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对高校公共管理类课程开展案例教学的思考
摘要:案例教学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的重要方式,公共管理类课程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在教学中通过案例教学可以更为有效地达成专业教育的目的和任务;由于起步较晚、投入不足等原因,我国高校公共管理类课程案例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在更新教学理念、推进教材建设、培训师资力量等方面引起高度重视。
关键词:案例;案例教学 公共管理
案例教学作为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的重要教育方式已有百年的历史,但其在我国高校特别在高校公共管理类课程的教学中广泛采用还是比较近的事情。近些年来,高校公共管理类课程开展案例教学虽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存在的问题不少,值得思考、研究的问题也很多。
一、关于案例及案例教学
(一)对案例的理解案例,可以理解为情况、实情、实例等意义。虽然不同的学科领域对案例有不同的理解,但有一个基本的共同点,即:案例是关于实际情景的描述。总体上,运用于教学的案例具有以下特征:其一、真实性。案例是现实问题的缩影,描述的是真实的现象或实况,“它不能用‘摇椅上杜撰的事实’,也不能用‘从抽象、概括化的理论中演绎出的事实’来代替叽1。。其二、相对的完整性。案例应是相对完整的事件或例子,要有从开始到结束完整的情节,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情节、过程都应揭示出来,不应只是事件总体特征的抽象化、概括化说明。其三、较强的时代性和时效性。好的案例应反映现实生活场景,有其自身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可提供正面的经验或反面的教训。
(二)关于案例教学案例教学就是以教师准备的案例为线索,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个人自学、小组讨论、班级讨论等形式分析、研究案例及相关问题,从而深入理解、掌握理论知识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具有通过个别事物某一时段、某一方面的具体情况来理解同类事物一般原理的特点,应该说它具有归纳推演法的特点,是对传统教育以演绎为主方法的有力补充。
对国内高校来说,案例教学不仅仅是一种较新的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更新,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改革,涉及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一系列环节的变革。
和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较,案例教学法与其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区别主要表现在:第一、教学目的不同。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侧重于传播知识,而案例教学强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教学方式不同。传统教学主要是讲授,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沟通渠道主要是单向流动,而案例教学是启发式教育,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师生间的互动性,不仅师生之间有较多沟通,学生之间也常有交流,因而沟通渠道是多向的。第三、教学载体不同。传统教学使用的是多年固定不变的教科书,而案例教学使用的是对现实或事件进行客观描述的案例。第四、学习结果不同。传统教学中学生获得的是经过教师筛选、过滤的“二手”知识,而在案例教学中,学生通过自己分析、思考、讨论,获得的可以说是“一手”知识。第五、教学效果不同。传统教学能够高效地传授人类社会经过累积、沉淀的比较系统的知识,但在能力培养方面明显效果不足;案例教学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传授系统知识方面效率较低。通过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两种教学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应取长补短,相互补充。
二、公共管理类课程引人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分析
一般认为现代案例教学起源于哈佛大学,1871年兰德尔教授在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首创以案例讲授法律的方法[2],以后逐渐应用于法学和医学课程,后由于其在哈佛商学院的成功运用而逐渐为人们所关注。从世界范围看,案例教学的应用现已扩展到管理学的各个领域,成为现代管理教育的重要方法。它借助管理实践中的案例,将学生置身于具体的管理情景中,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和与实战相似的实习氛围,使学生尽可能的接近甚而融入真实的管理世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管理活动的各种矛盾的能力。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课堂讲授、案例研究、研讨会等九种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分别在知识传授、分析力培养、态度转变、提高人际技巧、接受度和知识保留力等六个方面对各国专家做了广泛调查,结果发现案例研究的教学方法综合效果名列第一[3]。所以引入案例教学也能对我国高校管理教育思想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发展起到重要的启发和推动作用。具体到公共管理类课程的教学,组织得当的案例教学,可以实现多方面的积极效果。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是知识灌输的对象,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既当学生又当老师,这种师生角色的互换与互动,可以激发学生的热情。案例教学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成为教学过程的重要角色,要求学生主动思考,独立分析,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正如美国麦克斯维尔学院公共管理学教授爱德华·伯克在国家行政学院举办的案例教学法研讨班上所言:“在教学中,学生提出任何问题都是可以接受的,最不能接受的是学生什么问题也不提”一],同时案例教学要求学生进入案例描述的特定情景和角色,去思考问题、寻求答案,通过这一环节去激活其脑海中积淀下来的相关知识和理论,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表达和沟通的能力,能有效地架起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
