由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三个成分构成。PWB的六个维度理论和社会幸福感的五个维度理论也都没有清晰地界定幸福感的定义,没有研究各个维度存在怎样的关系,怎样结合为一个整体、全面的幸福感。
(二)忽略了幸福感的文化特性
在幸福感研究之初,研究者并没有意识到文化对于幸福感的决定性影响。随着研究的深入,有研究者证实了文化对于幸福感的决定作用,笔者也感受到幸福感是与文化背景文化品位乃至文化传统密切关联的。
(三)混淆了幸福感的来源与结构
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把幸福感的来源等同于幸福感的结构本身。幸福感作为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虽然不同个体的幸福感的水平不同,但是却有相似的结构。在PWB的研究中,心理需要的满足能够带来幸福感,但心理需要并不是幸福感本身。社会幸福感的研究也存在类似的问题,社会整合、社会认同、社会贡献、社会实现和社会和谐能够增强个体的幸福感是幸福的来源,但不是组合在一起就是幸福。
三、幸福感研究的趋势展望
(一)进一步对幸福感的概念进行界定
能否对幸福感概念科学全面地界定,关系到幸福感研究的方向和意义。幸福感的定义应体现其统一性、整体性和可操作性。幸福感的界定应重视幸福感获得的过程,推动对幸福感的干预研究。例如有研究者将三者结合起来,提出了综合的幸福感定义。
(二)三种幸福感的整合
随着幸福感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拓展,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出现整合的趋势。现有幸福感的理论模型侧重单一成分,缺乏全面性、系统性,分离了幸福感的整体性,且相互之间出现矛盾和重复交叉现象。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三者的整合将有利于建构出更加合理的幸福感的理论模型。国外Dierendonck、Ryff、Keyes和Waterman等以及国内苗元江、金玲玲、宛燕等都进行了三种幸福感关系研究,证明三种幸福感在理论结构上相互关联,而且初步确定出整合的幸福感理论结构,形成未来幸福感研究的新方向。
(三)深化幸福感的本土化研究
文化是影响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不同文化中的个体对幸福的认知、感受和追求方式不同。关于幸福感的研究,国外的研究成果颇多,而国内的研究目前缺乏系统性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说明本土化的具有民族品位的幸福感的研究亟待关注。
四、幸福感研究的重要意义
幸福感是人的精神文化建设之一,是精神情感的重要因素。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主要是指对校园历史传统的择优传承,以及对积极、健康、团结、向上的获得全体师生员工共同认可的(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的创设。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充满创新精神和创新活力的过程,其不仅能够激发学生探究奥秘、求知解惑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能够契合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提高学生的幸福感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幸福教育的最终目的论文 篇6
教育是直接面对人的生命,是为了提高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一项社会活动,而语文教学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能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需要树立这样的理念:那就是课堂是动的、活的、情境化的、富有个性的,一堂堂优质的语文课如涓涓泉水滋润禾苗,因此竭尽全力上好每一堂课,让每堂课都焕发生命活力,就成为我们语文课堂的第一要义。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所得,学有提高,学有创意,学有追求,就是他们无限的快乐,这样的语文课堂就是他们幸福的课堂,那么,怎样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幸福的课堂呢?
一、要有把书读得有滋有味的课堂
读书,是语文教学的第一要义。那种课堂上让学生空谈,空讲道理的做法,应该摒弃。但在课堂上让学生一遍又一遍、反复朗读的做法,也不可取——在机械的重复朗读中学生兴趣全无,哪有幸福可言?我在教学《海燕》一文时,注意了将朗读与理解课文融为一体。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是简单地重复朗读,而是有滋有味的投入其中。在充分地读课文中感悟海燕象征什么?三个形象:海燕本身、革命者、现实中的人。)两节课在>老师的引领下,通过层次渐进、形式多样、指导有序的读,学生读得激情澎湃、铿锵有力;读得有滋有味、入情入境直至学生能够完整地背诵整篇课文。我没有去过多地分析解读文本,也没有去剖析文章的遣词造句、写作手法,一个简单的“读”字始终贯穿于两节课。正是因为老师让学生一次一次的读,孩子们感悟到海燕象征着海燕本身、无产阶级革命者以及现实中的人,这就是语文课中读的功效。通过读感悟到的东西,比老师传授出来的东西要实效得多,学生也乐此不疲,“书声琅琅”是一堂语文课的重要特征,朗读,一种充满诗意的文学活动,在这节课中,我始终把“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没有朗读的语文课不是美的语文课,朗读,是阅读教学的一种基本课型,是一种灵动多姿的教学细节。我们的语文就需要把书读得有滋有味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是幸福的。
二、要有情趣盎然的课堂
情景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具体生动的场景,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心如其情,全神贯注进入角色,以引起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掌握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良好的心里定势,如:在学习《变色龙》时,我先让几个学生表演事先排练好的《变色龙》情景剧,学生们用四川方言夸张地表演人物对话,再加上他们形象的动作,入微的神态表演,一个溜须拍马、谄上欺下、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小人形象历历在目,学生们表演完之后,我请小组讨论用四字短语或成语概括人物性格,学生们兴趣盎然,个个争先恐后的抢答,气氛热烈,至此,我又趁热打铁,继续追问,文中主人公的为人处世的态度可取吗?作为今天的中学生,我们应该做怎样的人?学生纷纷表示:“做一个有主见的人,一个有追求,有理想的人,一个坚持自己立场的人。”这样就让学生把语文养料内化为自己人格的养料,把语文的学习内化为自己生存的需要,进而塑造心灵,健全人格,培养高尚的情感,这样的课堂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获,学生是幸福的。
三、要有巧掘激情的课堂
刘勰说得好:“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而‘教材—学生’之间情感交流的桥梁便是教师的情感,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感染学生,就教材而言,每篇文章都是作者才华,情感与思想的结晶,如果教师把课文转为单纯的技术训练,如:字词,分段,中心等而忽视情感因素,那么,一篇课文就被肢解,其恶果就是抹杀了语文课的灵动生机。老师只有用自己的真情拨动学生心灵的‘情’弦,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苗”。一旦学生心灵的“情”弦鸣响,情感的火苗燃起,我们的语文课堂就能迸射出生命的活力。而作为主导者的教师应该充分凭借自己的学识、见解和丰富的情感,生动的语言,深邃的智慧,捧着一颗心去与学生的灵魂相撞,让他们产生情感的火花,这样才能深层次地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学生才能得到真实而永久的东西。如教学《安塞腰鼓》这篇文章时,教师首先要领悟文章恢弘的气势,简洁有力的语句,铿锵激越的情感,以及文章对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赞颂,只有教师被这种生命力激越和震撼之后,才能引导学生去体会除安塞腰鼓表演场面火烈、豪放、动力十足这些表层东西之外,更为深层的内涵——作者对人的生命力的赞美,从而让学生得到永久的情感体验。于漪老师说语文教学“传之以情,以情激情”,文字就有血有肉,而不是枯燥的符号。文中所描写的景和物,人和事,所倾注的情和意,所阐发的道理,就会叩击学生的心灵,在学生心中引起共鸣。我认为,一旦通过我们的努力做到这一点,语文课就可能活力四射,魅力无穷。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是幸福的。
四、运用情感激励,奏响生命的主旋律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没有生活作中心的语文是死的语文;没有生活作中心的学校是死的学校;没有生活作中心的课本是死的课本。”足见,生活是语文的源泉;是智慧的启蒙;是师生心灵相通、情感相融的媒介。语文的魅力源于教师的以情激情,以情唤情,使学生如浴春风,享受生活的幸福。一个语文教师应努力追寻幸福的生活化语文,在学生收获知识、能力、方法、习惯的同时提升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活用学生生活中体验感受较多的情感,使之与课文情境巧妙结合,让学生进入作者的心灵,达到课文与学生生活的统一,产生情感共鸣,达到主动体验课文的效果。例如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我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类似的经历:当你孤身一人遇到险境,你最终是怎样解决困难的?你有什么体验?这次经历和体验,会不会成为你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经过这个环节后,学生在带着自己的体验去朗读课文。全班学生几乎毫无困难地体会出课文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一个一个地认真地解决困难,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这样巧妙借用>生活之情所悟出的课文之理,比任何透彻分析都更直观、更真切、更永久。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精神获得自由、思维被激活、个性被张扬、智慧火花不断在生成时,他们所获得的已不仅仅是丰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享受到了语文学习生活的幸福。
总之,课堂,是老师耕耘的一块乐土,是学生成长的一方沃土。一堂好课,是学生生命力的一次精彩展示,是学生生命品质的一次自主提升,语文课堂中离不开教师、学生与文章之间的情感交流、碰撞,从而共同创造出一个美妙的世界——心与心的默契,情与情的交融,凡是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收到“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之功效的语文课堂,就是让学生幸福的课堂。
幸福教育的最终目的论文 篇7
传统心理健康教育要成为幸福教育的重要渠道,必须以积极心理学为统领,按照幸福教育的指向建成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途径。通过以幸福教育为基本指向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积极心理咨询建设、积极心理学教育的社会实践建设,可使其成为幸福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开展心理学意义上的幸福教育,是避免幸福教育滑入抽象教育窠臼的重要途径。目前在我国高校教育体系中,能够承担起大学生幸福教育任务且具有心理学背景的教育途径,毫无疑问的是心理健康教育。
然而,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是无法全面胜任幸福教育的。因为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是以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为主,以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修复为着眼点的教育。尽管它在帮助学生解决人生和心理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消除心理困扰和痛苦,提高心理疾病患者的幸福感和适应能力等方面有积极作用,但是,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毕竟是针对少数有心理问题学生的教育,如果从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高度、从幸福教育视角去审视,其不足与局限是显见的。这种以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为主的教育无法满足广大正常学生求发展、求幸福的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要真正成为幸福教育的重要渠道,就必须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按照幸福教育的指向建成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对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修正、补充和发展。所谓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运用积极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从正面挖掘、培养个体积极心理品质,促进个体身心发展的教育活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吸收了积极心理学的成果,它是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统领的。[1]积极心理学是相对于消极心理学而言的,主要着眼于建立积极情绪、积极个人优势、积极组织,它认为,心理学不仅仅是一门关注疾病或健康的科学,同时也是一门重视人类幸福、快乐、满意和发展的科学。积极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的优势与幸福的心理学科,可以说是心理学意义上的幸福教育理论,以其理论为统领对传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重构,可以建成以幸福教育为基本指向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所谓“以幸福教育为基本指向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简言之,就是以幸福教育为基本服务方向、以积极心理学为统领、以培养幸福品质和心理健康素质为主要任务的教育。以幸福教育为基本指向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以下简称“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既突出了幸福教育的主题,又确保了心理健康教育有效进行。首先,积极心理学关注和发展人的积极品质,目的是为了提高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与传统心理学不同的是,积极心理学是用积极的思维和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幸福感。
其次,提高幸福感就是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因为幸福感是衡量心理健康水平的正面的、核心的、重要的指标,[2]幸福感水平高,心理健康水平也越高。最后,积极心理学虽然强调研究人的优点与幸福,但也研究和治疗人的心理问题与疾病,并将其作为提高积极品质和幸福感整体工作的一部分,它通过发展解决问题,通过快乐化解烦恼,通过进取防治退步,通过成功防治失败。
目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主要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咨询等。建设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不仅要拓展课程、咨询途径的教育内涵与功能,而且还应构建社会实践途径。
一、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途径建设
(一)课程教学目标建设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建设,应围绕“培养幸福品质和塑造健康人格”展开。幸福品质是人们感受幸福的一种素质基础,[3]它包含了幸福观、乐观精神、面对困难的良好心态、对他人的尊重与关怀等极其丰富的内容,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而健康人格则既内含了幸福教育的高层次目标,又包含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健康人格不仅是获得幸福的人格素质,也是人的心理健康、人格各要素和谐发展以及创造个性形成的体现。就幸福品质与健康人格的关系而言,健康人格是内涵更为丰富的系统,健康人格包含了幸福品质,幸福品质是健康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幸福品质与健康人格又有区别:幸福品质是指人们获得幸福的必备品质,着眼于幸福基本素质,属于一般幸福品质,它虽然从内容看属于健康人格系统,但由于其研究角度不同,幸福品质的概念系统与健康人格是不同的;而健康人格是从人格角度提出的概念,着眼于人的整体健康素质,内容上健康人格既包含了一般幸福品质,又包含了高层次幸福品质(如创造性品质等),还包含幸福品质未包括的心理健康素质等。正是由于两者的区别,同时为了突出幸福教育指向,我们把幸福品质作为独立的要素与健康人格并列于教育目标中。
依据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其课程的教学目标从低到高可分为三个层次:初级目标,消除心理障碍、预防心理疾病,帮助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消除获得幸福生活的心理障碍。中级目标,面向全体学生,增强学生心理调节能力和适应能力,健全心理机能,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幸福观,增强幸福的敏感性和信念,培育幸福品质。高级目标,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重点开发心理潜能、培养创造个性。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以发展性中级目标和高级目标为主,兼顾初级目标,实现三级目标之间的有机统一。
(二)课程教学内容建设
依据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内容可围绕五大主题展开,即积极优势、积极情绪、积极关系、积极应对、积极成长。其中,积极优势、积极情绪、积极关系是人们用于自身发展的心理发展资产,而“积极优势”代表个体的智能资产,“积极情绪”代表个人的情绪资产,“积极关系”代表人们的社会资产。当人们运用这些资产去应对发展挑战时,除获得成功外,还会遭遇挫折。这需要“积极应对”的韧性,“积极成长”的自我效能、行动能力与自决能力。
其中,“积极应对”是以诊断治疗心理问题的传统心理学的衔接处;“积极成长”是体现帮助人们追求幸福、开发潜能的积极心理学的汇集口。把五个主题展开,就可以形成课程教学的核心内容:发挥智能优势、改善学习力、树立积极幸福观、增加幸福沉浸体验、优化生命情感、树立自尊自信、充满乐观希望与幸福信念、健全和谐关系、学会积极应对、提升自我效能感、增进心理健康与培育幸福品质、开发心理潜能、培养创新品质、塑造健康人格。其中学会积极应对可包括心理问题的消解、心理障碍的减少以及提高心理调节和适应能力等。这就使得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现了以幸福教育为基本指向,以发展性为主导,以积极心理学为统领,同时又包含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
(三)课程教学方式方法的转变与建设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体验课程,应实现课堂教学方式从传统的单向知识灌输向积极教学方式转变,用积极的教育理念统领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建设。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积极的学生观,用积极的课堂教学行为与学生建立积极的课堂互动关系,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形成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建设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双主体课堂教学结构。
建立情感体验式的课堂教学方法。积极情感体验是幸福品质与健康人格形成的基础,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教学应是积极情感的体验过程。教师要以尊重、关怀、真诚、亲切、积极关注的态度,营造信任、积极、平等、融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积极情感体验中。教师还应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情境描述、图片展示、视频动态呈现和表演等方式创造情境,包括创造教学的认知情境、活动情境和对话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实际情景、模拟情景或想象情景中去体验、思考和分析,进而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积极心理反应,获得积极情感体验,在体验中提高认识、提升感受能力,积淀积极情感、优化情感素质。
重视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组织与建设。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践性特征,决定了课堂活动是其重要教学方法。教师必须通过课堂活动引导带动学生的心理活动。一方面,教师可通过自己的积极思维活动带动学生的积极心理活动;另一方面,教师要通过课堂活动,促进学生积极心理活动,在心理活动中生成知识、能力、情感,产生感悟。课堂教学活动,应根据教学内容设定目标和内容,活动内容要满足学生心理需求;活动形式既要有利于活动目标和内容的实现,又要合符学生活动的形式需求,通过组织角色扮演、演讲、辩论、讨论、心理剧、游戏和实践操作等活动形式,使学生产生深刻体验,在体验中获得领悟。通过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组织与建设,使课堂活动成为学生的幸福体验和心理成长活动。
二、积极心理咨询途径建设
(一)积极心理咨询范围和功能的拓展建设
传统心理咨询主要为障碍咨询,具有诊断性和补救性功能。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存在巨大潜能,都重视自我发展。以积极心理学的积极人性观指导心理咨询途径建设,必然要拓展心理咨询的范围和功能,从带有治疗的服务功能向提供心理成长咨询的服务功能拓展,从服务学生心理健康的修复向服务学生学习成才与幸福生活范围拓展。具体而言有两大方面建设:一是发展性心理咨询服务功能与范围的建设,将工作重点转入人生幸福和心理发展咨询,转向学生心理潜能开发;工作范围拓展到需要咨询、成长咨询、成功咨询、创新咨询;工作内容扩展到学习咨询、人际交往咨询、婚姻恋爱咨询、职业生涯咨询、心理建设咨询、幸福生活咨询等。二是支持性服务功能的建设,要求心理咨询有积极的整体教育观,充分利用掌握的资源和技术,开展与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的合作,为教育、教学、管理服务,从宏观上、整体上为幸福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拓展性、系统性的支持。
