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群体生活情况调查

时间:2024-08-17 03:11:51 本科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群体生活情况调查

  摘要: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群体生活情况的调查和分析,探究大学生个体的心理问题及其在群体生活中的表现,剖析大学生群体生活中的深层问题,旨在解除大学生心理在群体生活中的不良影响。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群体生活情况调查

  关键词:社会心理学 群体生活 调查 大学生

  文献综述:古斯塔夫把群体定义为在既定条件下表现出新特点的一群人。这群聚集在一起的人,具有同一个方向的思想情感,个体意识消失,形成集体心理。而在社会心理学领域,“群体”有其特殊的意义,它强调的是一群人的集合,并且这种集合是由于某种共同的利益而形成的。目前,对社会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群体生活情况的研究仅仅停留在表层,浅尝辄止,还需加大研究力度。

  一、调查背景

  大学生活延续了中学时期群体生活的模式,并对这种模式进行了扩张,丰富了群体生活的内容,扩大了群体生活的范围,由中学时期简单的宿舍集体生活转化为包括宿舍、班级、社团等等方面内容的群体生活。同时,各种问题矛盾也显现出来,如宿舍中个人利益冲突、班级中责任分配不均、小团体主义等等。这些矛盾使得大学生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人际关系处理不当、适应不了生活环境、心理情感判断有误、学习态度转变等问题,若不及时作出适当的自我调整,将影响到整个大学生活以及自我人格的培养[1]。

  二、调查目的

  随着大学校园的社会化,大学生也逐渐融入社会化进程中,从社会人的角度去看待人和事。在大学生社会化的进程中,一方面,大学生所处的校园环境文化层次较高,促进大学生在高层次文化环境中更好地完成社会化的过程,使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渐趋于成熟;另一方面,大学生受到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一时间难以适应社会这个大环境,在压抑情绪的推动下引发多种心理问题。因此,在社会心理学视角下调查大学生群体生活状况意义重大,探究大学生群体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有助于各大高校更好地管理大学生。

  三、调查内容和方法

  1、调查内容

  本文主要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以本地高校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大学生群体生活情况的调查,分析群体生活中大学生的个体心理,探究社会交往心理在群体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及成因。具体来看,有以下三方面内容:

  第一,对群体生活中大学生的个体心理调查;

  第二,对社会交往心理在群体生活中的表现的调查;

  第三,大学生心理在群体生活中的多层效应。

  2、调查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文献综述法和个体访谈法,对大学生群体生活情况进行了调查。

  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本论文使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以当地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发放600份问卷。

  文献综述法:本论文将中国知网作为数据库,搜集与大学生群体生活情况和社会心理学相关的文献资料,涵盖了国内外的研究文献,通过研究相关文献资料,分析群体生活中大学生的个体心理,探究社会交往心理在群体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及成因[2]。

  个体访谈法:在问卷的结尾处设置深度访谈选项,愿意参与的调查对象自行留下联系方式,在完成调查问卷得出结论之后对这些调查对象进行深度访谈。

  四、结果

  大学生在群体生活中的心理活动对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人格养成和工作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群体生活所产生的群体效应给大学生带来积极的作用,使其产生归属感。但同时群体心理的负面影响也会影响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限制大学生个性特征的发展。

  五、讨论

  1、群体生活中的大学生个体心理分析

  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有其特殊性:自我意识在逐步增强,但仍不成熟;情感情绪日益丰富,但变化波动较大;抽象思维发展迅速,但主观片面性强;容易接受新事物,但缺乏辨别真伪的判断力。群体生活中的大学生个体心理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1.1 自利性偏差造成的对他人的否定和对自我的认可

