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教育的国际比较

时间:2024-07-02 13:31:46 MBA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MBA教育的国际比较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市场对MBA 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培养质量是非常关键的因素。本文通过对国内外MBA 教育的比较研究并结合华北电力大学的实例,探讨了我国MBA 教育与国外MBA 教育的差距,以期寻求解决的对策。

MBA教育的国际比较

  关键词:MBA 教育;比较;培养质量

  商科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应运而生的实用型学科,MBA教育最早起源于美国,其目的是满足企业对更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MBA 教育在国外已有了100 年的历史,而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尚不足20 年,在体制和资源方面和国外MBA 教育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但我国MBA 教育也有自己的特点和特色,取得了很多的成绩。本文运用比较教育的研究方法探讨中外MBA 教育的异同,为进一步提高我国MBA 教育的质量提供对策和方法。

  一、国际MBA 教育的现状

  从1908 年哈佛大学商学院开始创办MBA 教育,到现在已经有100 年的历史。早期的MBA 教育一直非常强调学术性。

  二战后尤其是进入60 年代,美国MBA 教育经历了一次巨大的变革和发展,从而真正建立了当今美国MBA 培养模式的基础。

  由于MBA教育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比较好,申请人数在逐步增加,而且生源逐步国际化。

  1. 入学资格的审查

  在入学上,国外著名商学院对于MBA 入学资格的审查除了考试成绩外,更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他们更看重面试时学生的期望目标是否与他们的培养目标相一致,是否有成为领袖的意愿、是否具有成为领导者的潜能、是否具有创新胆识和冒险精神等必备素质。

  2. 学制和课程

  在培养上,实行学分制,学制为1.5 ~2 年,一般第一年为必修课,第二年为选修课。西方MBA 教育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广泛地接触经营管理各个领域的知识内容,提供制定决策的辅助工具,把和企业管理和企业决策相关的课程归为核心课程,而其他相关课程作为外围课程即选修课程。

  西方MBA 教学方法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案例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分为两大流派:一是“哈佛模式”,侧重于实践经验的传授,即所谓的“案例教学法”;二是“芝加哥模式”,则侧重于学术与理论知识的传授,即所谓的“课堂讲授法”。但大多数商学院或管理学院都采用折中的教学方法,即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综合采用各种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大部分院校都比较强调实践性课程,尤其重视案例教学。

  在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方面,各商学院总体上是一致的,即MBA 毕业生应该是具有从事商务管理能力的经营管理人才,这些人必须拥有较宽的知识面,有应付各种复杂商务环境变化的能力,但是在阐述MBA 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的具体内容时,各商学院并不一定相同。

  3.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国外商学院之所以能培养出世界一流的毕业生,与他们具有一支高水平、国际化的师资队伍有着直接关系,能为MBA 授课的老师,除了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以外,大部分都具有丰富的企业管理的实际经验。另外,师资队伍国际化、多元化,丰富的管理实践经验,为MBA 的案例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 就业去向

  国外商学院非常注重MBA 在校期间的实习,学院利用自己的校友网等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习机会。在塔克商学院,老师带领学生到大公司实习,为企业做咨询等,这为学生的就业奠定了基础。哈佛商学院的MBA 毕业生们建立了世界上最庞大的校友网,并对自己的母校和同学绝对忠诚,其学生就业更是遍布许多行业的著名公司和企业。

  二、国内MBA 教育的现状及与国际MBA 教育的比较分析

  自1991 年国家教委批准第一批9 所院校试办MBA 教育以来,截至2008 年全国目前共有137 所MBA 试点学院,十七年来共培养和在培养的有13 万多名MBA 学员。相对于国外的百年发展历史,我国的MBA 教育起步太晚,在MBA 学生的选择和培养方面与国外还有一定的差距。

  1. 生源质量不高

  MBA 培养院校从最初的9 所经过短短17 年已增加至137所,招生竞争比较激烈。除了清华、北大等知名高校的生源比较充足以外,大部分院校都存在生源不足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在生源质量的把关上肯定会大打折扣。另外,我们现在实行的是入学考试制度,如果不能达到分数线是没有面试机会的,这也使得很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考生由于入学考试这个门槛而被拒之门外。

  2. 培养模式基本参照普通研究生的培养模

  式国内MBA 教育虽然也实行学分制,但是要求学生一定要通过硕士论文答辩才能毕业。MBA 究竟该如何培养,一直是MBA 教育指导委员会和MBA 培养院校共同关心的话题。不断组织各种教学交流活动,介绍、学习国外MBA 教学的经验,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MBA 教育的培养质量,但目前培养的效果与用人单位的期望还存在差距。这仍然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

  3. 师资力量比较薄弱

  在国内为MBA 授课的教师是从为普研授课的老师中抽调出来的,在普研的教学中,普遍存在偏重于理论教学的现象。

  而MBA 教育作为一种实用型的专业学位教育,仅凭理论授课是不能解决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的。AMBA(专门从事国际性MBA 专业鉴定的一家组织)对MBA 的师资做了如下规定:“师资队伍有相当的规模,能充分地为MBA 专业提供执教资源。