(二)有利于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合作沟通能力在案例教学中,通过教师有意识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通过个体独立或群体合作的方式对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积极寻求多种解决方案。
这样经过反复多次沉淀后,学生就会逐渐适应独立自主的学习方式;而且在一个彼此沟通、协作的团体中学习所产生的效果也远远大于一个人单独学习所具有的效果。案例教学不仅有利于使学生成为一个真正的学习主体,并且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到团队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在合作中沟通,在沟通中增进合作,大大增进了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合作沟通能力。
(三)有利于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和深层直觉传统教学中,非智力因素和深层直觉基本上是被排除于教学内容之外的。对于非智力因素、深层直觉,用关于理性的认识过程理论,通常不能做出有效解释,但它们又往往是创造性思维的源泉,在个人及其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4]。教学环节中如果缺少对这一内容的关注,对学生的管理和决策能力的培养来说是一重大损失,而案例教学能够在这一方面起到较好的辅助作用。
(四)有利于促进教师提高专业能力和教学技能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系统地传授知识,还要善于组织、控制整个教学过程。这就要求教师既具有渊博的理论知识,又具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并能将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同时由于公共管理类课程具有较强实践性的特点,使得教师必须密切关注公共管理的理论发展与社会实践。这无疑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能力及教学责任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教师的压力和动力,迫使教师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积累案例素材、提升教学技能。
三、公共管理学科开展案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近些年来,我们在本科生公共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逐步采用案例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由于我国公共管理专业建设起步较晚,公共管理类课程的案例教学还处于较低水平,主要表现在:其一、对公共管理类课程案例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案例教学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的地位尚未确立;其二、对教师运用案例教学的激励不足,加之缺少必要训练,其从事案例教学的实务基础较为欠缺;其三、案例教学教材的编写工作滞后,缺乏适用、规范、本土化、针对性强的公共管理类课程的教学案例;其四、由于长期的传统教育模式而形成的被动接受知识的依赖心理的影响,学生对案例教学的适应能力还不足。针对这些问题,在推进我国高校公共管理类课程开展案例教学的进程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明确案例教学的地位.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首先要明确案例教学在公共管理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绝不是可有可无。公共管理类专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能有效进行公共管理活动的管理人才,所以公共管理类课程一般都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公共管理研究的是从公共管理实践中各个领域具体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要求学生既要对公共管理一般原理充分理解,又要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实践中灵活运用。因此,在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中,仅采用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目的的传统教学方法很难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实践证明,如果能有效地结合案例教学则教学效果大为改进。其次要注意,在本科阶段,案例教学一般是作为理论教学的辅助手段,案例教学需以理论教学的讲授为前提。传统教学方式对学生在进行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训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案例教学只有在后者已基本具备的条件下,才能发挥明显功效,所以案例教学不能取代传统教学,二者应是互相补充的关系。再次,案例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对学生进行思维教育而不是简单的知识培训。实行案例教学是学习类型和课堂结构的转化,是从代理型学习向亲验型学习、从单向开环式耦合结构向双向闭合式耦合结构的转换H]。在教师与案例S学生的教学链条上,学生居于中心环节,案例是手段、是方式、是桥梁,教师的职责是经由案例来指导、培养学生寻找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与能力;而学生也应改变应试教育的学习思维与学习习惯,运用自身的知识、能力、阅历和情趣,与教师共同努力,案例教学才能成功。