(二)积极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建设
传统心理咨询是心理问题的消除与心理损伤的修补过程,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境地。积极心理学观强调,心理辅导要利用人身上固有的积极品质,降低和消除消极品质和被损伤的心理带来的消极影响,帮助人们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潜力,获得幸福生活。积极心理学观,要求改变传统的心理辅导方法,建立积极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首先应加强教师的积极人性观和价值观建设。积极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是由教师把握操作的,只有教师树立了积极人性观和价值观,坚信人性的积极面能抵御和降低人性中负面因素的困扰,才能实现咨询观念的转变,才能学习并把握积极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
其次,建立积极的思维和心理辅导方法,用积极的心态对学生心理或行为问题作出积极解读,把注意力放在挖掘和发展来访学生的各种能力上,将视点集中在增进和发展学生自身的各种积极力量上;学会用积极心理辅导方法,指导学生体验和增强愉快的积极情感。积极情感具有扩展性,可以引发其它积极品质,最终达到精神状态改观。最后,引导学生掌握战胜消极心理因素的方法,善于用发展性、建设性和动态认知元素取代静止、消极的认知元素,从而达到改变认知结果,消除认知矛盾冲突,实现对不合理思想行为的有效控制;帮助学生掌握积极特性的归因方法,使学生学会积极归因,从而对自我能力产生信任感,并以积极态度迎接现实挑战。
(三)积极心理咨询途径的拓展建设
积极心理咨询服务范围和功能的拓展,必然带来咨询对象增多、咨询教师不足等问题。传统“面对面”心理咨询已无法适应新任务,必须拓展高效、开放、便捷的心理咨询途径。
1、发展性团体心理咨询建设。团体心理咨询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互动式心理咨询形式,是团体成员的一种集体咨询,具有咨询效率高、互动性强、适用面广等特点。而发展性团体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发展的新趋向,体现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发展性团体心理咨询途径建设应抓住二个关键环节:
①教师的发展性团体咨询素质建设。使教师通过学习积极咨询和团体咨询理论,掌握发展性团体咨询方法与技术,培养团体心理咨询组织领导能力,培育发展性团体咨询价值观与职业道德等,提高发展性团体咨询素质。
②发展性团体心理咨询步骤的科学规范建设。科学规范的步骤是团体心理咨询高效、有序、有效进行的保障。发展性团体心理咨询的步骤按照设定发展性团体心理咨询目标、设计团体活动计划,建立团体成员信任、加深团体成员之间的认识,宣泄负面情绪、学习相关理论、认识普遍性,获取新信息、模仿新行为,重塑希望、找回自我,憧憬新目标,获得幸福新品质或心理成长有序展开。在开展团体心理咨询中鼓励团体成员的互动互助、回馈分享,增强感染力和有效性。
2、多元交互式咨询网站建设。网络心理咨询是以高新技术为手段的咨询新形式,具有开放、便捷、高效的特点。为提高咨询的实效性,心理咨询网站应重视三方面功能建设。
①多元交互性功能建设。在交互对象层面上,建设具有自主交互(来访者与计算机交互)、咨访交互(教师与来访者交互) 、访访交互(来访者之间交互)功能的网站;在交互媒介层面上,建设具有文本交互、语音交互、视频交互等功能的网站。通过多元交互性功能建设,提供多元互动交流咨询,提高咨询效率和效果。
②YY团队语音管理功能建设。开发网站YY语音管理功能,使咨询教师能有效控制麦克风,通过主席式(仅教师发言)、自由式(所有学生自由发言)、麦序式(指定学生和教师发言)三种功能模式,进行语音的一对多或多对一群体咨询,提高咨询的有序性和有效性。
③多元文本心理咨询功能建设。建设形式多样的咨询栏目,包括建立心理知识、心理测试、幸福感检测、心情故事、心灵驿站、幸福的学问、幸福资源共享等栏目,提供丰富的文献资源,学生可从自身实际出发选取咨询栏目,通过与文本资源的互动,解决问题、获得启迪,提高心理调适和幸福能力。多元文本咨询功能的建设,能够提高网站吸引力,增强咨询针对性。
3、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朋辈咨询辅导建设。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朋辈咨询辅导,是指学生朋辈辅导员促进同辈学生积极改变和幸福成长的心理辅导活动,具有影响范围广、发现问题快、易产生共鸣的优点。加强朋辈咨询辅导建设,应重点建设组织体系,构建“学校—学院—班级”三级朋辈咨询互助组织体系;建立健全朋辈咨询员工作制度,包括朋辈咨询员的选拔、培训、督导和评估制度的建设,通过制度和组织体系确保其发挥应有作用。
三、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实践途径建设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幸福教育,同时担负着心理健康教育任务,目标是培育幸福品质与健康人格。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实践,毫无疑义地应围绕着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任务进行实践活动。而社会实践有许多具体途径,它们有共同功能,又有各自特点,只有把握社会实践共同规律,掌握社会实践具体途径特点,并根据教育目标和内容选择相应的途径,才能实现社会实践的最佳效果。概括地说,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社会实践途径建设,就是建设适合于幸福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实践具体途径,为此,应进行以下方面建设。
(一)树立积极社会实践观
积极的社会实践,一定要采取积极的态度,走进积极的现实情境,采取积极的实践行为,获得积极的认识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才能培养积极的品质。教育管理者、教师和学生都必须充分认识到,社会实践的积极态度和行为对幸福教育的重要价值。为此,应建立有利于促进师生积极态度和行为的社会实践管理系统和激励系统,采取积极的社会实践组织行为,使教师成为社会实践的积极主导,使学生成为社会实践的积极主体。
(二)强化社会实践的积极行为活动
尽管社会实践的具体途径有各自特点,但无论如何它们都属于社会实践,都是教育的实践环节,都有外部活动,都会表现为“行”的特征。虽然社会实践的“行”是在“知”的指导下进行的,然而社会实践的实践性决定了它归根到底是立足于“行”,以“行”丰富和巩固“知”,以“行”带动和深化“情”,最后形成行为习惯,这是所有社会实践的基本功能。在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社会实践更强调积极行为,以积极行为走进积极的现实情境,获得积极的认识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最后形成同幸福品质或健康人格相统一的行为习惯。要达成这一目的,要求在社会实践途径建设中,包括在社会实践活动的设计、组织和指导过程中都应强化积极行为活动,在社会实践活动的目标、内容、形式等方面都要突出积极行为活动,在社会实践活动的考核评价中都要重视积极行为表现。通过强化社会实践的积极行为活动,建设能够促进幸福行为和健康心理行为习惯形成的社会实践途径。
(三)探索社会实践活动的幸福品质形成规律
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某种幸福品质包括幸福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的形成需要经历一定阶段,才能有明显效果。因为,个体原有认知结构的解构、新认知模式的生成与建构,需要经历一个逐步积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就需要积极健康教育的社会实践保持一定的持续时间。一般而言,在社会实践中某种幸福品质的形成要经历热身期、凝聚期、探索期、结束期等阶段,我们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探索这四个阶段幸福品质的形成规律,把握规律、遵循规律,通过科学有效的社会实践,让学生获得“刻骨铭心”的幸福体验和心理上的“脱胎换骨般成长的感觉”。[4]
(四)建设适合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类社会实践途径
如前所述,社会实践的各类具体途径都长于促进“行”,但又有各自的特点。具体地说,它们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中会体现出某方面的教育优势,一些途径有幸福教育的优势,一些途径则有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有些长于“知”的.教育,有些擅长“情”的培育,有些则善于“意”的磨练等。比如,就幸福教育总体内容而言,根据目前研究,至少可在社会实践五类途径进行:
一是服务型社会实践,包括志愿活动、公益活动、慈善活动等,这类社会实践具有培养积极情感和幸福感的优势。研究表明,利他或善意行为能够提高快乐。
[2]许多研究都证实,在志愿活动、慈善活动中能够体验到愉悦的情感。因此培育积极情感和幸福感,选择服务型社会实践途径更为有效。
二是调查类社会实践,包括考察改革开放的成就、考察优秀企业、考察新农村建设、考察农民生活状况等,这类社会实践着眼于“知”,可以培养观察分析问题能力,长于人生观和幸福观教育。
三是艰苦磨练类社会实践,包括重走长征路、西部扶贫、“三进三同” 、社会勤工助学等,这类社会实践侧重体验艰辛,能够培养艰苦奋斗精神,擅长磨砺幸福意志。
四是专业顶岗实习,这类社会实践比较适合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职业技能、职业成就感和职业幸福感等。
五是幸福教育的“项目化”社会实践,“项目化”社会实践是以项目和课题为载体的社会实践,它可以根据幸福教育教学的内容或问题提出项目任务和研究课题,通过社会实践完成项目任务和研究课题,这类社会实践适合幸福教育的所有内容。
当然,社会实践各类具体途径远不止这些,其蕴含的幸福教育资源也远不是上述所能包含的,这里仅提供一点启示,关键是教师要在实践中探索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实践新形式,创造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实践新途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实践途径建设,不仅要探寻和建立各类具体途径,还应探索各类具体途径的有效组织形式、有效活动载体、有效实施方式等,从而建设各类有特点的适合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各方面内容的社会实践途径。
幸福教育的最终目的论文 篇8
摘要:
从研究背景出发,着重从“明确‘赛’的目的,突出教学主题”“选择‘赛’的类型,创新比赛的方法”“把握‘赛’的时机,凸显技能目标”“选用‘赛’的形式,注重学练实效”“设计‘赛’的规则,体现技术运用”等5个方面阐述在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的行动策略。
关键词:
“以赛促学”学习方式;小学;体育教学
1、研究背景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及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小学体育教学的任务主要是培养兴趣,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身体运动能力;提倡通过以赛促学,让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并要求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潜力和特点,让学生养成锻炼的习惯。因此,围绕学生兴趣在体育课堂中引入比赛,通过不同形式、内容和方法的比赛,搭建课堂竞争和表现的平台,让学生在赛中玩、赛中学、赛中掌握技能和发展体能意义重大。研究表明,中小学时期的学生生理特征表现为神经系统兴奋性高,兴奋与抑制转换快,同时好表现自己、好胜心强。比赛就是用复杂多变的刺激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全身心投入到比赛中,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体育学习中,从而促进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所学动作技术,提高动作质量。至此,运用“以赛促学”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比赛元素,形成多元化的体育课堂,能促进学生有效学习,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中的体育活动,做到让学生乐于学习,享受学习过程。
2、研究的行动策略
2.1明确“赛”的目的,突出教学主题
“以赛促学”是在特定的教学条件下所采用的一种学习方式,绝非教学方法。把“赛”的内容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赛”的主题尽可能要小,围绕核心技能目标,突出教学重点,使学生在“赛”的引领下明确学习目标与要求。例如,在排球正面双手垫球的第1课时学习,由于学生对排球正面双手垫球还未建立完整的概念,我们在选择“赛”的内容时,围绕“形成正确的垫球平面”及“掌握准确的击球部位”教学目标,可让学生进行看谁手型对、看谁击得准等比赛;随着学生对垫球技术的掌握和提高,在第3、第4课时可以进行“垫得准”“垫得多”等比赛,让学生在不同的主题比赛中有效地提高排球垫球技术。“赛”的主体需紧紧围绕教学内容展开,同时在“赛”的过程中注意区别对待,可设置一定的比赛条件来调控“赛”的主题,让“赛”更具有针对性,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赛”的引领作用,让“赛”更好地为教学内容服务,更好地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更好地为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服务。
2.2选择“赛”的类型,创新比赛方法
2.2.1技评赛
以动作质量为标准,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所学的技术动作,提高技能,形成稳定的动作技术,一般用于新授教材后期使用。
2.2.2达标赛
通常也叫及格赛,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技术运用水平及身体运动能力,或是作为了解学生运动水平的一种手段。例如,对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项目设置比赛,通过这一有效手段提高学生技能及运动能力。
2.2.3测验赛
主要是为了检查学生的课堂学习成果,一般用于某一教材或某一阶段的学习后期。例如,单元检测赛、期末检测赛等。
2.2.4对手赛
把水平接近的学生组成对子,或让学生自主找对手进行比赛。通过这一形式的比赛,让学生都能发现自己技术或战术等方面的不足,找到努力的方向。
2.2.5游戏赛
把技术、战术融于游戏中,主要是为全面提高学生身体技能水平,运用所学技能,巩固技术,常用于球类教材教学中。
2.2.6展示赛
指名1名或几名学生出场参赛,参加展示赛的不一定是技术掌握好的,也可以是一般的,也可以是较差的,通过展示赛,让学生通过比较、对比分析,发现错误动作,分析错误动作,从而有效地预防和纠正错误动作。
2.2.7创新赛
学校体育教学的最高境界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体育人才,培养学生既动手又动脑的探究习惯。体育竞赛中,鼓励对学生对比赛方法、比赛规则的创新,对学生比赛中的“越轨”行为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不能轻易否定,很多新的比赛方法就是学生在“越轨”行为中产生的。例如,我们经常采用的“往返接力跑”比赛,常用的方法是按自然组分成4组进行比赛,每一轮的比赛结果基本上是不变的。有位学生就这一比赛方法进行了创新,把“偶然性因素”融入比赛中,增加了1个“猜拳过关”环节,同样比赛队形是四路纵队,每队先分别确定1位猜拳手,猜拳手站在对面的猜拳线上,每队的第1位同学听到口令后迅速跑至标志线与猜拳手猜拳,胜者则迅速返回本组与第2位同伴击掌,击掌后同伴进行比赛;如输给猜拳手则继续猜拳,直至胜为止。以此类推,以先完成的队获胜。通过这一比赛方法的改变,不仅增加了比赛的趣味性,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3把握“赛”的时机,凸显技术教学
2.3.1先学后“赛”
运动技术的形成有其形成规律,尤其是一些较复杂、组合的运动技术,必须要让学生学会和掌握一定的基本技术之后才能组织适宜的比赛。例如,小学“武术操”、初中“健美操”教学过程中,“赛”的时机必须要让学生预先掌握一定的基本手法、步型之后才能设计教学比赛,确定“赛”的内容与要求,以检验、巩固、提高所学武术或健美操动作技术质量。
2.3.2先“赛”后练
在运动技战术学习中,尤其是对技战术往往理解不清,甚至容易出现一些错误动作,为加深对技战术的理解及掌握,及时预防及纠正学生错误动作,安排合理的教学比赛,可以让学生在“赛”中理解、学习所学技术。例如,篮球技术中的过人技术教学,在教学中,适时安排学生进行“1对1”“1过2”等教学比赛,这样才能让学生感知过人技术的要领及要求,才能让过人技术教学更具有针对性,从而突出过人技术的运用和实战性的要求。很多运动技术环节太复杂,但动作路线、方向清晰,对这类技术的学习,可边学边“赛”,以赛促学。例如,肩肘倒立技术是由后倒翻臀、举腿、夹肘立腰等技术环节组成。在学习中,可以把“赛”贯穿在学习的全过程,采用“赛一赛:看谁立得起”来学习“后倒翻臀”技术;采用“赛一赛:看谁立得稳”来学习“夹肘立腰”技术;采用“赛一赛:看谁立得久”来改进提高动作质量。
2.4选用“赛”的形式,注重学练实效
以赛促学,必须要科学合理地选择“赛”的形式,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赛”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关键,也是为教学服务的前提,因此,在选用“赛”的形式时,既要考虑学生的技术和心理需求,还要考虑学校的场地器材,充分展现“赛”的可变性、时代性及适切性,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以赛促学”。“赛”通常有个人与个人及小组与小组2种形式,个人与个人之间的“赛”又分为组内个人赛及班内个人赛,个人赛一般用在学习单个技术动作后用来检测学习效果、评定动作质量。例如,跳跃、投掷项目中的立定跳远、蹲踞式跳远、跳高、垒球、原地头上向前抛实心球等教学中,这些动作技术、比赛规则都比较简单,场地器材都比较充分,在这样的条件下可以采用个人赛的形式。小组与小组之间的比赛形式可以巩固和提高运动技术,增强练习密度和运动量,发展体能。在学生人数多而场地器材不受限制的条件下运用效果较好。例如,站立式起跑教学,在让学生基本掌握站立式起跑动作技术之后,可分组进行接力、让距离赛跑等比赛,以加深对站立式起跑动作技术理解和掌握。
2.5设计“赛”的规则,体现技术运用
2.5.1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特点设计“赛”规
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九年级,学生年龄跨度大,学生生理特点、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对不同年级的同类教材的比赛规则应有所区别与不同,如排球正面双手垫球,小学五年级有这个教材,初中八年级也有这个教材。但我们在运用比赛法进行教学时,所制定的规则就有所不同,小学五年级在分组比赛中,每一队有3次以上的机会将球垫回对方场区,只要球不落地比赛就可以继续;但对八年级学生来说,每一队只能有3次机会,且在将球垫回对方场区的同时,要求说出自己球的落点,如果球的落点和自己的意图一样,得2分。通过这样的比赛,以加强学生对球的落点的控制,从而提高学生对排球正面双手垫球的运用能力。同样是排球垫球的教学比赛,教学对象不同,其“赛”规也有所不同。因此,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特点设计“赛”规,从而实现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目的。
2.5.2根据不同教材特点设计“赛”规
中小学体育教材大致分为田径类、体操类、球类等教学内容,每一类教材都有其特点。教学中,我们必须把握教材特点,分析教材,在选用比赛教学时就要针对性设计“赛”规。例如,田径类中跑的教材可以从时间、速度、距离上构思“赛”规;跳跃教材可以从远度及高度上构思“赛”规;投掷类教材可以从“远度”上构思“赛”规;体操类教材可以从“动作规范”“动作方向、路线”等方面构思“赛”规;球类教材可以从“动作准确性”“动作协调”等方面设计“赛”规等。
2.5.3根据不同地区、地域特点设计
“赛”规比赛受很多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尤其是不同地域因场地、器材、学生学情等条件的差异,同样一个教学内容,选择比赛方法虽然相同,但规则肯定有所不同。例如,耐久跑教学,在城镇条件较好的学校,可在塑胶操场上进行比赛,而条件相对较差的农村学校,连操场都没有,我们只得采用50m甚至更短距离的往返跑。所以,在设计比赛规则时,肯定有所不同。
3、研究成效
3.1激发了学生的进取精神,树立了学习信心
通过比赛,促进了学生专心致志地学习,在竞赛过程中积极地思考,努力去创造,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同时,在竞赛过程中,学生会更加注意到自己的动作和表现,同伴之间相互学习、相互指导、相互监督,他们相互交流的同时,使技能得到了更快、更好地掌握,体能较差的同学在同伴的鼓励下提高了技能,提高了水平,树立了学习信心。
3.2培养了学生协作精神,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实验过程中,我们的教学比赛分组一般都是随机的,没有固定的分组,这样有利于教学比赛,为学生创设了适宜的集体学习环境,增加了学生之间的接触和了解,使团队有了更强的凝聚力,团队之间为了一个共同的学习目标和任务而努力,把自己的目标和集体目标合在一起,通过比赛来实现目标,在获得了个人满足和团体需求的同时,学习小团体内部就会产生相互关心、相互支持的凝聚力,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协作精神。同时,每一个同学都是自尊的,他们都会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也会主动地探究学习技能,主动地学习。
3.3加快了学生对技术的掌握,提高了运动技能
在实验后期,我们对实验班与对照班(小学五年级)学生在掌握实心球技能2个项目上进行对比分析。从表1可知,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在原地双手头上掷实心球上差异性显著是非常大的(p<0.01),说明“以赛促学”对学生掌握动作技能作用性很大。经过1个周期实心球教学后,在期末考试中,2个班学生平均分相差5分。
3.4提升了学生身体素质,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
以速度灵巧类素质为例,从表2可知,经过1个周期的教学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在速度灵巧方面无显著差异性(p>0.05)。通过本研究促使体育教师转变观念,提高体育教师教学计划制订和实践指导能力,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体现“以学为中心”,能促进学生运动技能、体能和心理愉悦的和谐提高。
4、研究反思
“以赛促学”是一种教学手段,也是一种学法手段,虽然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运动技术的提高,但如果在没有学习掌握一定的运动技术的前提下,一味地进行比赛,反而会影响运动技术的掌握和提高,甚至会导致技术变形或错误动作。至此,体育教学中,除了就技术动作的完成质量而组织比赛外,如果在动作技术形成的前阶段就采用比赛法,学生会只注重比赛结果,而忽视动作的质量和要求。因此,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对技术的掌握程度等各方面全盘考虑是否采用比赛法,切不可用比赛取代体育教学。
参考文献:
[1]任竹平.体育教学中运动竞赛法有效性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3(4).