  在相关管理领域内知识面广,关注知识前沿的争辩,借助于近期的管理执业或咨询、研究工作经验,对当前商务具有最新的认识,从而其教学能将理论与实践范例相结合。教师还应能超越学院的传统观念,采用教和学的新技术。如果在一个教师身上不能体现准则对教师的全部要求,作为师资队伍的整体必须予以满足。”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还需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把实际问题和理论结合起来进行授课,也就是进行案例教学。虽然与国外相比,我们的案例教学开展的还远远不够,但是也应该看到我们的进步,从一开始对案例教学的茫然无知,到现在的慢慢应用在教学中,有一部分还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这也是值得欣慰的。

  4. 就业指导有待加强

  商学院都比较重视学生就业,毕竟这才是检验一个学校培养学生质量高低的试金石。但是大部分商学院没有专门针对MBA 的就业指导中心,也没有充分利用自己的校友资源。但在哈佛大学、塔克商学院等,均是从MBA 学生入学就培养他们的归属感,建立自己强大的校友网,校友除了捐赠外,还会帮助在读MBA 学生的实习、就业等,这样一届一届传承下去,形成了良性循环。

  三、华北电力大学MBA 教育的开办情况及对策研究

  MBA 报名人数已经下降这样的状态下,华北电力大学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去,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1. 优劣势分析

  前四批MBA 培养院校已经在考生和企业中得到了认可,如果继续培养通用型的MBA,在招生上我校显然没有多大的优势。在师资上,大部分老师都没有过MBA 教育的经验,对MBA 教育仍然很迷茫,如何拥有一批优秀的MBA 师资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但是华北电力大学具有明显的行业特色。我校原属电力部,后划归教育部,在电力行业我校是数一数二的,毕业生很受欢迎。在通用型MBA上虽然没有优势,可以采用专用型MBA 和综合型MBA 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培养电力特色的MBA 人才。

  另外,我校地处北京,有很强的地域优势,可以充分利用这个优势,整合北京地区的资源为我所用。

  2.MBA 教育的开办情况及对策研究

  我校MBA 教育在分析了自己的优劣势以后,确立了自己的发展方向,走专业型MBA 的办学道路,大力发展电力特色的MBA 教育。从生源上,我们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办学。我校先后和国电电力集团、华北电网有限公司、辽宁省电力公司、甘肃省电力公司、宁夏回族自治区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等多家单位合作培养MBA。这些单位选派出来参加MBA 学习的人员大部分都是中高层干部或者预备培养的后备干部,这样一来既保证了企业的人才贮备,也保证了华北电力大学MBA 的生源和质量,是双赢的结果。

  我校在培养师资上也采取了很多种方法加以改进。开办之初,鉴于我校大部分老师都没有过MBA 的授课经验,即选派优秀师资去知名院校听课,使他们先了解MBA 授课的方式和方法,再进行总结实践,从而带入到本校的MBA 课堂。其次,除了积极参与MBA 教指委组织的核心课程教学交流会,我校还每年组织MBA 教师的教学经验交流会,共同探讨如何开展案例教学。另外,还曾请来了案例专家张丽华老师等为我校MBA 授课教师讲授如何开展案例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我校MBA 实行双导师制。每个学生有两个导师,一个是校内导师指导学生的理论学习和论文;另外一个是社会导师,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指导。截止到目前为止,我校聘请的社会导师有60余位,他们通过开展讲座、提供实习机会、就业机会等方式参与到MBA 的培养当中,为我校MBA 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当然,由于办学时间短,在教学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如课程的安排上还不能满足所有同学的需求,师资力量上还略显薄弱等。我校会继续保持目前良好的发展态势,不断创新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进一步增强MBA 的培养质量。同时,也希望我校MBA 教育的一些经验、方法,能够对其他院校有所启发。

  四、结论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对MBA 的需求还是巨大的,我国MBA 教育在未来20 ~30年间将继续热下去,国内商学院面临着很大的机遇。但同时也应该看到,随着全球化的加剧,国外商学院的进入以及海外MBA 的归来,也对我国商学院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如何在巨大的市场面前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也是国内商学院需要长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华北电力大学MBA 发展的一些思路和应对策略,希望能在国内MBA 学界引发更为广泛的思索和探讨,为中国的MBA 教育事业做出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杨薇.中国MBA教育的现状和思考[J].科技信息,2007,(12).

  [2]王文超.中、外MBA教育的比较研究[J].科技与管理,2007,(4).

  [3]董秀成.美国工商管理硕士(MBA)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石油教育,1999,(1).

  [4]许民利.英国MBA教育对我国MBA教育的几点启示[J].高教论坛,2007,4(2).

  [5]吴世农,仝允桓.中国MBA教育的实践与探索[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6]仝允桓.国外MBA教育的发展情况//中国MBA教育的实践与探索[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MBA教育的国际比较】相关文章:

透视MBA教育国际化08-28

法学教育的慕课实践与国际比较论文10-16

股票期权的国际比较与借鉴07-24

资产减值准则的国际比较08-19

国际税法上居民的比较09-29

MBA教育创新研究10-23

国际借款费用准则比较及启示09-10

固定资产准则的国际比较06-28

内部审计准则的国际比较研究08-14

中国出口产品的比较优势分析及国际比较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