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文化建设路径下的馆员归属感培育研究

时间:2023-03-20 04:41:40 本科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图书馆文化建设路径下的馆员归属感培育研究

  摘要:馆员归属感的缺失已经成为制约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在阐述图书馆文化与馆员归属感含义、关系的基础上,从图书馆文化建设角度提出培育馆员归属感的策略,以期图书馆文化能成为让馆员更有归属感的精神家园。

图书馆文化建设路径下的馆员归属感培育研究

  关键词:馆员;图书馆文化;人力资源管理;归属感

  图书馆的发展离不开馆员,馆员工作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图书馆服务质量的高低,而调动、保持馆员工作的积极性则需有一个情感基础,即馆员对图书馆的归属感。但是在现实工作中,由于某些因素造成部分馆员归属感的缺失,表现为工作倦怠、进取心弱、思想涣散、责任感不强等[1],这一系列消极的表现不仅影响到馆员的身心健康、工作效能、职业发展、人际交往等各个方面,长此以往,还将影响到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归属感从精神层面为馆员个人价值的实现创造条件,可以使馆员意识到个人价值实现能够很好地依托图书馆这个大平台,从而激发其无穷的创造力与工作激情。那么,图书馆如何才能让馆员有归属感?实践证明,通过图书馆文化的熏陶、渗透是培育、增强馆员归属感的有效途径。因此,从图书馆文化建设角度探讨培育馆员归属感的策略对保障图书馆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一、图书馆文化与馆员归属感的含义

  1.1 图书馆文化的含义

  图书馆文化是指在长期管理、服务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由图书馆领导倡导的、被全体馆员认同并遵循的价值观念、管理制度、行为规范、道德准则、历史传统、礼仪习惯、服务理念、组织精神、发展目标等的积淀和凝结。

  图书馆文化是社会文化与图书馆管理实践相融合的产物,是对图书馆组织管理思想的高度概括,是图书馆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文化氛围和情感维系,是一种柔性管理手段,其中价值观是图书馆文化的核心。图书馆文化作为物质、精神、制度和行为的综合,具有凝聚、激励、约束、导向等作用,它通过渗透力对馆员的行为和心理产生不同效应的影响。

  1.2 馆员归属感的含义

  归属感(亦称组织承诺)属于社会心理学范畴,是指个体将自己归属于某一团体,并对其产生亲切、自豪的情绪体验。馆员归属感是指经过一段时期的工作,馆员在思想上、心理上、感情上对图书馆产生了认同感、公平感、安全感、价值感、工作使命感和成就感,这些感觉最终内化为馆员的归属感,从而愿意承担作为图书馆一员所涉及的各项责任和义务,并以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努力工作[2]。

  从某种意义上说,图书馆归属感是客观的外在环境作用于馆员而产生的一种内部主观意识,它是馆员长期的、全面的、自觉主动的工作积极性的积淀、凝聚与升华,是馆员对图书馆发展整体的深层反映[3]。所以,归属感就成为衡量馆员工作积极性、敬业精神和对图书馆忠诚度的一个良好指标,体现了馆员和图书馆之间的一种心理契约。

  二、图书馆文化与馆员归属感的关系

  2.1 图书馆文化对馆员归属感的形成具有决定作用

  归属感作为一种心理体验和感受,它的形成和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动态的过程,且必须依靠一定活动为依托和载体才能实现,而图书馆文化恰恰就为培育馆员归属感提供了良好的载体。图书馆文化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它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一定的形式融入馆员的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馆员的思想和行动,它能引导馆员树立与图书馆一致的价值观,从而使馆员产生归属感。因此,馆员是否具有归属感是衡量图书馆文化建设是否成功的一个显著体现[4]。

  2.2 馆员归属感能进一步促进图书馆文化的发展和巩固

  馆员是图书馆文化建设的主体,也是图书馆文化的体现者。馆员归属感的形成及强化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折射出图书馆文化的风格。培养和提高馆员的归属感有利于图书馆文化的深化,如果图书馆内的大部分馆员都具有比较强的归属感,就能促进图书馆的共同价值观的进一步成熟,促进价值观进一步内化到馆员的日常行为中,形成更加成熟稳定的图书馆文化。馆员对图书馆的归属感越强烈,就会对图书馆有更深的责任感,主人翁意识也会更加突出,对图书馆各项事务也会更热心,为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的愿望也会更强烈,从而能更积极地投身于图书馆文化建设活动中去,对图书馆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通过图书馆文化建设培育馆员归属感的策略

  3.1 构建成熟稳定的物质文化层,为培育馆员的归属感搭建平台

  3.1.1 塑造良好的图书馆形象,增强馆员的职业自豪感。图书馆形象是图书馆价值观的外在表现,良好的图书馆形象不但可以赢得广大读者的信任,而且能够对优秀人才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在现实生活中,人为了自己的尊严,总是希望选择社会地位高的职业,总是希望受到人们的羡慕、尊敬、优待,因此,要使图书馆员热爱自己的职业,并立志献身于图书馆事业。一方面,必须通过国家政策的倾斜和舆论宣传手段,促进全社会重视图书馆事业,积极营造一种尊重馆员的良好社会氛围,使馆员产生高度的自尊感、荣誉感[5];另一方面,图书馆也应不断拓展服务项目,提高服务层次,用高质量的服务赢得广大读者的尊重,提高馆员的社会地位。

