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媒泛娱乐化对初中生的负面影响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3-03-19 06:00:51 本科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众传媒泛娱乐化对初中生的负面影响及对策研究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大众传媒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但同时也存在娱乐过度的问题,其对初中生的心理、生理和认知所产生的负面作用也日益显现。本文将从大众传媒泛娱乐化的概念入手,结合中学生群体在接触大众传媒的特点进行探讨,并从法律、传媒、学校和家长几方面寻找相关解决策略,旨在为中学生群体的健康成长和成才提供一个和谐健康的社会环境。

大众传媒泛娱乐化对初中生的负面影响及对策研究

  关键词:大众传媒泛娱乐化 负面影响 初中生

  一、大众媒体泛娱乐化的界定

  大众传媒泛娱乐化现象是文化市场化和大众化发展的必然产物。最早提出“泛娱乐化”概念的,是美国批评家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他在《娱乐至死》一书中写道:“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如何给泛娱乐化定性,这是学界一直在讨论的问题,部分学者认为泛娱乐化是一种消极的社会现象。如天津理工大学法政学院教授张九海认为,文化的泛娱乐化是媒体娱乐精神和大众娱乐需求的变异和泛滥形态,它忽视文化本身的知识、道德价值,使非娱乐话题娱乐化,使娱乐本身庸俗化、低俗化、媚俗化。也有人以为,这是一种值得褒奖的现象,如新生代作家葛红兵就认为:泛娱乐化是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大趋势,它的作用在于帮助人们减轻焦虑、释放压力并弱化现代文明带给人们的异化感和恐慌感。而特伦特大学文化分析系教授麦克·费瑟斯通(Mike Featherstone)则从文化分支角度,较为中立地来看待泛娱乐化,他认为:泛娱乐化是指包含在后现代主义文化中的另一个倾向,人们对待文化不是以一种高敬仰的心情来顶礼膜拜,而是“沉溺于折中主义与符码混合之繁杂风格之中,对文化表面的‘无深度’和‘浅层次’感到欢欣鼓舞”。

  对于泛娱乐化,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定义。但是从己有的研究成果看,大部分学者认为泛娱乐化是在当今信息全球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在以经济利益为目的的文化产业市场化改革政策导向下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

  二、初中生接触大众媒体的特点

  1、初中生正值初级社会化阶段,对于成人节目更为关注

  进入初中后,孩子们的思维进一步成熟,需要完成社会化的任务。因此和幼儿相比,初中生对于现实性的问题更加关注,更喜欢有一定深度的媒体节目。美国学者哈维格赫斯特认为青春期的发展任务主要有以下几项:(1)获得新的、更成熟的两性同龄伙伴关系;(2)获得男性或女性社会角色;(3)接受自己的身体,并有效地使用身体;(4)获得不受父母和其他成人支配的情绪独立;(5)获得经济独立的保证;(6)选择职业和为职业做准备;(7)为婚姻和家庭生活做准备;(8)发展胜任公民身份所需的智力技能和观念;(9)期望和获得负责任的社会行为;(10)获得一组指导行为的价值观和伦理体系。

  显然,这些任务表现出很强的社会性和独立性。而为了获得这些关于自我和社会的知识,初中生会有意识地在媒体中寻求答案。因而媒体内容的选择对初中生价值观、品德等方面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初中生对成人世界缺少足够的经验,容易把媒体中的世界和现实世界等同起来,相信媒体中传达的人物、事件和信息,进而相信媒体中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初中生在青春期易被大众媒体中色情信息吸引

  当前媒体中大量关于两性的报道和消息对初中生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媒体也成为初中生了解与性有关的信息和知识的最主要途径。因此,色情信息问题成为传媒对初中生负面影响的一个突出焦点。如果在性的问题上初中生没有得到及时且正确的教育和指导,那么将不利于他们形成健康的性观念,以及对待自己、异性和两性关系的态度。

  3、透过大众媒体,初中生易产生偶像崇拜与自我投射

  初中生崇拜的偶像范围表现出强烈的集中性,影视和体育明星占据了相当的比例,这种偶像崇拜现象和初中生自我意识和理想信念的发展有关。在初中生塑造自我的过程中,偶像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偶像的崇拜不仅表达着初中生对偶像个人的喜爱,而且影响到初中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初中生不成熟的自我意识使他们很容易因为偶像的影响而改变自我,他们很容易对偶像的一切都加以接受和模仿,从外表到谈吐,从生活方式到人生态度。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偶像为初中生提供了一种榜样和示范。

  三、大众传媒泛娱乐化对初中生教育产生的负面影响

  1、娱乐语境容易让部分初中生沉溺于感官刺激

  大众传媒的娱乐生产日益为人们设置了一个娱乐语境,娱乐不仅是人们的日常需求,更成为一种思考和价值判断的标准,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和思想。初中生正处于成长关键期,尚缺乏独立判断能力和深入思考能力,容易沉溺于电视电影所带来的感官刺激中,以及网络中许多以“快速、快感、快扔”为特点的浅阅读中降低进行深度阅读的能力。让学生长期满足于直观的、具象的、轻松的感性思维,而排斥间接的、抽象的、思辨的理性思维,从而忽视隐藏在事件背后的深刻本质,屏蔽了思考能力。