  自利性偏差,又叫自我服务偏见,它是一种强烈的主观主义表现,是指人们看待自己往往是从好的方面来看,比如取得成功时,总是归因于自己;而做了错事之后,却怨天尤人,把它归因于外部因素。即把功劳归于自己,把错误推给别人。在大学生群体生活中,这种自利性偏差意识表现得尤为突出。很多大学生都给自己过高的定位,对自身素养和综合能力盲目地认可,潜意识里认为自己是最优秀的。这种过度自信的表现使大学生产生强烈的自我满足感,相反地,对其他同学产生极度的不信任和不认可的感觉,渐渐地自己就会被大多数同学孤立起来,从而陷入心理困境中难以自拔[3]。这样,大学生也就无法在大学群体生活中与其他同学、朋友、老师和睦相处,也就无法搞好人际关系。

  1.2 自我否定造成的极度不自信

  与自利性偏差相反,大学校园中有部分大学生存有强烈的自我否定意识,造成极度不自信的恶果,具体表现为:对宿舍、班级、社团等举办的各种活动、比赛有强烈的排斥感,坚决不参加。通常这类大学生会把自己的世界和外界隔离开来,与同学和老师少有交集,每天独来独往,不善交际,不与人交流,更不会与朋友交心,把自身封闭在自己的小世界里。经过对这些大学生的研究,我们发现,事实上这类学生在心底是极其渴望融入群体生活中去的,他们有参与活动的意识,却总是不能付诸行动,大部分大学生存在以下心理状态:第一,担心自己的表型不好,被同学笑话;第二,担心自己完不成任务,拖累其他同学;第三,没有勇气将自己展现在所有同学面前;第四,无论自己怎么努力,总得不到大家的认可。总而言之,出于多方原因,这类学生在大学群体生活中表现普通,在同学和老师眼中只有平凡的印象;还有部分学生自暴自弃,自卑情绪极其强烈,最终产生严重的心理疾病,学习成绩差,人际关系复杂,还可能会沉迷网游。

  1.3渴望被他人认可

  “镜中自我”理论中认为,人的自我意识是在与他人互动的过程中通过想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而得到的。在群体交际中,大学生首先想像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如何,其次想像他人对自己的形象是怎么评价的,最后根据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形成自我感。就好像人们在镜子中看到自己的形象,大学生从他人对自己的判断和评价这面“镜子”中发展自我意识。现在大学校园活动丰富多彩,宿舍、班级、社团等举办的各种活动和比赛数不胜数,为善于展现自我的同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舞台。这些学生通过展现自我,获得其他同学以及老师的认可和赞赏,提升自我认同感。然而,有部分同学急于博得他人的赞美,使用方式不当,结果反而让大家产生厌恶感,适得其反。

  2、社会交往心理在群体生活中的体现

  大学是学生由校园迈入社会的最后一堂必修课。不同于中学校园的局限性,大学校园是一个彻底开放的“小社会”,人际交往也不像中学时期那样简单,以宿舍和班级为主要交往群体,大学校园中交往群体更为广泛,还包括社团、党团等群体,尤其是社团外联部,还会真正接触到社会上的一部分群体[4]。在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关系图中,通过多个群体的信息交流,社会化观念逐渐在大学生的意识中形成。与此同时,群体生活中大学生社会交往心理的复杂性使得大学生产生了一些不适当的交际观念。

