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发展建材企业物流工程的对策分析
1 引言
目前, 我国建材企业已逐步进入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快车道, 实践表明工业化战略离不开现代物流的支持, 因为现代物流管理不仅是企业“第三利润源泉”, 而且是优化企业管理、有效配置资源、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措施。随着建材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要求建材企业更专注于核心业务, 以提高竞争力, 将并不擅长的物流业务, 外包给有实力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 以建立与生产发展相匹配的、更有效的、更专业的流通体系, 从而提高利润转化速度及质量。然而在持续升温的物流热中, 虽然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物流工程已被认为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实施物流工程,实现物流合理化、现代化也已成为广大企业的共识, 特别是建材企业是应用于研究物流工程的重要领域, 但建材企业物流工程的建设还没受到普遍重视, 这将影响和制约着建材物流业的良性发展。如何从制约建材生产企业物流发展的现状中, 探索出建材企业物流稳健有序发展的新路子, 就显得尤为重要。
2 建材物流的特殊性
建材物流是指从原材料的供应到建材产品废旧物的回收利用等一系列的实体流通过程。包括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服务等环节。由于建材产品本身的特性, 使各流通环节具有下述特点。
2.1 生产企业的原料和产品, 均呈体重、量大、运输途耗多等特性
建材企业是消耗大量物资的企业, 例如从每万元产值所消耗的物资质量来看, 水泥企业约为250~300 吨, 砖瓦企业约为600~700 吨, 建筑陶瓷企业约为20~25 吨。再以水泥为例: 根据计算, 每生产一吨P.O425 的水泥仅原料、燃料、混合材料、成品等的运输量( 或称吞吐量) 即高达2.5 吨以上。因而建筑材料生产企业是属“材料密集型”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 即建材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需运输和耗用的物资大大多于其他行业。另据统计, 建筑材料和非金属矿产品的运输量高达铁路总货运量的22% , 而且建材生产企业的原料和产品, 多为粉体或易耗物, 所以运输途耗较多, 且有一定的粉尘污染。如袋装水泥的运输损失占5%~10%, 平板玻璃的运输破损约占8%~10% , 且运输过程中产品的破碎与损耗是随倒运搬迁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加之, 原燃材料化学成分复杂, 产品种类繁多, 消费领域宽广等诸多特点使得物流在建材企业中的作用更为突出, 搞好建材企业的物流管理工作也更显得重要。
2.2 建材产品运输回程货流存在不均衡性
由于建材产品属于大宗物资, 从产地到销地的运输通常都是整车大批量运输, 而返程车辆只能运输建材产品生产地所需的生产、生活物资, 这些物资的数量远远小于建材产品运送的数量。这一长期普遍存在的运输正、逆向货流数量的不均衡性使得建材产品运输车辆回程实载率难以保证, 增加了回程货源的组织难度, 特别是使用专业运输设备时, 如水泥生产企业专用的散装水泥罐装车, 这一问题尤为突出, 使运输车辆回程的空载率进一步增加, 建材产品运输费用也因此而增加。根据对部分企业的调查分析可知, 将货物从产地运到销地, 在物流费用中, 运输成本高达44%。陶瓷行业的物流平均成本占企业总成本的20%以上, 因此, 实施物流工程, 组织合理有效的运输,避免浪费, 千方百计降低运输费用, 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增加利润, 是所有建材企业面临的紧迫任务。
2.3 原材料及产品储存的多样性
建材企业的生产工艺和流程具有连续性的显著特点, 容不得停工待料, 在生产运行中, 全线所需的各种原燃料及半成品等必须齐全, 并确保相应的储备量和连续供应, 方能连续生产。而各种原燃材料的供应和产品销售因受季节、运输等因素的影响形成非均衡性的批量供应和非连续性的销售高峰与低峰, 故生产企业都设有库房、料棚、料场、储罐等不同形式的仓库, 采用露天、半露天、室内或密封的方式进行储存, 以保证产品物资的充足及顺利供应。大量的物资储存不仅占用较大的场所, 而且占用较多的流动资金和保管费用, 因此建材企业的仓储量应有个合理的界限。
建材企业的生产过程具有严格的比例性和高度的的连续性, 复杂的专业化生产过程, 偏远的生产作业环境, 庞大的物资流动, 对运输条件和存储环境的苛刻要求, 以及企业办社会的性质, 决定了建材物流具有点多、线长、面广、内容复杂等特点。
3 建材生产企业物流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由于建材物流具有不同于其它商品物流的特点, 因而增加了建材物流的难度, 同时由于建材传统物流的影响, 使当今建材物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3.1 物流观念落后, 缺乏“第三利润源”的理念