  2、商业化制作与快餐式文化消费容易让部分初中生价值观肤浅化、庸俗化

  传媒为了最大限度地吸引受众,必然极力迎合受众趣味。当大众文化的生产者不够清醒、不够理智的时候,传媒所提供的虚拟的娱乐化现象,就将渗入大众文化中,使大众文化走向庸俗、浅薄。如今电视电影与网络对于古典、严肃、经典的文学艺术作品几乎到了冷落的地步,庸俗浅薄的文学作品、青春偶像剧成了中学生生活的时尚。他们不再崇尚朴实勤俭、内敛含蓄,而是对物质主义、享乐主义等趋之若鹜。这种注重感官刺激的追求,容易使青少年遗忘了生存本身,使其迷失自己的精神家园,易受一些不良文化的影响,造成青少年认识的肤浅化和庸俗化。

  3、戏说历史剧容易使初中生对历史错误解读

  在当前大众传媒商业化和娱乐化的浪潮下,各种雷人的电影电视剧并不少见,特别是近年来在各大卫视热播的穿越剧、宫斗剧、抗战剧等,似乎都有篡改历史的嫌疑。电影也好,电视也罢,其所反映的应该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东西,艺术要真实也必须从认知上合乎人类社会发展的逻辑,让观众信服。通过这个可信的基础传达和表达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是真实的可信服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离开了对这个本质的坚守,故事不可信,人物不可信,其他附加的魅力和装饰也只能是杂耍活儿,终不能长久。对于中学生来说,正处于各种价值观形成和知识结构尚未健全的时期,影视题材的混乱和篡改无疑会使中学生从中获取的知识与原有的知识储备产生矛盾,甚至会给其造成知识结构的混乱,误导其对历史文化的解读,不利于中学生正确历史价值观的形成。

  四、大众传媒泛娱乐化对初中生负面影响的对策

  1、加强对传媒业的立法和执法监督

  要改变我国传媒领域乱象丛生的现状,首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强传媒业的立法工作,使传媒管理能够有法可依。传媒立法主要是建立以《新闻法》《广播电视法》为核心,以行政法规为骨干,以部门规章为基础,以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为补充的系统而完善的广播电视法律法规体系。其次要规范传媒执法工作,使传媒管理能够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于当前大众传媒在传播内容和形式方面要加大约束,积极以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和整理,对于某些严重的行为,要有必要的经济惩罚或是行政、刑事处罚。

  2、大众传媒应提高自身品位和质量

  当前的大众传媒要改变其在公众面前的形象,光有外在的规范和监督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在于传媒从业者要有“严于律己”的自律精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而不是在金钱的指挥下失去了方向。近年来,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一些报纸、电视、杂志等辟出专栏、专版来进行有偿宣传服务。一味追求新闻自由和轰动效应,使得媒体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滑坡,有悖于记者基本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因此,要净化我国当前大众传媒的整体环境,改变其泛娱乐化的传播趋势,增强其社会公器的作用,减少其为中学生成长带来的不利影响,离不开我们的媒体自身,离不开媒体从业人员的自我提升和对自身角色的准确定位。

  3、学校应实施媒介素养教育,让学生正确地认识和使用各种传播媒介

  媒介素养是一种教育,这种教育的目的是增加学生对媒介如何运作、媒介如何传递意义、如何组织起来以及如何构建现实的理解和享受。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受到传媒铺天盖地的影响,却并不具备较高的传媒素养,这无疑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对中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使其最终成长为一个理性的媒体消费者已经迫在眉睫。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可以通过开设专门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或者把媒介素养的相关知识通过活动传输给学生。如今各种各样的影视资源正被用于教学实践,通过一些艺术影片来对青少年进行审美教育;通过一些历史题材的电影对学生进行历史教育既可以提升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让他们获得正确的知识与观念,避免戏说电视剧的误导。

  4、家长应注意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指导、调控和约束

  首先,家长应在孩子成长关键期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有节制地看电视,限定节目内容和观看时间。其次,要积极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引导,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正确鉴别真善美、假丑恶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孩子的意志力和良好心理素质。再次,要和孩子做朋友,经常和孩子沟通,帮助孩子排解生理和心理上的疑虑,帮助孩子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难题;多鼓励孩子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根据孩子的兴趣和爱好有针对性地培养孩子,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最后,家长应在适当的时间对孩子进行心理和生理方面的健康知识教育,为孩子的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英〕麦克·费瑟斯通著.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2]党静萍.传媒教给我们什么:青少年传媒素养教育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3]葛红兵.娱乐化,文化的一种本质属性[J].山西文学,2008(5)

  [4]刘琼.―部电影、一个课堂和一场战争[N].人民日报社论,2013.11.01

  [5]张九海、邢少花.狂欢与静思――“泛娱乐化”情境下大众十种心态分析[J].学习论坛,2013(11):63~66

  [6]吕晓嫣.被娱乐绑架的中学生课外读物剖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2(8):56~57

【大众传媒泛娱乐化对初中生的负面影响及对策研究】相关文章:

试论汉语言文化对英语学习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05-28

人民币国际化趋势与路径选择研究及对策论文(精选6篇)05-27

公路路面裂缝产生原因及治理对策研究05-25

电算化下企业会计档案治理题目、成因及对策研究04-29

电算化下企业会计档案管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06-01

企业常见的资金短缺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08-25

浅析中小企业招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04-21

客户关系私有化问题及应对策略10-31

浅谈校园信息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论文04-15

青少年"网瘾"成因及应对策略研究开题报告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