[2]刘波.比赛法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0(14).
[3]杨静选,郭宇杰,孙喜和.Sport教育模式及其目标的考察和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9(5).
幸福教育的最终目的论文 篇9
【摘要】
在中职体育的教学当中,体育游戏的实践性很强,既可以使课堂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多样,课堂氛围变得轻松活跃,还可以使课堂教学效果加大。同时体育游戏能够帮助我们发掘自身的思维能力,并且使原本体育的基本动作得以提高和巩固,培养积极向上的优良品质。主要分析在中职体育教学中游戏的重要性和相关的注意事项,同时会对游戏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如何高效的运用加以分析。
【关键词】
体育游戏;中职体育教学;学习兴趣
学校教育的阶段分为很多种,其中最重要的阶段就是中职教育。而在中职教育体系当中,中职体育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而将体育游戏加入到中职体育教学当中则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这一措施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容易被激发,而学生的自主创造性也更容易被开发,同时也可以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和加强自身的全面发展等,可以说会产生极其大的作用。
一、中职体育教学当中加入游戏的重要性
(一)学习兴趣更容易激发
体育教学自身的特点就是它的实践性比较强,在教学成果上体育项目的趣味性的高低其实会有很明显的差别,教学成果差往往是因为体育项目的趣味性较低,在开展的时候提高不了学生的积极性。因此,通过在教学中加入游戏的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使体育教学增加一定的趣味性,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升。
(二)更有效地提高身体素质
无论怎样,使学生的身体得到有效的锻炼都是体育教学的初衷。但是现实中有很多学生因为自身惰性,会逃避相关的课堂训练,这种现象重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呈现的是大多数,由于学生会有较强的叛逆心理,主动参加训练的意识也较为薄弱。因此,为了使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增加,学生更加自愿地去参加训练,将体育游戏加入到体育教学当中是不错的选择和手段。
(三)使学生的发展更为全面
体育教学的初衷就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不仅如此,体育游戏若加入在体育教学当中,或许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也会产生有效的教育。无规矩不成方圆,在进行一项游戏时,我们必须要遵守相关的体育规则,仅仅这一项就对学生的基本道德要求进行了培养和教育;若参加的是分组游戏,便会锻炼到学生的团队意识,增强彼此的团队协作能力,对学生的团队精神会有一个良好的培养;若参加的是智力游戏,一定程度上学生的智力会得到锻炼。所以,将游戏加入到体育教学当中可以使学生的德智体得到锻炼,进而可以全面发展。
二、在体育教学中加入体育游戏应注意的问题
(一)根据教学内容安排相关的游戏
将体育游戏加入到体育教学当中是为了让学生在游戏的同时激发自身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进入到体育课堂的教学当中,而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去玩。因此,教师需要根据课堂需要的教学内容来安排相应的体育游戏,如果不在意这方面,那么效果反而会大打折扣,严重的则会适得其反。
(二)教师应保证好游戏的组织问题
体育游戏分为很多种类,每个种类又会分为不同的组织方式,在整个游戏过程当中,教师应当将组织工作进行的井井有条,保证能够有序地完成体育游戏,完成中职体育教学的课堂任务。为了达到这个要求,教师应该做到课前能够精心准备、课堂能够加强管理、课后能够认真准备,对每一个游戏环节都安排好相对完善的流程,利用科学的方法,把游戏和具体的理论进行结合。
(三)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设计不同的体育游戏
学生是体育游戏的主要参与者,使他们的学习效果得到提高是主要目的。显而易见整个体育游戏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学生,所以教师在设计对应课题的游戏时应当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体育游戏变得更有效、更加有内涵,其中主要将学生已知的知识结构和实际经验加入进去。若只是按部就班,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自我调整,缺乏新意,就会对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产生严重的影响。
(四)制定良好和完善的评价机制
竞技性体育最重要的是教师如何对游戏进行评价,如何去分别评价游戏过程当中出现的一系列现象,在此同时能够吸取教训并且吸收宝贵经验,而不是仅仅去说明体育教学的完成。要做到以上种种,首先,教师要学会用严格的规则来进行评判,以此来保证游戏能够顺利进行;其次,对获胜者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并且为了以后能够更好地发展对其提出更好的要求;最后,结合游戏过程中的表现,对失败者进行综合性的分析,提出自身的不足之处,为以后游戏能够成功做好铺垫。
三、体育游戏的有效运用
(一)上课开始部分加入体育游戏
为了使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可以在每节课刚开始时,应用一些趣味性较多或者需要多动脑子的游戏进行训练,从而来使学生的兴奋度提高。或者根据需要,可以将课堂上所涉及到的内容添加到一个游戏当中。举个例子,若同时有两个任务,一个需要学生集中注意力,另一个是对向左转和向右转进行练习,针对这种情况就可以利用“先算后转”的游戏,利用一个游戏达到两个课堂任务。
(二)准备活动中加入体育游戏
在准备活动加入一些游戏,就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用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当中。一般性准备活动是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尽快进入状态,我们通常采用慢跑等活动,但是因为长期应用,避免不了会减少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可以选择“老鹰抓小鸡”等趣味性较大的游戏来代替慢跑等。
(三)上课结束部分加入体育游戏
体育游戏还有让学生心理和机体得到充分的放松的作用,因此,我们可以将运动量相对比较小的游戏安排在最后的放松活动部分,在学生摆脱紧张的状态的同时又能够放松身体,心理状态慢慢趋于安静,在接下来的其他课程学习中能够保持一个最佳的状态。
四、结束语
总之,将体育游戏加入到中职体育教学中,在使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增加和体质增强的同时,还能够培养同学之间的相互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体育游戏会在以后的中职体育教学中有着不能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薛洋.体育游戏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4,(12).
[2]李明.体育游戏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1,(09).
[3]余光继.浅谈体育游戏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学园(教育科研),2012,(02).
幸福教育的最终目的论文 篇10
【摘要】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新课标的要求。因为体育在小学教育中不是主学科,被学生轻视,然而体育对于小学生的身心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要重视体育教育。就体育游戏的应用进行探讨,希望能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有利于体育教育的开展。
【关键词】
体育游戏;小学体育;有效应用;措施
体育是一种帮助学生身心成长的趣味活动。由于小学生在进行综合测评时体育并不被计算其中,因此学生并不重视体育课程,这就需要教育者积极引导学生认识到体育的作用,了解其重要性。另外,单调的体育课程导致学生厌烦体育,可以利用体育游戏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进而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
一、小学体育教育中体育游戏的特点和作用
(一)体育游戏的特点
体育游戏主要是以娱乐为主,教育学生,进而使其身心得到发展,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竞争精神。在游戏的过程中,既有利于学生体育课程的学习,又可以开发学生智力。它具有趣味性、团队性、竞争性、情境性等特点,因此,深受学生们的欢迎。
(二)体育游戏的作用
由于小学生的好奇心较强,活泼好动,在上体育课时需要体育游戏进行引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体育游戏有时是单人比赛,有时是团队比赛,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精神和团队意识,有利于思想品德的完善。除此之外,使学生掌握体育技能,减轻疲劳,提高学生素养,开发智力。
二、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小学体育游戏在小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通过准备活动、整理活动等帮助学生掌握体育技能,提高身体素质,开发学生智力。准备活动可以有效地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伤,整理运动帮助学生消除疲惫,使学生在娱乐轻松的环境下学习,掌握技能。
(一)体育游戏在准备活动的有效应用
每一位学生都知道,在进行体育运动之前,教师都会带领学生做准备运动,尽可能地使学生的关节打开,有效地避免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受伤。最常见的准备活动是广播体操,然而由于被大量重复使用,缺乏新意,学生便会心生厌烦,不积极配合,起不到很好的效果。所以针对小学生要提供多种准备活动,供其使用。例如,踢“毽子”“环形跑”“网鱼”“香蕉剥皮”“老鹰捉小鸡”等丰富的游戏,使学生在玩耍中提高身体素质,对体育感兴趣。
(二)体育游戏在整理活动中的有效应用
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体育训练之后,会产生疲惫感,或者心理上不愿进行体育运动,这时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适时地停下来进行整理活动。体育游戏在整理活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制造轻松愉悦的氛围调节学生的情绪与机体。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听一些音乐,或者猜字谜等游戏,活跃气氛,有助于小学生调节情绪,进而更好地投入到课堂中去。
(三)提高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
体育游戏不仅仅帮助学生激发体育的兴趣,而且也使学生掌握了体育技能,进而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例如,小学生爱玩的“跳山羊”游戏,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学生的跳跃能力,也增加了学生的胆量。“跳山羊”这种游戏可以作为准备活动或者整理活动,有效地活动了学生的关节,有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分腿腾越的技能,更主要的是有序循渐进的作用,从低到高,锻炼学生能力,提高自信心。这种游戏与课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极大地帮助了学生掌握体育技能,提高了学习效率,也有助于教师的教学。除此之外,也可以开展其他体育游戏,例如“接力赛”游戏,有助于学生掌握短跑的技巧。除此之外,在团队合作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有助于孩子的成长。“老鹰捉小鸡”这种游戏十分有趣,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应激能力,也提高了身体的灵活度,尤其是担任“母鸡”的学生,承担保护“小鸡们”的责任,培养了其责任心。当然,有些游戏比较激烈,对学生身体素质要求高,能够锻炼学生的耐力,但是不适合较低年级的的学生进行玩耍,体育教师要正确的引导学生,防止出现意外事故,保证学生的安全。
(四)体育游戏帮助学生理解正确的动作技能
学生可能会对一些体育技能的讲解不理解,教师就可以利用体育游戏进行引导。体育游戏被学生广泛接受,又因为其有趣性,学生可以对其熟练掌握,所以在教育学生时,遇到不懂的地方,多举一些体育游戏例子让学生理解。体育教学,主要依赖于老师的讲解和展示,需要学生进行理解、观看、训练这一系列的过程进行掌握。其中理解是十分重要的一项,由于一些体育技能有时间空间的变换,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吃力,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掌握。通过被学生熟知的体育游戏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极大地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运动技能,也有助于教师的教学。
(五)有助于学生身心发展
体育游戏不仅带给学生乐趣,提高身体素质,还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例如,在长跑时,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在进行接力赛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在“小柳树砍大刀”以及“猫捉老鼠”这些游戏中,既有竞争,又有合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分析哪个地方较为薄弱,分析哪只“老鼠”较为好捉等,游戏扮演者可以单独行动,亦可以集体合作,共同捉一只“老鼠”,在这个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的领导能力,有助于学生的智力发展。
三、实施体育游戏的一些措施
(一)体育游戏要有层次性
由于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尽相同,对于较低年级的学生在进行游戏时,主要是兴趣的培养,应避免运动量大的体育游戏。体育游戏主要帮助小学生激发体育兴趣,如“香蕉剥皮”“老鹰捉小鸡”“踢毽子”等游戏。然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主要针对身体素质的锻炼,要多开展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游戏,以免游戏过于简单,使学生对其不感兴趣。球类游戏适合年级较高的学生练习,利用乒乓球锻炼其灵活度,篮球锻炼其肢体协调性,排球锻炼其意志力。因此,在小学教育中注重体育游戏的层次性,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体质。
(二)体育游戏要有创新性
事物只有不断地变化才能更好地发展,体育游戏要不断的创新才能更好地被学生接受。在教育学生时要选择游戏要有层次性,还要不断地更新,吸引学生,激发学习兴趣。满足孩子的求知欲,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收获知识。如果游戏过于单一,则经过一段时间后学生便会对其失去兴趣,因此,要不断地对体育游戏进行创新,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吸引学生。一个的游戏可以延伸变换成另一种游戏,使学生对其感兴趣,充满好奇心,愿意配合教师,有助于体育课程的开展。
四、结语
体育游戏可以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掌握体育技能,开发学生的智力,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应重视体育游戏的应用。除此之外,有关人员要对体育游戏不断地创新,从而更好地协助体育教学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孙旭东.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新课程,2013,(04):35.