(二)加强案例教学教材建设工作选编恰当的案例是实施案例教学的前提,也是开展案例教学的一大难题。国外一些着名大学经过多年摸索已经拥有包括案例的选题、搜集、撰写、应用、储存、更新、发行和版权保护等各方面在内的案例选编系统。我国案例教学特别是公共管理类案例教学起步较晚,案例教材的编写存在着较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大量使用国外案例、案例陈旧、缺乏代表性及与课程关联系度不够等方面。最近几年我国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发展较快,这对公共管理专业教材特别是案例教学教材的建设提出了挑战,这就要求教学研究人员要十分重视收集、整理和编写案例教材,建立内容丰富的案例教学库。在案例教材的选编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第一、案例的选用要符合教学目的。要充分考虑到案例与理论教学内容的相关性,选取的案例要与教学理论知识相吻合,要针对这些知识的重点、难点。第二、选取的案例应具有典型性、时效性和针对性。管理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管理实践在不断发展,管理理论也在不断更新,所以在选取案例时一定要关注社会现实,要尽可能地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尽量反映世界最新的公共管理思想、技术和方法。第三、选取案例时要注意案例本土化。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在公共管理教学中较多使用国外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案例,国外案例可以参考,但由于东西方在社会文化、社会环境、社会制度及历史渊源等诸多方面的重大差异,使大多数学生很难融人案例情景,深刻理解案例涵义,而且过多讨论国外案例不利于学生了解国情,不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中国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有机联系。所以案例选择的内容应具有中国特色,应尽量反映我国公共管理的实践,反映公共管理在我国的发展实际。
(三)加强对教师案例教学法的培训,提高教师案例教学的能力案例教学对教师、对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尤以教师为关键。案例教学是由教师、学生、案例三要素构成的一个动态过程,它要求教师具有很强的专业能力和高超的教学技能,教师教学方法的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案例教学质量的好坏,因此高校应加大投入对教师进行系统的案例教学培训。具体包括:第一、制定激励政策,从物质和精神上鼓励教师在案例教学方面多投入时间和精力。第二、聘请公共管理学科及教育理论、教育实践方面的专家、学者讲授案例教学的理论与实务知识,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与实践技能。第三、积极开展学校与社会公共管理部门的合作,创造条件让教师融人公共管理的社会实践,获取第一手的资料,充实教学内容;同时也应邀请公共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走进校园,通过授课、讲座、座谈等形式进行理论与实践的交流。
(四)准确把握案例教学的关键环节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其一、应明确教学目的,选择得当的教学案例。案例既要与教学内容吻合,又要能够把握控制,同时学生也要易于接受和认同而引起共鸣。其二、要充分了解案例内容,对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教师可以写出案例教学大纲,可从案例背景、梗概、要达到的目的、准备向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对案例的理解等方面进行准备;其三、要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组织好课堂讨论。
在课堂讨论中,教师应坚持以鼓励为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正如爱德华·伯克所说“在案例讨论中教员应鼓励学生更多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员必须假定不存在唯一最佳办法”,“案例是要由学生来讨论的,教师对此应抱着超然的态度”[4]。其四、教师应对讨论过程加以指导。教师虽然不是讨论的中心,但在讨论过程中,应注意引导,使讨论能围绕关键问题不断深入。教师应对讨论过程加以梳理、提炼,对学生提出的新思路、新观点应及时加以肯定以引起大家的重视,还应指出讨论中达成的共识或存在的分歧,并可将此与基本教材进行对照,以不断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更深的层次。
参考文献:
[1]张家军,靳玉乐.论案例教学的本质与特点EJ3.中国教育学刊,2004(1):48—50.
[2]刘金祥.论案例教学法[J].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3):61—64.
[3]张忠.我国管理学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前沿,2006(12):79—81.
[4]宁骚.公共管理类学科的案例研究、案例教学与案例写作[J].新视野,2006(1):34—36.
【对高校公共管理类课程开展案例教学的思考】相关文章:
公共管理类课程参与式教学法实践运用论文04-24
谈公共管理案例研究08-09
翻转课堂在公共管理课程教学中应用论文04-19
浅谈基层开展专项审计调查的思考06-19
幼儿园课程管理的实践与思考10-01
公共英语课程改革论文11-12
浅谈从《外贸函电》课程谈国际贸易专业双语教学的思考与建议05-29
关于高校人力资源治理题目的思考与对策06-07
高校公共管理模式优化策略分析论文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