在我国的物流热中, 建材企业物流发展较为滞后, 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一方面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忽视物流业的发展趋势与发展规律, 缺乏新的物流观念; 忽视现代物流工程对生产企业管理的巨大作用, 不从综合的、系统的角度建立新的物流系统观念; 轻视建立现代物流工程, 仅把企业创造利润的环节单纯的集中在生产领域, 巨大的物流利润空间被闲置, 忽略物流费用的节省而增加的“第三利润源泉”的存在, 脑子里旧的“流通经济”的思想仍然在制约着物流工程的实施。另一方面, 受“大而全”、“小而全”的观念束缚, 多数建材企业既担心失去对采购和销售的控制权, 又不愿“额外利润”被别的企业赚去, 往往都有自己的运输、仓储等部门, 或有自己专门的运输公司、仓储公司等, 奉行“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则, 在基础工作十分薄弱的条件下, 进行物流自营, 而不寻求企业社会化协作中的物流服务; 特别是一些在国内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企业, 不顾企业物流管理能力是否具备, 不惜斥巨资在国内建立自己的物流子公司, 也不把物流交给具有比较优势的第三方经营。如此这般“大而全”、“小而全”并仅依靠企业自身力量参与国内、国际竞争的传统粗放型物流经营, 不仅会拖累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更难以将整个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参与国内、国际竞争。
3.2 企业内部物流管理不规范
企业的物流体制改革与设计缺乏科学性、前瞻性, 没有从供应链的角度出发, 整合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和回收物流, 条块分割, 部门割据严重, 物流一体化依然是难以达到的目标, 企业物流中心的构建尚有很多困难, 内部配送难以实现。由于大多数企业将仓储、运输、装卸搬运、采购、包装、配送等物流活动分散从属于不同部门, 所以没有一个主管部门来进行全面规划、协调各方和统一管理。
3.3 物流信息化、网络化管理程度不高
建材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仍然是依靠传统的电话进行联系,由于信息化意识不强, 致使信息管理比较落后, 有的企业虽然配备了电脑, 但还没有形成网络系统, 更没有进行物流信息的深度开发, 数据无法共享, 无法提供准确、及时、实用的信息, 以至于很多企业在物流管理上, 还停留在手写及电话的纸笔时代。基本业务的流程管理还是基于人工系统, 如: 出入库信息、运输信息、供求信息等仍采用传统的人工方式确定, 大量的报表靠手工填写, 工作量大且容易出错。特别是利用网络技术进行物流信息的传递和管理程度不高, 缺乏对电子数据交换技术( EDI) 、射频识别技术( RFID) 、条码技术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 使信息传递量少、不准确、不及时, 影响了物流的效率和效益。
3.4 库存量大, 库存时间长, 库存成本高
由于建材企业的物流工程尚未实施, 致使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在管理上都较为滞后, 而生产过程又是严格的、连续不断的过程, 为维持生产的正常进行, 只要市场上有符合企业自身需求的原燃材料供应, 就要提前订购, 进厂储存, 作为安全储备, 以防不可预见的供应短缺造成生产被动。在维持生产早购多储的“ 备荒”思想指导下, 企业往往都有较高的存储量, 有些企业的原燃材料库存时间长达半年以上, 库存费用非常高。在此尤应引起我们重视的是原燃料长时间的进厂存放,不仅因积压造成管理费用增加, 而且因存期过长导致原燃料的质量劣化和报废, 给企业带来严重损失。如, 中国南方高温雨季露天存放的原煤因自燃问题造成可燃物组分殆尽, 发热量大幅度降低, 甚至失去使用价值; 再如, 进厂的用于水泥混合材料的高炉水淬矿渣, 当存放超过三个月, 其水化活性严重损失, 变为一般性的充填材料, 使用价值大为降低。另外生产与需求之间的信息不畅通, 缺乏对市场需求的准确预测, 也使成品、半成品库存量较大, 这进一步增加了库存费用。
3.5 生产企业之间缺少横向协作
现代物流强调的是各系统资源的整合, 发挥供应链中各环节的集合效应, 我国建材企业物流管理体制滞后, 各企业对库存物资和自有车辆缺乏资源配置的有效协调, 不能形成资源的互补, 增加了物资的库存和运能的浪费。
4 积极实施与发展建材生产企业物流工程
“物流工程”是在物流管理中从物流系统整体出发把物流和信息流融为一体, 把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看作是一个整体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 对物流系统进行规划管理和控制,确定最佳方案, 实现物流合理化, 以最低的物流费用、最短的运输距离和所需的最少时间获得较高的物流效率、良好的客户服务质量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综合性组织管理活动过程。由于建筑材料工业的迅速发展, 尤其是企业规模大型化以及企业群的集中与扩展, 加之建材企业物流所具有的多元特殊性和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实施和发展建材企业物流工程是一项针对性、适应性的有效措施, 该措施对建材企业既是必要的亦是可行的,并且在某种程度上有一定的紧迫性。实施发展建材企业物流工程主要宜做好下述几项工作:
4.1 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