[2]董娥.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3.
[3]樊洪春.试论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新课程研究,2007,(10):130-131.
[4]郁佳园.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科技资讯,2013,(26):204.
幸福教育的最终目的论文 篇11
摘要:
为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游戏法提供依据,运用文献法、实践法,论述了体育游戏的概念、特点和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发现体育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并提供了教学活动中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
体育游戏;特点;激发;品德
新课程标准淡化了技能学习,更加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要求体育课上要以学生为本,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体育课成为学生的乐园。而体育游戏的引入,则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课堂因游戏的存在而变得更加有生机。
1、体育游戏的概念及其特点
1.1体育游戏是从游戏中分类出来的,特指由身体的参与,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练习提高身体能力,形成一定的体育技能,同时身心都得到娱乐,性情得到陶冶。游戏按一定的规则进行的一种有组织的体育活动,也是为了主动的、有创造性的、有意识参与的活动,游戏的基本特征是普及性和娱乐性。在体育教学训练中,体育游戏能促进学生的身体机能发展,提高身心健康,并能在游戏中掌握一定的技能。体育游戏目标明确,形式灵活多样,而又生动活泼,丰富的内容能吸引学生的参与。学生在参与中能积极的思考问题,以提高自己的智力发展。所以体育游戏也是教学中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或者方法。
1.2体育游戏的特点
1.2.1趣味性:小学生都喜欢做游戏,其根本原因就是游戏的趣味性,小学生在游戏中乐此不疲,正是游戏吸引着学生。体育游戏是在快乐的气氛中进行竞争,又在不断的超越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与失败后的不气馁,学生之间互动性加强,交流多,快乐多。这种教学方式让体育学习也变得更有趣。
1.2.2教育性:体育游戏是把一定的技术融入其中,依据一定的规则制定而成,其目的不仅是锻炼学生的身体,也是培养学生的心理,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教育,让他们在游戏中受到一定的启发,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做人,其教育性非常明显。
1.2.3易行性: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非常简单,也非常容易操作,就是因为其在创编中本着这个原则进行的,规则不多,学生易懂,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组织一个游戏,而且在这个游戏中现融入大量的技术,所以产生高,效率高。
1.2.4竞赛性:学生喜欢体育游戏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在比赛中哪一方取胜没有预定性,所以学生为了胜利都在努力,而且,在取得胜利过程中,双方产生一种对抗,所以加大了小组间的竞争,他们在竞争中就会全力以赴,让游戏更加激烈有趣。他们在游戏过程中,要会合作,再加上自己的努力,学习效果极佳。
2、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优势
2.1游戏的一种特别的教学形式,在小学最为适合,因为,小学生天生好动,喜欢在游戏中快乐的活动,所以游戏在小学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形式。小学生处于第一个生长发育期,此时他们的思想也飞速发展,喜欢探索新鲜事物,喜欢竞争,喜欢模仿。但是他们的注意力不易集中,自制力弱,意志力还没有形成。但是,他们的判断力在不断提高,对自己有一个认识,能把自己的行为与别人的行为进行比较。在这个时期,他们的身心特别要得到很好的培养,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这样一来,就可以让他们的生理与心理都得到发挥,还为以后甚至是中年、老年的发展打好基础。
2.2体育游戏作为小学生广泛喜爱的一个体育形式,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它能够使小学生在体育游戏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对体育的兴趣,小学生的道德情操得到提升,心理品质得到提高,而且能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他们能在游戏过程中相互团结合作,相互帮助。人际关系得到发展。游戏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活动形式非常活泼,是小孩子们喜欢的一种运动方式。加之小孩子的天性进好动,这些因素一起决定了小学生与体育游戏的不解之缘。对于小学生来说,游戏就是玩,他们能在玩中又学习到体育技术,培养体育兴趣,真正在体育中体验到乐趣。游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一定的体育技能,而且还要求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不断的思考,以巧妙的方法取胜,相互之间献计献策,智力得到提高,学会了发展思维。学生在游戏过中懂得了要取得胜利就要顽强拼搏,要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形成竞争意识。
3、民间体育游戏的内容
3.1福建是一个经验发达的大省,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勤劳勇敢的福建人民在创造的物质文化的同时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民间精神文化。民间体育游戏就是在人们漫长的发展中形成的一种锻炼身心的体育活动。民间体育游戏种类繁多,很多游戏经历几百年流传至今,有着顽强的生命力,这都归结于体育游戏的趣味性,娱乐性,易操作性。体育游戏有很多。比如踩高跷、扭扁担、跑篮、扳手腕、斗鸡、踢毽子、滚铁环、50米短跑、陀螺、蹴球,打篾鸡蛋、丢飞机板、打纸板等、打花龙、磨猫等。打篾鸡蛋是小朋友最喜欢玩的游戏之一,也是最为常见的游戏。所使用的篾鸡蛋不是真的鸡蛋,而是用楠竹或金竹细篾编织成一个鸭蛋大的球,里面用纸或者旧布条填充。在一块较大的、在平坦地的中央上划出分界线,分两队于自己的半场中。比赛时,由任一方发球,甲方用手把“蛋”拍击到乙方场地,乙方再打过来,或用脚踢过来。如果蛋其中一方打出界或者没有接住落地,对方就会得分,球离最近的一方再次发球,最后以分多者获胜。
3.2“花龙”游戏也是小学生喜欢的游戏之一,用蔑编一个中空的球,里面放上铜钱和碎磁片,在晃动或者游戏时会发出悦耳的声音。这种比赛形式更为灵活,游戏不分组,几个成员同时参加。游戏开始,由一人抛“花龙”,其他同学去抢,抢到后再抛,由裁判记录每个人接到花龙的次数,次数多者获胜。这种抢花龙的比赛不受场地的限制,比赛时间可长可短,场面激烈而热闹,最能体现出学生的灵敏性,所以这种比赛很受学生的欢迎。再比如,其他的游戏如“斗鸡”也是一个简单易行的游戏,两个人对抗。在一个平整的场地上,划出一个一米左右的圆圈作为“阵地”即可。两人站在圆圈内,各人一手抓住自己的一只脚的脚腕,将此腿盘起来,只留另一条腿着地跳跃行走。游戏开始,两人互相攻击,想办法将另一人从圆圈中撞出,被撞出者失败,或者另一只脚碰地者失败。当然,也可以多人在一个圆圈中进行游戏。
4、民间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策略
4.1恰当的选择体育游戏内容
体育游戏既可以看成是体育教学的内容,也可以看成是体育教学项目的辅助教育手段,总之是为了更好的完成教育任务,所以,在选择体育游戏来辅助教学时,一定要把所选择的游戏与教材联系起来,也要根据课的任务来定,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体育游戏的功能。
4.2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体育游戏的内容
游戏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低年级的学生可以运用一些情境化的游戏,学生还比较幼稚,在这种情境中游戏非常适合他们的年龄特点,比如,小熊过生日,运物大聚会等游戏,让他们扮演一定的角色,完成自己的任务的同时就完成了游戏。而高年级有的学生则可以选择一些小球类作为游戏内容,以发展学生基本素质,如灵敏、协调和综合活动能力等。还有一些游戏可以适合所有的年龄的学生,比如,陀螺、蹴球,打篾鸡蛋、丢飞机板等。
4.3趣味性与教育性相结合
体育教学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而利用游戏教学也要体现教育性。但是游戏的趣味性又是游戏必不可少的因素,游戏的趣味性与教育性有本质的区别,有趣味性并不代表就有教育性,有了趣味性才会让游戏更具有吸引力。运用游戏就要动作游戏的趣味性来吸引学生参与学习,让他们在情趣盎然中身体得到锻炼、情操得到陶冶、智力得到发展,这就是体育游戏的特殊功能。所以,我们体育老师在游戏的选择时、游戏的运用时,这两个方面都要考虑到,用科学的方法把二者结合起来。始终坚持以学校体育目的任务为准则,把游戏作为体育教学育人的积极手段,使学生在有趣味性的游戏中得到技能与知识,最终形成教育的成效。
4.4注重体育游戏的创新
小学生喜欢新鲜的事物,而对一成不变的事物就会慢慢失去兴趣。同样,在体育教学中,如果我们一直沿用一个不变的游戏,学生对游戏有了很大的熟悉性,游戏对他们就没有了吸引力。所以我们要变换别的游戏,或者对同一个游戏进行创新,比如,改变规则,改变场地、人数、角色等。比如,低年级有丢手绢游戏,可以几个人同时丢手绢。
4.5注意学生安全性及运动负荷
体育课上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在做体育游戏时,由于学生非常兴奋,再加上一些游戏本身就具有危险性存在,所以在做游戏时可能会出现一些安全问题。所以,我们在做游戏时既要考虑到教学效果,还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上。民间体育游戏,大多数都较为安全,但也有一些游戏,如:“斗鸡”等对抗性较大,这就加大了游戏的危险性,还有一些游戏因为器材的原因也存在安全问题。所以,在游戏的设计中或者游戏过程中都要考虑到安全问题,适当的时候给予一定的安全保护措施,以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达到游戏的教学效果。总之,体育游戏参与体育教学,对小学生有着积极的意义,能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参与度高,活跃积极,促进了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体育游戏作为了一种教学内容的形式进入课堂,使课堂充实了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更加灵活。我们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要把民间的体育游戏引入课堂中来,对他们进行品德教育,懂得团结合作,懂得竞争,还会认识到我国的非物质文化,加深对祖国的热爱。
参考文献
[1]张得桢.浅谈体育游戏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S1):110.
[2]叶艳.浅谈体育游戏的创编原则与运用[J].安康学院学报.2009(02):67.
[3]孙顺利,肖玉新.连云港地区传统体育游戏发掘及现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12.
[4]朱慧芳.体育游戏:休闲体育的主要内容和最佳形式[J].福建体育科技.2010(02):210.
幸福教育的最终目的论文 篇12
摘要:教育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一方面,社会根据其自身需要对教育的功能作出选择,从而确定教育目的,实现教育价值。另一方面,教育通过对人的培养,间接服务于社会,进而满足社会需要。教育的起点在于社会需要,终点在于对人的培养。
关键词:教育;社会需要;教育功能;教育目的;教育价值
教育的起点在哪里?为什么要有教育活动?教育的终点又在哪里?教育到底要干什么?教育起点和终点的问题是教育理论界永恒的话题,也是整个教育实践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关于教育起点和终点的探讨,涉及到教育功能、教育目的和教育价值三者的关系问题,对教育制度的建立、教育任务的确定、教育内容的选择以及教育过程的展开都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一、教育的起点在于社会需要
教育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也是社会的产物。教育活动的产生、发展和进步都是在社会这个平台上完成的。教育依赖于社会而存在,社会则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是教育的基础。
教育有必要存在,在于它对人类社会的积极意义。孟德斯鸠指出:“人类无限多的法律和风俗不是出自偶然的念头,我于是确定了一些原则,我看到,个别的情况是服从这些原则的,仿佛是由原则引申而来的,所有民族的历史不过是由这些原则而来的结果。”孟德斯鸠所谓的原则,即人们对诸多社会公德、规范、关系等客观知识的普遍认同和依赖。只有当人们都自觉遵守这些公德、规范和关系的约束时,社会才会处在一个稳定而有序的状态当中。而人们对这些公德、规范和关系的认同和依赖的传递,则需要依靠教育去完成。社会秩序的稳定,如果一味依靠法律手段强制执行,难免会招致反抗;而单一通过文化习俗的自然传递,又可能导致文化变异甚至冲突。只有通过教育的潜移默化,才能使人清楚地认识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使人明确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并主动接受社会规范的约束。因此,杜威指出:“教育是社会的职能。”教育之所以存在,源于社会对教育的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不能逆社会的需要行事,应当为社会服务。
然而,如果就此断定教育的起点在于社会需要,难免会招来反对的声音。自然主义者以及人本主义者都主张教育的意义在于满足个人需要,而不是社会需要。他们认为:“如果学习内容对学生没有什么个人意义的话,学习就不大可能发生。”要弄清这种分歧,就必须对人与社会的关系作一番探讨。首先。人生活在社会当中,人的一切活动都必须遵循社会现有的规则。一旦这种规则被打破,社会将处于一种混乱的状态当中,个人利益也得不到满足。其次,社会为人的发展提供衡量标准,教育必须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
完全按照个人意愿发展的人,如果不符合社会的需要,甚至逆社会发展趋势行事,必然会导致失败。再次,完全以“人的需要”作为教育起点的教育主张包含着以下一些错误的认识:一是把人等同于“完人”,潜在地认为人生来就向往完满;人的自然发展不需要社会干预就能良性展开;当所有人都朝向完满发展的时候,就不会产生社会差异和冲突,也不会导致社会的动荡。但实践已经证明,这只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空想而已。二是抹煞了社会的善恶之分。当教育只着眼于个人的发展,而不考虑社会或他人的时候,就没有了人与人之间的比较。没有了比较,自然也就无所谓善恶。在一个善恶不分的混沌般的社会中,如何使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体和谐共处、各司其职,并促进社会健康、协调、有序地发展,就成了一个在理论上难以自圆其说的问题。三是混淆了“儿童”与“学生”两个概念,淡化了个人的责任意识。有的学者过于强调学生作为一个未成年人的需要,只考虑儿童个人的偏好,而唯独不提学生作为社会未来主人的需要,忽视了学生应该学习知识和承担社会责任的需要,这实际上是对教育的一种误导。
因此,教育的起点不是个人的需要,而是社会的需要。以社会需要作为教育的起点,并不是要限制个人天赋能力的发展,而是要通过积极地利用个人的天赋能力去做有益于社会的事情,在满足社会需要的同时实现个人价值。
二、教育功能及其二重性
功能是指某种事物本身所具有的能力、力量以及对客体产生的影响或作用。教育具有培养、选拔、促进、继承、发扬等多重功能。如果将这些功能的共性加以归纳,可以发现,教育功能实际上是通过对受教育者施以直接影响,从而间接作用于社会,并改造社会。
在对教育功能进行讨论时,有必要将“教育功能”与“教育职能”这两个概念进行一下区分。笔者认为,教育功能指教育本身所具有的能力和可以产生的影响。而教育职能则是社会系统需要教育产生的影响或作用。对比二者,我们可以说,教育功能是教育自身所有的属性,由教育本身的结构决定,具有本体性;教育职能则是由社会统治阶级的意志决定,具有外赋性。教育功能无论是否得到发挥都不妨碍其存在,具有客观性;而教育职能则可能随时因为统治阶级的利益需要而被调整,具有明显的主观性。
在对二者的关系有了一个明确的区分之后,我们发现,教育职能是按照统治阶级的利益需要而发挥影响的,教育功能的存在或作用的发挥则包含着二重性。教育自身并不具备辨别是非、美丑、善恶的能力,它所能做的就是对人施以影响。因而,教育可以教人爱美,也可以教人爱丑;可以使人向善,也可以使人向恶;既可以对人与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也可以产生消极的影响。也就是说,教育同时具有正、负两种功能,即教育功能的二重性。两者的自然存在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满足社会的需要,就必须对教育的功能进行选择,充分发挥其有益于社会的正功能,限制其不利于社会的负功能。
三、教育目的——社会对教育功能的价值选择
社会作为教育的上位系统,必须对教育功能进行选择、发挥和限制。社会对教育功能的选择主要体现在教育目的的选择上,教育目的实际上是社会的目的。既然教育系统隶属于社会,教育功能的发挥依赖于社会对教育目的的建构,那么,一个良好的教育目的的制定就必须符合以下标准:
首先,所确定的教育目的,必须是现有的或可预见的社会情况的产物。教育要为社会服务,其目的的制定就必须依赖于对社会状况的全面考察和深入分析。不是源于社会需要的教育目的在某种程度上会限制个人智力的发挥,会与社会需要不相符合,甚至相互冲突。因而,社会必然将对这类个体的活动加以限制。其次,所确定的教育目的必须在教育功能的覆盖范围之内,才具有现实性。有的教育目的虽然也符合社会需求,但已经大大超出了教育功能的范围,因而,也不能算是良好的教育目的。最后,教育目的的实现,必须有助于社会的自我完善。经过理性思维设计出的教育目的,不过是一张试验性的草图。只有将其放在社会实践当中,才能检验出其真实价值。而检 验的标准,就在于它是否有助于社会的自我完善。良好的教育目的,必须有助于这一目标的达成,才能使教育目的和社会需要达成统一。
根据上述标准,一个良好的教育目的的制定应该包含以下三个层次:首先,制定者对社会的现实状况进行充分考察,并根据考察结果预测出社会的发展趋势,总结出社会需要的人才类型,即选择教育功能。其次,制定者根据得出的结果对教育功能进行选择,挑选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那部分功能作为教育需要完成的任务,即确定教育目的。最后,教育目的在社会实践中得到检验,并根据检验结果对教育目的予以随时修正,即实现教育价值。
在这里,必须对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区分,即“教育目的”和“受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者主张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个人的成长,而不是社会的发展。这一观点产生的根源在于个人本位论者将“受教育目的”等同于“教育目的”,从而引起了逻辑上的混乱。“受教育目的”是儿童自己或成人根据儿童的兴趣、爱好、特长和潜能制定的个人发展规划。如英国经验论教育家洛克主张“照料儿童的人应该仔细研究儿童的天性和才能,并且经常试试,看他们最容易走哪一条路子,哪一条路子最与他们相适合”,它实际上是对“受教育目的”进行的选择。“受教育目的”回答的是“需要教育为我(或我的子女)的意愿达成发挥什么作用”的问题,带有明显的个人主观性。而“教育目的”则是根据社会需要对教育功能作出的价值选择,回答的是“需要教育为社会的发展发挥什么作用”的问题,是教育起点的表述,具有社会客观性。在我国,教育目的始终坚持社会取向,如“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劳动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等关于教育目的的表述似乎都是指向个体的,但都反映了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因而,从根本上说,这些教育目的都是指向社会的,是社会对教育功能作出的价值选择。
既然教育的起点在于社会需要,教育目的实际上也是社会的目的,那是不是意味着教育的终点也应该回到社会当中去呢?我们知道,教育的对象是人。而不是社会,这就决定了教育无法直接作用于社会,教育对社会的影响必须通过人这个中介才能实现。所以,教育目的的实现是间接的。社会根据自身的需要教育人与接受过教育的人回报社会是两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系统。教育活动虽然只存在于第一个系统当中,但可以通过第二个系统作用于社会。因此,教育的终点不可能在社会当中,而在于教育的对象——人。这就引出了关于教育价值的相关问题。
四、人的培养——教育价值的立足点
所谓教育价值,指教育系统对社会或个人的存在与发展所呈现的意义,是教育目的的实现。教育价值不仅体现在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中,而且体现在教育对社会系统的发展和完善的促进中。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对教育的需求成为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使教育具有了价值。