  2.1大学生对人际关系认知不透彻,使得自身人际关系不和谐

  随着对大学校园环境和大学交往群体的熟悉,大学生逐渐显现出由成长环境不同、性格不同、教育背景不同、社会关系不同带来的多种心理感受,在这里我们简要分析三种社交反应。第一种:大部分学生在刚刚进入大学校园的时候,对人际关系认知不透彻,还停留在中学时期对人际关系理想化的幻想中,对待周围的朋友、老师、同学,都带着这种理想化的色彩,以理想化的标准来要求对方,不允许人际交往中掺杂理想之外的任何杂质。随着交往时间的推移,交往对象可能会逐渐显现出自身的一些缺陷,这个时候,大多数大学生就会感到失望,与想象中的人际交往不同,双方之间就会产生隔阂,引发危机。第二种:一部分大学生不能正视自己的位置,在人际交往中总是有意无意地和对方作比较。其中,一些大学生骄傲自大,“唯我独尊”,将自己置于最高的位置,对周围其他人淡然处之,总觉得自己比别人强,实际上,这种人不过是把自己推上了孤立的地步,在群体生活中不能形成稳固的人际关系圈,在他人眼中就像滑稽的表演者;另一些大学生则相反,妄自菲薄,过分看低自己,一心以为别人会看不起自己,害怕与人交往。第三种:少数大学生希望能成为众人瞩目的“名人”,希望得到交往群体的认可,这类人在自己犯下错误的时候通常将错误推脱给别人,久而久之,容易引起交往群体中其他人的反感,最后在交往群体中难以自立。这三种社交反应都是由于大学生对大学校园人际关系的认知不透彻,无法自如地在群体生活中与他人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得自身人际关系不和谐。

  2.2 大学校园普遍存在小团体现象

  大学生正处于由校园到社会过度的重要时期,对社会化的人际关系缺乏理性的认识。在群体生活中,许多大学生只顾自身利益,不顾全局利益,对于和自身情感利益相投的个体积极拉拢,形成一个小团体,对抗与自身利益相向的个体或团体,对其造成情感和利益上的损害。这种小团体主义思想在大学校园滋生,是群体生活中产生矛盾的根源。比如在宿舍群体生活中,尤其是女生宿舍,特别容易滋生小团体主义思想,宿舍内部形成不同“阵营”,孤立个别同学。这种宿舍内部团体排斥个体的现象严重影响到了宿舍群体生活的和谐,给个体到来严重的情感创伤,长时间如此,个体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严重的情况还会导致宿舍内出现“杀人”“投毒”等事故。不管是在宿舍,还是在班级中、社团中,都特别容易滋生这种狭隘的“小团体主义思想”,特别不利于高效对大学生的管理,而且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健康发展。

  2.3 重名利,群体交往常具选择性

  社会渗透理论认为,在群体交往中,人们会根据自身利益的需求选择性交友。在大学校园的宿舍生活、社团活动、推荐入党和班级评优中,有不少重名利的同学存在投机心理,这部分同学在日常生活中就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群体进行交往,并且在和他们交往的过程中只考虑自身利益,只把对方当作是自己实现利益目标的工具[5]。一般具有投机心理的学生都会把交往目标锁定在学习成绩优异或是班干部的身上,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和班干部属于班级中比较优秀的学生,他们的信息面广,交际圈广,和他们交往,自己获取荣誉的可能性也会增大。这种功利性极强的投机社交理念严重影响了大学校园的风气,不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

  六、总结

  大学生心理在群体生活中有多层效应:第一,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利于增强群体的集体意识,但从众心理会使大学生的依赖性变强,盲目从众,个性发展收到抑制;第二,社会趋同效应,大学生个体为了更好地融入群体中,会忽略自身观点,服从多数人的观点,使群体活动逐渐失去其真实意义;第三,自我意识和群体意识:当自我意识和群体意识一致时,大学生往往表现得积极主动;当群体意识和自我意识发生矛盾时,自我意识会凸显出来,相应的,大学生群体意识就会被忽略。

  参考文献:

  [1]吴先民,李雪平.大学生自卑心理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12,12(7):138-139.

  [2]李鹏.大学生负面身体自我调查及身体不满意的干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3]武萍.蒙古族大学生自我构念特点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4]崔丽娜.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干预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2.

  [5]许向红.当代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2.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群体生活情况调查】相关文章:

产权视角下的物权法研究03-26

信任视角下的关系营销策略12-06

演进视角下的企业并购探讨03-21

关于社会需求视角下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03-18

过程视角下的教育与课程理论思潮03-11

油画市场视角下的油画创作探析12-06

营销规划视角下的感性消费研究03-21

美学视角下的悲剧观念再阐释12-03

概念隐喻视角下的科技文本翻译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