在市场经济中实践表明, 物流已成为降低成本的最后领域和重建竞争优势的法宝。现代企业间的竞争在于核心产品或业务的竞争, 在快速多变的市场竞争中, 单个企业依靠自己的资源进行自我调整的速度难以赶上市场变化的速度, 因此企业必须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核心产品的生产与经营方面, 强化自身的核心能力, 而将自身不具备核心能力经营的业务以合同的形式外包进行企业协作。对于建材企业来说, 物流活动属于它们的辅助业务, 因此将建材物流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完成, 是强化物流服务体系、优化物流工程的有效途径, 这必将为企业节约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以从事核心产品的生产经营, 并且第三方物流公司具有专业化的服务优势, 能以较低的成本为客户提供采购、仓储、库存、运输等专业化的综合物流服务。因此, 企业把物流活动委托给第三方物流公司将是建材企业, 尤其是中小型建材企业降低成本、高效生产、提高竞争力的途径之一。
4.2 建立现代物流信息系统
有效、准确、及时的信息是提高物流效率的基础, 对于建材企业而言, 开发建设物流信息系统, 对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提高建材物流服务质量都具有重要的作用。鉴于建材物流工程涉及面广, 政府宜进行组织协调,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
建立现代物流信息系统需制订统一的规划和完整的方案,使系统具有物流信息的采集功能、存储功能、传递功能、交换功能、处理功能、深度加工功能和增值服务等一系列有效功能, 实现数据采集过程的自动化, 实现信息安全可靠的海量存储和传递, 具备与国际信息互通交换的能力及信息快速检索和处理的能力。与此同时, 在物流信息化的基础上, 通过一体化物流和物流网络来实现企业之间的物流合作。
4.3 组建运输联盟, 规范内部运输市场
对现有运输组织进行整合, 建立以市场为纽带、资本构成多元化的运输联盟, 全面负责建材企业内部运输系统及多个环节的统一管理。为了实现现代化管理, 对所有运输车辆统一安装地球卫星定位系统( GPS) 和电子地理信息系统( GIS) , 实现24 小时监控和调度, 确保物流运输的路线优化及统计查询等工作。
4.4 提高建材物流的电子商务水平, 发展现代物流配送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 物流工程中的交易方式正在由传统的现货交易、现场办理向网络虚拟交易转变。产品物流中的查询、订购等活动可进行网上作业、在线支持和在线查询、咨询、订购。通过互联网使建材市场信息及物流信息实现快速查询,同时为企业进行网上营销提供便利, 使企业增加销售渠道和市场机会。
由于企业的竞争趋向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而电子商务物流能将生产、流通和市场消费需求等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通过建材物流信息平台, 真正达到建材供应链的透明化、信息化连接。实现系统化、高效化。电子商务的发展可使人们通过互联网方便地进行建材产品的采购、销售, 但所买卖的建材产品却无法通过网络传输到需求者手中, 只有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紧密配合, 通过建立仓库配送、直达配送、共同配送等适合于企业发展的物流配送模式才能最终实现交易活动, 因此选择适合于企业发展的物流配送模式是实现电子商务的根本保证。
4.5 重视建材物流人才的培养
由于我国在建材企业实施发展物流工程方面理论研究起步较晚, 实践经验尚不丰富, 专业力量薄弱, 因此人才的培养和专业队伍的建设就更显重要和紧迫。只有在物流工程从业人员素质提高的基础上, 才有可能不断增强竞争力, 不断学习与应用先进技术和方法, 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建材生产企业物流工程。除学校人才培养外, 还应向国外学习, 加强交流, 增大建材物流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 建立“注册物流师”制度, 多方位、多层次的扩大和提高物流工程的专业力量。
4.6 建立健全法规体系
在转变传统管理和经营理念, 建立信息管理系统, 培养高素质人才壮大物流人才队伍, 开展国际交流, 开发信息资源的同时, 要充分发挥政府职能, 建立健全并不断完善物流各项法规体系, 以促进物流工程的全面持续发展, 进一步发挥建材物流行业的整体优势, 实现建材企业物流工程的高效化。
中国硕士论文网提供大量免费mba硕士论文,如有业务需求请咨询网站客服人员!
[参考文献]
[1]王斌义.现代物流实务[M].北京: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2.
[2]方虹.物流企业管理[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3]徐燕.物流信息管理[M].北京: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4.
[4]刘娜.物流配送[M].北京: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4.
[5]叶林.中国物流企业现状和思考[J].中国物流与采购, 2006,(22).
[6]霍红.第三方物流企业经营与管理[M].北京: 中国物资出版社, 2003.
[7]黄福华.电子商务下企业生产物流的发展策略[J].系统工程, 2003,(21).
【发展建材企业物流工程的对策分析】相关文章:
企业物流本钱治理题目分析与对策03-21
农村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的对策03-12
中国物流市场供求分析与对策03-21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滞后的原因及对策分析03-25
零售企业物流绩效发展战略要素分析12-09
企业物流成本分析12-08
宁波中小企业物流信息化发展对策探讨03-21
浅析大连航空物流业的发展与对策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