人先天具有的理智、技艺、沉思等品质,正好为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人可以通过教育对不同的观念进行辨析,记忆对自己有用的知识,思考困扰自身的问题。因此,人自身的可教性成为教育必然的立足点,也使教育通过人而回报社会的目的有了实现的基础。“人出生时柔弱无力的,却带有无限潜能来到世上,教育开发人的潜能,完成了人的另一半”形象地说明了教育价值的立足点在于对人的培养。教育的目的是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教育通过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间接作用于社会,实现教育目的,体现教育价值。培养人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应该培养一种什么样的人,才能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并为社会条件所允许、又符合个人发展的要求和规律的问题”。在一个正常的社会中,个人与社会互相和谐的前提是个人需要的确立要充分考虑社会需要,个人要积极地为社会服务,而不是将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对立起来。
人之所以为人,并能够以人的方式生存下去,是因为教育使人获得了知识和技能;人之能够得到发展,是因为教育让人具备了发展的基础、欲望和动力。可以肯定地说,人生是由教育建构的,社会系统的完善和发展则依赖于教育根据社会需要培养出来的人所提供的服务。因而,教育的起点在于社会需要,终点在于对人的培养。
幸福教育的最终目的论文 篇13
摘 要:教学实践是MBA教育的重要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教学实践也是MBA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文章主要结合浙江工业大学MBA发展的特点,探讨MBA的培养定位,基于结合区域经济的发展思路,通过完善培养目标、进行课程改革、创新项目分类等教育改革措施积极构建MBA教育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教育改革;MBA;课程改革;项目分类
近年来,随着职业分化越来越细,职业的技术含量和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对专门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大批量、多规格、高层次的特点。MBA教育必须要增强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与促进人才培养和区域经济发展实际需求有紧密联系,因此需要进行系统性的教育改革和探索对MBA的发展。文章以浙江工业大学MBA项目的教育改革为研究,深入分析基于区域经济的MBA教育发展。
一、建立适合浙江区域经济发展的培养目标
结合对浙江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我们认为浙江工业大学MBA项目的办学使命是培养具有“东方智慧、国际视野、创新思维、社会责任”的商界精英。为实现上述目标,浙江工业大学在MBA培养过程中,必须结合浙江区域经济的特点,突出中小企业成长的需要,注重前瞻性战略思维能力的培养,系统知识学习和实战经验提升相结合,课堂教学研讨和企业考察剖析相结合,师生教与学互动与班级同学相互交流学习相结合,国内学习与海外访学相结合。
1. 通过浙江工业大学MBA阶段在战略管理、运营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系统学习和训练,能从战略和全局的角度思考问题,提升自己已有的管理经验,并能胜任不同管理岗位的领导和变革角色。
2. 浙江工业大学地处中国民营经济最发达和企业最具活力的浙江省,浙江工业大学在创业管理方向有很强的实力,设立了创业MBA项目。通过定期组织MBA学生参加各类管理竞赛、创业大赛、专家讲座、企业家演讲、创业沙龙、参观考察本地知名企业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感受企业家的创业精神和创业心得,提升创新思维和创业技能。
3. 浙江工业大学聘请国外知名教授、跨国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以及浙江本土企业家进行演讲或参与课程教学,每年提供海外参访等方式,增强全球视野。
4. 浙江工业大学MBA教育项目在教学中,采取相应的浙江区域经济案例讨论、课堂演讲、企业经营决策模拟、拓展等活动,从中强调团队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与能力。
5. 浙江工业大学MBA项目采取整合类课程的方式,提供多层次、针对性的教学内容,着力培养学生整合、链接知识能力、综合剖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陈述表达答辩沟通的能力。
6. 浙江工业大学MBA鼓励学生的终身学习,并持续为个人发展提供机会。每月举行各种形式的活动,面向学生和校友,通报各种信息,开展联谊活动,与校之间进行产学研的合作,与校友共同促进项目的发展。
7. 浙江工业大学MBA培养过程强调对学员社会责任的教育,专门开设了企业伦理和社会责任课程,并要求在有关课程中加强社会责任意识的教育。
二、进行系统的课程改革
为了更好地适应培养目标,MBA项目进行了课程改革,通过对这些管理课程的系统学习和训练,MBA学生能将不同课程所学的知识进行整合,结合区域经济特色从战略和全局的角度思考问题,将自己已有的管理经验和所学的知识相结合,分析和解决各种不同的管理问题。
1. MBA学位课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系统地学习MBA应掌握的工商管理基本管理理论和方法。
2. MBA公共选修课强调拓宽MBA学生各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管理技巧,尤其是充分融合东方管理智慧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3. MBA方向选修课模块强调各研究方向的深度教学,增强MBA学生在专业领域的实践能力。每个方向模块由5-6门课程组成,强调实务、微观、深入的研究,各课程之间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4. 必修环节强调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个人能力极限的突破,感受企业家的管理心得和创业精神,参与对管理实践的调研并提出解决办法,做好学位论文的选题。
5. 学位论文要求MBA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管理实践问题。毕业论文是一次综合的专题研究,一般要求写学生所在单位的管理与经营问题,论文形式多样,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可以是企业发展研究报告、企业诊断研究报告、市场预测研究报告、案例与分析报告、投资研究报告等。通过毕业论文的专题式研究,提高学员对所学知识的深度认识,整合知识,链接管理方法,从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和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 每门课程落实体现使命的教学内容,MBA课程组不定期讨论课程大纲,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探讨新的教学方法。
三、创新项目建设分类
为了更好地培养MBA学生,结合学生的特点以及职业发展,浙江工业大学MBA项目对培养方向进行了分类,有侧重点地进行教学培养。
(一)职业精英MBA项目方向
精英MBA项目采用统一的培养方案,尤其是统一的专业核心学位课,确保了MBA项目以通才性作为基础。核心学位课程主要是系统地学习MBA应掌握的工商管理基本理论和方法,体现MBA培养复合性、综合性和宽泛的特点。MBA方向模块课则体现专业化,每个方向模块课将多门课程有机组合成一个整体,增强MBA在专业领域的实践能力。MBA方向模块课的设计主要是针对具体某一职能/业务而安排相应的教学内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因此课程的职业特点明确。
在保持MBA项目通才性的基础上,注重专业领域的技能提升,并满足学生的差异化需求,设置了三个人才培养方向:战略与营销管理、金融与投资管理、国际化经营。每个方向设有5-6门选修课,供学生选修。
(二)创业MBA项目方向
浙江工业大学地处中国民营经济最发达和企业最具活力的浙江省,凭借多年在中小企业和创新创业方向所积累的学科优势,设立创业MBA项目。该项目优选正处于创业阶段或准备创业的学生选择这一特色项目,教学内容贴近创业型企业的特征和要求,教学方法更灵活,大量引入创业界的实践型讲师参与课堂教学,更多地走出去与创业型企业交流学习,组织学生参加创业大赛,更多地安排专家讲座和企业家演讲,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技能。
(三)项目设计特点
MBA项目在设计思路和教学内容安排上,遵循为浙江区域经济建设培养商界精英和创业英才的要求进行,具体表现在:
1. 根据职业精英人才和创业人才的不同特点,形成两种不同的培养路径,设置了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
2. 在课程选择上以培养高级职业经理人和创业人才所需具备的能力为目标,既要保证工商管理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又具实用针对性,在基础理论与实际管理知识方面进行平衡,从而使学生的知识结构符合培养要求。
3. MBA课程采用混合授课方式,课程由教师讲授、外聘专家讲授、企业参访、案例讨论、课程论文等多种形式组成。要求实际问题导向,避免单调的理论讲授。每门MBA课程均需以实际管理问题为对象,完成相应篇幅的课程作业或课程论文报告。
4. 培养方案中整合信息、生物、化工、机械等工科优质师资主讲工程技术前沿专题,把浙江工业大学工科的优势融入到MBA教学中。
5. 专门设立强调实践导向的MBA整合类课程,整合类课程以实际管理问题为对象,将多部分内容有机组合成一个整体,课程要求完成实际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案。如整合类课程“经营模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作为一个企业所需要开展的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运营管理、营销管理和财务管理等一系列分析与决策工作,从而培养学生整合性的管理技能。
6. 海外访学和海外著名企业考察将进一步延伸与真实管理世界的联系,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海外访学一般是事先准备,根据学生的要求,双方商定讲座内容与形式,企业考察内容与讨论话题,然后再进行,从而确保海外访学的针对性和高效性。
7. 重视用人单位在课程发展中的参与,通过聘请校外导师,邀请企业家讲座、到企业参访、建立企业实习基地等,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丰富MBA培养模式。每年每个班有数次走出学校,到企业现场进行移动课堂教学,参观考察企业,邀请当地企业家讲座与座谈,从而进一步了解用人单位期望,又让学生有机会直接接触社会与实际管理问题。MBA项目每周至少举行一次各种类型的讲座,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接近商业的新知识和新思想的机会。
8. 要求MBA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后,到企业进行为期半年的专题调研。MBA同学可以从这些实际工作中实践所学的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9. MBA在整个项目过程中强调创新创业精神,注重基于互联网的经营思维和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互联网意识。
参考文献
[1]敖永胜.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3).
[2]张建功,刘兴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过程中产学耦合的机理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1(5).
[3]王亚林.我国MBA教育改革问题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5(6).
基金项目:2011年度浙江工业大学研究生教学改革项目
作者简介:徐振浩(1984-),男,讲师,从事研究生教育和管理工作。
幸福教育的最终目的论文 篇14
摘要:文章主要从美的本质和对美育的理解出发,提出美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发展人,使之成为身心健康的完善的人,同时针对美育在当今社会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论证了美育的目的和作用。
关键词:美育;素质教育;社会功能;经济功能
爱美是人类的天性。人类自从在劳动中诞生美之后,就寻找着美,追求着美,创造着美―――既孜孜不倦地用美的规律塑造客观世界,也孜孜不倦地用美的规律塑造着自身。马克思说:“社会的进步,是人类追求美的结晶。”美术教育对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的目的是培养健全高尚的人格,塑造完美理想的人性,创造美好的人生,事实上每一种教育的最终目的都是如此,只是美育是最直接的途径和最有效的办法。
一、美的本质及美育的含义
生活中到处都是美,可又有多少人真正清楚什么是美呢?笔者认为美是一种有规律的社会实践活动,它蕴涵着客观规律与长远目的高度融合的和谐自由关系的理想存在。罗丹说:“美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不是缺少存在,而是缺少发现。”
美的本质是天人合一的和谐自由的理想关系,它包含着认识关系和功利关系,又不同于认识关系和功利关系,体现出真善统一的特色,它具有人类社会性、客观实现性、形象直觉性、精神功利性、和谐自由性、新颖独特性等基本特征。
美术教育,通常称为审美教育,是审美和教育的融合。美育是通过审美的方式来教育人,它借助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培养人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所谓美育的本质,是指美育这种教育的本体存在及其特殊的质的规定性。也就是说,美育,这一概念它体现的应是其本体存在的内部联系。因此,要全面、准确地把握美育的本质,就必须以全面、准确地把握美育本体这一整体存在及其内部联系为前提。美术教育不同于德、智、体等教育,它只是通过艺术等美感活动和审美方式,来提高人的素质和修养,来转移人的心理气质,改变人的精神面貌,从而达到全面培养人的目的,也就是使人的身心得到和谐的发展,成为具有崇高情操与富有实践能力的人。它有主体审美感受能力、美认识能力的培养问题,也有主体在实践中创造美的能力的培养以及自我完善的追求等更加重要的问题。
二、美育的目的
马克思说:“人和动物不同,人的活动都是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因为人的活动是有意识的,所以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具有一定的目的。所谓完美的人,是既有物质生活又有精神生活,既有理智又有情感,既有工作能力而又善于生活和娱乐。作为一种社会关系,标志着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与协调,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特有的功能与性质。
美育的任务在于鼓舞人们去爱美、欣赏美、追求美,使人充满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美育作为一种爱的教育,能自觉培养学生自爱与爱他,以及爱学校、爱社会、爱祖国、爱人类、爱和平、爱生活的情感态度,他们能在爱的体验中获得审美的共鸣和喜悦,建立起一种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由于美育不带有功利色彩,通过审美教育,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而且能美化人自身,即帮助学生树立美的理想,发展美的品格,培育美的情操,形成美的人格。因而,美育的根本宗旨是培育学生的人格和心灵。有了好的人格和美的心灵,他们就能用正确的观点看待任何事物,遵循理解人、关心人、尊重人、信任人的原则处理人际关系,用一种让对方乐于接受的方式交流沟通。同时,也能用正确的审美标准约束自己的言行。此外,由于有了正确的审美观,人们会不断发现生活的美好,从而热爱生活并不断去创造美好的生活。他们也必将把与人的和谐交往作为美好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素质教育是做人的基本的教育。素质教育不是单独进行的,它潜在于智育、德育、美育、体育等以及各种日常的活动。美育由于它自身的特点,在培养人的优良素质方面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要想在教育实践中切实地把素质教育摆在首位,美育,是一个极好的切入口;重视审美教育的独特功能,可以把目前正在实施的素质教育改革向更深更广的层面推进。
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与地位,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陶冶人的情操。情感是人对待周围现实和对待自身态度的一种稳定而持久的体验。情感既反映人对人的态度,也反映人对事物的态度,因此是反映现实的特殊形式。列宁就曾经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美术中的形、色、质是人类情感的载体,是作用于人的感官的直观形象与符号,容易唤起人的情感体验。情感性同样是美术课程的重要性质,是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动力,不仅如此,美术课程本身就直接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美术课程不仅使学生的不良情绪得以释放和宣泄,恢复他们心理的平衡,而且有益于学生情感的不断升华。美育就是运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美,对人进行美化自身的教育,使人具有一颗丰富而充实的灵魂,并渗透到整个内心世界与生活中去,形成一种自觉的理性力量。这是其他教育无法做到的。
2.有利于促进心理结构的“内化”。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就是要将道德、知识等教育转化为人的一种精神素质,使之成为真善美相统一的人格。美育由于冲破了狭隘的功利主义,并且是一种自由形态的教育,所以比较容易与其他教育相结合,并渗透到其他教育中去。一个人仅知道什么是不够的,只有从情感上产生爱好,才能心悦诚服,才会在行动中发挥出最大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可见,美育具有全方位的作用。
3.有利于提高思维能力。人类认识事物的思维形式分为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是艺术活动,尤其是美术活动中的一种基本思维方式,所以美术课程不仅能帮助学生有效地丰富形象储存,而且能训练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两种思维密切相关,从思维的发生学来说,形象思维是基础,没有形象思维也就没有逻辑思维。所以,要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尤其对于广大青少年来说,更要注意形象思维教育。
从上面论述中可以看出,美育的社会功能在于全面培养人,它是从塑造美的心灵着手,使个体成为一种立体。因此,美育着眼的是整个的人,是人身心的健全发展,所以,美育能从更高的角度体现人的本质要求和理想。
四、美术教育的时代呼唤
社会健康、完善的发展就需要健康、完善的新型人才。美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人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年青一代的理想、道德才智和情操的树立、培养,都不能离开美育的影响和熏陶。
培养爱心,当然不只是美育的任务,各种教育都应将它纳进去,但美术教育有它特殊的作用。审美是人类爱心培养的主要方式之一。爱人类,爱自然,爱自己,爱生活,健全的人格理应如此。充满爱心的人必然是美的人,一个充满爱的社会必然是美的社会。
审美想象、直觉与创造力的培养是人类最可贵的素质之一。审美的创造力主要表现为想象。可以说,创造新事物是想象最本质的特点。正是因为审美心理特点是想象,所以审美对于创造力的培养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同时,美育作为完美人格的最基本的建构手段,能够培养人的道德情操,陶冶人的美好心灵,促使人的道德素质获得全面而充分的提高。
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有着相当深厚的文化底蕴。美术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可以给学生以积极的思想影响。美好的艺术形象,可以给学生展示出社会生活的画卷,展现出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形象深刻地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并提供区别善恶、美丑、荣辱、正义与邪恶的标准。“艺术来源于生活”,在美术教学中,首先应启发学生认识生活,启发他们去发现美、创造美,提高学生观察、记忆、想象、创造以及鉴赏艺术的能力,初步树立良好、正确的审美观点。
【参考文献】
[1]仇春霖.大学美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缪灵珠.缪灵珠美学译文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78.