  3.1.2 创建舒适的服务环境,增强馆员的工作愉悦感。图书馆的建筑是形成图书馆文化的重要物质基础,其内部环境设计是图书馆文化的综合体现。环境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在空间布局合理、空气清新、照明适当、温度适宜、色彩丰富、绿植鲜活、安静整洁、家具精美、设备先进、网络顺畅的环境里工作,可以使馆员身心愉快,更好地为读者提供高效率的优质服务。

  3.1.3 提供合理的薪酬待遇,增强馆员的个人价值感。薪酬是馆员到图书馆工作的原始动因,良好的薪酬待遇是馆员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其个人工作成就大小和社会地位高低的重要标志。图书馆应建立以岗位绩效工资制为核心的薪酬分配方式,结合级别薪资与岗位薪资的公正薪酬体系,体现多劳多得原则。通过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为馆员提供个人在图书馆中付出与回报的刻度标准,使馆员清楚自己在图书馆中所创造的价值是多少[6]。

  3.2 构建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层,为提升馆员的归属感营造氛围

  3.2.1 树立共同的价值观与目标愿景,为馆员勾画出发展蓝图。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馆员能够识别、接受和执行的图书馆价值观。图书馆有了明确的使命、价值观,就能使馆员的思想和行动集中到完成图书馆目标的轨道上来。图书馆应通过提炼、宣传核心价值观,引导馆员把个人意愿与图书馆发展愿景高度统一起来,使馆员和图书馆形成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使馆员个人的价值观、行为取向和个人目标逐渐趋同于图书馆整体的价值观、发展战略和最终目标[7],在实现图书馆大目标的同时实现个人价值。

  3.2.2 号召馆员积极创新,着力打造“学习型图书馆”。在变革和技术快速更新的时代,创新是图书馆持续发展的源泉。图书馆只有不断地进行观念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等活动,让馆员不断感受新的挑战,在挑战中激发馆员的兴趣和斗志,才能达到馆员与图书馆共成长,图书馆的服务效益与馆员的工作成就感共提升的双赢效果。创新力依赖于一个组织的学习能力以及将学习能力迅速转化为行动的能力。图书馆应成为“学习型组织”,鼓励馆员参与到创新活动中,调动馆内外一切有利于创新的因素,引导馆员发挥自身的创新潜能,在满足图书馆创新需要的同时,让馆员在创新中真正体现自我价值。

  3.2.3 塑造具有感召力的团队精神,促进馆员互助合作。团队精神激励将使馆员明确任何个人作用的发挥都离不开组织,由此强化了个人的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拓展了馆员生活和工作的精神境界。在团队的氛围中,提供了一种馆员间交流与沟通、自我反省与互相探讨的反馈机会。通过顺畅的沟通交流,能够增进馆员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情感维系,建立共同的工作语言,使具有不同知识背景、工作经验和心智模式的馆员在一起顺利工作,使馆员彼此间有更近的心理联系,激发馆员之间的信任与认同,并渴望团队保持完整[8]。图书馆可通过组建跨部门的业务团队、项目(课题)研究团队、不定期召开馆员专题研讨会等方式,加强馆员间的交流,实现相互帮助、真诚向上的和谐人际关系。

  3.3 构建公平公正的制度文化层,为激励馆员的归属感提供保障

  3.3.1 完善培训体系,帮助馆员做好个人职业发展规划。馆员的职业发展是个人与图书馆之间相互选择、相互支持的过程,个人的职业发展并不能完全取决于个人的追求和努力,还依赖于图书馆的支持、培养和发展,只有当个人需要与图书馆需要相匹配时,个人才拥有较为完善的职业发展规划。图书馆要在馆员职业发展过程中对其进行培养、做好顾问,通过系统、规范的专业培训,提高馆员的职业素养、工作技能,使馆员在图书馆中能不断学到新技能并能清晰认识到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前景,以更快地实现馆员自我成就的需要。

  3.3.2 实行竞岗与轮岗制度,给馆员提供多层面的竞争平台。工作满意体验是馆员归属感形成的重要因素,馆员对岗位满意度越高,对图书馆的认同程度就越高,归属感就越强。图书馆应科学合理地设置工作岗位,实行岗位公开招聘,让馆员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手段,竞聘上岗,使个人的能力与岗位匹配,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轮岗促使馆员在图书馆内部流动,丰富馆员的工作内容,让馆员对工作感兴趣,使有能力的馆员担任责任更大的工作,增加工作的挑战性和参与度,使其树立岗位成长的理念,学会换位思考,培养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在实践锻炼中提高履职能力。

  3.3.3 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激发馆员的工作热情。个人的成就感和价值观往往建立于客观、公正的评价基础之上。考评是对馆员工作成绩的确认和肯定,合理的考评制度能更好地帮助馆员发现优点、查补不足、迎头赶上[9]。图书馆应制定以职业发展为导向的工作绩效考核体系,把考核结果作为职务、职称晋升的依据,使馆员之间良性竞争。