[3]张晶.美学之思:理的审美化存在[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幸福教育的最终目的论文 篇15
摘 要: 本文根据商务英语口语的教学目标,从英语思维、交流意图、猜测能力和想象力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商务英语口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口语训练,培养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
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必须始终把就业目标放在第一位。就商务英语专业而言,必须加强学生就业的竞争力,这其中就包括语言表达能力,BEC 口试更特别强调话语运用这一能力。
1 商务英语口语教学的主要目标
对于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口试是BEC 考试中最具有挑战性的一个环节。该测试一般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考官就一般问题对考生进行提问,要求考生介绍个人概况和对一般事物的看法,一般较少涉及商务知识;第二部分是考生根据提示就某个商务话题发表观点并讲述理由,要求考生能够连贯地组织起一段商务发言;第三部分是考官提供一个商务情景,考生彼此交换看法,要求学生能利用推测及对比等方式进行讨论,表达赞同、反对、扞卫自己的观点等。第二、三部分的考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且涵盖的范围很广,难度较大。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每年都有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报考BEC考试,但是BEC 口试的通过率却远低于笔试的通过率,口试成绩不理想也实实在在地影响了学生BEC 考试的总体成绩,口语教学依然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2 高职商务英语口语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目前口语教学有多种教学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朗读、复述、图片描述、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模仿、短剧表演、游戏、英文歌曲、英语角、演讲、辩论、电影欣赏、口头作文、英语绕口令、听译训练、总结发言、商务报告因此,学生口语成绩未能得到有效提高,原因并不在于教学方式的单一,而在于这些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如何得到具体使用,笔者认为,目前高职商务英语口语的教学在使用各种教学方法的同时,更应注重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2.1 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
掌握一门外语实际上是要熟悉并掌握一种思维方法。用英语思维是指排除本族语或本族语的干扰,用英语直接理解、判断和表达的能力。没有经过英语思维能力训练的人,大都是把听的东西译成自己的 母语后再储存在记忆里。笔者发现,大多数学生在练习口语时经常最先想象相应的中文,再找相应的英文表达,他们每人都有一个电子字典,在不懂怎样用英语表达某个具体信息的时候,马上打开电子字典,输入要表达的中文意思,然后再翻译成英语。这种在课堂上潜意识地把教师表达的英文内容翻译成中文加以理解,在表达前,再把语义信息,即他想说的,在脑子里下意识地寻求母语的表达式,然后再把它译成英语呈现出来的做法不可避免地会导致母语的干扰,而且这样借助于母语表达出来的东西是不可能地道的。BEC 口试主要是根据商务工作人员的日常具体工作需要来制定测试的交际项目和任务的,显而易见,他们交流的对象就是满口英文的外国客户,教师更应该引导学生有效地从骨子里来用符合英美人的思维方式来描述一件事情或一个过程。从教学实际来看,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可以从信息接受和信息输出两个方面着手。
信息接受方面:教师应该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并尽量做到全英语授课,用简单、清楚、流利的英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或解释某一个语法点和难词、难句,并且在课堂上多用英语和学生进行交流,给学生创造口语的练习机会。在上课时,无论开场白,还是正课,都尽量使用英语完成,包括解释相关商务专题的背景知识,讲解课文内容、中心思想、词汇和句子,以及布置作业或提醒学生注意课堂纪律,这样非常有助于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学生会有意无意地去模仿并得到提高。
信息输出方面:学生应养成使用英——英字典的习惯,学会用英语准确、简洁地定义一个东西,加强用英语解释英语的训练。一个学生如果习惯或依赖英- - 汉字典,对事物的描述就很单一,碰到一个单词不会说,就会很尴尬、很紧张,从而影响了流利度;使用英- - 英字典有助于提高口语能力,坚持让学生使用英- - 英字典一个阶段后,他们对一个事物就会有不同的描述方法,当碰到一个不会说的单词时,就会很自然地切换到另外一种描述方式上去了,同时,使用英- - 英字典可以帮助学生跳过中文的中间环节,直接理解单词的含义,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反映速度。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工作的实际需要使他们几乎不可能借助中文来与外国客户交流,因此,习惯使用英-- 英字典更有助于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有效完成任务。
2.2 培养学生的交流意图
交流的需要产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学生只有在有交流意图时,才会去开口说话,而且学生的口语能力只有在将自己的思想转化成语言时才得以表现出来,所以要提高学生的口语交流能力,首先必须要激发他们的交流意图和说话动机,使学生愿意开口讲话,积极使用英语来表达思想。在实施口语教学时,许多教师往往采用的是与思想脱节的机械训练,要求学生刻意去模仿,所以学生只是为了课堂上应付老师才会开口。以情景对话为例:一般的做法是把学生分组,以教师给定的对话模板为样板,根据指定内容进行对话,要求每个小组成员都积极参加,并把学过的内容用英语表达出来。而实际上,口语的学习与提高不是简单的背单词、句型以及造句,它是离不开特定的语言环境的,所以,学习口语应该从特定的语境入手。设计口语活动时,应尽可能考虑将真实的生活环境、真实的交际目的和真正的角色有效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到自己是在现实的交际
环境中,所谈论的话题是与生活实践相联系的,使学生感到有言可发,有言可谈,这样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交流的意图了。B E C考核的是商务运作中英语使用的规范化,BEC 口试在测试考生的口头交际能力时,要求学生真正的参与建立和保持商务关系的交际,双方通过交流,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体现了交际的真实需要,交流的真实性、情景性和交互性非常突出,学生在仿真的国际商务环境中,通过反复实践,快速、熟练、规范地掌握从事商务活动的各项活动的操作的要领和技能,做到真正“能说会做”。如:根据实际生活需要——紧扣生活,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英语,如学到问路这一话题时,可以组织学生到室外结合实际场景进行训练,在接近真实的情景中学习和训练口语,学生的表达意图也自然而然随着产生。
根据实际业务需要——商务模拟训练通过内容丰富、专业面广、难度适宜饶有趣味的商务材料,帮助学生了解商务英语独特的语言现象,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商务口语实践活动。如开展模拟交易会,让同学们每人带来自己的书籍、玩具、学习用品等,相互置换,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介绍自己物品,进行询问,讨价还价等;开展模拟商务谈判,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组,每两小组分别代表合作的两家公司,一一对应进行有针对性的谈判,在各小组内部同样可以以公司组织机构的形式进行人员分工。参加模拟训练的过程,不仅是锻炼口语的过程,也是同学们相互寻找差距、不断完善自己的过程。
根据实际就业需要——模拟招聘会旨在让同学们通过“实战演习”,树立自主择业的意识,体验自主择业的 感受,从而锻炼学生的表达力、观察力、应变力、合作力、学以致用能力等等。这种提前热身的做法,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关注社会生活、扩展社会视野,为日后的就业和发展储备相应的知识,提前知道应聘的流程及需要注意的细节,为以后的求职奠定一个基础。
2.3 培养学生的猜测能力
猜测是人们的一种思维活动.不管是对过去发生的事情还是对未知的将来,人们对拿不准的事情都会进行一番猜测或推断,猜测对学好口语很重要。在交流中如果有一个词没有听懂,不可能马上去查字典,这时候就需要猜测来架起一座桥梁来弥补这个缺口,否则交流就会中断。如果讲究背词背句型、背语调,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很多人用英语表达的时候总会停下来思考,实际上是在记忆中寻找曾经背过的东西。如果他能猜测的话,就不会出现这种现象。
运用图式理论进行口语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猜测能力。现代认识心理学的图式理论认为,人的知识是以图式的形式贮存于大脑中。在学习英语时,把英语词语表达的概念与他们网络系统中的图式对比,或对号入座、或加以修饰、或构建新的图式,以建立起—套类似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们所拥有的图式网络。处于活跃状态的图式是思维、推测、判断的基础,使我们有可能预测说话人将要表达的内容。一旦说话人所描述的内容与这些图式相吻合,它们就会启用,有了意义。可见,学习和应用外语的过程实际上是—个信息处理和存贮的过程,口语能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大脑中图式信息是否丰富。输入的信息激活内在的相关图式使大脑能对信包进行判断理解,并对未输入的信息进行预测,然后迅速地转化成为语音信息。因此,开口说话,进行语言交际便成了大量听的必然结果,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练习的设计,加强听力训练,培养学生的猜测能力。学说必须从听开始,先听别人说,反复多听几次,通过一些线索来进行猜测某个词语或者是用法的意思,知道怎样说,以及在什么情况下说什么 时,便会产生强烈的想说话的愿望。
2.4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开展英语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强烈的创造意识,充分发展他们的个性。比如,每当学生学完一个商务专题后,可以要求他们联系新内容和旧知识,并通过网络查找相关资料,设想一个情景,编成对话或小品表演,让学生主动充分地融入专题;可以组织丰富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班会、晚会、校庆会或和校外朋友联欢会上表演自编自演的英语节目;可以要求学生把英语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在逛街、购物、交友等时时刻刻都尽量使用英语;还可以以漫画或动画flash 等形式给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直观的情景演示;同时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碟片,去掉原配音,让学生用英语进行简略配音,鼓励学生自创符合剧情的英文对白?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是主人,他们能自由地展开丰富的想象,创造出符合自己意愿的新东西,并能以产生成就感的喜悦心情更热情主动地投入新的学习。
3 结语
培养学生,学生的交际能力是我们外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但是如何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研究和实践。在英语口语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使他们的口语水平和英语表达能力不断加强。
参考文献
[1] 高建平.辩论式教学在英语口语课教学中的应用[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3,4:44.
[2] 李传芳.从话语运用和交际策略谈口语交际能力—— BEC 交际口语测试浅析[J].外语教学2003,1:63.
[3] 冯克江.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口语教学改革[J].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2:55.
[4] 翟颖璐.大学英语口语能力教学方法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2007(2):214.
幸福教育的最终目的论文 篇16
摘要: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新时期,人们在道德观念和价值认识上呈现多元化,市场经济本身的功利性等负面因素,对技工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形成了巨大的冲击。笔者从职业道德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日常管理以及与行业要求紧密结合、引入企业文化、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看法。
关键词:技工学校;职业道德教育;思考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新时期,各种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产生了剧烈的碰撞,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一方面人们的竞争意识、效益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大大增强,但同时也滋长了拜金主义、唯利是图和其它一些不正确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市场经济本身的功利性等负面因素,对技工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已经形成了巨大的冲击。
日前我国新增劳动力中,约有60%是由各类职业学校输送,其职业道德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从业人员队伍的整体职业道德水平。技工学校如何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把学生培养成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德才兼备、知行统一的高素质劳动者,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一、加强技工职业道德教育的意义
1.学生就业和成才的客观需要
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技工生的成才‘意识很强烈,但一部分人缺乏明确的目标定位,在实际丁作中,眼高手低,缺乏敬业精神、合作精神和奉献意识,责任心差,集体观念淡薄,对工作环境、待遇等较为挑剔。然而绝大多数企业却十分看重员工的职业道德素质,把人品、敬业、责任感作为聘用员工的先决条件。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有利于技工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缩小与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目标的差距,使他们成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2.各行各业持续发展的需要
技工学校肩负着为各行各业培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实用人才的重任,其毕业生的职业道德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员工的整体职业道德水平。加强和改进技工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不仅关系到一所学校的声誉,也关系到一个企业的发展兴衰和市场形象。如果技工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只是停留在职业道德知识和规范的传授上,那么学生即使了解和掌握了,也很难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将它们转换成为必要的道德选择能力和道德判断能力,毕业生的认知与企业的职业道德要求出现错位,就容易造成企业用人方面的职业道德风险,对企业自身的持续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3.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职业道德建设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技工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是形成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基础,而这些毕业生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职业道德风险的大小,技工学校毕业生作为社会新增劳动力的主体,其职业道德风险的客观存在,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安定和文明。所以,降低和缓解他们的职业道德风险,不仅是他们个人的问题,也是作为用人单位企业的问题,更是关系到整个社会道德风尚提高的问题。
二、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举措
1.正确认识技工学校培养目标的职业性,处理好专业理论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的关系
技工教育它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其重要特征是鲜明的职业性,它侧重培养工艺型、操作型、应用型的中、高级技能人才。与此相适应,技工学校德育的重点之一就是要抓好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爱校、爱专业;对自己有一个明确的定位,既不好高骜,也不妄自菲薄;教育学生不断进取、勇于创新;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技工学校德育应紧紧抓住职业性这一鲜明特色,以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专业意识、技术道德意识为主要任务。
2.通过课堂教学渗透职业道德教育
技工学校在开展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先从课堂理论教学入手,逐步向养成教育和实践教学过渡,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及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学会自我职业生涯设计,根据市场需求择业;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使学生能学用结合,知行统一,并将职业道德知识内化为信念,将职业道德信念外化为行动。在实践中,可采用:一年级以公共职业道德的基础理论教学为主,同时辅之与专业相关的行业职业道德的启蒙教育,重点讲述职业道德规范及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的相关内容;在学生中开展“职业生涯设计大赛”,通过活动让学生学会正确评价自己、认识自我,确立职业目标。二年级以行业职业道德内容为基本出发点,讲授内容以个案教学为主,可开设职业指导与求职面试技巧方面的选修课,举办以所学专业职业道德为主要内容的座谈会、演讲比赛、辩论赛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三年级是以下企业亲身体验和结合实习实训为主的职业道德实践教学,可以邀请优秀毕业生回校进行座谈,开设以“就业与创业”为主题的讲座,增强学生的职业情感,指导学生顺利就业。
3.注重在日常管理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
学校要营造一个文明、卫生、优美、高雅的学习生活环境,努力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例如,通过组织学生勤工俭学,开展“文明小区建设”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吃苦耐劳的品德;通过“文明班级”、“星级宿舍”的评比培养学生讲文明、讲卫生的习惯和团结协作的精神;通过“职业生涯设计大赛”、专业技能比赛等,提供给学生施展才华的平台,从而提升学生职业道德水平。其次,在公共场所设置职业道德教育的格言、警句牌等,在校园网上开辟专门的职业道德教育网站或在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中开辟职业道德教育专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用“润物细无声”的形式把择业观、职业理想等根植在广大学生的心中。
4.与行业要求紧密结合,强化实习、实训
行业要求与职业道德教育结合起来,是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例如,教师组织建筑专业的学生讨论建筑业的x贿s贿问题、豆腐渣的工程、欺骗性广告问题等。学生只有在职业实践中感受、体会和锻炼,才能形成优良的职业道德。加强实习、实训,既是技工学校专业实习训练的需要,也是职业道德养成过程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实践证明,坚持职业道德教育的“职业性”、坚持职业道德教育的“教学做统一”,摒弃“坐而论道”,让学生在职业实践中提高对职业道德的认同,增强道德选择能力,是职业道德教育的必然选择。
5.引入企业文化,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性
企业文化是职业道德的有效载体,它包括坚持职业道德以诚实守信为核心,塑造品牌形象;以共同理想为核心,构筑价值体系;以行为创新为载体,苦练内功求发展等。技工学校引入企业文化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一 方面可以优化学生对企业、对社会的认知结构,增强对职业精神、职业规范、职业素质的基本了解,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为学生的成功就业构筑桥梁。另一方面可以突破原来陈旧的教学理念,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引入教学之中,提高学生在将来就业中对企业的适应能力、对改革和竞争的应变能力。
6.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整合师资队伍结构
一是加强教师的岗位培训,提高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和心理素质;二是建立专业课教师定期下企业挂职锻炼制度,以增强职业道德教育的体验性和实效性;三是从企业中聘请相关专家或从生产一线挑选品质高尚、有经验的师傅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充实职业道德教育的师资队伍力量;四是树立有良好师德的教师为全校教职工学习的楷模,同时挑选部分优秀教师有组织地开展以职业道德教育为主的科研工作,以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和理论水平,并逐步成为德育学科的带头人。此外,建立健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保障机制,完善师德的考核、奖惩机制和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建立“优秀教师”报告会制度,使“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成为每个教职工的自觉行动。
7.学校与家庭、企业、社会形成合力,齐抓共管
职业道德课是显性课程,而整个职业道德教育则更多地属于隐性课程的范畴。学校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不能脱离社会,忽视家庭、企业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师生之间的关系,父母对子女的启示和引导、社会对职业道德评价和认同,都会对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形成和能力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技工学校要根据企业和社会需要,帮助学生了解和理解所要从事行业的职业道德要求,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情感,初步具有道德判断和道德推理能力;根据家庭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和职业道德品质。企业、社会和家庭在学生公共道德培养和一般职业道德养成方面负有重要责任,尤其是家庭,对独生子女的个性品格和道德情感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只有各方形成合力,共抓共管,职业道德教育才会卓有成效。
8.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最终体现在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上。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我教育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提高自我认识能力、自我控制能力、自我调节能力的过程,是一个人在道德修养上自觉能动性的表现。职业道德教育是否有效,归根到底取决于教育对象的“自我”作用。因此,在职业道德教育工作中,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资格,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功能。在教育的方法上,应使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改变为平等、民主、开放式的教学,尊重和开发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主动系统地学习有关职业道德理论知识,在社会实践中自觉地按照应承担的社会道德义务进行自我监控和自我矫正,从而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
幸福教育的最终目的论文 篇17
摘要:美术教育作为现代素质教育发展中的一种,其在长期教育过程中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及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现今在培养现代化人才的过程中加强对美术教育的认识,强化美术教育的地位是教育发展的必要工作。
关键词:美术教育;素质教育;意义
现代素质教育的发展越来越注重对人才培养的综合发展,这不仅是时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人们自身对人格塑造的需要。美术教育作为现在一门基础性的学科教育,其是向人们传播美育知识、美育内涵等方面内容的主要途经。所以,现今许多的学校应认识到美术教育的意义,强化美术教育的地位,创新美术教育发展的策略,促进美术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美术教育的主要介绍
当代素质教育将美术教育定义为学校为了能够培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能够促使学生全面综合素质的形成,最主要的是提高学生在应对生活和社会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学校等管理机构在与美术教育人士的相互协作下有计划、有步骤的向学生开展有关美术教育教学等工作。美术教育作为艺术教育中的一种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并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创造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完善学生的人格的学科项目,能够使学生在面向社会、人生、生活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人生态度。所以,美术教育能够从态度、意识、创造力等方面促进学生的全面创新发展。
二、美术教育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无论是从实际上还是从理论上都不能磨灭其在现代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具体如下
1、美术教育对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思想道德素质是每一个阶段的学生接受教育放在首位的教育项目,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是一个漫长而又非常复杂的过程。12至18岁阶段的学生处于社会人格和思想道德素质形成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教师除了通过专业的思想道德课程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形成外,还可以通过其他学科进行渗透性的贯穿学习。所以,美术教育作为一项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的学习项目,其对于培养学生的现代化道德素质,促进综合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现今,在面向学生进行美术教育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优秀的美术作品的赏析和美术创作两个方面进行,当然贯穿于这两个项目之中的还有美术交流、美术展览等方面,教师可以综合利用这些不同的美术教育项目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具体而言,就是在进行美术作品赏析的过程中,选择那些具有代表性的,凝聚了作者非常大的心血,能够明显的表达高尚道德素质的作品。如,选用中国传统美术作品,能够向学生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从而加深学生对中国一贯所提倡的传统道德的印象,教师并鼓励学生积极的将其所能感受到的或者想要表达的道德品质通过美术作品展现出来,这样一种道德和美术作品之间的互动能够在长期的过程中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总体而言,美术教育以其独特的色彩形象、视觉冲击能够净化学生的心灵,通过高尚的艺术思想和艺术精髓让学生在感悟美术魅力的过程中学习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所以美术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美术教育能够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心理健康的培育和发展是现代教育教学发展中非常注重的一个工作,这不仅是现在物质化社会急剧变迁的需要,同时也是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要求。心理健康对于保证学生正常的行为、健全的人格以及积极的生活态度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一个人能否为社会所用的表现。心理健康作为一个非常内在的事物,在面向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力图保证学生正常心理的存在,能够乐观积极的相对学习和生活,是教育教学的目的之一。美术教育作为学生接受的基础性教育对于保证学生心理健康具有特殊的意义。现代专业美术教师为了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美术教学中可以通过美术理论知识、美术训练方法、美术素描教育中等融入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心理健康教育同样作为一个长期的过程,美术教育能够辅助学生正常心理健康教育的进行,如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美术理论融合在一起,在进行结构原理传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主动的引导学生要通过现象看清本质,让学生明白在面对生活中的事物时不要让事物外表的现象所迷惑,以此为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起辅助作用。所以,美术教育可以让学生通过在美术知识学习及美术创作的过程中享受这一过程、愉悦自己的心情、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促使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心理需求诉诸于美术创作中,学会正确的发泄自己的阴暗面及不合理的情绪,由此可见美术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3、美术教育对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时代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要求个性发展,所以培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个性化人才是非常必须的。学生个性的发展并不是特立独行,而是要求其具有足够创新的精神,对事物能够发表独特的想法,拥有时代发展所需要的自主意识,并且学生能够得到正确的发展。那么,美术教育是如何促使学生个性发展的?具体而言就是美术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一种,在现代学科教育进行的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要接受专业性的美术教育,一般所有学生接受的都是与美术相关的基础知识,而那些进行专业性美术教育的学生是在遵循自己对美术具有兴趣及具有想进一步学习的欲望,所以现在美术学习及美术创作达到一定高度的人属于艺术人才,这与社会所普遍需要的人才是不同的,这同样是个性化人才的一种。总体而言,美术教育可以在日常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自身感悟将美术作品进行独家解析,从个人不同的立场出发解析出具有独特性的含义及内容,而且可以通过美术创作将自身所要表达的想法通过美术作品创作出来,独特的、具有创新性的美术创作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最主要的美术教育途径。
三、小结
综上所述,美术教育作为现代素质教育中一门基础性的教学课程,其对于促进学生特别是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心理健康健全以及个性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是非常必要的。所以,美术教育专业教师可以将这三方面的知识贯穿在美术作品学习及美术创作的过程中,提高美术教育的价值。
作者:王宝华 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综合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梁毓玲.浅谈美术教育对中国人格建构的意义[J].科技信息,2010(36).
[2]段知力,龙湘平.浅谈乡土美术在现代美术教育中的意义[J].戏剧之家,2015(11):202-202.
幸福教育的最终目的论文 篇18
[摘要]英美文学的学习对当代大学生是具有重大教育意义的,但是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这一意义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此文主要从三个方面阐述英美文学的学习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意义:加强语言运用的能力;启迪学生深入思考;帮助学生修身养性。
[关键词]英美文学 大学生 语言 思考 修身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英语的学习已经渗透到我国每一个教育阶段。而对于高校教育来说,英语语言的中所存在的文化底蕴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然而,在当今的大学生当中普遍存在一个误区,大多数大学生认为,对英语的学习只是单纯为了修得学分或者是通过四,六级考试,以便于将来找工作。因此在他们眼中,学习英美文学只是英语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对于非英语专业的人而言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因此他们对英美文化知之甚少。
然而作为一个英语专业的学生,深入接触过英美文学的学习,并且从中获益匪浅。最大的启迪便是,英美文学的学习对当代大学生是有重大深远意义的。无论是对专业或非专业的学生,英美文学的学习既包括对语言的理解,对文化的学习,也包括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通过学习英美文学,我们在加深英语语言的了解的同时,可以提高我们的审美观念,开拓视野,学习思考,培养较强的较为抽象的思维能力,以助于我们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一、文学与语言
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能把文学与语言这两个概念割裂开来分析,文学是承载语言最重要的载体,而语言是文学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基本工具。
首先,英美文学作品中提供了真实的语言环境,包括最准确,地道的词汇,通过阅读英美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扩充词汇量,并在具体语境下学习使用真实的语言,增强语感,提高自己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例如,在日常英语交流中,有人提到《哈姆雷特》中的一句对白:“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 question。”,只有对这本文学作品学习过的人才能领会出它所要表达的意思。再例如,“Catch—22”,现在用来形容任何自相矛盾、不合逻辑的规定或条件所造成的无法脱身的困境。如果我们没有读过《第二十二条军规》,就完全不能理解它所表达的意思。
其次,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句子是简单句和复杂句的结合,对英文原著而言,复杂句占据主导地位。这对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加强语感,提高语法运用能力是有很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的。
再次,英文作品当中包含各种各样的文学体裁,语言风格,我们可以从学习中提高对英语语言的审美水平,加强对英语语言的感知力度,培养对英语语言的亲切感。
二、文学与思考
在当代社会,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是甚为迫切的。高校教育的目的不只在于向学生灌输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文化知识,启迪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文学不仅仅是历史事件、人物介绍和数字年代之类的事实,文学是人类心灵的体验。大学生应被引入文学世界,而不是做外界的观察者。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时期,他们对社会、对人生的看法往往不成熟。对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文学是最宝贵的财富。英美文学素质是构成提高素质英语人才的重要因素。文学是透视人类社会的窗户,通过这扇窗户,学生可以了解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性、价值观念以及社会变迁等。了解他国的社会变迁可以启发学生反思自己的社会生活、思想动态、精神面貌等诸多方面,从而加强文化修养,开拓视野,陶冶情操,塑造完美人格,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任何一个时期,任何一个作家,所创造出来的代表作品,都反映出那一时期的社会形态,背景,以及对人民生活形态,对文学家们独特思想的影响。通过学习它们,我们可以加深对不同时期的社会形态的了解,学习伟大思想中的精髓,得到启发,从而培养独立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兴起于英国19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狄更斯,简奥斯汀,勃朗蒂姐妹等等,分别在他们各自的作品中以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为背景,生动描述了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贫苦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从而揭露社会现实,抨击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下的道德堕落,呼唤人性的复苏。新硭哈代的“威塞克斯”小说是以其故乡威塞克斯为背景的。19世纪中期英国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侵入农村,个体农民在经济上陷入失业、贫困的悲惨境地。面对工业文明带来的后果,哈代的心灵受到强烈冲击,他在感情上痛恨工业文明对人们和谐生存状态的摧毁。因此在他的作品《德伯家的苔丝》中,哈代对当时工业文明对乡村的冲击进行了全景式描绘,然后以苔丝家作为个体农民的缩影,深入展现人们在物质困境中的痛苦挣扎。
因此我们在学习这些文学作品的同时,也获得了对不同社会形态下的不同意识形态的启迪,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意识形态,并帮助我们提升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深度,启发我们对伟大思想的思考,培养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文学与修身
总所周知,对英美文学作品的学习,广泛的阅读和背诵是必不可少的。反复诵读英文经典原作不仅帮助学生了解英美国家的人文地理、历史传说、风土人情和社会风尚,提高我们的文化修养,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在接触文学作品中饱含的文化底蕴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升华我们的心灵,丰富我们的内心,修身养性。
文学是智慧的源头,一切伟大的思想的结晶最集中的体现。文学作品的感染力是不可估量的。从欣赏到崇拜,再到皈依。例如,通过读十九世纪早期,英国浪漫主义代表作家华兹华斯,拜伦,雪莱等等的作品,我们可以获得心灵对自然地认同感,皈依感。在喧嚣,物质的现代生活中,更趋向于接近自然,升华心灵的境界。这对我们修身养性是有重大意义的。
四、结语
对当代大学生而言,通过强化对英美文学的学习,提高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学会独立而深入地思考,并从中修身养性,是十分重要的。可惜的是,现行的高等教育体系中,这一重大意义并未引起足够重视而广泛普及。
参考文献:
[1]罗云。论英美文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湖南: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
[2]陈兰英。阅读,背诵与英美文学教学。湖南:湘潮(下半月),2009。
[3]刘云霞,大学生学习英美文学的必要性,高校讲坛, 2008。
幸福教育的最终目的论文 篇19
【摘要】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精神文明的快速发展,培养儿童的礼仪教育,提升儿童文明礼仪行为在儿童教育教学中显得极其重要,对于礼仪教育在儿童教育活动中的实践意义探讨,本文采用深度访谈与调查的方法,从儿童礼仪教育的内涵入手,通过对家长、老师、邻居等进行二次调查问卷之后,分析礼仪教育在儿童教育活动中的实践意义,进一步阐释仪教育在儿童教育活动中的实践意义。对礼仪教育在教育活动中的实践研究,为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提供了帮助,有利于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礼仪教育;儿童教育活动;实践意义
一、儿童礼仪教育的内涵
所谓儿童礼仪教育,主要是对儿童仪表、课堂纪律礼仪、家庭礼仪、待人接物礼仪等教育指导,其是对儿童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道德教育活动。它是儿童思想道德水平与文化修养的外在表现。通过将国学礼仪带入儿童礼仪教学实践中,有利于培养儿童良好礼仪习惯的养成,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对儿童礼仪的教育。
二、礼仪教育在儿童教育活动中的实践表现
(一)经过礼仪教育的儿童。经过深度访谈与调查报告,分班教学后上经过儿童礼仪教育的学生,其具有良好的利益行为,能够正确熟练使用礼貌用语,比如“谢谢”“没关系”“你好”等。其次,学生的行为得到了规范,经过礼仪教育时间比较长的儿童,能够做到保护环境卫生,主动将垃圾放入到垃圾箱内,特别是在上下楼梯时,能够互相谦让,在外出的时间活动中,可以自觉进行排队,井然有序地进行集体活动。总之,经过礼仪教育的儿童,在学校养成了互相团结、关心的好品德,能够和其他学生和谐共处,做错时能主动承认错误。在家里做到了不撒娇、不任性,主动帮助父母进行家务活的劳动,能够与邻居和谐共处,并得到老师与父母的在赞扬与认可。
(二)未经过礼仪教育的儿童。经过深度访谈与调查报告,分班教学后上未经过儿童礼仪教育的学生,其行为习惯没有得到正确的约束,通常在教育活动中,难以控制自身的行为,甚至还会出现骂人的现象。其次,由于儿童的自制力比较若,未经过礼仪教育的儿童,课堂表现虽然活跃,但是难以服从老师的安排。在课后容易造成学生之间的小摩擦,影响班级的和平共处与团结。总之,未经过礼仪教育的儿童,在学校实践活动中难以管理,当出现问题时,会隐瞒或推卸自己的错误,甚至还会造成撒谎的现象。在家里表现的比较任性,时不时发生调皮捣蛋的现象,不能与邻居和谐共处。儿童的种种表现,会让老师进行批评与教育,学生不良习惯的养成,不利于其未来的成长[1]。
三、礼仪教育在儿童教育活动中的实践意义
(一)有利于弘扬传统文明。早在春秋时期,我国的教育家孔子,就开始重视学生的礼仪培养。儿童处于教育的初级阶段,对其进行礼仪教育,有利于继承于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儿童的礼仪教育,一是把传统美德内化成学生内在的素质,二是促进美德的广泛传播。因此,对儿童的礼仪教育,要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进而满足弘扬传统文明的需要。
(二)推进了素质教育。随着教育体质的改革,对于我国儿童的礼仪教育活动的开展,使儿童与家庭、社区进行有效的联系,推进儿童的礼仪教育实践活动,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让学生正确处理好家庭与社区之间存在的关系,使每个儿童能够全面而和谐的发展,这有利于儿童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远离不文明的行为习惯,从而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因此,重视儿童礼仪的教育,是现代社会推进素质教育必须要做的事。
(三)维护了家庭社会的和谐。儿童作为家庭成员,其行为习惯的教育,通过老师与父母的教育,可以营造出温馨的家庭氛围,而孩子在良好的环境下成长,有利于其良好礼仪习惯的养成,相反则不会形成。另一方面,儿童良好礼仪习惯的形成,可以使儿童能够与邻居和谐共处,有利于孩子社区教育资源的利用,进而监督和纠正了孩子不好的行为习惯,有益于孩子的健康发展,这满足了儿童的发展需要,对维护家庭社会和谐具有积极的意义[2]。现代社会好多家庭都会出国旅游,每个人的个人形象都会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形象,因此礼仪教育应从小抓起。
综上所述,礼仪教育在儿童教育活动中的实践意义,需要我们了解儿童礼仪的教育内涵,根据儿童礼仪在家长、老师、邻居等方面的表现,知道儿童是否经过礼仪教育,将对其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性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儿童的礼仪教育。
参考文献:
[1]牛鲜新.学前儿童礼仪行为养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J].学周刊,2016,(17):216-217.