  3.3.4 完善民主决策程序,鼓励馆员积极参与管理。图书馆是家,馆员是家中的一员,让馆员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将个人的未来发展与图书馆的前景捆在一处,才能真正增强馆员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图书馆要完善民主决策程序,对关系馆员切身利益的制度、方案的出台,如职称晋升、岗位招聘、奖惩措施、酬金发放、先进评选等,应寻求广大馆员的意见和建议,发挥职代会参与决策的作用,保证馆员能通畅地表达意愿,充分尊重馆员的基本权利。

  3.4 构建先进文明的行为文化层,为增强馆员的归属感创造环境

  3.4.1 提高各级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发挥领导的示范作用。在图书馆的文化建设中,上至馆长,下至部室主任,都担当着培育者、倡导者、组织者、指导者和示范者的角色。一个高素质的领导本身就是吸引馆员归属意识的磁石,馆员会自然地对其产生信任和依赖。各级管理者在倡导和推行新观念和行为方式时,不能单纯凭自己作为领导者所拥有的法定权和强制权,而要靠自身的影响力,靠自己所具备的人格力量、知识专长、业务能力、优良作风和领导艺术以及对践行图书馆文化的身体力行、躬身垂范,去持久地影响和带动馆员,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3.4.2 开展评优树先活动,通过榜样作用影响馆员。图书馆文化是无形的,要让馆员在实践中真正感知和体会到,就必须依靠模范人物将这一文化的内涵体现出来[10]。模范人物往往是图书馆价值观的人格化,其思想观念、工作精神具有引导作用,模范人物形象的树立表示只要每一个馆员认真工作,有突出贡献都可能成为模范和榜样,对其事迹的宣传更能激励普通馆员。图书馆可通过开展评选先进、模范、标兵,开展优质服务活动等形式树立少量的模范人物,作为馆员中的表率加以奖励,并注重从文化角度对先进模范的人物和事迹进行提炼、大力宣传报道,使馆员比有对手、学有模样、赶有目标,在馆内形成一个人人争先、努力奋进的局面[11]。

  3.4.3 举办各种特色主题活动,增进馆员间的情感交流。图书馆要充分发挥党团、工会组织的作用,落实图书馆文化建设各项活动的实施。通过组织技能比赛、文明服务比赛、集体出游、职工运动会、文艺表演、年节慰问等活动,使馆员之间、馆员与管理层之间能够发现共同的爱好和兴趣,在陶冶馆员的情操和融洽馆员间的感情氛围的同时,培养馆员对图书馆的感情,促进图书馆的和谐。

  四、结语

  馆员归属感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图书馆队伍的稳定性、向心力和凝聚力,而培育馆员归属感则是图书馆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图书馆应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措施,活动的持续开展、推进,给馆员奠定一个坚实的归属感平台或空间,让抽象的文化理念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帮助馆员达到思想上的认同、行为上的统一,最大限度地尊重馆员、关心馆员、善待馆员、依靠馆员、理解馆员、培养馆员和发展馆员,充分激发馆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之从内心深处产生对图书馆强烈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为图书馆的长久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保障。

  参考文献:

  [1][5] 李立新.试论图书馆工作者职业倦怠的文化[KG2*4/5]成因及对策[J].图书馆,2008(4):109-112.

  [2] 张筝,黎永泰.影响员工归属感的七大因素[J].企业活力,2007(8):48-49.

  [3] 姚其志.校本管理中教师组织归属感的培养[J].现代校长,2006(4):25-27.

  [4] 高莹.班级文化建设与大学生归属感的培养[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0(6):48-50.

  [6] 严铠.基于心理契约理论的新员工归属感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3(25):147-148.

  [7] 徐双,刘勇.当前图书馆文化建设的问题、原则及对策[J].图书馆建设,2010(2):18-20.

  [8] 聂林,杨蕙馨.学习型组织文化对组织承诺的影响效应分析[J].理论学刊,2014(6):61-65.

  [9] 刘宗利,赵雪云,赵海飞.图书馆员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分析[J].兰台世界,2014(7)中旬刊:66-67.

  [10] 何欢.基于员工归属感的企业文化建设研究[D].武汉:武汉纺织大学学位论文,2013.

  [11] 郭小梅.塑造高素质馆员队伍促进图书馆文化建设[J].晋图学刊,2005(3):33-35.

【图书馆文化建设路径下的馆员归属感培育研究】相关文章:

文化建设研究开题报告06-14

图书馆馆员文学素养提升的必要性(精选13篇)04-27

教育供给侧改革下大学英语教改路径论文04-28

新刑诉法下社区矫正问题研究09-05

关于高校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挑战研究的论文04-26

人民币国际化趋势与路径选择研究及对策论文(精选6篇)05-27

新媒体环境下假新闻传播研究论文04-27

信息技术下中职物理教学研究05-19

地域文化影响下的企业文化构建研究06-14

复合顶板下锚网索支护参数优化研究08-28