[2]刘娟.论小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幸福教育的最终目的论文 篇20
[摘要]:要充分意识到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不仅仅是锻炼学生的数学理论知识的过程,更需要让小学生在感悟小学数学知识中蕴涵的美育元素之所在,并在美育维度下充分地发掘出小学数学教学的内涵,有效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与此同时,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注意结合小学数学教材中所包含的美育知识,从美育维度总结出如何通过对于小学数学课程的优化设计,寻找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心所在,在陶冶小学生身心的同时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美育维度;小学数学教学;教学探析
一、将美感教育融入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充分重视到从美感教育的角度下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的重要意义,这就导致小学数学教学过程脱离了小学生的实际学习过程。加之数学知识在表面上呈现出的是枯燥乏味的表象,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就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与此同时,在进行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是重视对于数学知识理论的教学,便会很容易导致小学生难以发现小学数学中的美感,进而导致小学生对小学数学知识学习产生厌倦感。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进行美育维度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可以将小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美学元素和小学数学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将本来抽象枯燥的知识赋予更多的知识美,让小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过程带给他们的快乐。从这样的情况可以看出,进行美育维度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美育维度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类型探析
1.发掘出小学数学教学的知识美
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小学数学具有着规律性强的知识美。但是,截至目前为止,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还没有形成对于数学知识美的研究,对于小学数学知识中所具有的美感也没有形成足够的认知,这就导致小学数学教学难以发挥出应有的效果。与此同时,对小学数学知识内在原理探析的研究也没有形成足够的教学认知。由此可得出,目前的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知识之美的探索研究还需要提升。
2.发掘出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美
截至目前为止,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内容主要是数学知识点记忆和数学习题解题方法的分析,并没有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之美进行发掘。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数学教学内容的单调会导致小学生的学习方式缺少主动性,只是机械地学习,而没有真正理解知识,这也会产生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不够高的问题。针对这样的情况,要重视并让学生充分了解到数学的内容美是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思维的助力,小学数学作为数学教学的基础教学部分,承载着系统性的数学知识。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发掘隐藏在小学数学知识背后的数学文化,发现小学数学的内容美,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
3.发掘出小学数学教学的规律美
作为自然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数学学科对于学生的应用能力的重视程度逐步提升,这也就提出了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规律之美的追求。但是,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存在着对于抽象的数学理论知识进行强行灌输的情况。与此同时,教师进行教学方法优化设计的的时候,也忽略了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规律之美的研究,这就使得所制定出教学方法难以满足实际的教学需要,导致教学效率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重视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规律之美的总结研究,发现数学基本方法的应用特征,展现出小学数学教学的规律之美。
三、美育维度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内容美发掘不足
数学知识体系具有很强的串联性和系统性(这是一个从小学到大学的连续性过程,数学知识体系的形成也是一个逐步的发展过程),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充分把握住这一特点,就可发掘出小学数学的内容。但是,在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对课堂教学的基本内容进行串联分析研究,对小学数学内容的探索度也明显不足。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内容也就难以展示出自身的内容之美,进而导致小学数学课堂学习过程成为机械的学习过程,学生也就难以真正地理解知识的精髓。
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知识美发掘不足
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理论考试仍然占据了重头戏,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对小学数学知识美的发掘,通过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美感,加强学生进行知识学习的兴趣。但是,在多数的教学中,往往存在着对于小学数学的知识美发掘不足的情况。因此,教师在未来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对“知识美”的追求,提高教学效率。
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规律美发掘不足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还没有形成对于数学课堂教学的明确目的,这就导致小学数学知识中所蕴含的规律之美难以得到有效的发掘。与此同时,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育的过程中,由于小学生难以通过对知识的把握,形成对数学规律美感的认知,导致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一团乱麻”,学生数学课堂学习兴趣也难以得到有效保证。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规律美发掘不足的情况严重地制约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作用的发挥,是未来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四、美育维度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1.发掘出知识美
为了有效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实现美育策略研究之前,要结合教学过程的各项具体要求,通过对小学数学教学知识美的深刻研读,来制定出合适的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效率,充分地发挥出小学数学美育教学的作用。
2.勾勒出内容美
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内容设计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以及小学数学内容的实际特点,进行教学内容美的展示。第一,要保证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运行过程贴合小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第二,要保证教学过程可以充分地展示出数学知识蕴含的内容之美。例如,在进行小学数学习题解析教学过程中,可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系统学习。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对数学知识形成足够的理解,并让学生充分地了解到数学知识的内在美,进而从根本上促进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的提升。
3.引导出规律美
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数学的实际特点,进行相应的教学方式的改革,引导出小学数学教学的规律美。综上所述,通过将美感教育融入小学数学教学,合理进行小学数学教学中蕴含的美感分析,对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提升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研究过程中,要从美育维度出发,合理规划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平.关于小学数学教育专业课程的探索[J].辽宁教育研究,2003,(06).
[2]俞航.让学生面对生活中的“原始问题”[J].黑龙江教育(小学版),2004,(15).
[3]佟娟,王琦.“整理和复习(二)”教学设计与评析[J].黑龙江教育(小学版),2004,(36).
[4]陈好兰.合作学习与促进学生发展[J].济南教育学院学报,2003,(02):38-39.
[5]陈敬秋.走进数学新课程[J].济南教育学院学报,2004,(01):45-47.
[6]廖爱莲.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J].江西教育科研,2003,(08):44-44.
幸福教育的最终目的论文 篇21
摘要:当前我国的素质教育仍然存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发展失衡的问题,导致大学生的“人文社会学科缺乏症”越来越重。灵商教育能够有效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充分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和个人幸福的诉求,充分发挥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社会价值,因而要求人文素质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
关键词:灵商;人文素质;教育方法
一、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当前,社会越来越认识到人文素质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杨叔子院士曾经说过,人文素质教育关系着“民族存亡、国家兴衰、社会进退、人格高低、思维智愚、言行文野”,而且对“中国梦”的实现有决定性的影响。然而在我国,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尤其是高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更需亟待完善。由于科学教育比人文教育更为人们所重视,进而导致二者发展失衡,这成为目前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最主要问题。这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一是长期存在的应试教育体制和观念。计划经济和苏联教育模式对我国教育体制的影响深远,据此建立起了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体制和观念,不仅严重限制了国人的知识结构,而且造成了人文素质的先天性缺陷。二是市场经济的功利性取向和短期化行为。市场经济运行中强调效率优先、利润最大化,在这种理念的驱使下,人们更重视眼前利益,而忽视了长远利益,重视工具的效率而忽视价值的功效,重视现实得失而忽视理想追求,由此导致多数人成为功利的“经济人”而非全面发展的“文化人”。市场经济的这种导向对人文素质教育形成了排斥,如在市场经济导向下形成的学科发展规划及基于此对学生的教育培养,必将使大学教育仅仅服务于市场。对于一些基础学科由于与市场经济联系不密切,所以发展会严重受阻;而自然科学中的一些新兴学科及社会科学中的部分学科将被过度重视而形成热门甚至扭曲性竞争。再如,一些高校的学科设置、教学内容过分片面地注重实用性,导致学科单一,专业划分过细,形成了“以专业为中心、以行业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惯性模式,实际上损害了人才知识结构的整体性。三是科学教育作用的过度扩张。当前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作用的地位和影响日益突出,科技教育相应越来越成为当代大学教育的最核心内容,这就导致了人们对人文素质的忽视及排挤。但人们没有意识到,虽然人文素质教育不能直接影响社会的经济发展,但它能通过对人才的全面塑造来改造大自然、改造物质世界,从而潜移默化地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所以,传统观点认为,只有科技教育有用,而人文素质教育无用的观点是错误的。四是教师缺乏深厚的文化底蕴。从高校教师自身来看,由于知识面不宽、人文知识匮乏、综合素质不高,所以教师的人文素质修养也存在不足,进而很难达到言传身教的作用。同时,教师往往仅重视人文知识的讲解,而忽视了人文素质的培养。教育体系中人文素质的缺失,直接导致一部分大学生产生了“人文社会学科缺乏症”,如有些大学生信仰迷失、社会公德意识淡薄、行为不文明、心理承受能力差、沉溺网络、不善处理人际关系、理解和同情能力匮乏,甚至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对民族历史优秀文化、优良传统了解甚少。究其主要原因,就是当前人文素质教育缺乏行之有效、行之高效的方式方法。
二、灵商对于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灵商是心灵智力或灵魂智力(SQ)的简称,是20世纪人类对智力研究的最新代表性成果,是继智商(IQ)、情商(EQ)之后进一步揭示人类智力的又一种商。英国达纳左哈和伊恩马歇尔夫妇认为,灵商是一种能够治愈自己和创造自己整体的智力,是一种能创造性地发现新价值的智力[1]。所谓灵商,是人类大脑的一种能力,它可以提出和解决关于意义与价值的问题,帮助人进行创造性的、富有洞察力的、制定规则和打破规则的思维活动,从而将人的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联系起来。灵商是人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人们往往更加重视智商教育的重要性。近几年,虽然情商教育受到了重视,但灵商教育几乎为零,这也正是导致校园内一些极端事件不断出现的原因之一。因此,智商、情商和灵商三商协调发展对于当代大学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发展灵商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企业人才建设、提升个人幸福指数的必然选择。第一,人的全面发展是学校教育的最终落脚点。教育在于培养人的生存能力、生活智慧以及健全的人格。中共十八大提出,高等教育的首要工作是培养提升创新人才。由于灵商可以内化知识成为创新的源泉,所以灵商在一定程度上能影响人的创造力的发挥[2]。按照这一观点,我们可以借鉴灵商理论,培养智商、情商、灵商协调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这也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第二,企业的发展需要技术型和复合型的人才,高分低能的大学生已经不再受企业青睐。企业管理没有定式,单靠固定的理论解决不了特定的问题,企业管理中更多的是需要管理者运用自己的潜能、悟性、韧性、决断力和魅力,更多地依赖于自己的见识、胆识、机运与品格力和抗挫力,而这正是灵商所涵盖的内容。可见,企业需要三商兼具的人才。智商高的人很容易找到一份工作,情商高的人可以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而灵商高的人定会成为一位事业上的成功者。第三,教育要使人成为有能力的人,并最终成为幸福的人,但如果受过教育的人生活没有幸福感,那么教育就是失败的,没有任何意义。由于灵商是成功与幸福的缔造者,所以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影响人们的幸福程度,所以灵商教育可以充分体现高等教育的价值。人的智力从智商到情商再到灵商的发展,反映了人们对生存、生活、生命的反思和关怀,这正是决定一个人幸福程度的重要因素。
三、基于灵商的人文素质教育教学方法创新
借鉴灵商理论并基于灵商理论,本文认为,深入推进人文素质教育包括三个关键点:一是重新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探索一套“智商+情商+灵商”的人才培养模式[3];二是大力推动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改革,科学认识和处理科技知识与人文知识的区别和联系,以及基础知识与应用知识的关系、必修知识与选修知识的关系、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关系;三是实现教学管理模式革新,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具体有如下建议。
1.构建包容性认知结构,推动学生的灵感飞跃
有一种能够实现新知识与旧知识相互转换的场所,即所谓的包容性认知结构,它能在旧知识与新问题以及新知识与旧问题之间建立起较强的关联性,从而使新情况、新问题转变为旧问题、旧情况,这样有利于学生在无意识条件下,实现了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增强了其通过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真正把所学知识成为自己深刻领悟、日臻完善、不断升华的特质,实现由内而外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意识的加强。
2.善用点拨法提升学生的顿悟力
通过有计划、有准备的专门训练可以大大提高一个人的顿悟力,尤其在教学课堂中,老师的不经意点拨是学生顿悟力得以有效提升的关键。比如,老师可以允许学生敢于思考、勇于不断试错,让学生真正用自己的双手去探索未知情况的答案,以便他们更加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当学生走入误区时,能及时地给予指导,使他们具有发散思维,从而激发他们更多的创作灵感和创作欲望。长此以往,养成思考的习惯,最终达到培养他们创新思维的能力。
3.运用换位思考培育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一般情况下,人们都会运用常规思维来思考问题,而常规思维往往会限制人们的视野。所以,当人们遇到困难时,用常规思维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是徒劳无功的。此时,如果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往往会茅塞顿开,走出困境。同样,在教学工作中,如果要让学生能真正地理解课程内容,那么老师也必须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立场来考虑问题,让自己能够融入学生的世界并从他们的角度分析问题。同时,充分认识个体差异,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比如,低年级学生注意力很容易被外部环境干扰,所以授课的方式要新颖有趣,从而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在教学语言的使用上,也要考虑年龄问题。4.用“入心入脑”的评价方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学生的自我展示应该在教学课堂中享有更多的机会,以便学生能够充分表达出其个人的看法,采用入心入脑的评价方式方法激励大学生勇于创新,不断增强其自信心。5.用危机意识提高学生的敏感性危机意识作为人为人处世的重要方面,只有按照它的要求,始终拥有进取精神,时刻维持进取状态,经常处于进取模式,方可增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辨别能力,才会敏感地对某些事和某些人作出应有的反应[4]。将危机意识引入高等教育,对于修正传统教育体系中的偏差具有重要意义。经过危机环境下的训练,当代大学生能够有效增强其坚强的意志、抵抗力和抗压能力,以及由小及大、防小变大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英]达纳左哈,伊恩马歇尔.灵商:人的终极智力[M].王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70-76.
[2]蒋旋新.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背景、现状及发展对策的研究[J].教育探索,2007,(11):94-95.
[3]郭荣丽.“灵商”培养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基础性作用问题分析[J].学理论,2012,(16):198-199.
[4]张永华,周娜.基于“灵商理论”的大学生主体性发展[J].教育与职业,2011,(2):79-80.
【幸福教育的最终目的论文】相关文章:
行动,行动,这是我们最终目的10-27
移动OA办公系统的最终目的08-14
浅谈教育的目的论文09-23
家庭教育的最终检验11-23
探究教育与人的幸福论文10-07
论文的写作目的04-02
纵观中国语文教育史,粗谈语文教学最终目的03-24
教育论文题目的拟定及写作技巧指导04-03
幸福教育理念与学校和谐发展论文08-03
教育实习目的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